公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省荆州市辖县。地处湖北省中南部、荆州市南部、
南岸,位于
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邻荆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257.9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公安县常住人口73.13万人。
公安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号称“洪水走廊”。又称“百湖之县”。公安县历史底蕴深厚,
春秋时属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时名
孱陵县。汉
建安十四年(209年),
刘备领
荆州区牧,扎营油江口(今
斗湖堤镇),称
左将军,人称左公,改孱陵县为公安县。取意左公安营扎寨之意。1996年12月,公安县属新建立的
管辖。截至2022年10月,公安县辖14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公安县斗湖堤镇青年路42号。
公安地处
江汉平原,农业资源丰富,属
长江经济带工业协作区,是全国重点粮、棉、油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公安县是现代物流区、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和中转走廊之一、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
长江重要港口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循环造纸为主,第三产业为公安县支柱产业,注重发展现代物流业与
电子商务,重点打造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2022年,公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1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3.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0.9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2:36.7:40.1。2022年GDP在荆州区8个县市中排名第四。
公安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三袁故里、“鸡鸣”古城、南平文庙等古迹和遗址。拥有“”说鼓子”“公安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北闸风景区、黄山头生态旅游区两个3A级国家旅游景区。2019年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名称
公安,昔称七省孔道。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时名孱陵县。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今斗湖堤镇),称左将军,人称左公,改孱陵县为公安县。取意左公安营扎寨之意。1996年12月,公安县属新建立的荆州市管辖。
历史沿革
汉至南北朝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
孱陵县。
元始二年(公元2年),分孱陵置
华容县;元始八年(公元8年),
王莽建立
新朝,改孱陵县为孱陆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县名恢复为孱陵县。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刘备领
荆州区牧,驻军油江口,改孱陵县为公安县;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派大将
吕蒙袭取
荆州市后,任吕蒙为
南郡太守,封孱陵候,又复县名为孱陵。首建孱陵县时,县城设在柴林街,又名孱陵街。
晋
太康元年(280年),分孱陵立江安县,设二圣洲(今江陵沈家洲);
咸康三年(337年),于孱陵县内侨立松滋县,属河东郡,后为荆州属县。
南北朝刘宋末年(479年),二圣洲县城为江水冲毁,县城迁至油江口,取名梅园,并砌砖石城墙。“周围三里有奇”,城门四座,上有城楼,东为蒙城门,西为孱陵门,南为崇明门,北为大昕门。梁正平元年(548年),改江安县为公安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
孱陵县和永安县(侨立)并入公安县,改名为公安镇(不久复为县),属荆州总管府南郡,同时改作唐县为孱陵县,属
澧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公安属江陵府
江陵郡;
上元二年(761年),属江陵府。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公安属荆南节度使管辖。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荆南节度使
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
首都江陵,公安县为南平国属县。
北宋初年(968年),公安属
湖北路江陵府,后更名为荆南府。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公安县升为公安军,置镇抚使;
绍兴五年(1135年),撤销公安军,愀复公安县建置,属南府。
元天历二年(1329年),公安属
河南行省荆湖北道上路总管府
中兴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公安属湖广行省荆州府。
明清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公安属湖广布政司为第二县。崇祯元年(1628年),梅园失火,焚烧一昼夜,致使城内外官署、民间、祠庙、城楼焚毁,烧死700多人。公安藉
御史毛羽健向朝廷上疏,请求迁城椒园(今窑头埠),建土成一座,城门四座;崇祯七年(1634年),
李自成农民
起义军逼近
荆州市,迁城于祝家岗(今斑竹垮镇同和村);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新城全部烧毁,县城迁回椒园。
清顺治五年(1648年),县城迁斗湖堤,只建官署,未筑城墙;
顺治八年(1651年),县城迁回祝家岗。
康熙帝三年(1664年),公安属湖北布政司荆州府为第二县(1911年
辛亥革命前隶属未变)。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县城重加修建,“周围计五里三分”,四门建有城楼;
同治十二年(1873年),松滋县境江堤溃口,洪水漫及公安,县城被水淹没后即迁唐家岗(今南平镇)。
同治十三年(1874年)筑土城,“城周围五百五十丈”,四座城门建有城楼,东为朝阳门,西为宝城门,南为文星门,北为迎恩门。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属湖北省荆南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
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11日,
日本侵略军第一次轰炸南平,官署城墙全部被炸毁,县政府迁驻狮子口。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县政府迁驻王家厂(今
狮子口镇王家厂村);6月,再迁支苏堡(今
章庄铺镇境内)。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县政府移驻申津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县政府迁回南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公安解放,属荆州专员公署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新设荆江县,人民政府驻
斗湖堤镇。1955年,公安县与荆江县合并,人民政府迁驻斗湖堤。196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94年10月,公安县属新设立的荆沙市领导。1995年,公安属荆沙市人民政府领导。1996年12月,公安县属新建立的荆州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公安县地处
湖北省中南部边缘、荆州市南部、
长江南岸。东濒长江与
江陵县、
石首市隔江相望,南与
湖南省安乡县、
澧县接壤,西与松滋市毗邻,北与荆州市区一桥交界,距荆州市区30千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48'—112°25',北纬29°37'—30°19'之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257.91平方千米。
气候
公安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春季冷暖多变,温度上升快,雨量递增;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秋季日暖夜凉,雨量锐减;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夏季长达105—151天,一般在5月上旬至9月中旬;冬季为85—12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春季平均62天(1980—2011年),平均秋长65天(1980—2011年)。
公安县年平均气温16.7℃,年差23.4℃。全年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温度27.9℃;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4.5℃。极端最高气温38.2℃(1997年7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6.8℃(1984年1月22日)。年平均
降水量1191.2毫米,降水日为129天。全年降水最高月集中6月,平均降水量为173.7 毫米,降水最少的是1月,均降水量 25.1毫米。在境内日照年平均171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9%。全年主导风为北风,其次是东北风,夏季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8米/秒,年最大风速11.8米/秒,极大风速19米/秒。
地质
地层
公安县大部分地区为
第四纪时期所形成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仅在南部黄山头一带残留有
中元古代时期所形成的中元古界板模群经轻度变质的
碎屑岩分布,面积约10平方千米。
地层按形成时代由老至新有中元古界板溪群 (pt2)、上第三系(N)和第四系(Q)。其中中元古界板溪群 (pt2)形成于 14 亿年前,岩层出露厚度 230米,其岩性自下而上为黄灰色厚层状泥质胶结、灰白色中至厚层状泥质
砂岩(中夹一层厚 0.2—0.6 米的砂质
板岩、砂岩,含
石英、石英岩碎屑及少量的铁质、泥质)、灰白色、紫红色中至厚层状轻变质含
砾石莫砂岩。上第三系(N)岩性为半成岩状的粘土(岩)、砂(岩)及铄石(岩)等。第四系 (Q)由300万年以来由冲积和湖积作用所形成的土、砂、砾石层。
构造
公安县位于江汉拗陷盆地的西南边部。西邻鄂西隆起山地,南邻洞庭盆地。中生代以来的燕山运动,使
江汉盆地地区下降(下降中心在
沙市区、
潜江市间),周围山区隆起,县境内的基本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轮廓即由此形成。
第四纪以来,在喜山运动的作用下,县境北东边部成强
沉降区,平均沉降
速率为8毫米/100 年,中间大部分地区成弱沉降区,平均沉降速率约 3.3毫米/100年,西南边部成掀斜活动地。南部因处于新构造运动隆起与沉降的拗折地带,属地震活动带。江陵凹陷为一隐伏构造。位于石首断裂以北,为一北西向开阔的
向斜带,在老第三纪荆沙组沉积时期造一步发展成为次一级的同向背、向斜带。公安断裂为一北西向活动性隐伏断裂,由
斗湖堤镇向北西延伸至松滋县城、向南东延伸至
监利市城北侧。
地形地貌
公安县境域属江汉凹陷盆地,西邻鄂西隆起山地,南邻洞庭湖盆地。地势北高南低,
平均海拔在35—37米之间。最高峰位于黄山,海拔264米;最低点位于
淤泥湖,海拔26.3米。全境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区,仅西南部分为平岗和丘陵地区。
虎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把全县分为虎东、虎西两片( 虎东为荆江分蓄洪区)。县境内河流交叉,共有围埦 10 个,埦内面积2058.52 平方千米,境外面积 199.39 平方千米。境内 403 座大中小桥梁把分制块状连为整体。主要平原有:虎东,总面积 815.57 平方千米;小虎西,总面积 28.46 平方千米;南五洲,总面积 50.79 平方千米。
黄山,又名金华山、金峰山、王山、皇山,位于公安县境南端,与
湖南省安乡县交界。"土石皆黄',"中峰高矗平地三里许"(清同治《公安县志·山川》),总面积 3.52 平方千米,中峰海拔 264 米。虎山位于黄山西部,东北接眠羊岗,西靠明培湖.海拔 90.3 米,面积 0.23 平方千米。马鞍山位于黄山北面,因形似马鞍而得名,海拔95.8 米,总面积 0.7平方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公安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号称“洪水走廊”。又称“百湖之县”。全县水域面积377.71 平方千米。
县内有大小河流 18 条,均为
长江水系。有4条
黄河分泄江水下入
洞庭湖。河道总长438千米,河道面积125.42平方千米,县域江河长度居全国县市之首。
长江流经公安县境,北起太平口流向东南,经埠河、雷洲、
斗湖堤镇、杨家厂、上码头至裕公坑。过境长85.62千米,流域面积14063平方千米。江面宽度一般为 1500 米,最宽3000米,最窄为700米,最大流量 55400立方米/秒。
藕池河为1852年(清咸丰二年)长江干堤马林工溃口后形成。原从池口(称北口)分泄江水。后因长江河床淤积,河口向北延伸至郑家河码头,流经裕公,杨林市,至倪家塔南流入
洞庭湖。过境长11.16 千米,河床宽300~500米,最大流量为 12800立方米/秒安乡河为藕池河支河。
公安县大小湖泊102 个,面积 99.55 平方千米,其中主要湖泊有
、牛浪湖、崇湖、玉湖、陆逊湖等。堤防总长度735千米,是全国堤防线最长的县份之一。淤泥湖,又名乌泥湖。位于
斗湖堤镇西南26 千米,居孟溪大坑中部,过境长25千米,一般宽1千米,最宽处2.5千米。湖底海拔 27.5米。常年水位31米,有水面23.02平方千米,正常容积2050万立方米。牛浪湖,又名
牛奶湖,位于县境西南湘鄂两省边界处,属公安县和遭县共有。湖底海拔29米,水位34米。原有水面20.68平方千米,经过治理后,尚有水面17.26 平方千米,根据县界走线划定,绝大部分属公安县水城,小部分属湖南遭县水域。
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划分为两层地下水,即上层孔隙潜水和下层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亚砂土、粉细砂及局部地段沙砾石层中的地下水,广泛分布于平原表部及江河漫滩中。
水利
公安县位于荆江分蓄洪区境内,属国家一类重点分洪区。境内有堤防、水闸、水库等水利设施。截至2020年末,公安县卷桥、杨麻等6座中小型水库。2021年,公安县卷桥水库年初蓄水量为0.0791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0.0440亿立方米,年内蓄水量减少0.0351亿立方米。
长江堤防水利风景区依托长江、虎渡河、荆江分洪工程而建,全长208.68公里,拥有一级堤防南线大堤22公里,二级堤防荆南长江干堤、虎东干堤186.68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集水面积199.391平方公里。荆江分洪进洪闸是
荆江分洪主体工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全国第一个大型水闸。全长1054米,共54孔,进洪闸每孔净宽18米,孔高5.7米,钢质弧形闸门重18吨,采用电动和手摇两种方式启闭,启闭机55台,闸上工作桥为2.8米宽的钢结构便桥,设计最大进洪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
土壤
公安境内土地大多数以壤质土为主,表层呈壤质的农田土壤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 89.3%。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公安县共有4个土类,7 个亚类,12个土属,99个土种。从河床到岗地,土壤质地从砂质逐渐向黏质过渡,土壤种类也相应具有飞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黄土。西南岗地广泛分布着黄棕壤,中部和东北以及西部平原湖区则分布着潮土,草土等。4 个土类是水稻土、潮土、黄棕壤、草甸土。公安县的水稻土是在灰潮土、黄棕壤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水耕熟化以栽培水稻作物为主而形成的一类土种,面积1075087亩。潮土仅有灰潮土亚类,分布在沿河的
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上面积782813亩。黄棕壤面积39828亩,主要分布在西南红土丘岗和南部的黄土平岗地带。草甸土4608亩 ,占可地面积的0.24%。分布在
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的河滩上,土质以轻壤、砂壤为主。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公安县森林资源总面积55.4万亩,林木蓄积量14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2%。其中
杨属面积31.76万亩,占总面积的57.3%,蓄积量112.4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78.2%。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初,公安县耕地面积120.5万亩,其中水田68.0亩,旱田52.5万亩。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250万亩,粮食面积110万亩,其中水稻90万亩,棉花面积37万亩,油菜面积65万亩。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公安县水稻土面积1075087亩,占全县面积的31.86%,占可地面积的56.52%;潮土面积782813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1.16%,占总面积的23.11%。全县黄棕壤面积39828亩,占可耕地面积的2.05%,其中早地6048亩,占早地面积的6.77%,林特地33818亩,占全县林特地71.07%。
草甸土4608亩,占可耕地面积的0.24%。
矿产资源
公安县矿种较少,截至2020年底,已发现
沙金、盐矿(含
芒硝)等6个矿种,占
湖北省省已发现137个矿种的4.4%,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2处。矿床规模为中型和小型,空间分布不均衡。全县无规模达到大型的上表矿产地,有中型上表矿产地的矿种有盐矿、芒硝。全县大多矿产资源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交通便利,矿产开发外部条件优越。其中,
石盐主要分布在公安县西部。在全县的查明矿产中,具有相对优势、开发条件成熟、市场前景良好的矿产为岩盐。
水资源
2021年,公安县地表水资源量11.20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393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2.1137亿立方米,全年产水系数0.486,产水模数为53.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公安县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适于多种植物生长,因而植物资源丰富。公安县有野生
维管植物109科、431种,树种共有 102 科、307 种,花卉植物种有42科、86属、204个品种。其中
乔木有杨、柳、榆、桑等;竹类有
孟宗竹、
桂竹、荆竹、
水竹等,花卉有
南天竹、
荷花木兰、
白兰、
腊梅树、
丹桂等。
动物
境内野生动物较少,截至2022年末,辖区内有
脊椎动物33目、81科、250种,鸟类157种。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
青头潜鸭、
黑脸琵鹭、
东方白鹳和
黄胸鹀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
小天鹅、
白琵鹭、
斑头秋沙鸭、
白腰杓鹬等15种。
生态功能区
崇湖
中国湿地公园位于公安县中东部的崇湖渔场,总面积1475.1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464.23公顷,湿地率高达98.64%。
湿地公园同样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截止2023年9月,有水生植物430余种,152种鸟类。拥有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黄胸鵐、
黑脸琵鹭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珍稀鸟类,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157只。
自然灾害
公安县境内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暴雨、大风、干旱。
“万里
长江,险在荆江”,公安县地处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位于“九曲十八弯”要害部位,江河湖泽较多,水灾频繁而严重。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98年7月3日至8月31日,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河段出现8次洪峰,超1954年最高水位0.55米。此次洪灾使全县21个乡镇、3个直属场、355个村、18.9万户、73万人受灾,成灾面积6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1万亩。倒损房屋5.3万栋,16.2万间;孟溪大垸294平方千米内的邮电、电力、广播和水利设施全部被毁;损失存粮3000万
千克;死亡大牲畜3.8万头,家禽70万只;死亡29人(其中风灾27人,水灾2人),伤2420人;因灾减产粮食4.83亿斤,减产棉花44万担;直接经济损失62.2亿元。
境内暴雨多发生在夏季。2003年7月8日2时至10日8时,县内突遭暴风雨袭击,平均降雨量279毫米。由于降雨强度大,时间集中,渍水无法提排入江,还要承受上游松滋、
荆州市约1.5亿立方米的客水下泄,10日17时,玉湖湖口闸被迫开闸向玉湖以南的玉东管理区8个村泄洪,分洪渍水2350万立方米。此次降雨,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
大风以春季为最多,秋、冬次之,夏季较少。1998年4月23日,发生特大风暴(飓线加龙卷),1700平方千米范围遭暴风侵袭,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1999年7月25日,全县14个乡镇遭受飓线袭击,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公安县辖14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公安县
斗湖堤镇青年路4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2022年末,公安县户籍人口95.7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3.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164人,自然增长率为-3.4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主要数据公报结果,截止2020年末,公安县男性人口为373983人,占50.06%;女性人口为373151人,占49.94%。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0.22;全县0-14岁人口为101718人,占13.61%; 15-59岁人口为444781人,占59.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0635人占26.85%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1323人,占18.92%) 。
民族
公安县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有
满族、
蒙古族、
回族、
苗族、
壮族17个少数民族,2015 年,公安县少数民族共4858 人,汉族人口占比99%以上。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县 16 个乡镇,其中居住相对集中的有 5 个乡镇:斑竹增镇、毛家港镇 、
夹竹园镇、
斗湖堤镇和南平镇。
语言
公安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在湘鄂边境,自成系统,一度以南平地区的语音为代表语音。但新中国成立后,斗湖堤一直是公安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斗湖堤地区的语音也成为公安县的代表语音。声母(包括零声母〉共 17个,nl 不分,为同一
音位的自由变体,如“脑=老”“南=兰”;韵母不包括自成
音节的n或m,共34个;共有5个声调(不包括轻声)。
宗教信仰
公安县宗教历史悠久,有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等 5 种,其中以佛教传入时间最早、影响也最大。
佛教传入公安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公元 368年(
晋朝太和三年),
道安、慧远二法师在
斗湖堤镇江边首建安远寺(后称二圣寺),以后县境内陆续修建寺庙,以明清时期为盛。清同治时全县共有寺院50 座、庵堂 26 座、宫阁 8 座。 2012 年,全县恢复和兴建的寺庙有二圣寺、洞观寺、
报慈寺、章田寺、观音寺等 24座,总占地面积 5890 平方米。有受过大戒的僧尼 98 人。
道教传入境内始于晋代,县内崇云观即创建于
东晋。
北宋时期为公安道教复兴时期,明清最盛,县内长生、紫霄、洞真、东岳、福星、
广德、刻木、悟真、洞神、三清、白云等观庙,均为北宋时期所建。清末民初,全县已有观庙 39 座,并有一定的庙产。1994 年 6 月,公安县道教协会成立。
经济
综述
公安县是农业大县,公安地处
江汉平原,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粮、棉、油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是生猪调出大县、水产大县、江南葡萄第一县。第二产业以循环造纸为主,山鹰华中纸业入选
湖北省民营企业百强。第三产业为公安县支柱产业,注重发展现代物流业与
电子商务,重点打造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
2022年,公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1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3.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0.9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2:36.7:40.1。2022年GDP在
荆州区8个县市中排名第四。
第一产业
公安县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葡萄、水产(小龙虾)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拥有葡萄、小龙虾种养一体化、四大家鱼、
杂交水稻制种为四大核心产业,同时发展
柑橘、
砂梨、花卉苗木、中医药材等特色农业。“
公安葡萄”“
公安牛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逊湖
中华绒螯蟹获评“中华好蟹”。公安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湖北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双百棉建设达标县”,湖北省优质油菜板块建设重点县市。截至2022年末,公安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4.25亿元,农林牧
渔业增加值100.82亿元。其中,粮食产量88.10万吨,棉花产量0.84万吨;蔬菜产量49.07万吨,园林水果22.99万吨;生猪出栏66.90万头,牛出栏0.29万头,羊出栏1.35万只,家禽出笼573.75万只,禽蛋产量3.25万吨。
葡萄是公安县农业支柱产业,被称为“江南葡萄第一县”。从1988年引进种植,截至2023年8月,已发展出
夏黑、阳光玫瑰、黑巴拉多、户太8号等30多个品种,拥有“荆秋缘”“晶凉田”等全国知名品牌公安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1万亩,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
水产(小龙虾)是公安县农业支柱产业,四大家鱼(
黄颡鱼、大白刁、
鳖科、
大口黑鲈)为核心产业。公安县是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农业部直属、全国唯一
克氏原螯虾种养一体化示范区,
闸口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7年“闸口小龙虾”获评地理标志商标。截至2023年11月,小龙虾产量居全国第七。截至2022年末,公安县实现水产品产量14.19万吨,其中年小龙虾6.2万吨,产值16亿元,年产四大家鱼类3.3万吨,产值5亿元。
公安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30万亩,是
湖北省水稻生产大县,湖北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
章田寺乡为公安县
杂交水稻制种的发源地。公安县制种品种20多个,所产种子远销东南亚等地。2022年,公安县入选“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截至2023年9月,公安县已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20万亩左右,其中早稻播栽面积9.69万亩,再生稻完成播栽面积13万亩,中稻(不含再生稻)、一季稻完成100万亩左右。
第二产业
公安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已构建成以塑料新材、机械汽配、纺织、生物化工、包装
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截至2022年末,有规模工业企业12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3家,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7家,过亿元2家;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
湖北省著名商标。2022年,公安县第二产业总产值147.1亿元,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30.49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92.46亿元,全县完成
建筑业总产值71.04亿元。
装备制造是公安县优势产业,202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2023年1-9月,公安县装备制造产业已培育规上企业42家,已完成产值 21.4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有规上企业8家,已完成产值4.7亿元,全县成功申报湖北省宏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金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新进规企业。荆江半轴是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公司的‘铃’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循环
造纸是公安县重要产业。截至2022年底,山鹰纸业成为
华中地区最大的循环造纸企业,是100%以废纸为原料的循环造纸经济项目,目前三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山鹰华中纸业入选
湖北省民营企业百强。目前,开发区已入驻真诚纸业、新创纸业、
开元包装等7家规上造纸企业。2023年1-9月,循环产业已培育规上企业11家,已完成产值49.3亿元。
第三产业
公安县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主。重点打造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推进荆州港公安港区、青吉工业园铁路专用线、柳梓河航道疏浚等重点工程,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各种专用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加快发展定班定线的货物运输、冷链运输等模式。
2022年,公安县第三产业总产值160.9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4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38.33亿元,限额以下零售额168.09亿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55亿元,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77亿元。2022年,公安县接待国内游客6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7%。
经济功能区
公安县发展“一区四园”(开发区、青吉工业园、孱陵工业园、藕池工业园、南平工业园)发展格局,重点发展青吉工业园,壮大南平工业园和藕池工业园,优化提升孱陵工业园。
湖北公安经济开发区:湖北省人民政府首批确定的9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与公安县城区紧密相连,是公安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新城区,总规划面积34平方千米,辖孱陵工业园和青吉工业园两个园区。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32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14.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7.34亿元。2022年新落户企业37家,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82.5%,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20家。
孱陵工业园:位于县城城西组团,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2003年开始开发建设。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初步形成以机械汽配、纺织、生物制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已落户企业42家。
青吉工业园:位于公安县城城东组团,青吉工业园区首期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建成面积8平方千米,落户企业38家,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园区按照“高标准定位,科学化规划,低成本投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构筑一个集生产区、办公区、仓储区、服务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随着荆岳铁路、江南高速和公安深水港投入建设,青吉工业园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码头等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园区已有中粮集团、汉兴石化、新华塑料、黄山头酒业、新生源、华烨水产、移栽灵等14家企业建成投产。
社会
教育
截至2023年2月,公安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207所,其中公办学校147所:幼儿园58所(含附属幼儿园41所),小学62所,初中17所(15个乡镇+实验、梅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油江、裕公),
高中5所,职业学校1所,特校1所,实践基地1所;民办学校60所:幼儿园54所,小学2所(育苗小学、龙星小学),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会心、枫叶),完全中学1所(育苗)。2022年,职业教育入选“双优”建设项目。
截止2022年末,在校学生7.1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在校学生250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70万人。专任教师5519人,其中
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6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89人,小学专任教师266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3.5%,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均为100%。
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公安县高级技工学校)组建成立于2001年8月,由原公安电大、公安卫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公安技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六校合并组建而成。2022年8月,学校已开启“一校两区”办学模式,主校区位于
斗湖堤镇公石路39号,油江河校区位于斗湖堤镇青年路1号。学校全日制中职设有护理、药剂、数控、电子、计算机、学前教育、
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职业技术培训设有药剂、淡水养殖、电工、焊工、育婴师、家政服务等专业;成人学历教育设有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截止2023年2月,全日制学生共2541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94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双师型教师50余人。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示范学校、
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公安县第一中学
公安一中创建于1953年,坐落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的公安县
斗湖堤镇,这里是明末著名文学家"
袁宏道"的故里,也是现代著名物理学家
王竹溪的故乡。2013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孱陵大道与斗瓦路交汇处,占地17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768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先后被评为市高考特别贡献学校、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学校后勤“四个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三市”创建楹联诗词进校园示范学校、
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省重点示范高中。截止2019年,现有学生3488人,在职教职工302人,其中专任教师251人,高级教师118人,正高级教师1人,湖北名师1人,特级教师5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明星骨干教师60余人。
文化事业
2021年10月,公安县文化体育中心“九馆两场”开工建设,新建博物馆按中型场馆建设,位于文化体育中心一楼,建筑面积6257.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4500.00平方米。截至2021年末,公安县拥有1座图书馆、1座博物馆(未对外开放)、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标准村。截至2022年末,公安县开展送戏下乡100场、戏曲进乡村40场,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活动和“红色文艺轻骑兵”非遗进社区展演7场、进4家景区展演。
歌剧《有爱才有家》、2支广场舞队参加楚文化节展演。公安说鼓子《长寿秘方》荣获
湖北省社会文艺团队展演
一等奖,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在全国推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通过复审。
公安县图书馆是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成立于1981年,建馆、开馆于1987年,占地面积1118平方米,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截止2023年5月,有藏书12.61万册。馆内设有办公室、采编部、外借处、阅览室、辅导部、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支中心等业务部门。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每周开馆7天、达56小时,年接待读者近6.85万人(次),年外借书刊10.85万册(次)。2011至2023年连续开展了十三届“书香三袁故里”全民阅读活动,2017年10月县图书馆被
中国图书馆学会复核为“全民阅读基地” 合格单位。
科技
2022年末,公安县有高新技术产业单位65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56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县专利授权589件,有效发明专利18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4件。全县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6092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968.52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2022年入库
科技型中小企业178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量达68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荆州市领跑。新生源认定为
湖北省成果转化资源站,钉螺生态站入选省级自然资源科技平台。2023年1月19日,公安县被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
医疗
2022年末,公安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2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6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5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
执业助理医师2040人,注册护士258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12张,其中医院3567张,乡镇卫生院1445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6.8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71人。2022年“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入选全国优秀服务案例,公安县人民医院通过“三乙”评审,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优质服务标准。
公安县中医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湖北省文明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院区占地4万平方米,设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推拿、治未病、皮肤、五官、肛肠、检验、影像等40个临床医技科室,20个
病区,3个研究所,10个知名中医工作室,25个特色专病门诊。截止2023年4月,在岗职工10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20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06人(含
三级教授5人),中级人员1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省知名中医专家3名、省优秀中医药人才1名、市知名中医专家8名、
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县知名中医专家10多名,硕士生40多人。
体育
截至2020年末,公安县有各类体育场地1800多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平方米。2021年10月,公安县文化体育中心“九馆两场”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55821.25平方米,地址为公安县城南新区孱陵大道与公石路交汇处。截至2021年11月,公安县建成镇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A类项目4个、B类项目1个,建成村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2个。2023年8月举办群众性篮球比赛:《豪群炼盟3X3篮球联赛》安县曼巴体育培训机构举办,公安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全力支持。
环保
2022年,公安县累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1个、生态村67个,数量
荆州市之最。“
长江大保护、公安县在行动”荣获第六届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崇湖获评国际重要湿地。提升城区绿地86.5公顷,PM10平均浓度下降11.8%。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2.7千米,15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成片造林1.5万亩,崇湖获评国际重要湿地。共发动12.9万人次干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垃圾57572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2031吨,创建县级“美丽庭院”258个、乡(镇)级“美丽庭院”516个。
社会保障
2022年,公安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73万人,参加城镇
失业保险人数4.23万人,全县基本医保参保81.65万人,全县共有3.07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入选全国优秀服务案例,发放各类救助金2.5亿元。2022年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141张。2.1万名
留守儿童得到全方位关爱,304名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018套。
交通
综述
公安县交通水陆交通运输网络完善,2020年末,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2亿元,形成“两纵两横”高速公路骨架网。截至2022年末,有三条国道、四条高速、两条铁路、两个港口可为公安所用,县乡公路路网辐射公安全县。县境内无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宜昌三峡机场分别为2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车程。
公路
截至2023年3月,公安县境内有三条国道:分别为南北向的
207国道和东西向的318、351国道,荆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建成后,207国道将改线与青吉工业园擦肩而过。公安县境内的207国道,是一条由北向南的交通主动脉,全长51.11千米。按照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千米每小时。351国道在公安县境内长33.6千米。其中,
沙公高速公路杨家厂互通至黄金口段全长14.2千米,按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截至2022年11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885.8千米,其中,国省干线256千米,县乡道路1514千米。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70.6千米,其中,一级公路占比25%。
铁路
公安县境内有两条铁路:已通车的沪蓉高铁和正在建设的蒙华铁路荆岳段,荆岳铁路在公安县设公安、
藕池镇两站。公安经铁路北上可过
荆州市至
襄阳市枢纽,南下直达
岳阳市中转,与
京广铁路和
焦柳铁路实现直通。
浩吉铁路在
湖北省境内约331千米,其中荆州境内约100千米,总投资100亿元,共设
荆州东站、
江陵站、
公安站、
藕池站和
石首火车站5个站点。2022年铁路总里程数3750千米。公安境内有一个铁路站点:公安站,位于公安县城东青吉工业园内青罗村。
航运
公安县有两个港口:国家一类通商口岸荆州盐卡港和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的公安深水港,其中盐卡港距公安30千米,公安深水港为青吉工业园配套港口。通航里程498.2千米。有乡镇渡口130道。全县共有水运企业8家,营运能力达141236总吨。公安港区现有朱家湾码头等各类码头泊位66个,年吞吐能力300万吨。港区14个,码头25座,货运码头1个,年货物吞吐量120万吨。完成水路货物运输吞吐量276.6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33192万吨千米。新规划的公安港区年吞吐量1000万吨,具有散货、件杂、危化品和外贸
集装箱装卸及中转、仓储、联运等多种功能。
公共交通
2022年末,公安县共有客运车站5个,公共汽车运营线路7条,停靠站点185处,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00台。全年
公路客运量248.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3150万人千米,完成公路货运量2008.0万吨。
人文
综述
公安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深厚,是
东晋车胤、明末袁氏三兄弟、当代著名物理学家
王竹溪等一批历史名人的诞生地,更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三袁故里、“鸡鸣”古城、南平文庙等古迹和遗址。拥有“”说鼓子”“公安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境内居民喜食鱼肉,美食众多,公安
牛肉火锅、豆皮、
锅盔享有“公安三宝”之美称。公安县土特产品主要有黄山头酒、公安牛肉火锅、“湘妃”牌鱼糕、
鱼丸、夹竹园火腿、家常鱼,“港楚”牌红心咸鸭蛋等。近年来积极开展三袁文化
中国艺术节、农民
丰收节、公安葡萄节、公安
柑橘节、
荆州鱼糕节、黄山头帐蓬节、闸口卤虾美食节等“一月一节”活动。
文物古迹
公安县是
楚文化的腹地,拥有特色水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维度的
文化遗产,历史底蕴深厚。截至2023年末,公安县拥有各类文物点2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鸡鸣城遗址
鸡鸣城遗址是一处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址,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1996年文物调查时被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聚落形态、人类文明进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鸡鸣城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距今5000多年。从地表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到北城垣、西城垣南段和南城垣,以及城垣外的护城壕。城内高地沈家大山一带文化层厚达2米以上,地表上采集到的文化遗物有豆盘类、缸、钵、鼎足、高脚杯、壶等器具,其中饰交错压划纹的
粗砂红陶厚胎缸是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标准器之一。
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南平文庙)
南平文庙始建于明朝,是祭祀
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及历代先贤的场所,
中原地区“尊师重教”传统的重要标志。同时是一处革命旧址,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文庙大成殿内陈列有贺龙、
周逸群、
段德昌、
柳直荀等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领导人为革命献身的光辉业迹的图片展览,供人瞻仰。1982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兼有“古代建筑”和“革命文物”双重身份的南平文庙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确定为“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2012年,“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被
荆州市十大革命遗址评选委员会评为荆州市十大革命遗址,被荆州市委组织部评为荆州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8月,公安县共有非遗项目30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8个,县级项目19个。
说鼓子
公安说鼓,也称“公安说鼓子”,是一种流行于
湖北省公安、松滋、
石首市及
澧县、
津市市、
安乡县等地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相传公安说鼓源于宋代的“鼓子词”。宋代以后, “鼓子词”几番变化,经元明时期的“词话”,于明末清初时期逐渐发展衍变为公安说鼓子。“公安说鼓子”于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安说鼓子表演形式简单,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
唢呐伴奏。现有传统曲目《桃花坞》.《地宝图》《杨家将》《雕龙扇》《飞龙山》《八美图》《锦罗衫》等50多篇。
三袁传说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公安道情
道情,是—种以唱为主、说唱相间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因方言语音及音乐审美情趣不同,故风格也不尽相同。流行在公安当地的这一曲种,具有公安当地的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故称之为公安道情。公安道情唱词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七字句一般为四句一段,若一句多于七字,则在演唱时用“赶字”的方法解决。唱词讲究合辙押韵。公安道情韵辙有十三辙、十三个半辙、十四个半辙三种。其唱腔大多为四句一段,一起二伏三平四落。唱腔节奏清晰、平稳,多为一板一眼,有时也会出现一字两眼。公安道情的唱腔曲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平腔类,为常用曲牌,有[流板]、[平腔]、[垛子句]、[吞吐腔];一类为悲腔类,有[悲腔]、[哭腔]、[十字调]等。
饮食
公安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公安
牛肉火锅、豆皮、
锅盔享有“公安三宝”之美称。公安县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农忙时三餐。公安水域广阔,鱼类甚多,人们吃鱼较平常。平时来客或节日加餐,多杀鸡烹食,并以鸡大为敬。如之事寒之家,一般用“四一”(鱼、肉四大盘和
鸡蛋豆腐汤)之豆酒。家境较好的多用十碗传统
名菜,即三丸(鱼或肉合豆的丸子鱼肉余汤丸子、肉馅珠子)、三扣(
粉蒸肉粉蒸排骨肠肚或燕鱼、鸡)三炸(炸鸡子炸或丸、
炸鱼块),一头(三为的肉花糕),谓之十碗。冬春时节,无论城乡贫富人家,均爱吃杂烩火锅。此习沿用至今。
公安牛肉三鲜
源于湖北省公安县,又称“公安牛肉三鲜炉子”,属火锅类的一种菜肴。
爱新觉罗·旻宁初年,
回族项师傅一家从南京迁居公安县后开始制作,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公安牛肉三鲜”精选公安本地纯种散养的土黄牛,使用肉质鲜嫩的牛里脊、韧性超强的牛肚和嚼劲十足的
牛蹄筋作为主要食材原料,根据口感特性分别进行处理备用。“公安牛肉三鲜”于2018年
荆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荆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公安鱼糕
“公安鱼糕”,又名“三鲜头菜”。还有一特别美的名字——“湘妃鱼糕”。本菜以鱼糕为主,加上
猪肝、腰花、肚类等三鲜,辅以黄花菜、黑木耳、
冬笋等配料制作而成,色调丰富,鲜嫩可口,是湖北省公安县的一道传统佳肴。蒸熟的鱼糕红白相间,内里泡松晶莹,鲜香味美,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地方
名菜,被列入《中国菜谱》。
公安豆皮
“公安豆皮”,又名“
公安豆皮子”,用大米、
荞麦,或者绿豆、黄豆,按照一定比例掺合在一起,用石磨磨成浆后放入热锅内摊制而成,之后切条、晒干后煮食,或者现摊现炕而食,是湖北省公安县的传统名吃。“公安豆皮制作技艺”于2019年被公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公安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习俗
“叫饭”习俗
按照公安县的习俗,在吃团年饭前有“叫饭”的习俗,即在团圆饭开始前,要打开家门请已故的先人归家一起团圆。公安人将筷子放在碗盘上,酒水洒倒在地上,大声邀请已故先人喝酒、吃饭、饮茶。有的家庭会在饭桌底下摆上火盆,烧放纸钱,家中长者还会在一旁祈祷先人保佑后世子孙平平安安。祭酒则倒于地下,敬过祖先后方能开门入席用餐。
公安采莲习俗
公安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花,泛舟采莲,轻歌互答的习俗历来已久。夏秋之际,荷花盛开,芬芳陈阵,浩瀚而碧绿的水面接天连碧,翠绿的
莲蓬矗立于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表绿如盖的荷叶间,少女少男乘舟莲花丛中,边采莲,边唱歌。
采莲船源于水乡采莲习俗。用竹、木、纸、布等扎成无底彩船,船中间有用彩色绸布彩纸装饰的亭形雨篷,船下身用绿色彩布遮拦,似水波浪,旦角将船系在腰间,如乘船状,丑角手执木浆边划边舞,撑篙、扳舵、闯滩、斗浪,若舟行水上,表演动作极夸张,表现着水乡人民丰收的喜悦和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
丧葬习俗
公安民间办理葬前丧事,主要包括围坐送终、抹尸装束、告丧亲友、
澧州大鼓伴灵、设坛做斋、入殓追悼等内容,相当讲究。在安葬死者后,还要定期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公安民间的祭祀活动重点是服丧、祭扫、家祭。丧俗中颇具水乡特色有打丧鼓、请水、讨孝米等习俗。在公安农村,乡人称丧事宴席为“吃烂肉”,即菜肴所用的动物性原料是不带骨头的,剔骨外,还有在酒桌上不用汤匙,取食汤菜时用酒杯去舀(把酒杯叫做“钵桶”)。
特产
黄山头酒
黄山头酒利用独特的“生态酿造”技术,形成了“芳香优雅、绵甜细腻、香味谐调,尾净余长”的典型风格。黄山头酒先后多次被省轻工局、省酒协、原轻工部、中国酒协授予“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2011年,湖北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黄山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
中华老字号”。
公安牛肉酱
“公安牛肉酱制作技艺”起源于民国初年,创始人为湖北省公安县
麻豪口镇人许三秀(女,1899-1971),历经百年,形成了婆媳四代的公安牛肉酱制作技艺传承谱系,制作出来的牛肉酱香辣醇厚,有着浓厚的地域味道。公安牛肉酱制作技艺,秉承了传统纯朴的制酱工艺,注重“香、辣、纯、厚”的公安地方口味。
夹竹园火腿
夹竹园火腿又称“夹竹园裹腿”,是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得名为“裹腿”,后因公安方言发音与“火腿”相近而被惯称为火腿。夹竹园火腿是一道隶属于湖北公安县
夹竹园镇的一道地道美食,其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制作技艺可追随至明清时期。据传是明末清初时,一落难王爷,避难于此,其随行厨佣以当地豆腐为原料,大显神通,制作而成。后流传四百年,因当地人喜食而一跃成为公安的代表饮食。
风景名胜
综述
公安县发展以红二军团成立旧址纪念公园、荆江分洪工程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以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崇湖
中国湿地公园等良好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绿色生态旅游,以“
鸡鸣城遗址”“三袁文化主题公园”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2022年,公安县打造乡村旅游点30余处,
黄山头镇马鞍山村、
杨家厂镇长江村、
斑竹垱镇关流咀村、
麻豪口镇鹅港村获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建游客服务中心1个,旅游厕所1座,旅游停车场5个。县境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发展国内旅行社3家,建设三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乡村“
农家乐”10家,
湖北省旅游名村1个,旅游从业人员2500人。
主要景区
北闸旅游水利风景区
北闸旅游水利风景区,荆江分洪主体工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全国第一个大型水闸。因其位于分洪区北端的太平口,故又名北闸。该闸东接荆江右岸大堤,西接
虎渡河东岸干堤,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共54孔,每孔净宽18米、长10米。闸前建有纪念亭,亭内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题词,并建有为工程建设壮烈牺牲的烈士纪念碑。2006年被国务院纳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
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0年纳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2013年授予市级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黄山头生态旅游区
公安县黄山头生态旅游区地处鄂南湘北两省三县市结合部
黄山头镇,既是周边佛教、
道教信徒朝觐的圣地,又是红色教育基地、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素有“江河数片白,黄山一点青”之美誉。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黄山头矗立于千里平川之上,因“土石皆黄色”而得名。共有大小山峰 32 座,主峰海拔286米。拥有“忠济庙”“云霄宫”“南禅寺”“
谢公墓”“白龙井”“犀牛望月”“仙人掌”“
连理木”等黄山头八景。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