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人,
南梁、
南陈将领,南梁司州
刺史樊方兴之孙,
益州刺史樊文炽之子。少时习武善射,
侯景之乱时随
王僧辩讨伐
萧誉,受任威戎将军、右
中郎将。后随
萧巡平定湘州叛乱,迁任通直
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陈朝建立后,跟随
太尉侯瑱征战四方,迁任武州刺史,入左卫将军,封高昌县侯,食邑一千户。
太建五年(573年),樊毅奉命北伐,攻城略地,功勋卓著,征为中护军、护军将军、荆州刺史。太建十四年(582年),
陈叔宝即位,樊毅进号征西将军,封逍遥郡公,食邑三千户。隋军渡江攻陈,樊毅出任侍中、中护军,献策阻击隋军,但未被采纳,最终
陈国覆灭,樊毅被俘北上,不久后去世。
樊毅,字智烈,
南阳郡湖阳人。祖父樊方兴,
南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朝散骑常侍、信武将军、
益州刺史,
新蔡县侯。樊毅世代将门,少年时即习武善射。侯景叛乱时,樊毅率领部伍随
叔父樊文皎援台。樊文皎在青溪战亡,樊毅率宗族子弟奔赴江陵,并隶属
王僧辩,讨伐河东王
萧誉,因功封假节、威戎将军、右
中郎将。代兄樊俊为
梁兴知府,领三州游军,随宣丰侯
萧巡讨伐陆铂于翅业。军队到巴陵,安营停顿未成,陆纳军悄悄乘夜而至,迫近军营大噪,军营中将士都被惊扰,叁邀独舆左右数十人,挡着营门力战,斩十余人,击鼓申命,众人心神方定。因功授凿堑持节、通直
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不久封玉亚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到一千户。到西魏围
江陵县,樊毅率兵赴援,正值江陵失陷,他被岳阳王所擒,久而逃回。
高祖受禅,樊毅与弟
樊猛举兵响应
王琳,王琳败而奔齐,
太尉侯填派使者招樊毅,樊毅率领子弟部伍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填进军讨伐巴、湘。又改任
武州刺史。
太建初年,转任丰州刺史,被封为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樊毅率众攻打广陵楚子城,拔下,击走齐军于颖口,齐军支援沧陵,又破之。太建七年,进而攻克潼州、
邳城镇、高栅等六城。到吕梁一战丧失军队,帝韶令樊毅为
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领众兵渡
淮河,面对清口筑城,与
北周人相对抗,连绵大雨使城毁坏,樊毅全军自行开拔。不久改任中领军。太建十一年,北周将领
梁士彦率兵包围
寿阳县,诏令以樊毅为
都督北讨前军事,率领水军入焦湖。不久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
太建十二年,进督、汉诸军事,因公事免职。十三年,征授中护军。继而改任护军将军、荆州
刺史。
后主即位,樊毅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其余照旧。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到隋兵过江,樊毅对仆射
袁宪说:“京口、采石,都是要地,各需精锐兵敷千,
金翅雀二百,都下江中,以便上下防备捍卫。如不这样,大事完了。”各位将领都同意他的提议。正值
施文庆等封锁隋兵消息,樊毅之计未行。京城陷落,樊毅随例入关,不久即死。
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
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
王僧辩,讨河东王
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
中郎将。代兄俊为
梁兴知府,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
萧巡讨
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以功授持节、通直
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
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高祖受禅,毅与弟
樊猛举兵应
王琳,琳败奔齐,
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
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
邳州市、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
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
梁士彦将兵围
寿阳县,诏以毅为
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
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
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
金翅雀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
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玚、
徐世谱、
周敷、荀朗、
周炅、
鲁悉达、广达、
萧摩诃、
任忠、樊毅等,所以获用当年,其道虽异,至于功名自立,亦各因时。当金陵覆没,抑惟天数,然任忠兴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萧、鲁所行,固不同日。持此百心,而事二主,欲求取信,不亦难乎。首领获全,亦为幸也。——
李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