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冈义丰(1916-1979)日本人。1916年生,日本
高知县长冈郡西丰永村人。原名小笠原利政,小学毕业后改姓吉冈,入
大阪府下的
富田林中学后,受度为僧,改法名为义丰。
吉冈义丰,1934年中学毕业,进入东京真言宗智山派的智山专科学校预科。1936年升入本科,1939年毕业。同年夏,作为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派遗的留学生来华,接受著名学者
常盘大定博士的指导,研究中国道佛二教融合的情况。两年后作为真言宗在外研究生和一些宗教研究所的 研究人员,继续在华研究
道教。1946年归国后,担任大正大学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历任大正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1965年至1967年兼任
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讲师。
吉冈义丰先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斯坦因将来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分类目录--道教之部》、《敦煌本汉法内传校勘》、《道教小志》、《道教实况》、《白云观的道教》、《华北宗教结社运动的现状》、《道教的研究》、《道教经典史论》、《道教与佛教》、《追求长生》和《现代中国诸宗教—民众宗教系谱》等。1979年7月30日逝世。
日本学者以近代史学方法研究道教,已有整整九十年的历史了。他从1939年留学中国时起,一直从事道教研究,一共度过了四十个春秋。吉冈义丰先生在道教研究中取得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当然得益于许多有利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条件。
宫川尚志先生对吉冈义丰先生的主观条件作了生动而精辟的概括:他将圣职者真言宗智山派传灯大阿阇梨的宗教热情,客观的学术研究,和对邻邦中国亿万民众的敬爱之情,融于炼丹鼎炉之中,在世界
道教研究史上创建了永放光辉的业绩。
吉冈义丰先生在华七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他是被当时推行侵略政策的日木政府的外务省派遣来华学习的。他对华北道教遗迹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毫无疑问是受到侵华日军的保护的。而且,他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也会被日本政府和侵华部队利用,纳入对我国进行社会情况调查的总体中去。他的一些著作就是由侵华部队出版的。如《道教小志》于1940年由多田部队出版,卷首印着这样的话:“本书委托本部队宣抚班的外务省留学生吉冈义丰氏编,是合适的参考资料,允许付印。”至少可以这祥说,日本帝国主义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客观上帮助了吉冈先生的
道教研究工作,他的道教研究工作当时在客观上也服务f日木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1946年吉冈义丰先生被遣返回国时,他“花了很大心血收集的笔记、文件、手稿全部不能带走”,原因是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心爱的道袍就是这个时候被迫扔掉的。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是日本帝国主义造成的。
在华留学和研究期间,吉冈义丰先生对我国的宗教遗迹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他一贯认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道教,道教研究就成为非道教的了。当时,他不仅拜北平(今
北京市)城内外著名的
白云观、
北京东岳庙、蟠桃宫、
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和西山卧佛一寺等梵刹琳宫,而且寻访了游人罕至的
太阳官、夕照宁、
二郎庙、九天宫及南郊已废弃的
南顶娘娘庙等庙堂神宇,并远赴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叩佛问道,足迹几乎踏遍整个华北地区。当时的交通、食宿及工作条件,当然远远不能与今日相比。但是,吉冈义丰先生不辞辛苦,勤奋工作。那时,泽田瑞穗先生曾同吉冈义丰先生结伴为伍。他回忆当时一起徒步攀登
泰山疲惫不堪、紧张危险的情景时,仍不由地盛赞吉冈义丰先生“旺盛的探求心和不屈的斗志”
在华期间,吉冈义丰先生经常访问
白云观。有时在白云观小住,穿上道袍,亲自体验道士的生活。《白云观的道教》就是在这一从础上写成的。在此之前,1931年,
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先生曾参观白云观十六、七次,逗留
北京市五十余日,归国后写成《白云观志》。吉冈义丰先生可说是步小柳司气太先生的后尘。但身着道袍,住在观中,在方法上却又比小柳司气太先生深入了一步,开日后美国学者萨梭(Mhiael Releigh Saso)先生和
法国学者施伯尔(Kisstoger Marinus Schipper)先生为了
道教研究而正式投师当道士的先河。
吉冈义丰先生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整理道教经典。在《道教经典史论》一书中,吉冈义丰先生除全面叙述了《道藏》编纂史外,重点考证、分析了六朝图道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北周道书《
无上秘要》和隋唐道经《三洞奉道科诫仪范》。在第三编《古道经目录》中,他将《
抱朴子内篇》20卷、《真浩》20卷、《
登真隐诀》3卷、《上清三真旨要玉诀》3卷、《
周氏冥通记》4卷、《无上秘要》100卷、《
三洞珠囊》10卷、《上清道类事相》4卷、《
道教义枢》 10卷、《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1卷、《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3卷、《要修科仪戒律钞》16卷、
法琳《
辩正论》(《大正藏》第52册)、佛教资料(《大正藏》史传部中)和《云七鉴》122卷等道经佛典中引用的书(主要是道经书目一一列出,注明所在卷、页数,为其他人考证和引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在《道教与佛教》、《道教的研究》等著作中,也考证和分析了大量《道藏》中经典、敦煌道经、善书和宝卷等。道经不仅数目庞大,而几大多数不标明写作年代和作者,常使学者不敢使用,面对书山却资料“贫乏”。在吉冈义丰先生之前,只有明代白云弄和李杰各自的《
道藏目录详注》、清《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民国初期
刘师培的《读道藏记》,以及
日本的小柳司气太先生和
常盘大定先生等少数著作和学者对《道藏》作过初步研究。全面而系统地对《道藏》进行研究的学者,首推我国
陈国符教授,他于1949年出版了《道藏源流考》。吉冈义丰先生可说是继陈国符先生之后的第二人。在善书和宝卷的研究方面,吉冈义丰先生也属于屈指可数的先驱者的行列。所以有些日本学者称赞他从事的是“开拓性工作”,“倾注了全部睿智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