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
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道观
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也是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和道教全真道龙门派祖庭,它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北京乃至全国建筑规模最大、宗教地位最高的道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
白云观前身是唐朝天长市观。据载,李隆基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完颜雍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代,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主要建筑有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白云观西路主要建筑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白云观东路主要建筑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在2007年以前,白云观每年春节都会举行庙会。
2021年9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升座北京白云观方丈,管委会主任李信军升座北京白云观监院。
历史沿革
唐朝建立后,李渊下令,全国各地都要修建老子庙来奉祀。白云观的前身天长观,便是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李隆基幽州建造的奉祀老子的道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遗物。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
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完颜雍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完颜珣贞佑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丘处机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又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丘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徒弟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丘祖仙蜕,白云观遂称为全真龙门派祖庭。元末,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
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王常月来白云观,并公开传戒,受戒的龙门派弟子得其教法,广传于各地道观。今全真教徒大多数属龙门派,白云观也就被称为全真道第一丛林。 王常月方丈主持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雍正帝为亲王时,自称“破尘居士”“圆明居士”,登上皇位后推崇道教。白云观内就有两件与雍正帝有关的宝物。一个是罗公塔。传说雍正帝曾患头疮,剃头匠给皇帝剃头时,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剃头匠不是挨打,就是被发配或者处死。江西省道士罗公毛遂自荐,进宫为雍正帝剃头。他剃头的手艺高超,得到了雍正帝的赞赏。后来,罗公羽化在白云观。雍正帝敕封罗公为“恬淡守一真人”,还传旨为他在白云观建罗公塔。另一个是雍正帝赏赐的“瘿钵”,摆在邱祖殿正中间。此钵为古树根雕制而成,据说当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只要抬着钵进皇宫,宫中一定会施舍。相传丘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瘿钵”之下。有人曾想去移动钵体,可是刚刚抬起,便闻到满观清香,只见一只蝴蝶从缝隙中翩翩飞出,吓得他惶恐而逃,“瘿钵”才得以保存下来。
慈禧与白云观方丈高仁峒关系密切。光绪三年(1877年),高仁峒担任白云观方丈。他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和眷顾,还与李莲英结成了异姓兄弟。传说高仁峒以进献长生不老术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因此被招进宫廷。当时还有传言,慈禧太后以高仁峒为其替身代为修道,并称之为老神仙。高仁峒在晚清常出入宫廷,往往停留数日之久。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到白云观玉皇殿上香,封高仁峒为“总道教师”。他还仿效清初全真教龙门派第七代嗣师王常月收纳康熙帝承戒皈依的先例,特意起课卜卦,怂慈禧先后让同治和光绪皇帝承戒皈依,以便大清脉气为神灵所佑。由于得到政治上的眷顾,白云观影响力日增,在晚清全真道的兴盛中发挥了龙头作用,成了当时的道教中心。
同时,清朝慈溪太后与白云观也渊源颇深,贾英华《末代太监孙耀庭传》称,慈禧太后宠信北京白云观全真道士,这是晚清政局中一个公开的秘密。太监内部传说,慈禧的母亲去世后,需要找一个寺庙停灵,当时尚未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派大太监刘诚印到北京贤良寺等佛寺寻访,这些寺院的住持僧大都不甚热情。慈禧甚为恼火,后转往北京白云观,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接待。此后,慈禧与白云观来往日益密切,大太监刘诚印亦在白云观皈依了道教。后来,刘承(诚)印拜白云观方丈刘宗玄为师,也在白云观“挂单”,同时被称作名誉“方丈”,成为了全真道第24代传人。自此,太监到白云观受戒蔚然成风。
据《太上律脉源流》记载: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张宗“庚午(1870年)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盆经》。一藏百天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声名,播于远方”。
根据信修明的《老太监的回忆》:“广仁子为慈禧受天仙戒之道号。昔年太后之生母逝在白云观,停灵一百天。白云观方丈张宗璿为一时高道,为着皇姥姥念了百天《血盆经》。慈禧太后派总管李莲英代太后传了三坛大戒,太后为功德主,占了戒坛天字号弟子,名曰广仁子,在宫内素食百天。她受了天仙戒之方便戒,实际上不得到白云观律堂受戒,名曰方便戒。慈禧为老子信徒,世人知者甚少。宫内一时风尚,差不多有地位之太监,当老道受戒者太多,如素云道人刘诚印等多人。”
1912年(民国元年),白云观方丈陈明霦发起成立中央道教会,崔玉贵以道名崔信仁列为道教会赞助人之一。
1930年代,白云观发生了两次住持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930年6月, 由于白云观没有遵守北平市社会局限期登记的指令, 住持陈明霦被社会局撤革。 在被迫认捐后, 陈明霦才得以复职, 白云观亦恢复了其日常的轨道。不幸的是, 这种局面并未能持续太久, 随着 1936年初陈明霦的病卒, 围绕白云观继任住持人选安世霖的资格问题, 白云观陷入了新的住持危机。
1936年1月4日,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了《寺庙登记规则》,废除1928年颁布的《寺庙登记条例》,内政部规定各省市应将所辖境内所有寺庙一律重新登记, 并应当在6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安世霖辩称,监院人选历来惯例是由白云观众大执事及挂单诸山道友等共同推举者,安世霖有关陈明霦在1935年之前长期自代监院的辩护, 实则抹杀高信鹏任白云观监院的历史与事实。虽然安世霖比较正确地指出了方丈责任乃系客居阐扬道德,不干庙事,然而他却有意忽视了方丈必须首先是住持的事实。
1940年开始, 安世霖就成了白云观内部道众矛盾的焦点。由于勾结权势、压迫观众、破坏清规等行为, 知客朱宗玉、乔清心等人率先开始了反对安世霖的行动, 当朱宗玉等反对者被安世霖革出白云观后, 最初为安世霖作保的玉清观当家人范明证也参与到反对安世霖的行动之中。经过多年的缠诉, 由于安世霖受到了政界权要的有力庇护, 更由于日伪社会局以及抗战胜利后的北平社会局的纵容, 安世霖的反对者最终放弃了国法, 1946年11月11日, 安世霖被反对者以太上清规之名活活烧死。
解放后,1950年,白云观将所藏明版《道藏》移交中国国家图书馆。政府于1956年拨款进行修缮,1957年定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文革”期间,白云观再次受到破坏,1981年又拨款全面修葺,并对外开放。
白云观的道教音乐活动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除有浙江天台山道士黄信阳、黄信诚等人在道乐专家闵智亭道长指导下恢复十方韵以外,又有国家的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北京卷》组织人力对白云观道乐进行收集整理,从记谱、演奏到录音都有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参加,使白云观道乐得以完整系统地展现出来。
1988年8月22日,在举行了几次白云观道教音乐汇报演出的基础上,经宗教局批准成立了“白云观道教音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演出。1989年1月29日,白云观又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天主教爱国会、北京佛教协会、北京伊斯兰教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迎春音乐会”公演。
1989年11月2日至12月2日,道教全真派在白云观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传戒,受戒弟子共120余人。此后,在白云观成立了中国道教学院,全国各地宫观都选派道徒来此培训。
1993年9月17日至26日北京白云观、香港青松观、台北指南宫在白云观举行了“罗天大醮”祈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有海内外几十个道观建醮做法事,参观者逾万人,是近200年来最盛大的道教活动,白云观与海外道教界也有交流,曾多次派道长去加拿大新加坡等地访问。
1994年8月8日至9日,应香港区域市政局邀请,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团赴港在沙田大会堂举行了道教音乐演出。
建筑位置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白云路东侧,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
建筑特征
白云观全部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后面有花园。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路,依次为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四御殿、戒台与云集山房等,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殿堂,占地约2万平方米。它吸取南北宫观、园林特点建成,殿宇宏丽,景色幽雅,殿内全用道教图案装饰。其中四御殿为二层建筑,上层名三清阁,内藏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刊刻的《道藏》一部。邱祖殿为主要殿堂,内有丘处机的泥塑像,塑像下埋葬邱的遗骨。此观在清朝改建时细部装饰彩画仍用道教图案,如野生灵芝丹顶鹤、八卦、八仙等。观内保存有大量碑刻,如重修碑记、捐产碑记、亩产碑记、香火碑记等,记述观址建筑变迁。东路有南极殿、真武殿、火神殿、罗公塔等,现改为观内生活区。西路有聂氏宗祠、元君殿、文昌殿等。后花园内有亭台、游廊,是极负盛名的道观园林。
东路建筑
牌楼
牌楼原为棂星门,是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来棂星门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来的观象作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歇山式建筑,为一四柱七楼木结构牌坊,正楼前后有额,前书“洞天胜境”,后书“琼林阆苑”。
罗公塔
罗公塔位于东北角塔院内,造型为八角形,三蹭砖石结构。原塔前还有供奉罗公像的“罗公前殿”和“白云观重修碑”“罗真人道行碑”“粥场碑记”“云溪方丈功德碑”四块石碑,现仅存罗公塔。 罗公为江西人,康熙来京,常住白云观,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被雍正帝敕封为“恬淡守一真人”。民间传说罗真人创造了剃头理发的工具和按摩术,传入皇宫后得到雍正帝的赞赏,旧时理发行业尊奉罗真人为祖师爷。
三星殿
三星殿位于东路建筑南端,坐南朝北,清朝时为“华祖殿”,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华佗,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其中中祀福星、左祀禄星、右祀南极仙翁。殿外抱柱联:“德施广溥福禄寿三星照户,善积瑞应孝悌友一体人家。”
慈航殿
慈航殿位于三星殿以北,坐北朝南。清朝时为“火祖殿”,祀火德星君。 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祀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佛教称观音菩萨)。殿外抱柱联:“救苦救难寻声救众生世音慈航道人;大悲大愿普施大恩泽圆通自在天尊。”
斋堂
斋堂位于慈航殿和三星殿院落内东侧。
厨房
厨房位于斋堂北侧。
真武殿
真武殿坐北朝南,始建于清朝乾隆,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
雷祖殿建于朱祁镇正统三年(1438年),坐北朝南,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为二层建筑;殿内一层主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东侧北为风后方天君,南为金光圣母;西侧北为雷公江天君,南为雨师陈天君)。上述神像均为明朝铸造的铜像。殿内还挂有四幅雷部天将画像,为明朝所绘。殿前有四通石碑,其中最西一通石碑的底座上雕有一只猴子,是民俗“摸孙悟空”的第三只猴子。
中路建筑
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 长春 ”四个大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
山门
山门前神路的前端有乌头门,为一四柱七楼木结构牌坊,正楼前后有额,前书“洞天胜境”,后书“琼林阆苑”。山门建于明代,面阔三间,单檐琉璃瓦歇山顶汉白玉砖雕拱券石门,檐下额书“敕建白云观”,门前有石狮、华表等物。星门外有砖砌影壁,壁心嵌“万古长春”字样的琉璃雕砖。山门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丹顶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孙悟空,已被游人摸得亮。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来白云观的游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讨个吉利。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另外两只石猴刻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影壁底座和东路海上白云观前九皇会碑底座,若不诚心寻找,难以见到,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
窝风桥
窝风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毁坏。1988年重建。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下并碘化钠。桥洞两侧各悬一枚古铜钱模型,刻有“钟响兆福”四字,钱眼内系一小铜钟。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另有一说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而建,据说王重阳弃家出游,在陕西甘河桥遇异人授予他修炼真诀,于是出家修道,创建全真教。后世全真弟子修建“甘河(干河)桥”以为纪念。桥南有两通石碑,碑座上雕有一只猴子,也成了现在“摸石猴”的新目标之一。
灵官殿
灵官殿始建于朱祁镇正统八年(1443),朱祁钰景泰七年(1456)和清康熙元年(1662)均有修建。山门内为灵官殿,原为四帅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内奉王灵官像。灵官殿,明间有雕花拱券石门,两次间是拱券石框窗,灵官殿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元帅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云水堂位于灵官殿院内东侧,十方堂位于灵官殿院内西侧。
钟鼓楼
灵官殿后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为方形二层建筑,它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寺观截然相反,其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今日西钟东鼓格局的形成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重修时顺乎自然的做法。据白云观建置沿革记载:“元末,因连年战乱,长春宫原殿宇再次衰。朱棣永乐时(公元1403—1424年)敕命重修,以处顺堂(即今邱祖殿)为中心进行扩建,始定现在的规模。”
三官殿
白云观内现存的三官殿位于玉皇殿院内东侧,原名“丰真殿”,殿内供奉的是天、地、水“三官大帝”。中座为天官,即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左边为地官,即中元节二品地官赦罪大帝;右边为水官,即下元节三品水官解厄大帝。殿外抱柱联:“赐福解冤录风乡之鬼籍;举功奏过司旸谷之龙文。”殿内抱柱联:“天官地官水官赐福赦罪解厄善恶攸分;上元中元下元纲维三界十方较籍功过。”
财神殿
白云观内现存的财神殿原名“儒仙殿”。供奉三位财神,中为春神青帝,左为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的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被民间广泛信仰,管辖范围极广,是一位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形象之一。殿内有对联:“有德斯福招财纳珍自来驻,不义岂昌财官利市求也无。”
玉皇殿
玉皇殿是观中主体建筑,立在一座“凸”形的台基之上,建筑灰筒瓦硬山顶,有五开间,中央三间前面是凸出的月台,台基四周为汉白玉石栏杆。殿内供玉皇大帝神像,殿中左右两侧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共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也均为明清时代之佳作。玉皇殿院落两侧分别有三官殿和财神殿。老律堂位于玉皇殿后,筑有月台,与前面的玉皇殿有高起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白云观内现存的玉皇殿始建于1438年,清康熙元年重修。原名“玉历长春殿”,1706年改名为玉皇殿。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全称是“昊天今阙至尊玉皇大帝”,又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或“玉皇”。此雕像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珠冠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上此像为明代木雕像,高约1.8米。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形体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100个,所以被称为“百寿幡”。这是清朝慈禧60大寿时,为乞求玉帝保佑身康体泰、延年益寿而赐赠白云观的供品。
殿门上的“玉皇殿”匾额为李济深于1956年所题,殿内幔帐为清朝慈禧太后所赐。殿外对联为“巍峩咫尺天执掌阴阳生万物,浩荡神灵地观看善恶易分明”。
救苦殿
救苦殿位于财神殿之后,此殿原名“宗师殿”,奉祀东极青华大帝。天尊骑九灵元圣,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据道经说:太乙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神。太乙救苦天尊两旁各有一位童子侍立。救苦殿廊下现置钟、鼓一对。殿外抱柱联: “青华宫中紫雾露光拥狮座;骞林树下寻声赴感救众生。”殿内抱柱联:“七宝骞林演说回生之道;九光莲座提携返魄止真。”斗府宫位于救苦殿北侧。通往东院的门。
药王殿
药王殿位于老律堂院内西侧,殿内中祀孙思邈,左祀华佗仙师,右祀张仲景仙师。孙思邈为唐朝著名道士、医学家。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多种著作,在中国医学和药物学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救苦殿与药王殿原均为“宗师殿”,供奉随丘处机去西域大雪山的十八弟子,塑像被毁后因无十八宗师塑像资料,故分别改为救苦殿与药王殿。殿外抱柱联:“弃爵位著千金精究医药行阴德;辞珠宝取仙方济世救人心存慈。”殿内抱柱联:“除病解危千金仙方普受惠;坐虎针龙广施慈悯救众生。”土府宫位于药王殿北侧。通往西院的门。
老律堂
白云观内现存的老律堂原名七真殿,始建于元朝拖雷监国时(1228年),老律堂位于玉皇殿后,筑有月台,与前面的玉皇殿有高起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殿面阔三间,勾连搭建筑,前为卷棚硬山屋顶,后 为有脊的硬山屋顶,老律堂内供奉全真派七位阐道弘教祖师,中座为长春市全德神化明应真君丘处机,左座依次为长生辅化宗元明德真君刘处玄、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谭处端、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右座依次为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王处一、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郝大通、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孙不二,合称“北七真”。正梁悬挂康熙御书“琅简真庭” 横匾,该处是观内道士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清代高道王常月祖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戒,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道教史上这一中兴时期,便将此殿改名为“老律堂”。“律堂”即传授戒律的殿堂。
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殿外抱柱联:“五祖开宏恩济世有功当崇敬;七真守密旨劝君无欲道自成。”殿内抱柱联:“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来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该堂前左右有两通石碑,分别为《邱长春行业碑》《七真事迹碑》。
袇房
老律堂院内左右两侧靠南均为袇房。东侧袇房连接救苦殿和三官殿,西侧袇房连接药王殿和财神殿。
邱祖殿
邱祖殿为老律堂后一组自成院落的前列建筑,始建于金正大五年(1128),名处顺堂,清康熙年间改为贞寂堂,乾隆四十五年(1780)改为今名,是全真龙门派后裔奉祀丘处机的殿堂,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殿内塑有丘真人和二胁侍像,有瘿钵置于石座上,相传为宋代遗物,为爱新觉罗·弘历所赐。
邱祖殿1443年重建,曾名“衍庆殿”和“贞寂堂”。此大殿中间摆放的巨瓢名曰“瘿体”,系一古树根雕制而成。钵口上镶有金边,且刻有18个字“大清乾隆二十一年奉旨重修金仍供本观”。此为清代乾隆皇帝所赐,据说,乾隆皇帝特许道观内道士可用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人必定施舍。丘处机祖师的遗骸就埋葬于此“瘿钵”之下。殿的左右两壁上,挂有两幅梅花篆字《道德经》碑帖,为元代大书法家高文举手书。此碑帖劲力苍古,风韵独特,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其绚丽的风采,群众誉为“近看是字,远看是花”,给人以朵朵梅花之感。该碑现在存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由于龙门派祖邱处机在元代主持本观,他羽化后又将遗骸放入此地,所以后来全真派的道徒们便尊白云观为龙门祖庭。
邱祖殿两侧均有二门,抱元洞府通往东院的小门,位于邱祖殿前东侧,功德祠以北;会仙福地通往西院的小门,位于邱祖殿前西侧,执事房以北。
功德祠
东厢房,今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执事房:西厢房,今为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所在地。
三清四御殿
三清阁和四御殿是与邱祖殿组成院落的正房,上下两层,上为三清阁,下为四御殿,面阔五间,前出廊,是白云观中路北端的顶点建筑。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三清阁供奉道教最高尊神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即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天帝:勾陈大帝、南极长生大帝、紫微大帝和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阁两侧有转角翼楼相通,东为藏经楼,原藏有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后移交中国国家图书馆。西翼楼为朝天楼或望月楼,除了以上这些殿堂之外,白云观内原山门上,还悬挂了一副名为“敕建白云观”的匾额,这是当年朱祁镇皇帝所赐之物。此匾额是生铁铸造而成,其寓意是企望白云观坚固持久,像铁铸一般。正是如此,从明代起,白云观便有了“铁打的白云观”之美誉。
四御殿外第一副抱柱联(位于两稍间内侧):“玉宇无尘月朗虚空三千界;神恩有应心诚可格九重天。”殿外第二副抱柱联(位于明间外侧):“佐司玄化共理三才位中天万象宗师;岳渍是依山川咸仗总十极恩溥乾元。”三清阁外抱柱联:“无上三尊乃乾坤之主宰;混元一炁为造化之根源。”
三清四御殿内有东陈列室、西陈列室、东客堂和西客堂。其中,东陈列室位于三清阁、四御殿所在院落东南角,东客堂以南,陈列白云观文物。西陈列室位于三清阁、四御殿所在院落西南角,西客堂以南,陈列白云观文物。东客堂位于三清阁、四御殿前东侧。西客堂位于三清阁、四御殿前西侧。
藏经楼、望月楼
藏经楼位于三清阁、四御殿的东侧,门上挂有“方丈”匾额,两楼为三清阁两侧配楼,有游廊相通。东侧藏经楼原藏有明版《道藏》,包括正统十年(1445)编写的《正统道藏》和万历三十五年编写的《万历续道藏》,共计5485卷,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每年旧历六月初一致初七,白云观都要举行晾经会,将经书统统搬出,放于通风处翻晒,以防书。现存此处的为复印本,原版于1950年移交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保存。西侧望月楼又称“朝天楼”,位于三清阁、四御殿的西侧,门上挂有“监院”匾额。
西路建筑
神特
进入西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酷似骏马的铜兽,走近细看,其造型竟为骡身、驴面、马耳、牛蹄,因此,很多人称它为“四不象”。其实,它的正名叫“特”。传说它是一种神兽,具有奇特的功能,人哪儿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祠堂院
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堂上奉祀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坐像,堂下埋藏其遗蜕。堂内左右室墙壁上嵌有元赵孟頫书《道德经》《黄帝阴符经》石刻,为白云观之珍宝,后改为白云观道医馆。
八仙殿
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殿外抱柱联:“紫气太空显道法,白云深处藏神仙。”
玉清圣境
玉清圣境为通往八仙殿、吕祖殿的门。
吕祖殿
吕祖殿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木雕像,为明朝所雕。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十二生肖壁位于吕祖殿北面外墙。殿外抱柱联:“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九转丹诀炼就万劫真仙”
元君殿
元君殿亦称娘娘殿,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开间,硬山顶,殿内奉碧霞元君,其左右为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殿左右还有催生娘娘和天花娘娘塑像,该殿原为坐北朝南,现为坐南朝北,为观中唯—的倒座殿。
文昌殿
文昌殿原为“北五祖殿”,祀全真道北五祖。殿内中祀文昌梓潼帝君坐像,左祀孔子坐像,右祀朱熹坐像。此外,殿内还祀有胁侍文臣像两尊,侍童像三对六尊。门口廊下祀魁星站像一尊。据说这些铜像都铸造于明代,是1981年从菜市口附近的三教寺移来的。
景云百祥图
景云百祥图位于文昌殿北面外墙的道教石雕壁上,为2000年9月刻成。图右为“福禄寿三星”,图中为“黄帝十辅”,图左为“八卦天神”。
元辰殿
元辰殿俗称“六十甲子殿”,原名“丁卯瑞圣殿”,始建于完颜璟明昌元年(1190年),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为金章宗奉祀母后的元辰星而设,清代重修,御赐名“元辰殿”。“元辰殿”原始奉祀丁卯元辰司马卿等元辰神。 六十甲子源于中原地区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一个周期刚好为六十年,故名“六十甲子”,意为六十年另起一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官,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么当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都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神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就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殿内均为1983年根据白云观自称所存清代内宫如意馆的六十太岁绘像为蓝本重塑,六十太岁名称也依据该如意馆绘像确定(有学者存疑画像的真实性),和《道藏辑要》中的记载而有所不同。2014年7月27日(农历七月初一),新塑“六十太岁神像”举行开光法会。斗姥元君仍为彩塑,殿前有石狮一对。二十四孝壁位于元辰殿院内西墙。
云集园
白云观的后门通往其后院,即云集园,这是一个集宗教、文化和园林于一体的独特区域。又称小蓬莱,位于该观建筑群的最北端,是白云观的后花园,由东、中、西三个庭院连接而成,东西两路建筑最后均通此处。云华仙馆位于东院南侧,坐南朝北。云集园始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园中以戒台、云集山房为主体建筑,另外尚有云华仙馆、友鹤亭、妙香亭、退居楼等建筑点缀园中。云集山房面阔三间,周以围廊;戒台位于其南,北向,为传经受戒之所,其两侧有游廊迂回,后有假山横亘。整个后院布局精巧、景色幽美。
云集园又称小蓬莱,是由 3个庭院连接而成,游廊迂回,假山环绕,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东有友鹤亭、云华仙馆,西有妙香亭、退居楼。花园的中心为戒台和云集山房。戒台为道教全真派传授“三坛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戒)的坛场,云集山房为全真道律师向受戒弟子讲经说法之所。1989年,白云观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全真派传戒仪典,盛况空前。
北门
白云观的北门,北门东南有一座小房。此处原为1990年代新建的遇仙亭,为三间敞厅,后壁绘有八仙图,2010年代拆除,改建为北门和小房。
文化活动
道教活动
法会
清明节期间的普度法会,道士们会进行诵经、步斗、上表、请愿等仪式,这些仪式通常包括开坛扬幡挂榜、诵经、城隍牒、摄召安灵祭孤、虚皇忏、落幡下榜、救苦疏、全真青玄济炼铁罐施食等内容。法会期间,道士们还会向信众赠送冥包等供品。
庙会
白云观在每年的上巳节、四月初一至初八、九月九等日期会举办庙会。庙会期间,道士们会参与各种宗教仪式,同时也会有许多民间花会表演,如狮子、高跷、旱船等,使得庙会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充满民间娱乐氛围。
节庆活动
春节元宵节中元节冬至等传统节日,道士们会进行相应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与道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如祈福、诵经、法事等。
修行活动
道士们的日常修行活动也是道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修炼道法、研读经典、修炼内丹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行,同时也为信众提供修行指导和帮助。
白云观庙会
白云观庙会是北京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庙会,从元代开始,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开放,因其时间最长、香火最旺、最具特色而在京城享有盛誉。据说,早年间城里人到白云观进香游览,一般都沿着宣武门外的护城河西行出西便门。沿途除了有达官显贵的轿子,还有许多牵着毛驴的脚夫等待游观的香客雇用。1987年起,政府恢复举办白云观庙会,此后至2007年连续举办21届,每年春节放假期间举办。2007年之后,鉴于周边场地狭小等安全隐患,白云观庙会停办了几年。
白云观庙会最吸引人的是正月十八日夜至十九日凌晨的“会神仙”。《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九日。游人络绎,车马奔腾,至十九日为尤盛,谓之会神仙。”相传正月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有缘遇之者,得以却病延年”。传说这一天长春真人会降临人间,度化有缘者,所以十八日夜里是白云观最神秘也是最热闹的一夜。
当天,男女老少纷至沓来,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一人独处,有的四处走动,有的静坐不语,都在期待着真人下凡。多少年来虽然从未听说有遇见神仙得福之人,但却传出了不少笑话。观里一些道士,装成种种怪样子,或者方巾道袍,或者麻鞋竹杖,或者邋邋遢遢,于是便有了“绕过元宵没几天,白云观里会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个个真人只要钱”的说法。
摸石猴
庙会期间,庙内的传统活动——摸石猴儿最为热闹。白云观的山门内刻有石雕,石雕上刻有小猴儿,香客和游人们进山门前都要先去摸石猴儿。传说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祛病强身。虽然毫无根据,但游人仍然争相触摸。久而久之,小石猴儿被摸得锃光瓦亮。
摸石猴,从数百年前流传到今天。据说,摸到了白云观的3个石猴,可以祛病、避邪。其实,在白云观里摸石猴,主要是摸山门上的那只石猴。猴子的位置很分散,如果不注意,很难一一寻到,所以民间就有了“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俗谚。
打金钱眼
白云观入口处有一条三四丈长、丈许宽、丈许深的假金水河,底部并无水,全部是用青砖砌的,中间对着引路是一座石桥,名为窝风桥,桥栏杆和小河四周的栏杆,都是汉白玉的,雕镂也很精致,桥下有涵洞。
所谓“打金钱眼”,就是用真钱在桥边换币处换来小铜钱,然后将小铜钱往那枚大铜钱中间方形的钱眼里扔,如果小铜钱能够把铜铃打中打响,这一年他就会顺顺当当儿。
价值与影响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白云观建筑巍峨、规模宏大,既有高大殿堂、众多的古迹,又有树木繁茂、环境清幽的园林,被称为京师“道院之冠”、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第一祖庭,是该派道士首领居住地。
1979年,白云观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任律师
参考资料
北京白云观.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4-05-07
白云观.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1-26
北京白云观.白云观.2024-05-07
龙门岔派霍山派祖师刘诚印.道音文化.2024-05-23
慈禧与北京白云观.道家养生网.2024-05-23
欢迎进入中华文史网.中华文史网.2024-05-23
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4-05-23
白云观.北京旅游.2024-05-07
北京白云观.中国网.2024-05-08
北京白云观(2).道教文化.2024-05-19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24-05-0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位置
建筑特征
东路建筑
牌楼
罗公塔
三星殿
慈航殿
斋堂
厨房
真武殿
雷祖殿
中路建筑
照壁
山门
窝风桥
灵官殿
钟鼓楼
三官殿
财神殿
玉皇殿
救苦殿
药王殿
老律堂
袇房
邱祖殿
功德祠
三清四御殿
藏经楼、望月楼
西路建筑
神特
祠堂院
八仙殿
玉清圣境
吕祖殿
元君殿
文昌殿
景云百祥图
元辰殿
云集园
北门
文化活动
道教活动
法会
庙会
节庆活动
修行活动
白云观庙会
摸石猴
打金钱眼
价值与影响
历任律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