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
始建于北魏景明年间的石窟
巩县石窟巩县石窟 位于巩义市东北9公里大力山下。初建于北魏景明年间(500—503),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坐北向南,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四大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凿龛造像,龛内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浮雕平棋,以第5窟藻井浮雕最为精美。
1982年国务院公布巩县石窟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河南省建立巩县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基本简介
巩县石窟寺在河南巩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大力山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原名石窟寺,宋代名十方净土寺,清改今名。东西魏、北齐、隋、唐以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现存5窟,256龛,7,743尊佛像和数十篇题记。四大石窟呈方形,有中心柱,柱四周凿龛造像。窟顶雕支分格或平棋。佛像脸形方圆,衣纹疏朗,多呈静态。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但规模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还有礼佛图、主神、怪兽、伎乐等。第一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帝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构图简练生动,为中原地区现存浮雕中较完整者。
石窟历史
石窟分东西两区,第1、2窟在西区,第3、4、5窟在东区。第1、3、4窟均为方形中心柱窟。其中第1窟最大,窟内长宽各6.5米,高6米,中心柱长宽各2.8米,基座长宽各3.5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高约 3 米。两力士外侧应各有一组一佛二菩萨的摩崖造像,今仅存东侧摩崖大佛(高5.3米)、胁侍菩萨和西侧一胁侍菩萨。崖面上有弟子、飞天等。窟内外相互联系为一宏伟的整体布局。第 2窟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长宽各3.2米,高3米,无中心柱。第3、4、5窟窟门外侧皆应为尖拱形门楣,门外两侧各雕一金刚,今仅存第 5窟外二身、第 4窟外一身金刚。
石窟寺修建年代不见史书记载。第4窟外119号龛唐龙朔(661~663)年间刻有“后魏孝文帝故石窟寺碑”。碑文称拓跋宏时(471~499)此处已建寺,时称希玄寺。唐更名为净土寺,宋明皆称大力山石窟十方净土禅寺,今简称石窟寺。造窟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重修石窟寺碑记:“……自后魏宣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但其依据不详。据推测石窟大规模开凿约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间。窟内外小龛纪年最早为北魏普泰元年(531),此外,有东魏西魏北齐直至唐宋各代年号。
石窟特色
石刻中的重要部分是第 1、3、4窟南壁门两侧的帝后礼佛行列浮雕。供养人行列浮雕形象在云冈石窟中已经出现,因风化过甚,形象难于辨认。此外,龙门石窟宾阳洞帝后礼佛图已被盗凿,流入美国。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浮雕为国内现存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礼佛图为最完整、精美。第1窟礼佛图浮雕在南壁窟门左右,各作3层,相向排列。东侧系以帝王为首的男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3人,人高约60厘米,侍从约40余人,较主像矮小症,高约40厘米,西侧系以皇后为首的女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1人,侍从约30余人,皆略小于东侧人物。帝王头戴平天冠,右手持莲枝,左手置于侍者所捧香炉中,两侧侍者或为王者牵衣,或持扇、持装饰华丽的伞盖。其余男像皆戴高冠,各与身边持伞、扇之侍从形成一组。女像头戴莲花冠,各自都有持伞、扇的侍从。每层浮雕由于方向、服饰的一致而形成强烈的整体感,而上部空间由于斜向的羽扇、伞盖和飘动着的结带以及人物的参差错落而增加了画面的变化。整个行列表现了贵族上层人物的雍容华贵和虔诚肃穆的宗教感情。其雕刻技法与龙门石窟不同。如龙门古阳洞景明四年 (503)比丘法生为拓跋宏并北海王母子造像龛下供养行列,人高虽仅有20厘米左右,但局部雕凿精细。巩义窑址的则重整体,人物除僧尼袈裟有几条衣纹,每个形象主要是靠圆浑的浮雕体积感构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两臂的动作,在侍从的众多垂直线中异常突出。浮雕概括洗练的特点在窟内其他北朝石刻上也极为明显。如第1窟东壁第1龛内比丘像、各窟壁脚的伎乐浮雕等。
顶部浮雕保存比较完整,制作也精美,为北朝石刻中所不多见。第1、3、4窟皆为平□。第1窟最精,平□各边为十方格,内外 3层,内层围绕中心柱为一周飞天;第2层分别为莲花、卷草和化生;最外层刻不同的莲花图案。天花支条面上还刻有卷草,支条相交处有小朵莲花,窟顶华丽异常。浮雕原敷有彩绘,残存部分尚隐约可见。第3、4窟顶部皆为两周,内层一周飞天。外层刻莲花、卷草和化生。支条素面无饰,仅在相交处刻小朵莲花。第5窟藻井则以重瓣大莲花为中心,四周为6个飞天,四角刻化生,并间以忍冬花纹,构图活泼。各窟地面都凿有与顶部浮雕相似的平□和莲花装饰,今只有第 5窟地面莲花保存较好。
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
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四大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朝或以后汉族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禅定)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佛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唐僧等人所记天山南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四大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内容与形式
石刻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千佛、释迦多宝并坐、维摩变、飞天等羊头山石窟常见的造像外,最有特点的题材是礼佛行列、伎乐、主神、怪兽等浮雕。第1、3、4窟中心柱四面凿龛,或一层或上下两层。龛内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各窟四壁布满千佛龛,3~16层不等。佛像龛凿于千佛龛下部(如第1窟左、右、后三面千佛龛下各列4个佛龛)或置于千佛中间(如第3窟在三面千佛龛正中各凿一佛龛)。佛像为褒衣博带式,面貌方圆,嘴角上翘,表情宁静,结坐,褶纹稠叠,有规律地垂于座前,富于装饰感,保持着浓重的北魏风格。佛像头光背光纹饰多已模糊不清,背光外侧对称刻飞天、莲花、化生。龛楣多刻火焰纹、七佛莲花、卷草或五边形拱龛。第 3窟中心柱西面龛楣帷幔极为别致,楣中部刻3个饕餮,两端为两只对称龙,皆口衔垂幔及璎络。龛楣外侧刻飞天或伎乐天,造型朴拙浑厚。主神、伎乐、供养人及怪兽等浮雕多刻在四壁和中心柱的下部。神王有狮首、龙首、象首、兔首、牛首、双面人等形象,动作夸张,富于想象,雕凿手法粗犷,与佛、菩萨形成鲜明对比。
佛像与佛雕
千佛龛为唐·乾封年间(666~667)雕造的,高一点五米,宽二点一二米,龛额为拱形,后壁除中间刻坐佛一尊外,满壁刻有排列整齐的小佛龛计九九九个,合在一起,大小佛像正好是一千尊,故名‘千佛龛’。龛外两侧雕有四个竖长形的佛龛,内各刻一菩萨像,龛口两侧角又各刻一天王像。龛外东侧刻有九个小佛龛。佛座下方有一块造像题记,楷书,刻于唐·乾封年间。
巩县石窟内留有中心方柱,这是与其它石窟不同的特点。窟内有了中心方柱,自然就成了平顶,这和云冈、龙门的穹窿顶,顶上绘有藻井,有显著的不同。留中心方柱,是工匠根据岩石层断裂纹较多、为防止四大石窟塌陷而采取的措施。有了方柱不但可以防止塌方,又可以增加石壁面积,使石工们在最突出的方柱上大显身手,雕刻出像石塔一样的大型艺术作品,给石窟增添不少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窟壁雕刻大量的礼佛图浮雕,是巩县石窟的又一特点。这里五个洞窟中有三个洞窟有帝后礼佛图浮雕,计十八幅。像这样的大幅浮雕,龙门宾阳洞曾有过。然而宾阳洞的礼佛图早在建国前被商和帝国主义分子互相勾结窃至国外,现在只能看到残迹。巩县石窟里的礼佛图除三幅损坏以外,其余十五幅基本完好,这在现存的中国石窟艺术中可以说是极其难得的艺术珍品。洞窟内壁脚,雕刻大量的伎乐人,是巩县石窟的又一特点。这里各窟的壁脚和中心方柱的基座下层均雕有伎乐人,伎乐人之多、造像之美是中国石窟中所仅见。在云冈和龙门石窟中,有不少伎乐飞天,大都安排在壁面的上方或藻井上,他们像腾空飞舞的仙女,唯独这里把伎乐飞天变成了伎乐人安排在壁脚,显然是表现供佛娱乐的交响乐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这些伎乐人使用的乐器和演奏的姿势,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一千四百年前的乐器形状和演奏方法。
在造像风格上,巩县石窟也有明显的特点。云冈石窟北魏早期的造像,大都深目高鼻、秀骨清相,而巩县石窟的造像大都面貌方圆、表情宁静。除在飞天中还保留有长面高鼻、眼眶深陷的特点之外,秀骨清瘦的形像,在石刻造像上,都看不到了。这种情况,说明石刻造像的艺术风格是逐渐由北魏向唐朝演进。
重点石窟
巩县石窟分为五窟,除第五窟外,其余四窟呈方形,有中心柱(窟内方顶与云冈、龙门石窟之穹窿顶迥然不同),柱四面凿龛设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凿平棋,雕莲花、飞天等浮雕。佛像脸形方圆,衣纹疏朗,表情宁静,与云冈石窟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相之造像不同。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与佛传故事,壁雕主神、怪兽及伎乐人。其中,帝后礼佛图共十八幅,现存十五幅,人物众多,场面热闹,颇能反映皇室之宗教活动。自豫西三门峡市起,东到伊洛河口,黄河南岸有一堵天然屏障,蜿蜒绵延,这就是有名的邙山晋帝陵。邙山既没有层峦叠嶂,也没有林泉妙景,它是一道缺石少水、草木稀疏的黄土岭。然而奇怪的是,这条睡蟒式的土岭,到巩县老城北五华里处,却孤峰突起,犹如一个力大无比的力士顶天立地,屹立在那里,人们称之为大力山。它背依黄河,面向伊洛,峰回路转,流泉潺潺,茂林修竹,郁郁嵚。它一反邙山缺石的常态,在大力山脚下露出一层巨大的灰黄色像刀削似的岩石,形成一个一个的悬崖峭壁。巩县石窟就雕造在这个天然的石壁上。窟前有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初名‘石窟寺’,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唐初名‘净土寺’,清改‘石窟寺’。东西魏、北齐、隋、唐以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游览胜地。
巩县石窟寺内,现有石窟五所,千佛龛一个,小型佛龛二五五个,摩崖大像三尊,共雕刻大小石像七七四三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块。巩县石窟虽不如云冈和龙门石窟那样雄伟庞大、气势磅礴,但它以小巧玲珑、维妙维肖见长。
第一窟
第一窟是一个高、阔均为六米的正方形洞窟。四大石窟正中有顶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面凿有佛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面两侧雕一对蹲伏披毛的狮子。佛像的背光刻有象征光明的火焰纹,两侧刻有对称的飞天、化生和莲花。方柱基座四周,雕有力士,形像各异。力士下面雕千奇百怪的神王,面孔狰狞,给人以恐怖之感。方柱上端各面皆为由化生、莲花和垂鳞纹、彩铃、飘带组成的垂幔,刻工精细,美观而庄重。石窟的四壁之上部,刻千佛龛,龛内千佛所著衣服,富于变化。东、西、北三壁千佛龛下各有四个大龛,龛楣及龛两侧有飞天、莲花、忍冬和火焰等花纹图案。南壁即洞门内壁两侧,千佛龛下为三层浮雕‘帝后礼佛图’。礼佛图生动而逼真地记录了北魏统治者宗教活动的情景。左侧三幅以皇帝为主,右侧三幅以皇后为主。每幅上都有众多侍从,有的为帝后执扇撑伞,有的捧持香炉和供品。行列前有身穿袈裟的和尚为前导,后面紧跟着仪态雍贵的帝后及为他们挈提拖裙的宫女。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簇拥着帝后进香礼佛。像这样的帝后礼佛图,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保存这么完好并不多见。浮雕构图协调,刀法圆熟,造型逼真,显示出北魏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四壁的下部,也有浮雕。东、西、南三壁壁脚为伎乐人,北壁壁脚为怪兽。窟门外两侧的石壁上雕两个威武的力士像,身高三米多,挺胸鼓目,形像森严。左侧力士的上方雕有两排罗汉,神态虔诚,像貌各异,与旁边的一尊菩萨相呼应。
第二窟
第二窟是一个尚未完工的四大石窟,可能是因石质太坏,在中心方柱雕出虫,发现顶部崩裂而停工。窟内今存小龛,为后代继开。刻工精细的为东壁三个佛龛,视其风格为北魏时所造。中心方柱南面上、下凿三个佛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别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龛楣刻七尊佛像,两侧刻飞天,龛外两侧雕有比龛门还高的两尊菩萨。佛龛题记为唐·龙朔三年(663)造。西壁四龛,题记为唐·乾封二年(667)造。
第三窟与第四窟
第三窟、第四窟的体制布局同第一窟大体相似,面积略小。窟内中心方柱的四面为佛龛,基座四周雕神王。窟内东、西、北三壁刻满佛龛。南壁是礼佛图。四壁下部,东、西、南三面雕伎乐人,北壁下浮雕怪兽。窟顶是界格式的平棋,每个格内刻有飞天、化生、莲花,为平面浮雕,装饰图案性较强。第四窟的中心方柱正面凿有上下两个佛龛,上龛内的主佛唐朝曾给予装塑(即在石像上加泥施彩),这与一、三窟不同。第四窟南壁的帝后礼佛图,不像一、三窟那样皆为三层,而是右侧四层,左侧两层。左侧礼佛图下有一幅壁画,这是中原地区石窟中所罕见的。
第五窟
第五窟最小,方三点二米,高三米,内无中心柱。窟顶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个盛开的莲花,周围环绕六个凌空飞翔的飞天,四角有四个图案化的化生佛,并间有忍冬纹,构图完美,富丽华贵。窟门内壁上方雕刻佛像五尊,两侧各雕一尊立佛,肃穆地站在莲花座上。其余三壁均造一个大佛龛。窟门外壁两侧刻有金刚。尖拱形门楣 上刻有忍冬纹图案。两侧还有许多北魏东魏唐朝造像佛龛和题记。两侧雕有一座九级佛塔,下三级为楼阁式建筑形式,每一级都有佛像,如此佛塔实属罕见。
附属石龛
四大石窟外面除摩崖大像外,有些唐代小龛雕凿亦非常精致。如第4窟外壁唐龙朔二年的119号龛,系在加工平整的长方形壁面上开凿的。佛坐莲花座,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及二力士皆立于莲蓬、莲叶及莲花上,以莲梗将各像连结起来。龛楣以12个莲上伎乐天组成。龛下部刻一排栏杆及双手托栏杆的力神。龛底为6个怪兽。再下面为一排跪坐的供养人。在大约高75厘米,宽90厘米的平面上,形象丰富、生动有变化,是巩县石窟小龛中的突出作品。巩县石窟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的总体设计和工匠的高超技艺,说明它应是帝室营建的,是研究中原地区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实物。
巩县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区北5公里的河洛镇大力山下,背山面水,风景秀丽。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享誉海内外的游览胜地。巩义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与石窟寺的纪念品的开发与制作。主要经营有巩义市特色礼品,收藏品,纪念品,名贵玉器,金石等物品。
雕刻艺术高峰
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的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间,是北魏乃至北朝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一起,构成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北魏统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为国教,拓跋宏曾游石窟寺,赏银与僧侣,令建寺院,元恪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礼拜佛像,还选拔能工巧匠,开凿四大石窟,雕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导下,皇亲显贵纷纷效法,极尽佛之能事,加之迁都洛阳市以后,与中原传统艺术整合,文化昌明,经济实力也有所增强。因而巩县石窟规模宏伟,艺术水平也空前提高。
巩县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项:
第一,雕刻的整体布局整齐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石窟的外观方面,窟内形式及雕刻本身的构造。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
第二,是龛像发展和衣纹新形式的出现。
第三,创造了大场面的群像雕刻——礼佛图。礼佛图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致,而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同时,借助各种饰物,造成了全图的层次感,使其富有变化。
巩县石窟影响
它位于京都(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约55公里处,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这里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葱郁,自古以来就是洛阳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石窟寺初名石窟寺,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石窟雕刻始于元恪(元恪)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朝较多。四大石窟寺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二百五十五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七千七百四十三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
旅游小帖士
景区概况
巩县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京都洛阳市东北约55公里处。
美食
长寿鱼,是具有药用价值的一道菜。其特点是味鲜,甜咸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东汉刘秀一年春天外出游猎,过邙山,来到黄河之滨。故地重游,神气清爽。突然一条红色鲤鱼,跃出水面,在阳光下,金光耀眼。
购物娱乐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
交通
交通:在巩义市区宋永昭陵南门乘旅游公交车可达 门票:15元/人
周边风景
巩义市石窟周边风景推荐:康百万庄园雪花洞宋陵长寿山青龙山等。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石窟历史
石窟特色
石窟艺术
内容与形式
佛像与佛雕
重点石窟
第一窟
第二窟
第三窟与第四窟
第五窟
附属石龛
雕刻艺术高峰
巩县石窟影响
旅游小帖士
景区概况
美食
购物娱乐
交通
周边风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