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中毒事件
日本水病事件是指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汞污染中毒事件,是日本四大公害之一,并且列入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八大社会公害事件中。
1925年,氮肥株式会社在水俣市氮肥厂。从1932年开始,氮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有机汞盐作为催化剂,并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含汞废水直接排入水俣湾中。进入水中的无机化合物氯化汞经过微生物的作用逐渐转化为有机汞,先在海湾中的鱼类、贝类体内复积,再通过食物链使食用水产品的人或者动物、鸟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破坏,严重的导致死亡。1956年4月13日,日本政府确认,其罪魁祸首就是日本氮肥公司排放的剧毒化合物——甲基汞。经过日本政府1969-1973年间的调查,氮肥公司被确认为责任主体,部分患者通过谈判获得赔偿。之后,通过对水俣病的认定,在1973、1995两年又达成完全解决方案,1973年的赔偿金额每人1600-1800万日元,1995年为260万日元。1997年,日本官方认定水俣病事件受害者高达12615人,其中死亡1246人。
该事件发生后,当地畸形婴儿人口出生率有所升高。从1932年至1968年,其造成的直接损害以及为消除损害所支付的费用高达3000亿日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为纪念5月1日“水俣病”确诊五十周年,水俣市政府在2006年5月1日于新落成的水俣病慰灵碑前举办“水俣病”死者追思祈祷仪式。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由日本政府代表所提出的公约提案《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简称《水俣公约》,这是世界上首个就高毒性金属汞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
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全面复苏,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钢铁、矿山和化工企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出现了很多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环境公害事件,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水俣病”事件。“水俣病”因为首先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镇而得名,它并不是一种地方病,而是因工业污染而引起的身体疾病。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医学和社会调查,弄清了“水俣病”的致病机理:“水俣病”是化学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渣中的甲基汞所致。
1925年,氮肥株式会社在水俣市氮肥厂,使水俣由原来的小镇逐渐成长为繁荣的工业城市。从1932年开始,氮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有机汞盐作为催化剂,并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含汞废水直接排入水俣湾中。进入水中的无机化合物氯化汞经过微生物的作用逐渐转化为有机汞,先在海湾中的鱼类、贝类体内复积,再通过食物链使食用水产品的人或者动物、鸟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破坏,严重的导致死亡。但当时多数人都不敢公然反对氮肥公司,因为它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而且当地居民中很多人也靠它提供就业机会。
事件经过
1956年4月,日本月浦地区的某儿童因口齿不灵、无法行走、难以进食等严重症状到窒素公司水侯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并住院。之后,又有3人因相同症状住院治疗。同年5月1日,细川一院长向水俣保健所报告“有4人因原因不明的神经性症状住院治疗”。1956年5月1日被认定为“水俣病正式确诊日”。水俣病正式确诊时,病因不明,此后在较长的查明原因期间,八袋海沿岸地区水俣病的发病继续扩大。1958年9月,水俣工厂将排水口悄悄改为从八幡池向水俣川河口排放,这导致患者范围扩大到不知火海南部全境。1959年3月以后,水俣川河口附近及以北地区出现新患者。1959年11月因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指示而停止向水俣川河口排放废水,改回从百间港排放。之后,乙醛生产不断扩大,废水排放一直持续到1968年5月18日乙醛生产线停产之日。
调查
根据统计:仅1953年就先后有5万多只猫跳海自尽。他们把这类猫称为“自杀猫”,把这种病症称为“猫舞蹈症”。经过大约三年的研究,日本政府在1956年4月13日确认,这是一种因环境公害引发的疾病,罪魁祸首就是日本氮肥公司排放的剧毒化合物——甲基汞,在1956年生产了超过6000吨产品,然后把含有十多种有毒物质的废水,直接排到了水俣湾中,在大海中富集,再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汞也称,常用的温度表里显示多少度的银白色金属,它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汞对于生物的毒性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而且与汞的化学形态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汞是通过海洋生物体表(皮肤和鳃)的渗透或摄含汞的食物进入体内的。汞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是工业废水、含汞农药的流失以及含汞废气的沉降。
水俣镇有一个合成醋酸工厂,在生产中采用氯化汞硫酸汞两种物质催化剂。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仅仅起促进化学反应的作用,最后全部随废水排入临近的水俣湾内,并且大部分沉淀在湾底的泥里。工厂所选的催化剂氯化汞和硫酸汞本身虽然也有毒,但毒性不很强。然而它们在海底泥里能够通过一种叫甲基钴氨素的细菌作用变成毒性十分强烈的甲基汞。甲基汞每年能以1%速率释放出来,对上层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虾贝类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据测定水俣湾里的海产品含有汞的量已超过可食用量的50倍,居民长期食用此种含汞的海产品,自然就成为甲基汞的受害者。一旦甲基汞进入人体就会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里,并且大部分聚集在人的脑部,粘着在神经细胞上,使细胞中的核糖酸减少,引起细胞分裂死亡。
科学试验证实,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1微克/10毫升,当到达5-10微克/10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经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200克含汞0.5毫克/公斤的鱼,人体所摄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围内。然而,经测定水俣湾的海产品汞的含量高达每公斤几十毫克,已大大超标。
1959年,日本熊本大学水俣病研究班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水俣病的病因源于氮肥公司所排污水中的汞,指出从1932年到1966年,有数百吨的汞通过污水排到了水俣湾。然而,氮肥厂不但没有停止排放含汞污水,反而一边抵赖,一边封锁水俣湾水俣病的消息,使得水俣病鲜为人知。
1966年,本州岛的新大学,当一位教授向医学院的学生介绍水俣病的时候,一位学生举手说当地的医院有这样的病人。于是,新潟市爆发水俣病的状况被发现,史称“第二水俣病”。这次,造成新潟市爆发水俣病昭和电工公司,跟氮肥公司一样百般抵赖,企图逃避责任。新潟市民众极为不满,展开了激烈的示威抗争,并于1967年将昭和电工公司告上法庭。
结果
经过日本政府1969-1973年间的调查,氮肥公司被确认为责任主体,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金钱,部分患者通过谈判获得赔偿。伴随着赔偿的是水俣病的认定问题,只有经过认定才能获得赔偿。之后,在1973、1995两年又达成完全解决方案,1973年的赔偿金额每人1600-1800万日元,1995年为260万日元。1996年和解之后,纷争中共有10个诉讼撤诉。1977年10月,熊本县开工对含量在25ppm以上的淤泥进行处理。1997年,日本官方认定水俣病事件受害者高达12615人,当中死亡1246人。
追责
1971年,新潟第二水俣病一审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赔偿金2.7亿日元,日本政府和熊本县政府之后每月向患者支付1.29万日元~1.77万日元的医疗补助。
2004年,由46名受害者联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在水俣病事件中无作为的案件获得胜诉。法院判决认为日本政府在1956年知道水俣病病因后应当立即责令污染企业停止侵害,但直到12年后政府才做出决定,为此,日本政府应当对未能及时做出决定而导致水俣病伤害范围扩大而承担行政责任。
事件影响
水俣病事件是日本四大公害之一。受该事件影响的患者因为脑中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手足麻痹,重者神经失常甚至死亡,当地畸形婴儿人口出生率也有所升高。这家企业从1932年首次排放含汞的废水到1956年首例患者被确诊,再到1968年政府令企业停止排污行为,期间跨度长达36年,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以及为消除损害所支付的费用高达3000亿日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
公害事件诉讼的胜利,全面推动了日本的司法和立法改革。1967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公害基本法》,相继把大气、水源、噪音、震动、地震、恶臭、土壤确立为公害。2013年1月19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召开的有关汞问题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了由日本政府代表所提出的公约提案《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简称《水俣公约》。这也是世界上首个就高毒性金属汞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以历史上最严重的汞中毒事件命名。
水俣病事件还引起了日本社会众多有良知的医生和律师的关注,促使社会学界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现实环境问题。从“水俣病”事件研究开始,日本社会学者开始了环境及由环境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并最终促使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诞生。
事件纪念
为纪念5月1日“水俣病”确诊五十周年,水俣市政府在2006年5月1日于新落成的水俣病慰灵碑前举办“水俣病”死者追思祈祷仪式。从2006年初开始,日本各主要媒体开始策划和拍摄有关水俣病50周年的纪念专集。
相关影视
《水俣病》由安德鲁·莱维塔斯执导,讲述因二战时期作品而知名的摄影师史密斯在1971年本已隐居,但受Life杂志编辑Ralph Graves委托,他再次拿起相机,去日本记录因汞污染引起的震惊全球的怪病“水俣病”现状,和政府所做的掩盖。该片于2021年4月22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目录
概述
背景
事件经过
调查
结果
追责
事件影响
事件纪念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