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9月成立的兰州大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1988年5月在马列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了
马克思主义科学系,1998年8月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系改名为国际政治系。2001年8月国际政治系、马列教研部同德育教研部合并重组,成立国际政治系(保留马列教研部、德育教研部机构设置)。2004年2月为了适应兰州大学所确立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
高水平大学和学校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在原国际政治系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3年10月25日,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的精神,
兰州大学撤销政治与行政学院,设立独立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理论类相关专业并入管理学院。
基本介绍
学院设有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和国际问题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四个研究所,另外
中亚研究所也挂靠在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6个硕士点,招收在校研究生129人,学院下设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本科专业,招收本科在校学生433人。学院还设有应用型自学考试
市场营销(专升本、专科)、物业管理(专科)二个专业。学院拥有2个专业资料室和1个网络
计算机室,资料室拥有10万余册专业图书以及数百种国内外报刊杂志。
学院共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职教师52人,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23人,助教6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19人。出国回国人员有5人。
近年来,政治与行政学院围绕
政治学一级学科的教学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各位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潜心研究,研究课题38项,其中国家课题7项,教育部课题8项,省级课题23项。在这些科研项目中,特色明显,主要在
中亚问题研究,西部边疆稳定、政治、经济、
文化研究,政治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总共取得科研经费每年平均30万。在国家各级刊物上共发表文章350余篇,其中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并且有7名教师被甘肃省委聘任为政治理论宣讲团成员,占全省理论宣讲团成员的1/3。教师队伍的壮大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研究工作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不断进步,为
兰州大学综合性院校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基础。
学院除做好自己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工作外,还承担全校二万余名各类学生的马列理论课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主要课程有针对硕士和博士生的《马列原著选读》(文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文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科),针对本科生的两门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两门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都是学校的重点课程和名牌课程,在全校学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几代人秉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兰大精神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兰州大学各类学生,为提高他们的政治观念、政治信念和全面素质,以及为学校的稳定和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不懈努力。
组织机构
党政办公机构:
学院党政办公室
学 院 团 委
教学科研组织机构: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国际问题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专业培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认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学科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人才培养的任务在于,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以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员和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进行学习和研究,以科学认识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
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学科概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是
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二级学科来建设,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科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三、培养目标: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四、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4、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际政治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政治经济和现代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国际政治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具有解决实际问题、阅读翻译、写作外文文献的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以及
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素质和长远的发展潜力。主要课程有:
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
国际法、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新中国外交史、中外政治思想、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政府制度研究、边疆政治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涉外法律、涉外企业管理、世界民族与宗教、世界政党政治、中外文化比较、国别政治与经济、政治发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专业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等。毕业生适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也可报考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精通一门外语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主要课程有: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思想政治
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
政治学说史、行政法学、政治学、
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
伦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宣传学、青年学、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社会主义改革史、党的建设、逻辑学、
公共关系学、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论、领导科学等。毕业生适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和科研部门从事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也可报考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
科研概况
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尤其在“九五”其间有长足发展,科研实力逐步显示。近三年取得国家课题7项,教育部和国务院课题6项,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5项。中亚研究领域有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成果也很明显。主要参加了甘肃“两课”统编教材,承担了甘肃省社科办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尤其2001年我系科研经费突破21万,超额完成学校下达任务。2002年科研经费近34万,150%完成学校的科研费任务。
2001年发表文章和著作90篇部,2002年发表文章和著作80篇部,每年人均2.2篇部,并且,今年发表的权威文章和著作有8篇,有了科研工作质量的重大突破。基本体现了以学科建设发展来促进“两课”教学的深入;以学科建设的壮大来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以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的深入来带动“两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001年国际政治系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一览表 科研项目一览表
2002年国际政治系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一览表 科研项目一览表
2003年国际政治系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一览表 科研项目一览表
2004年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一览表 科研项目一览表
撤销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经
兰州大学党委常委2013年10月8日会议研究决定独立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撤销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成为历史。
兰州大学对前政治与行政学院所辖专业与研究机构作出如下安排。
一、本科专业和本科生的划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本科生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2个本科专业及其本科生并入管理学院。
二、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的划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和科学社会主义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级学科硕士点及其研究生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其研究生并入管理学院。
三、教师队伍的划分:以
政治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教师原则上并入管理学院;以承担思政课教学和研究任务留校或引进的教师原则上留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划分:原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研究所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亚研究中心并入管理学院。
兰州大学独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设立和对原政治与行政学院工作的评价
近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党委宣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有关任命:陈彦通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谢瑶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先春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新平、佟春明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校党委书记王寒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正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陈彦通主持。
会上,王寒松首先对原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
王学俭同志为学院发展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谢。王书记指出,独立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根据中央和教育部规定,经学校党委常委会慎重研究作出的,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新契机。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学生。二要不断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学行并重,德业双修”的教师队伍。三要不断加强学院班子建设,贯彻好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努力带领学院教职工奋发有为。
李正元在讲话中对领导班子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顾大局,识大体,贯彻落实好校党委决定,进一步办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要精诚团结,勇于探索,建设有凝聚力、号召力的领导班子。三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学院发展。
党委组织部部长
曹爱辉宣布了党委有关任命文件。刘先春、王学俭、陈彦通先后作了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