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培养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干部,1937年7月成立于延安,成仿吾、李维汉任正副校长。
学校历史
1938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枸邑县看花宫开办陕北公学分校,李维汉任校长。1939年6月,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训班、
延安市工人学校四校联合,一起开赴
晋察冀,组成
华北联合大学,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培养具有
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与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无关),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
中国人民大学。
1939年12月,党中央决定恢复陕北公学,在延安重新招生,由李维汉任校长和党组书记,人们称为“后期陕公”。1941年9月,经党中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与
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
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校址在陕北公学原址。1943年,延安“鲁艺”、自然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新文字干部学校,1944年行政学院依次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建设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到
西安市,改名为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同年西北人民艺术学校撤销,西北人民艺术学校(二学部)并入西北
军事政治大学。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决定,原在西安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于1953年3月改组为
西北政法大学干部学校,次年更名为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8月
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北政法学院(现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从1937年7月至1948年8月,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
延安市大学共培养学员二万三千余人。他们分布在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并有一部分到
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新中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很大贡献,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其中,有不少同志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或者积劳成疾而离开人世,尚健在的也已进入晚年,还都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余热。
创立背景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后的形势,认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最后,会议通过了《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 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讨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八条“抗日的教育政策”时,许多人提出应该发展国防教育,创办一些适应抗战需要的学校,培养抗日干部。随着形势的发展,来到延安的青年越来越多。延安当时只有中央党校和抗大这两所学校,远不能适应战时的要求。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并决定:抗大培养军政干部,党校培养党的工作干部。另创办一所陕北公学,培养财政经济、教育卫生等专门人才和其他各种边区政府所需地方干部。还决定陕公直属中央领导。
随后,陕公筹备组成立,成员有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张云逸、
成仿吾等。由中央协调,筹备组运作,找校址,调干部,拟订
招生计划,在报刊上发布招生简章等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中央还调来数十名战士参加建校。他们上山挖窑洞,下乡运柴粮,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为陕公开学创造了物质条件。1937年9月1日,一所新型的学校——陕北公学在延安附近的杨家湾诞生。
陕北公学的领导班子和主要干部,是经毛泽东同意,由党中央任命的。成仿吾任校长,罗迈(李维汉)任党组书记兼关中分校校长,李逸民任副校长,邵式平任教育长,周纯全任生活指导主任,袁福清任教务处主任。毛泽东亲自为陕公制定了校训:“忠诚、团结、紧张、活泼”。他还审定了成仿吾作词、
吕骥作曲的校歌。党中央确定:陕公是党领导的、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日干部为目的的干部学校。陕公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施以短期的革命练后,投身于实际工作。普通班学习时间3至4个月,高级研究班为6个月。学校内还成立了几个研究室,如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
何干之)、哲学研究室(主任
艾思奇)等。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有各方面负责同志和知名人士参加的董事委员会,成员是:林伯渠、吴玉章、
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李富春、罗迈、高岗、
张仲实、成仿吾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多次讨论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教学问题。
创办历程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
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导,是中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方法与民族自卫战争的最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在办学过程中,陕北公学形成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贡献。
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
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1940年,
华北联合大学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设有社会科学院,下设法政系、财经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文艺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工学院,下设机械系、采矿系。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了本科和预科。后成立法政学院、群众工作部、中学部。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3000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
晋察冀最困难的年代,敌人的“扫荡”、封锁使根据地缩小,边区粮荒严重,生源减少。华北联合大学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改由边区行政委员会领导。在此期间,许多干部、学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1944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对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教育方针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即以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文化为主,贯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培养干部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技能。
抗日战争期间,
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逾万。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3000多人,文艺干部1000多人,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教师和理论人才数百人,短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2月1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任命
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政治班;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国文系、史地系;法政学院,下设政法系、财经系;文艺学院,下设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新闻系、舞蹈组;外语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复建了文工团。全校共约1100人,其中教工约400人,学员约700人。
华北联合大学明确学校的教育方针是
社会主义教育先行,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教学必须同实际密切结合。并规定:在
解放战争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兼顾将来,积极建设学校,为向新型正规大学过渡作准备。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共培养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外语、新闻等方面的干部约2000人。
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
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北方大学1945年11月成立于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由
范文澜任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北方大学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事和平建国的各种专业人才为宗旨,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并把
社会主义工作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倡自由思想、民主讨论、互相学习、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风,逐渐培育起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耐劳朴素、活泼愉快的校风。北方大学建校两年多的时间中共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1000多人。
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成立,校址设在
河北省正定县县城。华北大学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
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以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为办学宗旨,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
北平市。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把办学重点放在一部,招收学员15000余人,并在正定和
天津市各办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学员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至此,
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为全国解放培训干部的历史性任务。华北大学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间,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
北京工业大学(现更名为
北京理工大学);农学院与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以及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
中央歌剧院、
京剧研究院等。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
广东省,筹建
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从1948年8月到1949年底,华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干部19194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
中原地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
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培养具有
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
中国政法大学,调来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
中国人民大学。
师资和学生
陕公的教师,是中央帮助解决的。初期的主要教员有著名学者
何干之、
艾思奇、
何思敬等。此外
李凡夫、
李培之、
吕骥、宋侃夫、
何定华等有专长的人士也到校任教。1938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讨论陕北公学工作。会议确定:陈昌浩、
王若飞、徐冰、吴亮平等高级干部兼任陕公教员,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任弼时、陈云、李富春等中央负责同志都要到陕公作报告。
在陕公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大后方来的,有部分是从南洋来的,也有少数是从敌占区来的。学生按分队、区队组织起来,共设有37、38、39、41四个分队。同时,学校又把学生按全校为营、区队为连、分队为排的形式组织起来,学习军事知识,搞军事演习,防特除奸。当时的38队为女生队,有120多人,以
四川省、
广东省、广西人居多,张琳(
成仿吾夫人)、陈怡任队长。政治课教师有李凡夫(解放后任
江西省副省长)、何干之、陈维实、李惟一、温纪泽、李达等。军事教员是一名
长征干部。
师生生活
公学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经常举办球类比赛、军事演习;每周定期举办的文娱晚会,参加的人不下千人。此外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何家山开过荒地。
学校的生活待遇很艰苦。除麦面、蔬菜、粮油由公家供应外,每人还按月发给少量生活补贴。标准是:学员1元,干部1元5角,教员5元(当时每斗麦价值8角钱)。
教育体制
“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课程设置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分为普通班和较长期的高级研究班。普通班学习期限一般3个月为1期,高级研究班学习期限则1年为1期。学习的内容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课程设有
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概论、军事知识。上午上课,上课都是上大课,没有课本,没有讲义,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下午讨论、自习、阅读、作笔记。每天学习8小时,上课与自习各一半。加强军事训练,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每8—10人编为1个班(又称学习小组),3—4个班为1个分队,3—4个分队为1个学员队,3—4个学员队为1个区队。所有正、副班长、正副分队长、正副队长,一律由学生选举。学校只委任队主任,负责政治上的领导。全校成立学生总会,各区队还成立区队学生会,各队成立分会。另外,还组织有文化、教育等研究会。陕北公学的教学注重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方法
一般是教师先提出问题,或提纲挈领地讲述重点,由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提出问题,然后大家讨论。主要是小组讨论,也有全班讨论和辩论的。讨论时,各种问题、各种思想观点都可以提出来,经常是争论得十分激烈。但讨论的原则是追求真理、服从真理,是强调思想解决问题,所以经过讨论,大家感到收获很大,往往胜过自己过去多年的苦读。同时,通过讨论也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培育了相互间的革命情感。对于这种风气,称之为民主的教育方法。学校的民主生活建立在政治一致的基础上,教师、干部和学生都是为了打败
日本侵略者,打倒
中国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有了这样的
社会主义基础,无论是理论问题或是实际问题,不管争论得如何激烈,都能通过辩论寻求一致的意见。学习是短暂的,不过几周、几个月,但从进校门到出校门,每人的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论抱着什么目的走进革命队伍,经过这一段学习,大都意识到自己革命的使命。一期一期的同学都亲切地、自豪地把学校称作革命的熔炉。
学校贡献
陕公是
延安市时期创办较早的一所学校,也是成绩卓著的学校。它前后办学四年,为革命培养了近万名干部,创造了战争年代办学的经验,并形成一种独特的“陕公校风”。1937年9月至1938年4月,共27个学员队,培训干部3000多人;1938年5月至1939年6月,在关中分区
旬邑县看花宫创办了陕公分校,从28队至54队,共27个学员队,培训干部4000多人;1939年下半年至1941年8月,在延安北郊开办最后一期陕公,培训干部600多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陕公共培训干部8000多人。
陕公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首先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学校师生齐动员,挖窑、砍柴、种粮、纺线,解决办学所需的物资。1939年春,李维汉率领师生数百人,开赴陕、甘交界的几个山头,开荒种地2000余亩。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启发和鼓励学员自由讨论,大胆争辩。这样学得活,懂得深,走出去就用得上。再次是师生平等,领导带头。校长
成仿吾也和大家一起出操、爬山、打靶,以及讨论问题。这些经验,成为延安后来创办的鲁艺、女子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的借鉴。
陕公还培养出一批有成就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以学员身份入校,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投身于文艺战线,后来锻炼成长为各方面的专门家,如作家
马加、
秦兆阳、
袁静;诗人刘御、
闻捷、
戈壁舟;美术家
古元、
石鲁、
李少言;音乐家
时乐蒙、
郑律成;戏剧家李纶、魏晨旭、
邢野、
莎莱;电影艺术家
成荫;理论家
毛星等,都曾是陕公的学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继续进行文艺创作,或是担任了文艺部门的领导职务,成为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陕公新正分校自1938年春开办,至1939年6月搬离,培养出上千名学员。这些学员有的上了前方,象1938年毕业的,大部分奔赴抗日前线;有些回到大后方,做了地方工作。女学员大部分上了医科大学。他们有的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年青的生命,大多数在解放后则成为党在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
校友会
延安市陕北公学
华北联合大学校友会是经国家教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挂靠在
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到1998年4月底为止,登记入会的会员共有1157人,其中北京地区680人,各省市477人。
名誉顾问:王朝亮
顾问:
于若木、马丁、
王守仁、王昆、叶林、
田华、华楠、刘复之、刘春、李东冶、李士英、
李琦、
李焕之、吴景之、陈 东、邹瑜、武光、郑天翔、周巍峙、张西帆、张琳、
凌子风、
贺敬之、顾明、黄达、解衡、曹海波、
廖盖隆 理事:
丁一岚、于夫、孔筱、
王丹一、王文克、王建华、云世英、刘一凡、刘平、刘迅、刘淇、齐心、江汉、江坤、师唯三、辛波、李振军、李新、李贵、李源、李滔、陈英、宋涛、佘崇一、佘涤清、吴介民、吴江平、吴明、吴炯、孟于、何载、苏星、余飘、狄子才、邱纯甫、陆禹、杨铿、杨德福、杨友吾、凌云、罗抱一、张腾霄、张本鸿、张藻南、季诚龙、金岚、姚远方、赵寻、前民、高岚、袁成隆、殷新程、夏印、倪冰、徐仁、梅建群、黄静波、韩雪、塞风、
温济泽、路地、黎光、管桦、谭云鹤、廖冰、缪文
会长:凌云
副会长:李贵、云世英、张腾霄、黄达
秘书长:李源
副秘书长:路地(常务)
王建华、刘平(兼宣传教育部长)、缪文(兼组织联络部长)
纪念碑碑文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创办陕北公学,校址设在延安东门外
延河之滨。毛泽东为陕北公学开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解决。”
1938年3月10日,毛泽东又一次为陕公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