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
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是
鸻科鸻属的一种鸟类,也被称为东方环颈鸻。它的全长约为16厘米,属于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修长的跗和裸露的胫下部。中趾最长,趾间可能具有蹼或没有蹼,后趾较小或退化。翅膀尖长,第一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且很短小;第二枚初级飞羽较第三枚长或等长。三级飞羽特别长。尾巴短而圆,有12枚尾羽。环颈鸻是一种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它通常沿着海岸线和河道迁徙。它的生活环境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它栖息在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
沼泽、水田和
盐湖等湿地中。环颈鸻分布于
欧洲、
亚洲、非洲和美洲等许多国家。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埃及。环颈鸻是一种地面筑巢的鸟类,通常喜欢选择低洼、开阔、潮湿的筑巢地点,远离茂密的
植被和人类活动。它们用贝壳、
鹅卵石、草和树叶等材料在地面上挖一个小洞来筑巢。和大多数鸻类一样,环颈鸻主要以昆虫为食,根据环境的不同,还会吃各种
节肢动物门和无脊椎动物,它们会采用奔跑和停下来的方式觅食。
雄性成鸟(繁殖羽):额前和眉纹白色;头顶前部具黑色斑,且不与穿眼黑褐纹相连。头顶后部、枕部至后颈沙棕色或灰褐色。后颈具一条白色领圈。上体余部,包括背、肩、翅上覆羽、腰、尾上覆羽灰褐色,腰的两侧白色。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内侧的初级飞羽外基部白色,与次级飞羽的白色末梢一起构成白色翅斑(飞行时可见)。两侧尾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向端部渐黑。下体,包括颏、喉、前颈、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两侧有独特的黑色斑块。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45-62克,♀44-63克;体长♂177-200毫米,♀178-190毫米;嘴峰♂13.5-16毫米,♀13.6-15毫米;翅♂122-137毫米,♀123-137毫米;尾52-68毫米,跗蹠♂25-27毫米;♀26-28毫米。(环颈鸻
指名亚种)
栖息于河岸沙滩、
沼泽草地上,通常单独、或者3-5只集群活动于海边
潮间带、
三角洲、泥地、盐田、沿海沼泽和水田;在内陆的河岸沙滩、沼泽草地、湖滨、盐碱滩和近水的荒地中亦比较常见。
迁徙期集群活动,有时与其他小型鸻鹬类结群觅食。在集小群觅食时,环颈鸻的啄食频次显著大于不集群的时候。在南方一些地方并不迁离,而是游荡。环颈鸻具有很强的返回繁殖地或越冬地的能力。在中国山东、
河北省有一定的繁殖
种群,并且在
台湾省和
海南省有少量的
留鸟。
主要威胁来自于当地居民毁巢和拣蛋,
耗子和
黄鼬也会偷食
鸟卵和
早成雏。如果
亲鸟遇见危险,常常装扮成受伤的样子,将一侧的翅膀拖拉在地面。自然灾害(如大雨、洪水等)也对鸟巢和卵产生较大的破坏。
4-7月为繁殖期。营巢于沿海海岸和北极苔原以及内陆河流、湖泊岸边、沙滩或
卵石滩上、长有稀疏
碱蓬的裸露
盐碱地段上,在营巢周围的
禾本科杂草高度均在30厘米以内。巢甚简陋。窝卵数2-4枚,以3枚居多。卵的颜色为淡褐色或土灰色,密布黑褐色的杂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2-27天。窝卵数3枚与4枚的孵化时间明显不同,4枚卵者孵化期延长。
早成雏为早成鸟。在孵化阶段雄鸟的体重下降较多,而且雄鸟通常在夜间卧巢。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
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