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皮厂镇,隶属于
吉林市昌邑区,地处吉林市昌邑区西北部,东与
孤店子镇接壤,南与
船营区搜登站镇、
大绥河镇相连,西与
左家镇毗邻,北与
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乡交界,东距吉林市区28千米,区域总面积178.22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桦皮厂镇户籍人口为42540人。截至2020年6月,桦皮厂镇下辖1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人民大街15号。
2018年,桦皮厂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桦皮厂镇地处
昌邑区西北部,中心位置位于北纬43°59′,东经126°13′,东与
孤店子镇接壤,南与
船营区搜登站镇、
大绥河镇相连,西与
左家镇毗邻,北与
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乡交界,东距吉林市区28千米, 区域总面积178.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桦皮厂镇境内多为平原,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北部多丘陵山岗坡地。
气候
桦皮厂镇属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5℃。
水文
桦皮厂镇境内有
鳌龙河、苏登河、兰旗河、鸭通河4条河流,河网交错,池塘遍布全境;龙河全长97.7千米,河宽20—50米左右,涨水时河深4米以上,平时浅的地方不足1米,河道较弯曲,在境内由西南流向东北,境内长16千米,流经祖家岭、平原、桦皮厂、鳌龙河、庆祥、东风6个村,流入
土城子乡后注入
松花江;苏登河全长约35千米,到桦皮厂站前入鳌龙河,境内长约6千米,流经幸福、苏登河、董屯、桦东、桦北5个村;兰旗河全长45千米,到
鳌龙河村哨口处入鳌龙河,境内长约12千米,流经柳屯、漂洋、乔屯、崔屯4个村。
自然灾害
桦皮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
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10年一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桦皮厂镇下辖桦皮厂1个社区,平原、祖家岭、平安、平胜、幸福、苏登河、董屯、
松树、漂洋、柳屯、永胜、东胜、新胜、崔屯、乔屯、星火、桦北、桦东、桦西、桦郊、鳌龙河、金岗、乐园、庆祥、东风、张相27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桦皮厂镇下辖1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人民大街15号。
城乡规划
加速小城镇建设,振兴县城经济是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出发,制定科学的城镇规划,是繁荣城镇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从2000年8月至2001年4月,在
昌邑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桦皮厂镇人民政府与
东北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共同合作,并在镇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编写制定出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2000—2020年总体规划,规划由《桦皮厂镇总体规划文本(2000--2020)》、《桦皮厂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00--2020)》、桦皮厂镇总体规划图件(4张)组成。规划具体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
1、桦皮厂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围绕“一个中心”构筑“两条轴带”,建设“三个园区”,形成“四个基地”而进行。
2、桦皮厂镇镇区建设规划。按功能分区,镇区各组成部分承担不同的功能,形成北部工业仓储区、南部一类工业用地区、村民居住用地区、商贸用地区、居民居住用地区、沿河度假休闲区、科教文化用地区的团块状布置形态。
3、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规划、通信工程规划、供热规划、规划、环卫规划及防灾规划。
4、桦皮厂镇吉长公路北线街景设计。规划建设内容,以商业建筑为主,兼有部分商混建筑和办公建筑。创造开庭、活泼、清新的街道环境。
规划时间为:2005—2020年。
规划范围: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范围是桦皮厂镇全域,总面积179.12平方千米。村镇建设规划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桦皮厂镇镇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4公顷。
面积
共有12.181户,农业人民35246人,面积178平方公里,有耕地8,269。2006年粮食总产量50,806吨。该镇交通便捷,民营企业、商贸业和旅游业发达,境内有东部著名的鳌龙、天达、圣水等温泉。是
吉林省地区的最大乡镇和农贸商品集散地。
历史沿革
桦皮厂镇早在
清代1644年设厂,征壮丁代
桦树制造
弓箭及马鞍等,做为贡品送交内务府,由此得名桦皮厂。1727年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建制为永吉州克勤社所在地。至今已有361年的历史,区域变化频繁,地区各称多变,曾称为永吉州克勤社,吉林县三区,
永吉县桦皮厂区(公社、乡、镇)等。
以1956年3月始,区(社、乡)、镇曾先后分合三次,最后一次是在1985年7月20日合并为桦皮厂镇人民政府,隶属永吉县人民政府管辖。
2000年1月,桦皮厂镇行政区划调整为
吉林省市区,隶属
昌邑区人民政府管辖。桦皮厂镇27个行政村,18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街道办事处(8个居委会)及昌邑区原种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桦皮厂镇有总面积266,835亩,177.8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5,200亩,占总面积的60.3%;林地面积24,059亩,占总面积的9%;荒地面积15,841亩,占总面积的5.9%,其他(包括城乡居民用地、工厂用地、交通用地等)44,420%亩,占总面积的14.4%;水域27,315亩,占总面积的10.4%。桦皮厂镇土地结构大体是六分耕地,一分水,一分林地,半分草,一分半其他。耕地面积多,为大力发展农业提供了先决条件。
土壤类别主要有:水稻土土类48,319亩,黑土土类12,444亩,
草甸土土类26,062亩,白浆土土类46,681亩,灰棕壤土类8,468亩。土壤分布:
鳌龙河,登河,蓝旗河沿岸各村,多为草甸土的水稻土,土质肥沃,适于种植水稻,包括桦皮厂、鳌龙河、星火、乔屯、崔屯、东胜、庆祥、新胜、东风、张相、漂洋、柳屯(部分)等村。南部台地分布区:平安、平胜、
松树、柳屯(部分)、永胜等多为白浆土,适合种植旱田作物。漂洋、董屯、祖家岭、苏登河、幸福等村都为黑土分布区,适于各种作物生长,既可开垦水田,又可种旱田。北部边缘地区金岗、乐园等村,均为丘陵区,分布着少量的灰棕壤土类。
从土壤分布看,桦皮厂大面积分布黑壤土、水稻土、
草甸土和白浆土,土质肥沃,保肥、保水、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建国后,荒地被不断地开垦,水田面积不断增加,成为
永吉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林业资源
清朝年间(1644年),桦皮厂地区到处森林密布,其中
桦树为最多。据资料记载,
白桦可做船,又可裹鞍镫、弓胎,
桦木可制造箭杆。清朝廷在此设厂,每年向朝廷进贡桦树皮数千张,桦皮厂因此得名。
清末民初,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由于建房和开垦荒地的需要,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只剩鳌龙河北山,庆祥西山,乐园、金岗等地有少量的山林。全区有山林面积三千多公顷,以桦、柞、榆、杨为主要树种。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掠夺木材资源,大量森林被砍伐运走,全区森林面积只有2,500公顷,原始林木被伐净尽。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保护林业资源,号召植树造林,部分荒山已经幼树至林。由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无政府现象严重,滥砍乱伐,使仅有的少量山地也遭到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农村各项
经济政策,建立了山林承包制度,加强了管理,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使现有山林幼树不断成长起来,天然次生林面积可达1,000公顷,许多荒山秃岭和宅旁、路旁、河旁得到了绿化。到1985年止,森林覆盖率达到1.2%,其中十年生以上的林木可达60%。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桦皮厂镇总人口4.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98万人,城镇化率21.2%;另有流动人口2200人。总人口中,男性23660人,占51.2%;女性22540人,占48.8%;以
汉族为主,有满、
朝鲜、回、蒙古、
赫哲族、藏、苗7个少数民族,其中
满族5498人,
朝鲜族2819人。2011年,桦皮厂镇人口出生率7.68‰,人口死亡率8.05‰,人口自然增长率-0.3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0人。
2017年末,桦皮厂镇常住人口为40098人。
截至2018年末,桦皮厂镇户籍人口为4254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桦皮厂镇财政总收入286万元,比2010年增长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万元,比2010年增长25%;人均财政收入62元,比2010年增长2%。
2018年,桦皮厂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农业
2006年,桦皮厂镇粮食总产量50.806吨。
2011年,桦皮厂镇有耕地面积18.9万亩,人均4.1亩。2011年,桦皮厂镇农业总产值4.9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7%。桦皮厂镇粮食作物以水稻、
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桦皮厂镇生产粮食7.3万吨,其中水稻3.1万吨,玉米4.2万吨。桦皮厂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桦皮厂镇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3.2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茄子、
阳芋、韭菜、大葱、西红柿、辣椒、白菜、萝ト、豆角等,其中土豆10784吨,白菜11247吨,大葱4493吨,西红柿1047吨。桦皮厂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桦皮厂镇生猪饲养量3.3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饲养量1810只,年末存栏673只;家禽年饲养量70.9万羽。
工业
桦皮厂镇工业以化工、汽车部件、粮食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桦皮厂镇工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6%。2011年,桦皮厂镇有工业企业23家,职工152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1亿元,比2010年增长29%。
商贸
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商业网点240个,职工1200人。2011年,桦皮厂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亿元,比2010年增长18%;有城乡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1亿元。
金融
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存款余额为2.1亿元,比2010年增长7%;各项贷款余额1.8亿元,比2010年增长6%。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000余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7所,在校生2200余人,专任教师140余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600余人,专任教师20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桦皮厂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0多万元,比2010年增长10%;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
总支出的比例为23%,比201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0个;有文化专业户3个;有图书室24个,藏书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成员17人。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3%。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1万户,入户率65.7%。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桦皮厂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9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12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
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20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桦皮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12户,人数457人,支出98.7万元,比2010年增长8%,月人均180元,比2010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47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42人次,共支出36.426万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80户,人数2089人,支出290.79万元,比2010年增长17%,月人均116元,比2010年增长13%;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34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6万元,比2010年增长5%;有敬老院1家,床位104张,收养农村五保40人;有社区服务中心3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76万元,使286人次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末,桦皮厂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1314人,参保率26%。
交通
桦皮厂镇境内有长吉北钱、
长吉城际铁路、长吉铁路、长吉高速公路、口菜线公路过境。
旅游
乔屯西城遗址
位于桦皮厂镇乔屯村西二百米的水田地里,遗址周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面有蓝旗河自南向北流入
鳌龙河,北面为
长图铁路,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该遗址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既有勾滴、瓦当,筒瓦等建筑材料,又有陶器残片和白瓷片等生活用具。遗址原来地势略高,因群众常去取土,造成地势低洼而被开垦成水田。据当地群众反映,曾挖出坛子,里面装有铜钱,还挖出过铜碗、铜勺、石臼、铁
态射,弹弓子等遗物。据文物部门考证,该遗址为辽金时代一处较大的村落遗址。
崔屯北城遗址
位于桦皮厂镇崔屯村西北大约一公理,蓝旗河与鳌龙河汇合处。遗址略呈正方形,边长给二百五十米,西北两侧靠近河边,东面和南面为平原。在耕地和放牧时曾发现过石臼、铜烟袋、铜勺、铜钱等遗物。因年代十分久远只有周围城垣高出地面,古城轮廓隐约可辨。经文物部门考证,系辽金时代古城遗址。
潘家后山古庙遗址
位于桦皮厂镇乐园村东北八百米处的潘家窝堡屯后山南坡上。从遗物的布来看,遗址东西长约十二米,南北宽约六米,采集到的遗物残片有瓦当、板瓦、勾滴,还有零星的雕刻的兽头建筑饰件。这里视野开阔,南面可望
长图铁路,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岭。桦皮厂至两家子公路从遗址西侧二砂米处经过。遗址西侧一百米处是一条无名小河蜿蜒流注入
鳌龙河。这处遗址毁坏年代及其原因已经不得而知。
清代有
汉族潘姓来此落脚,在遗址废墟建起土砌的祠庙。解放后拆除,已成为耕地。据文物部门考证,此遗址为辽金时代的寺庙群筑遗址。
革命文物
桦皮厂烈士陵园
位于桦皮厂镇所在地西北角。桦皮厂镇小学西侧一百米处。这座
两周王陵如建于1948年5月2日,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1981年重新修。陵园座北朝南,大门两侧红砖砌围墙,周围是参天
毛白杨。园中方体建筑是
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朝南,碑身建筑在混凝土浇铸的五角形平台上,周围有十六根石柱,上下两道铁栏,碑身用砖砌成,外面
水刷石面条,顶端有一立体五角星,从碑顶到碑基通高十点五米。
烈士纪念碑呈五面体,正面(南面)上方为吉林军区副政委唐天际题写的碑名:“
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六师吉长诸占役烈士之墓”;下方为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的题词“英名永垂正气千秋”和吉林军区政委陈正人的题词“人民英雄精神不死”;东南面下端是独立第六师师长邓克明的题词,“为土地改革光荣牺牲永垂不朽”和独立第六师政委
钟人仿的题词,“为歼灭
东北地区蒋匪战吉长永垂千古,抱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流芳千年”;西南面下端是吉林军区副司令员陈奇涵的题词“为人民求解放的烈士们永远是光荣的”,和独立六师副师长
全宇的朝文题词“英勇的烈士同志们,为中朝人民彻底解放流的血在革命历史上永放光辉,永远记住在人民的头脑中”(译文)。碑的上端其它四面皆为凸面红色五角星,下端其他两面刻有牺牲烈士的姓名、籍贯、年龄,共计二百零三名,年令最大的四十五岁,最小的仅有十七岁,阮园内碑底主体墓葬和周围五十七座安葬着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烈士的遗体。
每年
清明节,桦皮厂人民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祭扫活动,缅怀先烈,祭奠英灵,激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勇前进。
吉林陨石雨
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左右,
吉林市北部降落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
石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称为吉林陨石雨1号陨石)就降落在桦皮厂镇金岗村第十社(原名靠山大队第十队)的山坡上。1号陨石净重1.770公斤,是世界上见到的石陨石中最大的一块。
陨石降落时,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而降,一声巨响,似山崩地裂,烟雾腾空而起,高达数十丈,土块飞到百米以外。陨石穿过1.7米厚的冻土层,陷入地下6.5米深处,形成一个直径2米多的黑洞洞的深坑。此次陨石雨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事故和其他损失。
陨石雨过后,全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到金岗村1号陨石雨降落的地方进行考查。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记录影片,并在1号陨石雨降落的地方立了一块石碑作为纪念。吉林陨石雨1号陨石现陈列在
吉林市博物馆内。
文化
地名由来
清代,在桦皮厂镇境内设厂,征壮丁伐
桦树,制造
弓箭及马鞍等,作为贡品送交清廷内务府,由此得名桦皮厂。
方言土语
气候谚语
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
九月十三不下半冬干。
卷云不过三,不下也阴半边天。
早望燕南云罩山,晚望西北阴了天。
老云接驾,不是阴就是下。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热在天伏、冷在三九。
民间传说
鳌龙河,发源于一拉溪乡西南房木沟,全长97.7分里,从桦皮厂镇
祖家岭村入境,从东风村流出,经
土城子乡流入
松花江,桦皮厂境内长度18公里。鳌龙河造福于人民。多少年来,用它那甘甜的河水,浇灌羊两岸的肥田沃土,在人们中间,流传着关于鳌龙河的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鳌龙河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长龙—真正的龙子—龙宫里的娇娇者,深得龙父的喜爱。但是,它生性刚直,看不惯天庭对百姓的乱惩乱罚。有一年,天大旱,江河干涸,禾苗枯黄,民不欲生。它再也看不下去了,便私自降了一场大雨,拯求了无数百姓,可是它也因此被贬到松花江里。虽然它生活的天地小了,但始终没忘记为百姓造福的信念。
有一次,松花江上遇到了大风暴,有不少
渔船被打翻要江里。它拼命地把掉到江里的人们救到岸上。当它把最后一个人求到岸上准备返回江里时,忽然听到岸上有哭声,原来,有一个小孩随着父亲打鱼,被风暴掀到江里,不知被汹涌的江水冲到哪云了。它听到了以后,毫不犹豫地寻找起来。它找遍了
松花江的每一个角落。当它把孩子救上岸时,自己也已经筋疲力尽了。不知不觉被风暴卷到了一个小山沟里,当那里的百姓发现它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了。
它的善良感动了那里的每一个百姓,为了能救活它,百姓们全部发动起来,翻越了这里的九十九座山岭,踏遍了九十九条山涧。百姓们知道是离不
天水市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所有的山泉汇聚起来,让它有一个生活的场所,永远留在这里。只可惜,百姓们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千泉成江”,他只找到了九十九个泉眼。百姓们失望了,无不叹息摇头,认为只靠这九十九条泉眼汇集的小河是留不住它的。可是这条小龙却留下来了。
自此,这里的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河水滋润两岸的肥田沃土。又不知多少年过去了,
爱新觉罗·弘历东巡,来到兴龙河畔,看见河水蜿蜒若龙,滚滚东流,遂信口呼之,于是兴龙可改名“鳌龙河”,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