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号练习舰
中国第一级铁胁钢壳兵船
威远级无防护巡洋舰福州船政局,由法员舒斐负责监造的中原地区第一级铁胁(钢铁船骨)钢壳兵船。首舰为威远号。
因中国没有制造这种军舰的经验,“不得不取式于外洋”,而在法国订造了全套铁胁(龙骨、横梁、隔板等)。该舰于1876年9月2日开工,1877年5月15日下水,1877年9月14日竣工,造价195000两白银。
同型舰还有超武、康济、澄庆、横海、广甲,五舰。
简介
威远号练习舰是福建船政局所造的第20艘舰船,由法员舒斐负责监造,是中国第一艘铁胁(钢铁船骨)钢壳兵船。因中国没有制造这种军舰的经验,“不得不取式于外洋”,而在法国订造了全套铁胁(龙骨、横梁、隔板等)。该舰于1876年9月2日开工,1877年5月15日下水,1877年9月14日竣工,造价195000两白银。同型舰还有超武、康济、澄庆、横海、广甲 五舰。
舰史
“威远”舰原属福州船政局水师,1881年调入北洋水师,北上途中因不慎搁浅而被迫在上海修理,迟至7月14日才抵达天津大沽。
威远舰于1895年2月6日晨在威海卫港内被日军第一鱼雷快艇队“第11号”鱼雷艇偷袭击沉。
在北洋水师服役的早期,“威远”舰作为较新式的炮舰,一直处于一线主力位置,经历、参与过长崎事件、朝鲜平叛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后来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曾任该舰管带,旅顺基地的炮台群中也有以该舰命名的“威远”炮台。1885年左右,随着新式的“定远”、“济远”级军舰回国,“威远”在舰队中的重要性降低,而被改作练习舰使用。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威远”与“济远舰”、“广乙号防护巡洋舰”编成小队,驻扎朝鲜牙山观察局势,后因实力过于单薄被命令先行回国,因而未参与丰岛海战威海卫之战中,“威远”舰与残存的北洋政府各舰一齐并力抗敌,时任管带林颖启
舰船资料
该舰为铁胁铁壳,采用铁钉连接捻缝工艺制造。舰长64米、宽8.99米、吃水3.81米、排水量1250吨、采用康邦卧式2汽缸蒸汽机(英国谟士莱公司生产,这是福州船政局军舰使用新式康邦蒸气机之始)、4座圆式锅炉、功率750马力、航速11节,备有中国动力索具,顺风航速16节。
舰上编制110人,管带为游击衔。
威远舰火力较强,主要武器装备为190mm阿姆斯特朗前膛钢炮1门(位于舰),120mm阿姆斯特朗后膛炮6门(位于船舷两侧)。
舰上军官
威远舰管带:吕瀚(1877年5月任,1882年调);陆华伦(1882年任,1883年2月调);方伯谦(1884年任,1885年调任“济远舰管带);萨镇冰(1886年任,1887年3月调任“康济”管带);周凤震(1887年3月任,1887年冬调);林颖启(1889年2月20日任)
帮带大副:周安(1891年10月因病出缺);马烦玉,南海区人,1891年11月15日任,清末重建海军后任“楚泰”舰管带,民国时任海军部视察。
管驾兼教习:菲里奥·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美籍)1885年7月聘
操练大副:林履中(1881年任,1882年调赴德国接收铁甲舰);陈兆艺(1891年8月26日因病出缺);陈杜衡,直隶青县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留英学生,1891年8月26日署,1895年1月任。民国时任海军部军学司帮理司务科科长、大沽艺术学校校长等职。
枪炮大副:容尚谦,留美幼童,1894年前任
驾驶二副 陈荣(1881年任,1885年调“康济”大副);陈恩焘(1883年任,1885年3月留学英国);马钰(1885年任,1891年11月15日升帮带)
枪炮二副:沈寿昌(1881年任,1886年升“济远舰”大副)
驾驶三副:冯家咏,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威海保卫战中阵亡。
大管轮:林守鉴(1887年之前任);黄应元(1894年1月1日开缺);陈国昌,福建闽县人,学徒出身,1894年1月1日任,1895年2月阵亡。
帆缆教习:嘉格蒙(洋员),后任天津水师学堂帆缆教习。炮首:高大德
练勇:龙振帮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舰船资料
舰上军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