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事件旧称“长崎兵捕互斗案”,简称“崎案”,又称“镇远骚动”,
日本外交文献称为长崎清国水兵暴行事件,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北洋水师造访日本长崎期间,日本警察与中国水兵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
明治维新后,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扩张,想要主导
亚洲。
英国与
俄罗斯也加剧了在东亚的利益争夺。清廷为应对局势变幻,在
德国订购“定远”“镇远”等
铁甲舰以加强海防。光绪十二年(1886年)7月,在中俄就边界问题举行勘界会议期间,清北洋大臣
李鸿章为了防止沙俄对
朝鲜半岛的进一步侵略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阻止朝鲜联俄抗英策略的实现,特派
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巡航游历以壮声势,并特意将舰船检修点选在日本。8月9日,这些强于日本舰船的铁甲舰在
长崎市停靠后引发日本民众的羡慕和不满。同年8月13日,几名北洋水兵上岸观光购物时,与日本警察发生纠纷,致使一名北洋水兵轻伤,一名日本警察重伤。两日后,约60名北洋水兵在上岸歇息期间,突然遭到日本警察同数百日本民众有组织的袭击。猝不及防间,北洋水兵伤亡54人,日方仅死亡警察1人,另有29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双方互相指责,不肯妥协,交涉半年无果。而案件审理陷入僵持后,日本考虑到和清廷交恶后在东亚的利益会受损,而自身实力还不足以与
北洋水师抗衡,在
德国介入后,其只好同意与清政府恢复谈判。光绪十三年(1887年)2月3日,中日两国在德国调停下达成最后协议,将长崎事件定性为“因言语不同,彼此误会”,规定对死伤人员“各给抚”,而日方自始至终没有表示这是己方的错误。
长崎事件使中日关系走向低潮,加深了日方对北洋舰队的认识,并成为
日本扩军备战的借口。事后,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通过不断渲染中国
铁甲舰威胁论,鼓吹增加军费、加强海军。日本政府也出台各种政策,拟购买、制造新式巡洋舰以迅速赶超
北洋水师。清政府沉醉于长崎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微弱优势,放缓、停止了发展海军,历史学者
张兆敏认为,这为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惨败埋下伏因。
事件背景
日清关系
清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发动国内战争,推翻了长达260多年的
江户幕府的统治,成立了由
明治天皇亲政的新政府,开始以“脱亚入欧”为指导思想、以“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为方针,实施
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变革,着力铲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制,国力迅速强盛起来。
同治十年(1871年),明治政府主动谋求与
清代建立邦交,特遣使来华谈判,与清政府签订了《
中日修好条规》。清外交大臣
李鸿章主张顺势与日本明治政府建立邦交的同时,忧虑于其在器物层面的进步以及清朝的相对衰弱,生出防日之心。次年,日本提出要对条约进行部分修改,想将日本写入最惠国条款以谋求与欧美国家相同的对华关系,被李鸿章拒绝。
同治十三年(1874年),
日本以此前有琉球人登陆台湾被害为名出兵台湾,向清政府发难,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北京专条》、答应向日支付50万两白银之后,日本方才撤兵。
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又武力吞并了清朝的朝贡国
琉球王国,将其更名为
冲绳县。光绪十年(1884年)年底,日本为与
清代争夺对其属国
朝鲜的控制权,鼓动朝鲜开化党人发动“
甲申政变”,组成亲日政府,在清政府干涉下,新政府不久就宣告失败。为此,
日本朝野间出现了对清朝强烈的敌视情绪。次年,日本向朝鲜索取赔款、惩凶、谢罪、增兵等权利后,又通过外交手段同清政府交涉,迫使其签订《天津条约专条》,使朝鲜实际上变成了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改变了清朝为朝鲜唯一
共主的地位,并确认了日本具有向朝鲜派兵的权利。此后,清日关系日益紧张。
东亚局势
光绪十一年(1885年)4月,沙俄趁中朝宗藩关系发生变化、朝鲜局势不稳,侵入朝鲜,迫其草签《俄朝密约》,并占领了朝鲜
东北地区海岸的
元山,从而直接插手朝鲜内政。此后不久,正与俄争霸的
英国为防止沙俄势力在朝鲜扩展,出兵占领了朝鲜的
巨文岛。面对俄、英插手朝鲜事务,
日本起初选择主动出击,时刻关注朝鲜局势的动向并积极在朝鲜展开活动,但基于战备不足的现实,转而决定向朝鲜的原
共主清朝妥协。同年7月,日本驻华公使
榎本武扬到
天津市面见
李鸿章,递交了日本外相
井上馨所提《朝鲜办法八条》,默认了清政府对朝鲜的
宗主权,让其积极干涉朝鲜,以抵制沙俄入侵。而清政府自巨文岛被占领后,也意识到这可能会迅速招致俄国对属国朝鲜和自己
东北地区的侵略,于是一方面支持朝鲜抗议
英国,一方面不断开展外交照会,与英国、俄国交涉,欲使英退出巨文岛、俄不占朝鲜土地。
光绪十二年(1886年)2月,中俄双方就边界问题举行勘界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解决沙俄蚕食中国东北边地的问题,也是勘界大臣
吴大澂等多年努力争取来的结果,双方进行四次会议后仍
存有很大争议,且清朝处于劣势。4月,俄、英、法等国兵船先后到达日本
长崎市,而多国军舰在长崎的云集,使得东亚局势愈发紧张。
光绪十二年(1886年)7月中旬起,为配合与英、俄的外交交涉,
李鸿章派
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和英人总教习
琅威理率“定远”号和“镇远”号等六艘军舰赴朝鲜,巡视朝鲜东西海岸。期间,驻朝大臣
袁世凯发回
电报,称
朝鲜正谋划联俄抗英。作为朝鲜的
共主,清朝想要阻止
俄罗斯和
英国进一步侵略
朝鲜半岛,也不愿朝鲜联俄抗英的策略实现。7月,李鸿章为壮声势,令舰队继续巡视,并令其于7月31日继续驶向
符拉迪沃斯托克(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迎接勘界大臣
吴大澂回国。
日清海军实力对比
日本海军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于
同治七年(1868年)1月创建了日本海军,此时日本海军没有舰船。同治十一年(1872年),
日本已有军舰14艘,运输舰3艘,共为13832吨。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台后,于次年向
英国订购了3艘军舰,同时又在国内建造了3艘军舰。同治十七年(1878年),日本订购的3艘英国军舰完工抵达,其中的“扶桑”号铁甲舰是日本唯一的铁甲舰,其排水量为3777吨,但体量和性能远低于
清代的“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光绪九年(1883年),日本加大了海军军费投入,在
广岛市和
长崎市分别修建了
吴港和
佐世保市两个军港,其中
长崎港修有大型
船坞;并计划以八年为期开始造舰,预计造成大型军舰5艘、中小型12艘、
鱼雷炮舰12艘合计32艘军舰。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海军大臣
西乡从道意识到日本海军与中国海军差距太大,提议发行海军
公债,再造54艘舰船。但截止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前,
日本只有30余艘军舰,不过造船水平已经迅速提高,赶上了当时的清政府。
清朝海军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犯台且迫使清廷赔款,使得清朝大受刺激。次年,清政府开始大规模筹建南洋、北洋、
福建省、
广东省四支海军,并准备重点建设
北洋水师。建成后的福建、南洋、广东三海军的舰队从总体上看,舰船较小,火力不济,设备陈旧,且与北洋舰队互不隶属,各自为战。其中,福建海军在
中法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广东舰队可称之为军舰者不过12艘,而且其中还有4只小型兵轮。而南洋舰队截止光绪十年(1884年)上半年前,实有舰船14艘,共15731吨。
北洋海军舰队的船炮则以外购为主,其配置的
炮舰及
铁甲舰大多购自英、德两国,只有少数产于
福建省和
上海市两地的船厂。光绪十二年(1886年)7月前,北洋海军已拥有巨型铁甲舰2艘,高速巡洋舰7艘,炮舰6艘,练习舰3艘,
鱼雷快艇6艘,运输舰1艘,总舰量25艘,总排水量36776吨,官兵近4000人。其中,“定远”号和“镇远”号为主力战舰,单个铁甲舰重达7335吨、长约91米,它们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下水后,兼有“交战大洋”及“守护海口”的双重作用。因为此两舰的加入,清朝海军对
日本有压倒性优势。且从舰船的总体数量和吨位上看,清朝海军共有50余艘军舰,吨位达6万余,明显高于日本海军。但由于“定远”“镇远”两舰吃水在20尺以上,而清政府在大沽口、
上海市、
福州市等地的
船坞,只能修理吃水在15尺以下的舰只,且正在筹备修理的
旅顺大坞尚未修成,于是,清海军的
铁甲舰检修,只能前往香港和日本长崎的大坞。
事件经过
偶发冲突
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7日,因铁甲舰需要定期入坞养护,
丁汝昌奉北洋大臣
李鸿章之令率“定远”“镇远”“
济远舰”“威远”四舰驶往日本长崎检修。发表于《清史参考》的《北洋水师与“长崎事件”》一文认为,
李鸿章将这次检修地点选在日本长崎而非香港,有向日本炫耀舰队实力以示震慑的意思。而8月9日舰队在
长崎市亮相后,“定远”“镇远”舰船体量明显大于日本最大的军舰
扶桑号战列舰,也的确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诸多日本民众在羡慕的同时对清水师心存不满。北洋水兵则自抵达长崎后一直都没有上岸。
8月12日,“定远”舰驶入三菱长崎造船所的立神船渠维修船底等处。当时,
长崎港还有俄国、
意大利的军舰各1艘停泊,但没有日本本国的军舰。8月13日,几名北洋水兵被允上岸,在观光购物过程中,与日本警察相遇发生斗殴,致使一名北洋水兵轻伤、一名日本警察重伤。关于双方发生争执的原因,各方说法不一,中方《
申报》认为是日本警察故意找麻烦,其在遇到北洋水兵购物时“毫无理由的命令他们停止,中国水兵以为被污蔑,因之斗殴遂起”。日方的英文报纸《长崎快报》则称是北洋水兵嫖妓时与妓馆老板发生冲突,在警察调解时与其起了冲突。另有
英国记者的报道称,是北洋水兵购买西瓜或日本刀时因语言不通引起纠纷,警察前往干涉时双方互殴。但各方报道均认为这起冲突纯系偶发,属一般性纠纷。
冲突再起
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15日晚,200余名北洋海军官兵获准放假登岸。为防止再生事端,北洋军官不允许水兵携带武器登岸,并派12名头目沿途巡视。当晚8点,约60名北洋水兵在广马场外租界以及华侨居住区附近,突遭日本警察以及民众袭击。先是有
日本警察上前寻衅,接着有数百日本民众加入,共计千余日本人堵着街巷“持兵刃乱杀”,并沿街从楼上向下泼洒开水、抛掷石块,北洋水师“弹压救护不及”,而许多北洋水兵在猝不及防中受伤甚至死亡。
据
丁汝昌报告,15日晚发生的暴力冲突中,北洋水兵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38人、失踪5人,总计伤亡54人。日本方面仅死亡警察1人,另有29人受伤。而8月13日北洋水兵和日本警察冲突发生后,日方即派
渔船在北洋军舰附近监视,又从其他警局新调81人,使
长崎港附近警员人数增至310人。除此之外,
日本警方还积极动员市民参加械斗,15日当天又命商店提早打烊,还关闭了夜市。当时的《
申报》据此报道称,此事是日方对13日所发生冲突的一次有预谋的报复行动。
初步交涉
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16日,日方将中日兵警两次冲突的相关情况通报给
清代驻日公使徐承祖,允其派员查办此案,但没有按照国际通例对清兵的重大伤亡表示慰问。而后,徐承祖通过清朝驻
长崎市理事蔡轩的
电报,获知了
北洋政府官兵死伤惨重,即向日方提出照会、表示抗议。他提出长崎事件显系日方“预存杀害之心”,要求日方会同
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秉公办理此案,追究肇事人员责任;电饬长崎日警不得再寻衅与北洋水兵争斗;并令蔡轩嘱咐丁汝昌约束水兵,使其“无再闹矣”。当日,
日本派员赴长崎会审,徐承祖也派
参赞杨枢前往长崎。
8月17日,徐承祖致电
李鸿章汇报了长崎事件,他认为此次冲突事关重大,请求李鸿章及总理衙门筹划一个完整可行的办法。基于丰富的
国际法知识和自己的使日阅历,他还提议依据法律程序、延请西洋律师解决此事,并意识到证人是处理该案的关键,让李鸿章电令
丁汝昌寻觅证人。李鸿章认为他的提议可行,当即让丁汝昌照办。18日,徐承祖同
日本外务次官
青木周藏举行正式照会,双方就长崎事件的责任认定产生争议,互相指责,之后又于19日、21日在长崎举行了两次代表会谈,仍没有得到任何结果。23日,
李鸿章决定请英籍律师担文(Mr·Dummand)为中方辩护。日方见此,也于8月27日通知徐承祖称将派法部顾问克尔沃(Mr·Montague·Kirkwood)前往办案。
与此同时,因朝鲜局势吃紧,
北洋政府军舰于8月23日起分批调回执行任务,涉事水兵随舰队调往朝鲜,而长崎事件因日方一再拖延没有解决。虽双方交涉过程中的大量证据已表明日方存在过错责任,但
日本拒不认错,反以“将来恐致失和”来恫吓中方,还开始进行军事准备。8月30日,徐承祖怒而向
李鸿章提出以武力为后盾进行外交斗争的策略。但李鸿章和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都认为,
中法战争刚结束不久,国家无力再战,而长崎事件不过是小事,没必要动员军队,更不愿再由此引发
中日战争。9月4日,中日双方在
长崎市成立中日联合委员会,负责调查此事。9月18日,
丁汝昌前往长崎。与此同时,李鸣章又命高级幕僚、近代法学家
伍廷芳拟筹交涉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
交涉停顿
光绪十二年(1886年)10月下旬,伍廷芳就李鸿章所托,草拟了解决长崎事件的办法。他先是从法学的角度,将长崎事件认定为
普通刑事案件,并认为此案之所以迟迟未结,全由日本政府处置失当所致;提出清政府处理此案“当以供词为准”,以理服人;依照法律途径拟定了四条交涉办法。这四条办法为:首先,由中日联合委员会共同审理,如意见一致,即可照共同意见施行;其次,若双方意见不一,则由委员会会商办理,再有不合,则由清廷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或
李鸿章与
日本驻华大使会商办理;再次,如两国意见仍然大相径庭,应公请谙悉各国刑名法律的“友邦公正大员”参与调停,并提议约请
英国驻
上海市的亚洲高等法院院长连呢(Sir Michael Rennie)担任此职;最后,倘使日本仍不服公正大员的评断,清政府将撤回驻日公使,与其断交,在日本的中国商人则应委托别国驻日领事暂行照料保护。该方案受到了李鸿章以及宗室大臣奕诉等人的首肯,认为其“颇有条理”,并交付徐承祖酌办。
11月下旬,长崎事件发生后三个月仍没有得到解决,双方交涉过程中,日方不断要求增添新证,且对添证不限定人数、时间。而此时,作为证人的大量北洋官兵无法回国,还要向英籍律师支付高昂的律师费,情况对中方很是不利。为此,中方提出“延请友邦公正大员调处”,但
日本不肯照准。双方谈判陷入僵持,以致出现停审多日的情况。
光绪十二年(1886年)11月20日,徐承祖鉴于以往与日本的交涉历程和本次谈判的现状,2向
李鸿章提出了“彼此抚恤、伤多恤重”的策略。他认为因清兵伤亡多,自然能得到较多的赔偿,能安慰伤亡者的同时,也使清政府能体面下台。两日后,李鸿章复电称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对此提议表示同意。但对于这项没有明确要求日方认错、道歉的建议,日本仍拒绝接受,只答应以彼此拿凶结案。11月24日,徐承祖致电李鸿章,认为除对
日本绝交外别无他法,但李鸿章及总署怕因此与日本“开衅",不敢与其断交,只肯停审以期造成悬案。与此同时,李鸿章又认为停审长崎事件会迫使日本反思,从而使事情有所转圜,于是电令徐承祖“停审”。至此,负责解决长崎事件的中日联合委员会自成立后在长崎已开会35次,但谈判毫无进展,双方交涉也完全陷入了停顿状态。
恢复谈判
长崎事件停审后,清政府因该事件久悬不决,拖延与日本正在进行的关于
朝鲜问题的修约活动。而日本也意识到,一味与清政府对立,将不利于自己在
朝鲜半岛的扩张,反有利于
俄罗斯在日本周边的扩张,而己方的现有实力还不足以使清政府完全让步。
与此同时,英德等国也不愿看到中日两国在此问题上僵持下去。
英国认为,中日对立有利于其对手俄国在东亚的扩张,而新崛起的
德国也想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地展现自己,在长崎事件停审后的一个多月里,积极参与调停的意愿比英国更甚。
1887年1月28日,
日本突然宣布接受德国驻日公使何理本的“伤多恤重”的方案,以了结长崎事件。次日上午,何理本将日本政府的新决定通报给徐承祖。清廷得知情况后,即于1月30日电令徐承祖赶紧趁机了解此案,嘱咐他“别无翻覆及另添枝节”。而日方在接到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的转告后,即与中方恢复谈判,决定先由
井上馨出面与徐承祖接触,次由外务次官
青木周藏同徐承祖、德使何理本三人作最后商定。
事件结果
光绪十三年(1887年)2月3日,中日双方又经过5个小时的谈判后,达成最后协议,将长崎事件定性为“因言语不同,彼此误会”,规定对死伤人员“各给抚”。最终,日方支付中方伤亡捕头每人6000元,水兵每人4500元,因伤成废的6名士兵每人2500元,总计恤金52500元;中方则付
日本15500元;北洋水兵在长崎医院的治疗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事后是否拿凶惩办由各自政府决定,互不干涉。次日,
李鸿章将徐承祖的
电报转交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2月7日,清廷经过磋商后同意徐承祖就近画押。2月8日,徐承祖与日方的
井上馨正式签字。长崎事件交涉就此结束。
事件影响
中日关系走向低潮
长崎事件再次挑起了中日争端,唤起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此前入侵台湾、
琉球王国以及
朝鲜的记忆,中国社会普遍认为该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侮辱。而事件发生后,
日本自始至终未承认错误,加深了中国人民的愤怒,舆论界倾向呼吁政府加紧创建中国海军,并持续关注日本海军的动向。而受日本舆论所鼓吹的北洋
铁甲舰威胁论的影响,日本朝野对中国敌意加深,日本海军操练以“定远”“镇远”两舰为首选攻击目标;日本平民常常谈论如何击沉这两舰;连日本小学生的游戏当中也包含“打沉定远、镇远”的内容。
加深了日本对北洋舰队的了解
长崎事件发生前,日方对“镇远”“定远”的内部构造及
炮舰设置、装甲防御的厚度等并不了解,事件发生后却已经充分掌握,并对船体不同地方不同装甲厚度有具体了解。《东京朝日新闻》甚至对北洋水师的军容军纪有了初步认识,报道称北洋水兵“军容不整”,军舰上供奉着
关羽的像,食物散乱于甲板之上。而对北洋舰队的了解加深,促使
日本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针对北洋军舰的武器,为侵略中国作准备。
成为日本加强海备的借口
长崎事件发生后,日本政界、军方和舆论界将此视作宣扬扩军备战的时机,不断借此渲染中国
铁甲舰的威胁,进而鼓吹加强海军、增加军费、修筑炮台。日本政府也决定发行公债,加速建造“
严岛”“
松岛”“桥立”三艘
海防舰,专门对付“定远”“镇远”。日本参谋本部第2局局长
小川又次还制定了《征讨清国策》,要求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日本海军大臣也先后提出两次海军扩张案,拟购买、制造新式巡洋舰以迅速赶超
北洋水师。
清政府放缓发展海军
长崎事件陷入僵局时,清政府借助自身优势施压
日本,而日本碍于本国海军无法与北洋水师完全抗衡,不得不有所让步,从而使清政府获得了一定“体面”。事后,清政府有所陶醉,开始放缓了发展海军的步伐,虽在此后两年添够了10艘巡洋舰、
鱼雷快艇,但海军费用被大规模挪用。长崎事件发生后第三年,清政府干脆停止了发展海军。为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惨败埋下伏笔。
相关评价
北洋大臣
李鸿章自处理此事件时就认为,长崎事件错在日方,且“曲直显然”。
长崎事件发生后,《
申报》报道称,8月15日发生的暴力冲突是日方有预谋的一次报复行动。
杨东梁编写的《近代的历程》一书认为,长崎事件虽因琐事引起,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多年来推进以中国为“假想敌”的侵华政策的产物。
学者李忠兴认为,长崎事件的交涉结果,实际上是中日双方妥协的产物。
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刘景瑜认为,长崎事件后,日方对己方涉事人员有所惩戒,而清廷却选择不了了之,体现了军事理念的不同,也显示出
北洋水师的治军弊端。
《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一书认为,长崎事件发生后,
日本与清政府对军事力量发展问题认识的不同,造就了甲午中日海战的最终结果。
相关逸事
据《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一书记载,在甲午战争前后任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秘书官的中田敬义于1938年回忆,长崎事件中,一个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了一本清军的电码本。日本电信专家从译电本中数字的组合方法中,明白了清政府制造密码的方法。而电码被破译,使得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夕的外交战以及战后谈判中占得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