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均吾,男,1898年11月5日出生,四川古蔺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翻译家,教育家,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其主要作品《心潮篇》《白鸥》《遗失的星》《邓均吾诗词选》等。
1969年9月3日,邓均吾因病逝世于重庆。享年71岁。
人物生平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1月5日,邓均吾出生于
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邓均吾入其祖父的私塾读书,接触四书五经和古典诗词。
清
宣统元年(1909年),邓均吾随父亲到
河北省上学,仍受
正统儒家教育,但开始接触一些新书刊。
民国元年(1912年),邓均吾考入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民国五年(1916年),就读于重庆广益中学,酷爱新旧诗词,结识吴方吉,交往甚密。
民国九年(1920年),邓均吾离家远行,从
重庆市沿江东下
上海市,寻求人生的新理想。
民国十年(1921年)4月,在上海泰东书局编辑所工作,还结识了郭沫若和
成仿吾。同年冬天,邓均吾参加创造社,是创造社在国内发展的首批社员之一。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与
林如稷等组织浅草社,创办《浅草》文艺季刊。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下半年起,邓均吾和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一起编辑《
创造季刊》。
民国十二年(1923年)同郁达夫、成仿吾主办《
中华新报》副刊。
邓均吾在“泰东”没有固定工资,仅靠编稿等不固定收入维持生计。民国十三年(1924年),浅草社的林如稷、
陈翔鹤先后离去,《创造日》、《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皆相继停刊。创造社前期活动趋于停止。同年夏天,邓均吾六旬老母邱氏正在病中,他便离沪返川。
邓均吾自民国十三年(1924年)下半年返川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上半年,相继在湘西川军陈渠珍部任书记,在
古蔺县立小学任教,在北温泉工作,在重庆联中和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执教,为生计东奔西走,很为苦闷。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三一”惨案和“四·一二”政变,使他看到反动派的面目,他在痛苦中探求人生道路,开始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介绍
苏联国情的书刊,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时期,他的文学活动不多,创作新旧体诗词《乌江道中》、《野菊花》、《友谊》、《青山潍,翻译了莎士比亚的《
十四行诗》。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经友人介绍再次赴沪,在杨伯凯、
任白戈、
沙汀等集资创办的辛垦书店译书,预支稿费维持生活。他翻译了
英国著名科学家
约瑟夫·汤姆逊的《科学概论》,被恩格斯称赞的英国著名哲学家
约翰·洛克的《
人类理智论》,均由辛垦书店出版。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底,邓均吾再度回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邓均吾积极倡导兴办
古蔺县立中学,并出任教务主任、校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古蔺时,他支持学生参加红军。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秋,邓均吾到
成都市,在《大声周刊》社工作。
1938年初,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被选为分会理事,任研究部负责人和《笔阵》编委,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团结进步文艺工作者,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邓均吾常与
车耀先及党员作家
周文、
沙汀、赵其文等往返,在他们的帮助下,在
抗日救亡运动的锻炼中,邓均吾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秋,邓均吾因老母病故,返回故里。按照党组织的委派,从1939年秋至1941年春,任中共地下党古蔺县委书记,以教育职业为掩护,对该县地下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该县开展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工作皆有较大贡献。
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
皖南事变后,邓均吾按照上级指示,撤离
古蔺县,利用同乡关系随赴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任县长的朱彦林在县政府任秘书。他在彭水县立足后,协助上级转移隐蔽党员,并协助在该县建立特别支部。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邓均吾按照党的安排再返古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邓均吾任古蔺县教育科长;利用中学校长及县参议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合法斗争,掩护地下党的秘密活动达四年之久。后因有‘戴红帽子”之嫌,被当局撤去校长职务,旋到
北碚区、
金堂县等地中学任教。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冬,邓均吾又随同乡朱彦林宦
营山县县长之便,任营山晋德中学教席,兼县政府秘书,他利用县政府秘书工作搞情报工作,在危急关头多次保护了组织和同志。
1949年3月,邓均吾到
重庆市,经民主人士柯尧仿介绍在参议会任秘书。此时他失掉了党的组织关系,仍积极参加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联系民主人士。
重庆解放后,邓均吾全力投入人民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9年后,邓均吾任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20世纪50-60年代,邓均吾历任重庆市文联秘书长、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奔腾》和《红岩》主编,并长期兼任重庆文史馆馆长。
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邓均吾遭到“四人帮”的迫害,他的许多诗词,被颠倒是非的随意阉割、曲解,打成“反诗”、“毒草”。邓均吾虽横遭迫害,但对党一片忠心,对前途仍充满希望。他告慰好友:‘请君放眼量风物,环宇同温会有时”(《酷热中答人问讯》)、“时间催物化,万古不曾停,~。”(《暮春》)。
1969年9月3日,邓均吾受“文革”迫害,因病逝世于重庆,享年71岁。
1979年2月,中共重庆市委在市政协礼堂为邓均吾举行追悼会,并予以昭雪平反。
个人作品
文学翻译
邓均吾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翻译;2005年春,邓均吾的儿子邓颖和邓立群在翻阅父亲邓均吾“文革”后残存的遗书时,发现《
鲁拜集》译诗41首。经过多方查找、收集,邓吾发吾发现尚存的译诗47首,译文3部(篇)。
《松》,刊于《创造日》第12期
《希腊与罗马神话略述》,刊于《创造日》第12期至85期
《
歌德传》(布尔·卡恩斯著),刊于《创造日》第87期至101期
《绿泪莱Lorelei歌》,刊于《创造日》1923年7月27日刊第6期
《艺术》(
约翰·高尔斯华绥著),刊于《文艺旬刊》1923年10月16日第11期
《干道之上》(
英国邓桑尼勋爵著),刊于《文艺旬刊》1923年12月6日第16期
《贫民》(
俄罗斯杜斯妥以夫斯基著)、《虚无乡消息》(英国毛列斯著)(小说),1922年,上海泰东书局
《希腊神话》,1928年,创造社出版部
(备注:邓均吾的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样式,可惜的是,除了已发表的之外,其余译稿均因1930年在重庆邹容路的家庭失火而毁。“一箱书稿被毁”,包括郭沫若阅过的“一册新诗稿”,翻译的《
海涅诗集》和《歌德传》等两部译著。)
诗词创作
邓均吾在1921年春天到达
上海市之后即开始新诗写作,1922年下半年开始在创造社和浅草社的四家刊物上发表作品,两三年间共发表新诗70首,其中在《
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和《创造日》上发表55首,在《浅草》季刊上发表15首。1923年4月,创造社编选了第一本诗文合集《辛夷集》,收入邓均吾的《虹》、《夜》、《哭》、《月与玫瑰》和《半淞园》五首诗词,在数量上仅次于郭沫若。1930年,叶菲洛在
古蔺县时收集了邓的“二十余首小诗”,原准备和他的诗集附在一起出版的,后因叶菲洛去世而散失。据其好友游时敏介绍,1949年他在重庆曾替邓均吾收集解放前所写诗歌,抄录成册,因当时形势紧张,到处转存而丢失;“文革”期间诗文稿被查抄,追回部其余其余余皆遗失。
由于他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文学活动时断时续,所写的诗文散失较多。原重庆
人民出版社曾经收集、整理和编选,因十年动乱而中断经过多方查找、收集,邓均吾现尚存的有新诗198首、旧体诗356首。目前已收集整理出新旧体诗词500余首,其主要诗篇已选入《邓均吾诗词选》中。
报道短评
1937—1939年,邓均吾在成都《
建国日报》、《兴中日报》和《大声》周刊工作,写了较多报道和短评,但因不知其所用笔名,无法全部收集。经过多方查找、收集吾发吾发均吾现尚存的有散文评论65篇。
创作特点
自然之美
邓均吾常常将自己投入到自然的世界之中,他对自然有一份特别的迷恋:“又不是秋,/怎会有红醉的霜叶,/哦,大自然的微妙哟!……我们歌,我们笑,/在自然的怀抱中/梦一般的旅行!”(《半淞大自大自然“自然怀抱中,万物各自得!”(《回忆中的景物》)。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表现了自然的丰富与和谐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迷恋,但它们不是人们常说的山水诗。诗人从对自然,关照中抒写的是个人的品性和人生意绪。邓均吾歌唱大自然,是借大自然的丰富、和谐来寄托个人的生命渴望,因此,他在诗歌中所歌唱的往往是大自然的细腻微妙的生命暗示,不注重气势的营构而倾心于同自我内心的合拍。其中其中吾诗,中的景与物都是极其平常的,但他能够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不平常的诗情。他最倾心的是大自然的平静、和谐,“净无纤尘的青天,/好一幅无边际的云蓝的纸!/玉梳一样的月痕,/
水晶一样的星星,/安排出的/是什么奇字?”(《夜》)这里有赞美亦有沉思,想象独特;“蓬蓬的白云!/假如我有两道翅儿/我定要随你飞去!”(《白云》)诗人称颂白云的自由,间蕴涵着自己的渴望:月光照着的
桃花,/有一般的风韵。/月似欲言,/似欲笑,/终竟悄悄相对。”(《花》)“我爱花的美丽/我爱星的光明,/有了光明、美丽,/宙才有生命。”(《今夜的风》)歌唱花、歌唱自然,实际上是在歌唱生命。他的《白鸥》一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如的雨云/在天空沉淀,/刻间狂飘快到了。/矫矫的一只
北极鸥哟/归来,/尽在那冥漠之乡游翱!”这里的“天空”是现实的象征,“白”则是置身其间的生命的象征,诗人渴望生命在“雨云”之中的超越与升华。我们也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邓均吾整个早期诗歌创作的诗意的概括。
个人情感
邓均吾的诗歌独辟蹊径,本着“内心的要求”,真实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受。与郭沫若等人不同,邓均吾的诗主要是对生命的言说。个人色彩浓于社会色彩。一般没有很宏大的视野,却有个人生命的深入,对社会的关注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内向的思索失去失去现的。“失去了的寻思,/未来的希冀,/可不和水中的云影一样?”(《云影》)“眠寝中,啊!时还有噩梦来寻!/只有逃到‘死乡’/才能获得无疆的安静!”(《夜之二》)“人生好像是不得已似的!……我们不过是一群可怜的戏子罢!/枯燥的戏几时才能演完?”(《不得已》)‘墟墓般的沉寂,/冰铁般冷清,/倦眼朦胧般的卧着。/一切都无有了!/隐约触耳的音清,/是‘悲哀’的微语。”(《深夜》)在创造社诗人中,对“自我”及其现实的重视几乎是一致的,但在不同诗人那里,其表现方式又各有不同,诗歌的风格也就出现了差异。如果说,郭沫若是外向型的,那么邓均吾就是内敛型的;郭沫若善于将内心的思考爆发出来,邓均吾则长于细细把玩个人的点滴感触。邓均吾主要在个人的情感世界中流连。
意象营构
邓均吾注重意象的营构,不将情感的名字直接说出,这就使他的诗歌显得较为含蓄。如《人生的观赏》:“
紫罗兰的芬芳,/一秒钟的微嗅,/永远盈溢在鼻腔里。//玫瑰花的美丽,/一秒钟的凝睇;//远呈现在眼帘里。//Muse的娇音,/一秒钟的聆闻,/永远荡漾在梦魂里。//美妙的人生,/无涯的观赏,/只一秒钟——/一秒钟于我已足!”
音乐形式
邓均吾注重诗的外在形式,尤其是音乐性。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既包括情感的音乐状态,也包括外在的音乐性,而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在文本上体现出来。邓均吾的诗在体制上一般都寻求短小,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可以称为小诗;诗行也较短;这些都有助于构建诗歌的与散文不同的音乐性。在邓均吾的诗歌中,这种音乐性首先表现为诗行节奏的大致相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注重对韵脚的设置。
格律诗体
在诗节的构建中,邓均吾比较注意节与节之间的对应与匀称,有不少作品可以看成是现代格律诗。《花》、《人生的观赏》等诗都是明显的例证。在早期新诗人中,邓均吾能以最大的努力克服别人当时甚至没有意识到的弊端,这是他作为一个诗人所具有的超群的文体自觉。
文学特点
邓均吾的译诗成就体现在他翻译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还体现为其译诗推进了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他是中国现代译诗史上最早具有形式自觉意识的译著,其译作不仅具有
闻一多先生要求中国现代格律诗所应达到的“建筑美”和“
音乐美”,而且还能很好地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原诗的形式美学要素,致使他的译诗在形式上既不同于西方诗歌的格律而又与中国古诗的格律拉开了距离,从而为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向。
邓均吾的译诗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30—40年代及20世纪60年代后期。
邓均吾第一阶段的译诗活动主要受到了郭沫若等人的影响,在翻译选材上趋向于
德国诗人海涅的作品;同时,由于良好的古典诗歌修养,加上受创造社译诗形式批评观念的启示,他的诗歌翻译具有非常明显的形式自觉意识,是中国现代译诗史上较早注重译作形式的先行者。
邓均吾诗歌翻译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这一时期他的诗歌翻译重点从德国转向了
英国,同时依然保持了较强的译诗形式意识。如邓均吾翻译的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的《露唏词》在形式上整齐,而且有极强的音乐感,比如第一节:“露唏/家住/鸽泉旁,幽径/人稀/蔓草荒。寂寞/孤芳/谁赞美,好将/情爱/自珍藏。”
邓均吾诗歌翻译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对古波斯诗人默·伽亚谟的四行体短诗的翻译上。邓均吾第三个阶段的译诗成就鲜为人知,研究者通常以为译者在“文革”不自由的语境中难能有文学成就。
但2005年春天,邓均吾的儿子邓颖和邓立群在翻阅父亲邓均吾“文革”后残存的遗书时,发现《
鲁拜集》译诗41首。邓均吾在“文革”期间身心遭受压迫,对生命的冷静思考以及内心不屈的反抗诉求,在失去写作自由的情况下,在译作中找到了情感抒发的突破口,翻译了41首鲁拜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生命淡泊的体验。比如他翻译的其中一首是:“‘是’与‘非’虽有公理准绳,/‘上’与‘下’也可从逻辑规定,/这一切随人加以测量,/除酒外无一物使我醉心。”该诗表明译者在失去价值判断标准的混乱年代里,只能默默地忍受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在
乙醇的麻醉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虽是译诗,却较好地表达了邓均吾等一代人的苦闷心情。对《
鲁拜集》的翻译再次表明了邓均吾先生在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形式意识。鲁拜诗与之前邓均吾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样,原诗都属于格律体,而且他在翻译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持了原诗的形式要素,因此其译诗多是格律体诗。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综合评价
邓均吾一生治学勤奋,学风朴实,孜孜不倦,博览群书,直至临终。他认真研读我国学多重要的文化典籍和文学名著,具有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他熟读古典诗词、曲,尤其是
李白、
杜甫、
苏轼和
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具有比较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他翻译过
海因里希·海涅、
莎士比亚的诗歌,系度过欧美、
俄罗斯、
印度等许多国家诗人的诗,尤其爱读彭斯、
珀西·雪莱、海涅、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诗篇,扩展了诗的视野;他刻苦自学英文,具有较强的笔译能力;他对民间文学、地方戏曲也广发涉猎,视野开阔,因而有较高的思想艺术境界,能够写出较好的诗词。
他写作态度严谨,“蕴藉能守文”,“不著笔”。无论写什么作文,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认真修改,从不轻易发表,更不草率成集。从一九二一年以来,他虽然写作了不少诗词,但未曾自己编选出版过一本诗集。
名人点评
“‘文如其人’。在我们的长期交往中,邓(均吾)老为人给我的印象也是清醇,真挚,而且淡泊自甘,朴质谦谨。早在二十年代之初,他曾经同郭(沫若)老、成(仿吾)老一道为
中原地区新文学事业尽过一份力量,他的新诗曾经得到过他们的赞赏;就是他的为人郭老也是赞赏的:既‘不是书呆子,也决不是胸有城府的人’。尽管郭老、成老对于我国革命和科学文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声望日高,均吾同志也常加赞扬,但却从未向人讲过这段二十年代的往事。”(作家
沙汀评)
“在编辑所里有一位四川人邓均吾,这要算是我在马霍路上遇着的一粒
沙金。他很年轻,在当时怕只有二十三、四岁的光景,但他的态度极其冷静,就像是一个冷静的结晶体一样。”“他那诗品的清醇,在我当时所曾接触过的任谁那一位新诗人之上”。(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评)
邓均吾是
古蔺县的文学大师,邓均吾是80万郎乡儿女的骄傲和自豪!邓均吾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诗人、翻译家,是古蔺人的骄傲。古蔺人不能忘记邓均吾!(
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吕进评)
“邓均吾的《心潮篇》、《白鸥》等组诗,显示了对于自然美的灵敏感应,以及由自然人于幻想的浪漫的诗心。” “《海滨》全篇韵致清新,风神灵活,即在创造社诗人群中也属一流之作。但他不久便沉寂了,以致诗坛久不再提起他的名字,这是很可叹惜的。”(中山大学教授金钦俊评)
“这个
浪漫主义作家群至少包括郭沫若、郁达夫、
王独清、
倪贻德、
冯沅君,也可以把
成仿吾、邓均吾、
敬隐渔包括在内。”(作家
邵伯周《论创造社和浅草社、沉钟社的浪漫主义倾向》)
“我往下再读,是均吾先生的一首《虹》。那种缠绵悱恻的意思,是暗藏在那悲壮流利悠扬的音韵中,如何的感人”(作家郭锡光评)
后世纪念
2014年7月,
古蔺县中学修建了均吾文化广场,以纪念邓均吾为古蔺中学做出的贡献。
古蔺县人后来在火星山森林公园修建了“留丹亭”。此亭化用“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而得名。“英灵与山河同秀均慕铁才挺拔千古不朽;伟业同日月齐明吾仰余辉灿烂万世流光”——这是张升智撰罗希儒书的留丹亭正联。己巳年冬月沙丁老人题写的匾额“青山存骨气:素月葬诗魂”同
艾芜题写的“霜天浅草,寒夜沉钟”。两块扁额遥遥相对,共同
讴歌了现代著名诗人邓均吾的诗品人品和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