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境内省属公办高等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铁道建筑专业及1950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是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专业和力学专业均位居全国第三。土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门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
历史沿革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之初。学院经过九十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摘记如下:
1920年,成立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始建铁道建筑科。
1928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设有建筑工程系。
1950年,办学主权回归祖国,在土木系开设了我国最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52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首次在国内开设面向全国的建筑力学和结构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班。
195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土木系基础上扩大成立了哈尔滨建筑大学,工民建专业隶属于建筑工程系。同年,开始招收导师制结构力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研究生。
1960年—1963年期间成立力学专业,并培养出一届毕业生。
1962年—1965年期间成立地下人防工程专业。
1977年,文革后恢复工民建专业本科,并恢复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同年,成立了结构力学教研室。
1977年—1978年期间恢复力学专业,培养了两届力学师资。
1977年—1988年期间恢复地下人防工程专业。
1978年,王光远教授完成的研究成果“建筑结构整体空间作用的计算理论”、地基基础教研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多年冻土桩基及季节性冻土浅基础的应用”同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年,王光远教授被聘为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1年,结构力学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和硕士点,结构工程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硕士点。
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固体力学和实验力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在原结构动力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大成立了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同年,获准建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1988年,王光远院士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8年,“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协会”正式成立,钟善桐教授当选首任主席。
1990年,刘季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对称建筑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沈世钊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1年,获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土后流动站。
1993年,张耀春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土木水利工程施工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4年,王光远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4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工民建专业更名为建筑工程专业。
1995年,在建筑工程系和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
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开始实行学分制。
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首批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
1995年,钟善桐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基本性能和计算理论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欧进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7年,沈世钊教授主持完成的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悬索与网壳结构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刘季教授等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建筑结构隔震减振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卫纪德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首批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与同济大学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1998年,王焕定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岩土工程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1999年,结构与抗震减振实验室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1999年,沈世钊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建筑工程专业停止招生,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同年,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双学位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00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
2000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复评。
2000年,结构工程专业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2001年,何若全教授等完成的“面向21世纪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获国家“985工程”一期建设资助。
2001年,欧进萍教授被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简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重大工程结构抗风抗震与安全防护”项目获得“211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2002年,工程力学学科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2002年,沈世钊院士获空间结构杰出成就奖(中国空间结构委员会颁发)。
2002年,欧进萍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2年,张素梅教授入选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
2003年,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开始招生。
2003年,欧进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土木工程学科、力学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2003年,1.5万平方米的土木工程学院新办公楼和风洞与浪槽实验室动工兴建。
2003年,沈世钊院士担任国际桥梁学会常委。
2003年,沈世钊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跨空间结构抗风抗震关键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2003年,李惠教授入选国家教委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支持培养计划。
2004年,“土木工程系统安全与防护”科技创新平台获“985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2004年,段忠东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李惠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5年,欧进萍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
2005年,郑文忠教授、吴斌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复评。
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2005年,结构力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6年,李惠教授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
2006年,郑文忠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6年,沈世钊院士、范峰教授等主持设计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获土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6年,李惠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国道205线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综合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2007年,欧进萍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重大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集成系统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结构工程学科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评,再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土木工程、力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王焕定教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7年,李惠教授带领的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07年,李惠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007年,张素梅教授主持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获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7年,范峰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土木工程学科、力学学科在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位居第三位。
2008年,“土木建筑防灾与交通安全”项目获得“211工程”三期建设资助。
2009年,建筑材料系归属土木工程学院,组建土木工程材料学科组。
2009年,承办首届土木工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2009年,举办首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三地研讨会。
2009年,范峰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9年,邹超英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9年,咸贵军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与黑龙江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寒区低碳建筑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郑文忠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010年,李惠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0年,关新春郭安薪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举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90周年庆祝大会。
2010年,沈世钊范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球面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中作出卓越贡献,国家天文台报请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哈工大星”,为哈工大校9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2010年,承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并获得唯一的特等奖
2011年,“寒区低碳建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
2011年,“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2011年,“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获批,依托学科为土木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一级学科。
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联合建设了HIT-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外学术基地。
2011年,范峰教授等参加完成的项目“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翟长海教授、韩宝国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沈世钊院士被国际空间结构协会授予HonoraryMembership最高荣誉奖称号。
2012年,谢礼立院士主讲的视频公开课《地震灾害与建筑结构防震设计》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2012年,郭安薪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12年,武岳教授、高小建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土木工程学科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二位,力学学科位居第一位。
2012年,“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教育部专家论证。
2012年,土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建集团、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建设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2年,举办第七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
2012年,举办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论坛。
2012年,举办2012全国土木工程暑期学校。
2012年,举办东北地区四省区结构竞赛黑龙江省赛区预选赛。
2013年,沈世钊院士牵头的“从“有巢氏”到“鸟巢”——土木工程导论”视频公开课获批教育部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专业导论类课程立项。
2013年,欧进萍院士主持完成的项目“结构振动控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翟长海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13年,赵雷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年,“寒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挂牌仪式暨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全票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家组评估。
2013年,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
2013年,《结构力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召开第四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一校三区学科建设研讨会”。
2014年,郑文忠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混凝土结构耐火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寒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黑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实验室”获批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2014年,举办全国土木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
2014年,范峰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4年,邵永松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5年,由谢礼立院士、翟长海教授主持完成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范峰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5年,翟长海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计划。
2015年我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2015年,“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实验室”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2015年,建设管理系整建制由管理学院调整到我院。
2015年,赵亚丁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6年,“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2016年我院结构力学课程获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2016年,王玉银教授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由范峰教授、沈世钊院士主持完成的《大跨空间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范峰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016年,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按土木类专业进行大类招生。
2016年,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论坛。
2017年,凌贤长教授负责的《水库高坝/大坝安全精准监测与高效加固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7年,土木、力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
2017年,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土木工程和力学二个学科均获评为A。
2017年,郭安薪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7年,成立中国-东盟土木工程分中心。
2017,陈文礼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7年,鲍跃全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计划。
2017年,李惠教授、翟长海教授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
2017年,沈世钊院士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
2018年,由吕红军等校友和社会企业捐资建设的1.4万平方米土木工程学院科研楼动工兴建。
办学条件
学院概况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两个本科专业,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工程力学为博士点学科,固体力学为硕士点学科。
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力学与结构实验中心、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国防抗爆实验室、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病害及防治实验室和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其中力学与结构实验中心、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实验室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力学与结构实验中心、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为本科教学实验室。
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跨空间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与轻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海洋平台结构”、“工程质量评定与加固改造”、“结构损伤与可靠度设计”、“结构振动控制”、“结构软设计理论”、“地震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等优势领域,近三年科研经费4610万元,获国家及省部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345篇,其中SCI、TSTP、EI检索201篇。
土木工程学院一直坚持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并重的原则,2003年秋以来,有4位教师被评为省级或校级优秀教师,有2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门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有6门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结构力学立体化教材建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结构概念、体系和选型”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编著出版有重要影响高水平教材14本。
土木工程学院同国内外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日、俄、法、德、瑞士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年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长期合作关系。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能力强、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土木工程学院办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正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土木工程学院迈进。
师资队伍
土木工程学院教职工162人,现有专任教师132人,教辅从10人,管理人员10人,辅导员5。.职称结构看,教授49人(37.1%),副教授51人(38.6%),讲师32人(24.2%);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30人(22.7%),36-45周岁40人(30.3%),46-60周岁56人(34.8%),61周岁以上6人(0.045%)。已经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含青年长江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其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科研奖励计划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龙江学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黑龙江省中青年专家3人,黑龙江省青年科技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4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带头人2人。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方针是:充实、提高、创优。引进优秀人才,继续充实教师队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保证现有队伍稳定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出名师,出教学带头人;注意现有教师队伍的提高,现有教师中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大部分在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制定了具体措施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资助;严格把好“进人关”,对想调入或留校的每一个人都严格考察,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由教授会决定是否留用。我院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从学位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8人(89.3%),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人(5.8%),本科学历8人(5.8%)。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0人,比例为51.4%。
1.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带头人
2.国家教学名师
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院系概况
一、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
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按建筑工程方向和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学校铁道建筑科,1928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首批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1998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1999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开始按土木工程专业招生。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列为学校重点发展和建设的专业,同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专业复评。200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复评。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专业从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所依托的学科力学学科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学科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结构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和力学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三。土木工程系统安全与防护科技创新平台2004年被国家“985工程”二期列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力学与结构实验中心、风洞实验室(在建)、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与光测实验室、国防抗爆实验室、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在建)、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病害及防治实验室等七个实验室。
土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职教师84人。拥有王光远沈世钊谢礼立欧进萍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跨世纪人才4人,博士生导师28人,学校教学带头人2人,教授35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
由于支撑学科力量强、专业传统深厚、有学术带头人高瞻远瞩地引领学科和专业发展、坚持教学与科研一元化思想,土木工程专业办学质量一直很高,学校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招生,生源一直很好,招生主要省份平均入学成绩高出当地重点录取分数线50~60分,最高分高出重点线100分左右。几年来,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平均入学成绩均居全校前五位。毕业生研究生入学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深受用户重视和欢迎。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有:工程数学、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结构,桥梁结构和施工技术与管理。
建筑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筑、桥梁隧道、地下建筑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能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结构、桥梁隧道、地下建筑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除保送和考取硕士研究生外,可面向全国土木建筑行业的设计院、研究所、施工企业、管理部门等。
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力学是研究物质宏观机械运动的学科,它与数、理、化、天、地、生并列为自然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同时,力学又与其它学科形成众多的交叉学科门类,如:工程力学、物理力学、化学动力学、天体力学、地质力学、生物力学等等。
力学是一门以工程技术为背景的应用基础学科,以理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为主要手段,研究工程技术中的普遍规律和共性问题,并直接为工程技术服务,涉及航空、航天、海洋、土木、机械、化工、汽车、造船、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钱学森指出:在21世纪,“力学加计算机将成为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力学将在空间技术、环境科学、材料工业、生命科学等现代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总体办学思想是:全面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发挥工程力学与海洋工程学科组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的综合性理、工类人才。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数学、力学和工程的背景知识,具备理论、实验的计算机仿真的综合分析能力。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是该院于1999年新成立的专业,在本科教育方面独具特色。经过4(5)年的本科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成为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土木工程学院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该专业约有20%的本科生有资格免试推荐直接攻读国内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约30%左右毕业生考取该院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业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从事与力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工作或学习。
毕业生可在大中型企业、设计研究院所等单位就业,从事工程材料的强度研究、结构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与计算,或者应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技术对结构及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可继续深造报考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本科生招生就业
一、招生
土木工程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土木工程学院的生源状况一直很好。2002年该院共招收本科生239人,平均分602.6。2003年该院共招收本科生141人,平均分559。2004年该院共招收本科生158人,平均分631。2005年该院共招收本科生152人,平均分625。2006年该院共招收本科生154人,平均分624。从2003年开始该院调整了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比例,本科生招生规模做了适度下调。
二、就业
就业工作是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最后环节。2003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和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把学生就业当作头等大事列入学院工作的日程。从组织动员,到就业指导,从用人单位信息发布,到建立有效的学生就业渠道,系统地开展了全面、合理、有效的就业服务,学院主要领导、骨干教师都主动参与就业信息的征集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发布给学生,学生就业心态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就业机制。
本科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该院本科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土木工程学院适应面广,专业性强,但同时也面临缺乏对口就业方向或对口方向行业整体形势不景气等问题。学生对薪酬、地域和工作性质的心理期望值高居不下,而同时由于整体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就业学生规模的激增,就业形势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该院一方面建立长期的学生就业需求信息调查制度,分阶段动态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好就业心态。另一方面,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院领导、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先后出访北京、天津市广东省、湖北等地,广泛利用校友、教学科研合作伙伴以及各类社会关系,争取更多的用人需求,同时,认真接待和处理用人单位来校、来电(函),积极推荐和动员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很好的保持了该院的学生就业渠道始终基本畅通。
2003年以来,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
学科体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开始从事结构工程、地震工程、风工程等以及地下工程和防护工程的研究,是我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1年力学学科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被批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授权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4.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结构工程
2.岩土工程
3.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4.工程力学
学院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8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1名,境外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
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力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硬件条件
学院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和计算条件,实验和计算条件包括:
1、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2、大气边界层风洞与浪槽模拟实验室(在建)
3、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
4、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
5、国防抗爆与防护实验室
6、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
7、寒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实验室
8、高性能并行计算中心
学院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工业界的科研项目,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工程结构系统优化与专家系统”课题,主持了“八五”重大项目“城市与工程系统减灾基础研究”,联合主持了“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设计理论研究”,参与规划和论证了“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主持承担了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批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导师导航
博士导师名单
学科导师类别姓名
结构工程院士、博导沈世钊
结构工程博导计学闰*
结构工程博导刘宗仁*
结构工程博导张素梅
结构工程博导郑文忠
结构工程博导武振宇
结构工程博导周广春
结构工程博导祝恩淳
结构工程博导范峰
结构工程博导董利
结构工程博导武岳
结构工程博导王玉银
岩土工程博导张克绪*
岩土工程博导徐学燕
岩土工程博导陶夏新
岩土工程博导凌贤长
岩土工程博导王幼青
岩土工程博导耿永常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院士、博导谢礼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院士、博导欧进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陆钦年*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李惠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田石柱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吴斌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郭安薪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翟长海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导汤爱萍
工程力学院士、博导王光远
工程力学院士、博导欧进萍
工程力学博导王焕定*
工程力学博导段忠东
工程力学博导王伟
工程力学博导吕大刚
工程力学博导关新春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境外兼职博导Farhad Ansari
注:带*号的为在编停止招生的博导。
硕士导师名单
学科导师类别姓名
结构工程硕导邵永松
结构工程硕导张有闻
结构工程硕导张文元
结构工程硕导陈昕
结构工程硕导邹超英
结构工程硕导刘广义
结构工程硕导王凤来
结构工程硕导王力
结构工程硕导王震宇
结构工程硕导杨华
结构工程硕导田玉滨
结构工程硕导胡琼
结构工程硕导姜洪斌
结构工程硕导翟希梅
岩土工程硕导胡庆立
岩土工程硕导何林
工程力学硕导李强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高层与轻钢结构研究中心
金属与组合结构研究中心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研究室
预应力与防护结构研究中心
建筑结构质量评价与加固处理事务所
岩土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
科研梯队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土木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构建了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
拥有一支学风严谨、工作踏实、勇于开拓创新的老中青搭配合理的高精尖的学术队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教授3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7名),副教授32名,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52名。
20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任职,其中包括: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国际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结构振动控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等,4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召集人或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专家组成员等。
科研梯队中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主要骨干教师介绍如下:
1.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学科组
主任:郑文忠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计学闰教授、潘景龙教授、邹超英教授、原长庆教授、刘广义教授、王力教授、胡琼副教授、王英副教授、王震宇副教授、王凤来教授、姜洪斌副教授、金熙男副教授、翟希梅副教授、周威副教授
2.钢结构与木结构学科组
主任:武振宇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士:沈世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员:张耀春教授、张素梅教授、祝恩淳教授、范峰教授、邵永松教授、张友闻副教授、张连一副教授、杨斌副教授、张文元副教授、王玉银副教授、杨华副教授、郭兰惠副教授、支旭东副教授、孙瑛讲师、孙晓颖讲师
3.防灾减灾工程与桥梁工程学科组
主任:李惠
院士:谢礼立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进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员:铃木祥之(境外兼职)、Yukio Tamura(境外兼职)、Farhad Ansari(境外兼职)、吴斌教授、武岳副教授、郭安新副教授、翟长海副教授、张春巍副教授、周文松副教授、李宏伟讲师、肖惠刚讲师、刘敏讲师
4.工程力学与海洋工程学科组
主任:段忠东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士:王光远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员:Billie F.Spencer,Jr.(境外兼职)、王焕定教授、王伟教授、吴知丰教授、吕大刚教授、张金生教授、李强教授、马晓儒副教授、单宝华副教授、周道成讲师
5.岩土与土木工程施工学科组
主任:陶夏新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张克绪教授、徐学燕教授、刘宗仁教授、凌贤长教授、王幼青教授、汤爱平教授、姜庆远副教授、齐加连副教授、耿永常副教授、邱明国副教授、杨跃副教授、胡庆立副教授、何林副教授、王绍君副教授、耿建勋讲师
6.工程材料学科组
成员:关新春副教授、周智副教授、韩宝国副教授
7.力学与结构试验中心
主任:吴斌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田玉滨副教授、杨卫东高级工、丁孝发高级工、周大智工程师、张洪涛工程师、耿建华工程师、马云飞高级工
科研成就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我校牵头的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获奖教师代表赴京领奖。凌贤长教授负责的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悉,经过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二等奖146项。7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土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1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的总计为60人的人才队伍。近三年来土木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和力学一级重点学科为支撑,以“寒区低碳建筑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与抗震减震”和“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两个建设部重点实验室、风洞与浪槽联合实验室、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国防抗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测绘学实验室、CAAD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虚拟现实系统实验室、景观生态学实验室、寒地环境行为心理实验室及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土木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重要基地,结合我国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承担了大量国家及地方重要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1)近三年来承担国家及地方重要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攻关项目等国家纵向科研项目共计102项(见附表7),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9800万元,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构动力灾变效应监测及其验证平台”(511611203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筑及桥梁抗倒塌性能的分布式大型子结构试验方法及平台”(511611203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跨桥梁结构风致动力灾变的原型观测与验证”(90815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致关键效应与动力灾变行为”(90815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结构地震损伤破坏的控制原理与方法”(9081502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要建(构)筑物安全检测与控制物联网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11BAK02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系数的试验与数值模拟及概率评定”(511781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载铁路路基结构损伤机理及强化技术”(511742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期荷载作用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静动力性能研究”(51178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511781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冲击荷载作用下网壳结构的失效机理及防御方法研究”(51078103)
(2)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2项。近三年科研成果情况统计表见附表8。
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的奖项主要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11年度范峰(4))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结构振动控制与应用”(2009年度欧进萍李惠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凝土结构抗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年度郑文忠(2))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寒地建筑设计技术”(2011年度梅洪元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节能省地环保型承重墙体系研究与应用”(2009年度王凤来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地脉动机理和借助台阵观测反演地表浅层速度结构研究”(2011年度陶夏新(2))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既有建筑的结构改造技术研究”(2009年度郑文忠)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活断层上强烈地震引起的地震动和地表破裂”(2009年度陶夏新)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寒地建筑技术研究与推广”(2010年度梅洪元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鸿盛建筑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广”(2011年度郑文忠)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12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及图例”(2010年度王凤来)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住宅产业化中应用的系统研究”(2010年度姜洪斌)
(3)近三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2项(见附表9)和软件著作权5项(见附表10),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有:
国家发明专利“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ZL200810063858.7
国家发明专利“检测新拌混凝土流变参数的装置”ZL200910071985.6
国家发明专利“额定压力后体积具有压缩性的磁流变液”CN200910072202.6
国家发明专利“工程改造叠合桩的成桩方法”ZL200710072748.2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ZL201010213908.2
(4)近三年先后出版教材著作28本,主持或主要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15部,发表学术论文1240余篇,其中SCI论文211篇(见附表11)、EI论文612篇、CSCD论文347篇。
(5)在成果标准化及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沈世钊院士领导的大跨空间结构学术团队编制了《网架结构技术规程》、《膜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为使我国大跨空间结构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积极贡献。
王光远院士、欧进萍院士和长江学者李惠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合作编制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牵动和推动了我国建筑抗震、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谢礼立院士领导的学术团队在结构抗震观测与性态设计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编制发行了《建筑抗震性态设计导则》、主持编制《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为使我国工程抗震性态设计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江学者郑文忠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合作编制了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为使我国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做出重要贡献。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梅洪元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合作编制了《EPS模块薄抹灰保温技术规范》等多部国家和地方技术标准,为使我国建筑节能保温和现代建筑与历史风貌建筑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组合结构协会主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青年科学奖获得者张素梅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编制了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等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为使我国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用于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资源
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
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
结构与抗震实验室
寒地混凝土工程病害及防治实验室
风洞与浪槽联合实验室
国防抗暴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土木工程高性能计算中心
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院训
忠诚进取、求实创新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05-31
机构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2021-05-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院系概况
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资源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