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旗埠村
山东青岛即墨下辖村
舞旗埠村位于即墨区人民政府驻地东5公里,北隔墨水河,与张家烟霞村相望,南邻南庄村、后北葛村、三里庄村,东邻王家烟霞村,西隔204线国道与贾家庄村、兴家村、磨市村、南关村接界,现隶属即墨经济开发区。全村占地总面积170余公顷,工业用地70公顷,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占地20余公顷,余为居民住宅用地和耕地。
村庄由来
据传,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李姓兄弟4人自云南省迁居舞旗埠山之东,见此处山清水秀,便在此定居立村,依山名称舞旗埠村。后又有佘、柳、刘、孙、王等姓来此定居。
政区人口
至2003年,该村共有常住人口595户,1983人(含非农业人口52人),其中男性943人,女性988人。全村有满族1人,苗族2人,余皆为汉族。有李、柳、佘、刘、孙、王等19个姓氏,李姓人口最多。
现有耕地400余亩,人均0.2亩左右,农业生产已不在首位,养殖业发展很快,村专门划出一养殖小区,内养殖奶牛、猪、鸡的有30多户,村民现在多以务工经商为主。
经济发展
近年来,村两委努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很快,至2003年,经济总收入7100万元,利润76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9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21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39元。
第一产业方面,建国前,该村有耕地152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番薯等作物,粮食亩产80公斤左右,人均年收入约30元。蔬菜主要有大白菜、黄瓜、阳芋等。建国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5年,粮食亩产达到200公斤。20世纪70年代后,该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修大寨田300亩,打大口机井7眼,修灌溉渠道1600多米,增强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1973年,粮食亩产400公斤,农业总收入4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0多万元。其后,因国家征用土地,第二、三产业发展用地,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在本村租种土地360亩用于农业科技开发,及居民住宅用地等原因,该村耕地逐渐减少,至2003年,只有耕地400余亩,第一产业逐渐萎缩。但在示范园的带动下,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亩年收入在万元左右。
第二产业方面,1956年,该村(含南庄)与张家烟霞、刁家烟霞合并,成立东方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组建起砖瓦组、农机修配组、木业组、草编加工组等。1982年后,该村砖瓦厂、机器修配厂等村办企业快速发展,村集体投资10万元,有职工100人,年产值达30万元。1985年后,村投资80万元,建起舞旗黄酒厂,年收入40万元。至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气侯的影响,集体企业逐渐改制,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即东黄酒厂、舞旗黄酒厂、舞旗酒厂、琴的机械电器厂、长虹予制构件有限公司、青岛海润小氧吧有限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9年后,为适应形式发展需要,在204线国道两侧规划建立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园区内引进黄河钢结构有限公司、力天宝龙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千惠绣品有限公司、青岛润海饮料有限公司,由韩国企业独资建设的青岛巨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上企业都已投产。原青岛即墨舞旗花生加工厂转产为青岛德兴和商贸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有青岛墨河印染有限公司,青岛泰普瑞工贸有限公司等。
第三产业方面,1968年,该村各生产队先后建起磨坊、豆腐坊等,但发展缓慢。1985年后,村民陆续办起了小卖部,从事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的30多户,第三产业得到发展。至2003年,全村有个体经营户180户,机动车辆100多部,从业人员达400多人。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方面,建国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1949年,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数的80%以上。建国后,该村利用旧房办起小学,使部分适龄儿童得以入学,同时,还组织青壮年文盲上夜校、妇女识字班等。1958年,投资1万元,建起占地4亩的舞旗埠小学,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4个教室和1个办公室。1962年,又投资3万元扩建舞旗埠小学,使教学班达到6个,建筑面积达到700平方米,彻底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的办学历史。1999年6月,张家烟霞村、河南杨头等村与该村合资新建即墨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占地57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800名,建起了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配置了现代化教学仪器和设备。校内还修建了可容纳万人的体育场。该校教学设施达到山东省小学一流标准,是青岛市规范化学校。2003年学校有9个教学班,共有学生400人。该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建国后,该村共有160人考(选)入大、中专院校,有数人取得博士学位。
医疗卫生方面,建国前,该村没有诊所,村民有病无钱求医,各种疫病经常暴发。建国后,人民政府免费为群众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效控制了疫病的流行,村中建起医疗室,群众的医疗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2003年,该村有医疗室3个,医护人员3名,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同时,为村民补贴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解决了村民因病致贫的困难。
人民生活方面,建国前,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建国后,进行土地改革,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78年,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年收入均100多元。1982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00元。200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39元,户均存款1万元。全村有程控电话400部,占总户数的80%;电视机普及率达100%,有线电视入网率达70%;有手机300部;洗衣机200台;冰箱、冰柜400台;有电脑30余台,宽带入网17台;私家车20余辆。
村庄建设方面,1949年,该村房屋都是草屋、土墙,人均住房5平方米。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住房条件逐渐改善。1980年,村“两委”统一规划居民住房,开通街道,村庄建设开始有计划进行。至2003年,村民所建房屋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还住上独院二层小楼,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村集体先后投资40万元整修村内9条大街,硬化路面约6000平方米,修排水沟2000多米。绿化街道2公里,投资5万余元安装路灯3公里。
社会福利
1985年,村集体为村民交纳50%的“三提五统”费。1986年开始至1997年,由村集体全额为村民交纳“三提五统”费、附加费和农业税,每年在20万元左右。同时,村集体共投资11万元为不满14周岁的独生子女缴纳50%的保险费。1998年至2002年,村集体每年投资1.6万余元为独生子女全额交纳保险费。自2000年始,每年重阳节为全村65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120元,并每年按20%标准递增。2002年投资11万元,为村民每人发放面粉25公斤,食油1.5公斤。2003年投资45万元,为村民每人发放面粉75公斤,大米10公斤。同年投资1.3万元为五保户整修了房屋。每年投资1万多元为村里的育龄妇女查体及发放卫生用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村庄由来
政区人口
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
社会福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