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陇村
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下辖村
河陇村(Hé lǒng) ,原名贺陇。在潮阳区西北50里。属铜盂镇。元至正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41—1370年)建村。聚落呈块状,房舍多为砖瓦木结构平房。以农为主。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有耕地3100.05亩,主种水稻、番薯、生柑、花生、香蕉等;山地15945亩,营造薪炭林,砖瓦烧制为传统工艺。
河陇村面朝练江,背靠河陇山,村中有初中和小学各1所。人口约7500人(2010),洪和公路经村东。
历史沿革
河陇村为自然村,古称贺陇,因地处幽岭东南余麓而得名。其住民历史甚远,由古代家族聚居发展而成。如其中吴姓先民远祖可溯至古公亶父。元末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贺陇寨人口已初具规模,潮阳监县达鲁花赤熊按摊不花置贺陇属兴仁乡,贺陇建制正式开始。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潮阳区县,县治置于临昆孤山之麓,贺陇属潮阳管辖。
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并潮阳入海阳县,至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又拆海阳置潮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潮州市,县治从临昆迁至新兴乡(即今棉城)。是时潮阳已设新兴、兴仁市、丰恩、丰欢等4乡。贺陇属兴仁乡。
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复并潮阳入海阳县,至十年(公元1140年),又拆海阳置潮阳。
至正年间(约公元1341年),监县达鲁花赤熊按摊不花置贺陇属兴仁乡,贺陇建制正式开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熊按摊不花于新兴乡筑土城为城廊,管辖县内14团。其时潮阳县为土人所据,陈遂占据邑治,谢均正据歧山都(今和平),胡禄据荆陇(黄陇都一带)。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知县杨智奉例丈量境内田土,稽民数定赋役制图,更14团为16乡都,贺陇属贵山都;嘉靖年间,潮阳区区域变动,设置10都,贺陇仍属贵山都。
康熙帝元年(公元1662年)及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潮阳县先后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都和附廓、峡山街道、举练3都之半,共186个图里被迫内迁。贺陇一分为二,一半为原来贵山都管辖,一半为新迁来之举练都管辖,以本地上寨老爷分水岭为界,史称“斥界内迁”。
民国初年,潮阳县撤都置区,全县设9个行政区,贺陇属潮阳第六区,区署设于谷饶墟。
1952年8月,潮阳县将原10个区改建为17个区(仍用序列区名)、1个区级镇,辖119个乡。铜盂始设区,分列第七区,贺陇脱离第六区谷饶镇归其管辖。1956年拆区并乡,1957年合并大乡,1958年铜盂成立人民公社(红锋公社),1984年铜盂撤社建区,贺陇与洋尾合并称河美乡,1987年铜盂撤区建镇,河美乡拆分河陇村与洋美村。2003年,汕头市区划调整,原潮阳区市被分为潮阳、潮南区两个区,隶属汕头市管辖,铜盂镇属潮阳。
始建
河陇村始建于元末明初,元至正至明洪武年间(约1341-1370)。
元至正年间(约公元1341年),监县达鲁花赤熊按摊不花置贺陇属兴仁乡,贺陇建制正式开始。其时潮阳县为土人所据,陈遂占据邑治,谢均正据歧山都(今和平),胡禄据荆陇(黄陇都一带)。
明洪武十四年(1381),杨智任潮阳县令,奉令丈量土地,计算田亩;清查户口,编造户籍(称黄册),审定应征赋役。1381年,全县旧辖4乡统14团改为16都:新兴乡分县廓、峡山、黄陇、洋乌4都;兴仁乡分举练、贵山、戎水、黄坑4都;奉恩乡分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丰欢乡分隆井、大坭、酉头、惠来县4都。都下设图、里,里长管征粮草。贺陇分属贵山都,期间姓氏混杂,各祖宗出处均未详且不可考,或为岭南土著。时人或谓河陇吴氏出自芦溪驹公之下,实属无稽,未可考。人口约300。明代书载甚少,为自然生态。清康熙开始,略有记载。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后,族人流传始有序。
四邻四至
东北
西南
溪边、方港
东南
洋美
西北
变迁大杂居
斥界内迁
康熙帝元年(1662),为断绝沿海图里接济郑成功反清,吏部侍郎科尔坤兵部侍郎介山等奉命督令滨海居民内迁50里,并筑小堤为界。严禁越界下海,违者处死。康熙三年(1664)又令续迁。潮阳县先后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都和附廓、峡山、举练3都之半,共186个图里被迫内迁。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河陇村一分为二,一半为原来贵山都管辖,一半为新迁来之举练都管辖,以本地上寨老爷庙分水岭为界,有“一乡二都”之说,及后升级为图,以河陇吴氏著存堂子孙居多。爱新觉罗·颙琰同治后,族人陆续兴建聂氏宗祠及堂号。
混沌阶段
明万历到清康乾年代,各杂居人氏以生存为本能,依据习俗,逐步尊吴氏延陵渤海著存堂天元公,张姓大清河郡望张仪等为始祖,逐渐繁衍,开枝散叶。
基本成型
清嘉道之后,延陵吴氏及清河张氏已流传有序,至今各播生出近30辈子孙,世系皆可考。其它姓氏人数甚少,播迁较为晚近。吴氏入寨始祖天元墓冢有两处,其一位于寮前山前,另一位于公山,或言两坟皆为假冢。公山墘一处坊间有用“稻草人引灵”埋传说,假坟无疑;寮前山前一处待日后开发,有无尸骨则自明。张氏始祖初始几代散葬凌乱。爱新觉罗·旻宁年代,后人迁葬附于苦望肚潮下郭氏穴旁,喝形“屎坐瓮”。
历史事件
元朝至明朝约300年间叙述甚少。唯本山龙宫山东南坡吴姓二世明万历丁酉(1597)葬玉岗公,墓冢完整,碑相齐全,可以鉴镜。前推后论,莫不中肯。
2、清代顺治始至清末光绪
200余年间府县之志所载寥寥。然明嘉靖3年(1524)之“鸽变”及清爱新觉罗·颙琰7年(1802)之“花会”,荼毒本乡甚众,乡民又经历两次大洗牌。
3、清光绪初年后始载县府志
1、光绪四年(1878),贵山都贺陇(不含举练都)、溪边争灵山水械斗,由惠潮嘉道调处。
2、民国4年(1915),秋九月亢旱。贵山都贺陇(不含举练都)与溪边争灵山水源发生械斗。俗称“溪边破番客,贺陇破成伯”。
3、民国33年(1944),“ 7-20强台风” 7月20日潮阳强台风,田禾损失无数,贺陇大受其害。9月24至25日再起强台风,屋宇倒塌甚多,饿四起。
8月6日,日军板本部永芳敖幸中队流寇暗经孤坑山小径,欲袭六区(谷饶镇辖)贺陇村(保),被国民党自卫队协同保安队(时 贺陇未设保长)击败。
4、民国35年(1946),始设保长。是年,北洋政府成立潮阳县民众自卫总队,县长余建中兼任总队长,另设副总队长若干人,辖区乡(镇)、保民众自卫队。民国38年(1949)4月改编为潮阳保安团。贺陇保有保长几任,协助抗击共产党郭成、刘斌(后为吴扬、吴表凯)领导的小北山武工队。
5、民国38年(1949),7月5日,闽粤赣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二支第一、三、四、五、九、十一团共3000多人联合作战,解放六区(谷饶镇辖)。是役歼守敌潮阳保安团第三营110多人,毙、伤从县城前来增援的敌人60多人,活捉营长黄少初。贺陇保解放。
是年,贺陇 翠峰岩圣母娘娘大塔反复抽签没有得主,事急,由理事人员倡议分给全体乡众,签成。大塔砸碎,溶入食水,乡众汲水食平安。隔年才晓得是换了朝廷(解放)。
是年农历6月,“虾仔地”与“三亩区”交界水田有“鸽鸠烧”。清晨天蒙蒙亮时分,水田里堆堆叠叠数不清的“鸽鸠”自发分成两派,脊背有黄纹为一派,无纹为一派,各含“苦望枝骨”尖或“含壳草”为矛盾,相互厮杀,血肉模糊,尸横遍野,日出自退。有人拿筐箩盆桶满装喂鸡鸭,鸡鸭不食。
圣母娘娘曾设童。解放前几年,乩童于山坝埕古井处持符剑搭高台与铜盂郭氏古墓斗法,力乏失败,急不能下,口中叽里咕噜。围观之人急中生智,大呼“民众一人一把草”,稻草摞高,乩童安全下来。由此讹化为乩童讲“客话”。及后平整耕地时,在古井中起出尸骨一副。
老乩童死后,八十年代初,有好事者又组织奉咒产生新乩童,虽“行火路”时双脚烫伤差强人意,勉强通过了一系列戏法术。1983年深秋某一夜,新乩童带领一众属龙属虎人丁,身藏符头,手持令旗令箭,飞奔往寮前山而去。隔日清早,挑粪浇菜的人们发现,早先竖于新桥林氏七世祖墓旁用乱石及钢筋混凝土筑成的“膏药旗”护砂不见了。及后又施展了一些法术,如大队址、中学的“拍火”仪式等。后来因为利害关系,分赃不匀,当局者将乩童蔑称为“狗爷”废黜。尔后再佯选几次乩童,终未有果。
每年的正月十七是河陇村“圣母娘娘”出游的日子,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河陇村最盛大的游神活动。游神队伍达数百上千人,有英歌舞仪仗队、腰鼓队等,人们用拜神、游神等方式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该活动一年一次,从不间断。
自2014年起至今,在正月十七下午,游神活动接近尾声之时,本村善人吴先生就在其老屋前空地上进行善举分金买市,用现金布施讨乞者。乞人闻风而来,人数常达几百之众。他们有秩序的在空地上围坐成一个大的栲栳型,吴先生按顺序一边派发10圆或20圆的现金,一边叮嘱他们,要好好干活,好好生活。场面蔚为壮观。
6、1951年1月16日,潮阳县人民政府召开群众工作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部署土地改革工作。全县土地改革分为清匪反霸,退租退押(称“八字运动”);划分阶级,分田分地;开展复查,发土地证三个阶段进行。至1953年春耕前后完成了全部任务,土改结束。划出地主、富农若干户。
7、1952年8月,全县将原10个区改建为17个区(仍用序列区名)、1个区级镇,辖119个乡。铜盂始设区,分列第七区,贺陇乡(保)脱离第六区谷饶镇归其管辖。
8、1956年12月,汕头专区实行撤区并乡,潮阳县18个区(镇)、119个乡并为44个大乡、3个乡级镇。贺陇属中练乡。即:棉城、海门区濠江区3镇和金浦街道、平西、凤岗、广澳、潮光、和平、溪头、港头、峡山街道、东浦、泗联、谷饶、深石、和练、中练、贵屿、南阳、上练、司马浦镇、大布、仙城、金溪、陈店、石桥头、大长陇村、河浦、珠园、钱塘、两英、古、金瓯、雷岭、石船、沙陇、成田、井都、关埠、下林、金玉、灶浦、西胪、华阳、桑田、波美等44乡。贺陇属 中练。
是年,猪肉实行城镇凭票定量供应,乡村凭证限量供应。
9、1957年2月,潮阳县在铜盂动工兴建练江防潮灌溉水闸。全闸36孔,闸上有通道,闸北区侧建有过船闸。1958年3月竣工使用。贺陇派人参加修建。
12月,全县44个乡、3个乡级镇合并为27个大乡、3个乡级镇。即:棉城、海门区濠江区3镇和平西、金浦、凤岗、河浦、珠园、和平、港头、沙陇、井都镇、峡山、司马浦镇、两英、石船、雷岭、陈店镇、金溪、大长陇、上练、贵屿、南阳、铜盂、谷饶、灶浦、西胪、桑田、华阳、关埠等27乡。1958年6月,政区再度合并为2镇17乡,即棉城、海门2镇和金浦街道、和平、峡山街道谷饶镇、铜盂、贵屿、司马浦、陈店、两英、石船、雷岭、沙陇、井都、关埠、金玉、西胪、桑田等17乡。河陇归铜盂管辖至今。
10、1958年9月,北港镇运河上中游的南溪区至潮港加宽,贺陇派人参加劳动。是月底至翌年,全县大搞平整耕地,贺陇深翻改土800亩。至1964年,陆续修建扩建 湖仔、陂肚等小型塘库。
9月,铜盂设人民公社(曾称红锋公社),至1975年后,几经变动,贺陇大队又称河美乡、贺陇乡、河陇乡。1983年12月,社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河陇村长达26年的 人民公社历史结束。
11、1959年6月至9月,连续几次大降雨,台风暴雨与暴潮,房屋倒塌致人死伤。
12、1960年5月4至6日,天降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贺陇大队严重受灾,房屋倒塌,死伤多人。
吴钦(本县人)任县长,始设特种商店,侨户凭侨汇券可以购买粮、油、肉、布等紧缺物资。贺陇粮油肉布等物资奇缺。
13、1962年8月30日至9月2日台风,又值农历初三大潮期,大潮、暴雨泛滥。 10月3日强台风,风力9~11级,降雨量仅16~43毫米(俗称 火烧台风),贺陇大队受灾农田,倒塌房屋,死伤人员严重。
14、1963年,自上年9月11日至是年6月9日,全县出现特大旱灾,持续亢旱270多天,练江水闸以上的江水因大旱被车干。因地势原因,贺陇大队颗粒无收。社员开始 水肿饿死病死。
15、1964年7月1日,全县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贺陇大队596户,人口2997人。
16、1967年4月起,贺陇大队开始执行“家家高挂红太阳(毛主席像),户户设立宝书(毛主席著作)台”的群众性活动。
11月,全面关闭粮油自由市场,贺陇大队禁止生产队之间以化肥换粮食。旧历年底停办华侨建筑和修理房屋储蓄,取消凭侨汇供应建筑材料
17、1968年初,革委会成立,出现了司令部和造反兵团等叫法的团体,贺陇群众学生游斗牛鬼蛇神。
18、1969年7月27至28日强台风(称“七·二八”强台风),风力10~12级,伴有暴雨,特大海潮,贺陇大队水深2米多,倒塌房屋37间,砸死砸伤数人。
11月后,贺陇大队接纳上山下乡黑五类人员及家属数口,至1979年回城复户。
12月,贺陇大队派员修筑海门湾拦海闸坝。
19、1970年,积肥改土,继续兴修水利,巩固加深加高灌溉沟渠。贺陇学习推广“土油池”。
20、1973年,贺陇群众学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21、1975年,贺陇大队派员参加修筑南山截洪,名额分配各生产队落实。
22、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是夜,全县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隔日贺陇群众在生产队收听首都追悼大会实况广播。
是年,进行殡葬改革。贺陇大队成立治丧委员会,建立殡葬队。规划路仔山为坟地,称“抽底棺材”。
23、1977年,贺陇沿公路旁房屋白灰墙上写着“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大干苦干,三年大变”等大标语
是年大亢旱,在铜盂人民公社施行 人工降水,成效不大。后又猛降大雨,雷电交加,内涝严重。
24、1979年2月,贺陇大队有现役军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未立功。6月,处理归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挤占的侨房。
25、1980年春,贺陇大队推广农业承包到组,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2年12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夏粮入库采取“户交队结”的方式。
26、1982年7月1日,全县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贺陇大队总户数723户,分21个生产队,总人口3559人。
27、1983年7月13日,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12月4日,铜盂人民公社改称铜盂区,贺陇大队与洋美大队合并改称 河美乡。
8月至9月, “严打”第一战役、第二战役开始。至1984年9月,河美乡有多人 被捕入狱。
28、1985年1月1日,应上级规定,河美乡取消生猪派购,实行猪肉议购议销政策。群众有钱就可购买猪肉。
同年,本乡洋美大队人 吴至锐任潮阳区县长,1986年9月30日辞职。
29、1986年11月8日,铜盂区撤区建镇,河美乡分为两个自然村— 河陇村和洋美村。
30、1989年8月,河陇村复查落实清退“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挤占住房。
31、1990年4月26日,河陇村设置花岗岩石 村名村标(172厘米×86厘米),立于河陇中学门口左侧。
7月1日,全县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河陇村总户数983户,4857人。
32、1991年7月19日,9107号强台风汕头市沿海地区登陆。潮阳县风力10~11级,阵风12级以上(38米/秒),并夹带暴雨。河陇村房屋倒塌多间,损失严重。
33、1993年4月9日,设立文光街道(县级),至2003年1月29日设潮阳区。期间河陇村名称及上辖部门未变。
34、1998年6月13日,铜盂镇河陇、草尾镇和平镇草潮等6村因迁移怀疑是传说中宋朝兵马大元帅古坟引起群众性械斗事件。当晚,河陇村分5辆大货车载人,出动壮丁约400人,身藏符头,持刀持械,以移坟为借口,到草尾村找人斗殴,受草尾村40多人狙击,河陇村人现场3人受伤,运输车5辆均被烧毁。余众藏于山间树丛,借着夜色,假扮“烧诗头”(枯树头)藏匿,逃避草尾村人攻击,得以保全,待草尾村人撤退后,绕过后山,披荆斩棘,陆续乘夜从西胪折回,至次日中午方清点人数齐全。山上无路,受树木划伤者众多。潮阳区会同汕头市政法部门赶赴现场,制止事态发展,后抓获12名违法犯罪人员治罪,开大会对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平息事件。翌日,应约聚于“匙免祠”前的热血青年所至寥寥。日近晌午,在“夏龟抽”一声哀怨的“散甫母...”中散去。河陇版的《虎!虎!虎!》流产。
35、1998年12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土地财政”之风刮来,河陇村出现多起“鬻地求荣”事件。在未经国土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村两委擅自将村集体所有的位于东交仔、八块仔、三片洋、东沟仔、老房厝前、厕池地、新公路下、五房祠前八个洋坊的土地发放给村民占地建房,面积共计14.374亩(其中耕地13.294亩、其他农用地0.15亩、建设用地0.93亩)。潮阳区区处理土地违法问题督导组办公室发出了“关于限期落实违法用地整改通知书”,但未改变既成事实,责成无效。
自2007年后,由于当局打压,依赖卖土地收入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土地成为敏感问题。各路人马均小心翼翼,不肯轻易试水,以至于如2013年“大肚平”项目经起哄后胎死腹中。各级政府对土地进行严格管理,相继出台了国土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致村居一级政府收入萎缩,甚至是零收入。河陇村过着举债运作的日子,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36、2012年夏,“广场舞”来袭河陇村。不说大妈们扭的村村势势抑或婀娜多姿,大池头空地周遭住民着实领略了巾帼们的奔放。但也有附近居民戏谑为“免费过着帝王般的生活”:美女如云,夜夜笙歌。
37、2013年底,洪和公路改道村东。原洪和公路河陇段寿终正寝,光荣退休。在当局主持下,群策群力,将该段道路重新修筑,辟为村道。疏浚排水暗渠,增设路灯。远远望去,古寨泛起了一点现代的生机。
38、2013年底,随着“三角埕”旁最后一批厕池被拆除,伴随河陇人生生息息几百年的自给自足的农耕自然生态结束。墙壁上写着“严禁社员落厕池瓦蛆(网蛆虫)喂鸡鸭,严禁耕牛落田,严禁社员上山偷觅草,违者罚款”等乡规民约的寨内地方武装楼和相关标语完成历史使命,成为文物,静静地等待着后人的考古与发掘论证。河陇村的人们由此华丽转型,光荣地加入伟大的“农民工”队伍,具有划时代意义。人们满怀激情,敞开胸怀,高速狂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39、2015年,大乐透一等奖出现在本村,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俗称“籽拍入浪鸟康”。
40、受“厄尔尼诺暖流”影响,本村经受58年来低温的洗礼。2016年1月24日下午,本村下起了“”,状如熟薯丸,落地经久不化;是夜,气温继续下降,至凌晨,屋顶路旁,浅水成冰,人们于“林埠田”处录得零下二度的低温。冻死冻伤作物禽畜无数,野外草木凋零。又值年关,菜蔬禽蛋奇贵,几近十倍。受该次寒流影响,孱弱之人直接或间接冻死的不下三十人。
41、资本市场开始出现本村人的影子。截止至2016年9月21日,本村人吴先生通过大宗交易及二级市场交易,参与举牌了于沪市主板上市交易的st山水,以获取投资收益,且在不断增持中。
42、2016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的“创文”行动开始。河陇村响应号召,在当局主持下,陆续解决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生态保护等问题。整合肉菜市场,疏浚排污沟渠,拆除乱占乱搭。乡村环境,社会氛围,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村里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的聂氏宗祠在不断修建增扩或修缮修完成。“增其旧制,修缮一新”为其特色。是年,位于一片地段的松亭祖祠茂德堂增扩厝包后库;茂德堂隔壁“张姓祖祠”公厅动工兴建;位于老寨内的吴氏宗祠时敬堂重新修缮。连同之前已陆续重建修缮完成的老寨内吴氏祖祠著存堂、吴氏祖祠永锡堂,二片地段的衍藩祖祠爱存堂,三片地段的玉岗祖祠崇德堂、纟素祖祠承先堂一起,反映了古寨的发展史。虽然宗风蔚然,其传承却也令人遐想万千。
山川形胜
星野
山川精气上出而为星,各应其分野以为灾祥之验,周礼保章姓掌之。潮之分野考诸志载不易。唐书天文志:一行以为,百越为牛女。明史天文志曰:潮州府牛分。大明一统志:惠州专属须女,潮州市专属牵牛
山川
河陇山旧曰幽岭,高五十余丈,阔十余里,远祖发自丰顺铜鼓嶂,以铁山为太祖,为县龙中停。榕水练水夹绕,西北东南走向,浩浩荡荡,直奔南海。受临昆山市、西丰水阻隔,翻身横结,自成堂局。以铜钵湖为水口,过方港溪经北港注入练江,阳麓余气悠长。后以赤竹径巨门为御屏,左以临昆山、西丰水为青龙,右以大坑狮子山、“贼巢”、麒麟桥水为白虎,绕绕缠缠,外有曾山(双髻)、西山,壬屿山、贵屿山层层缠绕。练水弯环屈曲,横抱于前,练江山扼住外水口。龟山、峡山、北港、练江、壬屿山、贵屿山为案为朝。南山高大耸立,特朝超。去县甚近,随龙之穴多见,自生门户,小巧玲珑,山岗平洋多结。僧大颠墓是为一例。余如本乡上寨老爷三山国王庙、一世天元公墓、二世玉岗公墓、水称老二峰磊仔古墓,新桥林氏六世、七世墓等,公山黄栀輋顶吴氏十七世国登天巧之穴,苦望肚岭顶吴氏世子彬倒骑龙穴,路仔山顶尾竹篮涝屎岭上吴氏廿一世承奇横担贴脊平脑天财穴,则极考目力。不烦述。
古迹名胜
三山国王庙
也称上寨老爷宫,建于清乾隆。为单进砖木结构庙宇,坐西南向东北,扼贺陇寨之咽喉,后靠后沟,面朝赤竹径,回龙顾祖局。沄北仔坑沟水汇入后沟缠于后;曲沟水曲折入怀经大埕寨墙脚深沟转“虾仔地”旁过“三亩区”流出方港溪,山坝埕水口山紧紧关锁。两水屈曲交缠于玄武脑后,蜿蜿蜒蜒,欲去还留,汇入铜钵湖出练江入海。脑后两水合抱之地,是为贺陇老寨,环寨高筑寨墙,设置寨门及瞭望口。面前有天然水塘,塘水清澈见底,乡民稍加收拾,辟为食水沄,称“鲤鱼地”。1980年代,人们深挖清泥,掘破“鱼脐”,塘水始转污浊。庙里供明山、巾山、独山三山国王塑像。大门绘有门神,不设庙祝。上寨老爷宫地处古潮阳西北、东南分水岭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朝至民国,岭西各图里乡村归贵山都管制;岭东各图里乡村归举练都管制。贺陇自明朝至民国时期,行政上一乡划分为二都管理,分为上下寨,各行其是。祭祀习俗每有不同。
佛祖宫
建于清同治年间,为三进厅房砖木结构建筑。正殿供北极玄天真武大帝元始天尊。文革时期荒废,作生产队库房用。曾为大队砖席厂用场。1983年重修。
三王古庙
也称娘宫,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三进厅房砖木结构建筑。正殿供“三山国王”,偏殿分别供翠峰岩娘林九姨、凤岗珍珠娘娘。祭祀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几经变迁,到后来,只祭祀林九姨,其它神明同。
寨门及瓮城
贺陇寨有主寨及瓮城(寨夹)。清乾隆陆续修建,至土地改革前建造完毕。主寨内有贺陇吴氏大宗祠(老祠)吴氏著存堂,著存堂下吴氏家祠永锡堂、时敬堂,三王古庙。瓮城有吴氏十三世松亭公茂德堂家祠。环寨四周由高大三合土寨墙围成,设有寨门及瞭望口,寨墙外四周天然环水。主寨设东西南北四门,因与溪边械斗,西门不通门路;瓮城设东西二门。各寨门匾额依周易方位而名,其中以南门(水门仔)“重离文明”最有特色。
著存堂
河陇吴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称老祠。建于清嘉庆年间,以上寨老爷宫来龙入首,跌宕起伏,尽尾而结,后埕为生化脑,后沟水环抱绕过面前,溪边溪水逆朝有情,诚为美地。著存堂供贺陇吴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岗公牌位。“破四旧”时期废弃,2005年(乙酉)重修。一年一祭,祀日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
现代
河陇村现在属汕头潮阳区铜盂镇下辖自然村。村里按自然聚居地划分为三个片;也有人按原来生产队制度分片,约定俗成:即一片(1队-7队),二片(8队-13队,21队),三片(14队-20队)。
文化传承
河陇村人们世代秉承百越俚人汉化后的特点,彪悍却静恬,怯懦却狂躁,热情大方却锱铢必较,勾心斗角且各自为政。以氏族血缘关系维系着族群,生息在这片热土上,为了生存,世代与自然灾害斗争着。
在劳动中,河陇村人们创作并改良了地里田间的“武戏”,号称本土“武术”,分空手舞和器械舞,器械以“跳杆”(哨棒)为主,代表作有“三步噜”、“提摔”(掘田水)等。在历次与溪边、沈前、埔头、溪西等乡的游戏中,颇有斩获。侨居海外参与过以上诸事之老者,每谈及此类事件,津津乐道,甚而慷慨激昂。“长串开路,短串近斗。三人一组,互为短长。由一及三,张弛有度。生生不息,配合默契。踏歌而来,鼓舞而去!”现在年轻人则多拿来当饭后谈资。因不同文化的渗入,该游戏已日渐式微,甚至沦落为体操,徒有其表,使人扼腕。
至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河陇村的人普遍文化程度仍然不高,能读通报章者寥寥无几。80年代后期起,识字程度始飞速发展,通过求学之径讨出身之人已不在少数,分布全国及世界各地。粗略统计,连同眷属,已不下千人。
产业经济
河陇村世代以农业种养为支柱,特产为番薯和芋艿,辅以山草为特色。“普六”番薯和槟榔芋艿,用山草作柴火,这三样东西养活了一批又一批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前的人对它们感情极为深厚,特别是家住洋下乡里的河陇村亲戚们。
手工业女红,以刺绣缝补为主,这是妇女姑娘们的勾当,却也支撑起半边天,关键时刻也能养家糊口。刺绣分补绣、钩绣和针绣,统称“潮绣”。该女红工艺正在慢慢失传。
河陇村自建村起,店肆作坊,挨磨房,屠宰酿造等生活行业慢慢一应俱全,一直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尔后,体制变革,原属大队的拖拉机站、水泵站、地方武装楼、戏台、砖瓦窑等;属生产队的队间、牛间、厕池等;属外来派驻机构的屠宰场、代销等物业或废或卖,成为私人物产。信用社却幸运的得以保存运转至今。
2000年后,作坊式加工场逐渐萌芽,零星出现服饰、大宗商品、消费电子、木器及周边产品的加工业
寰宇兄弟
河陇村在七百多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投亲、求学、货殖等原因而迁徙于海内外者众多,人口达30,000以上。遍布于全国各省区,港澳台。“红头船”后,经安南、罗、槟岛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辗转至欧罗巴、亚美利加、阿非利加南部诸国。侨居中近东、澳洲新西兰诸地者多在改革开放后。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始建
四邻四至
东北
西南
东南
西北
变迁大杂居
斥界内迁
混沌阶段
基本成型
历史事件
山川形胜
星野
山川
古迹名胜
三山国王庙
佛祖宫
三王古庙
寨门及瓮城
著存堂
现代
文化传承
产业经济
寰宇兄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