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地处黄桥老区的千年古镇
张甸镇老镇区,创建于1952年。1958年6月增设高中部,学校更名为泰县张甸中学。2004年布局调整,高中部搬迁,另建新校区,原张甸二中与张甸中学初中部合并,校址为原泰县张甸初级中学校址,学校更名为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2006年,梅垛初级中学合并至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127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7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6.3%,有近30名教师受到
姜堰区及以上表彰。学校29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寄宿生近1400人。学校总占地面积54375m2,校舍建筑面积15247m2。
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拥有教学楼、行政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楼、男女浴室楼、田径运动场等,能满足办公、教学、实验、生活及活动的需要,而且设施先进,设备齐全。
学校秉承“惟德惟才,至善至美”的校训,坚持“办负责任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办学理念,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
学校十分重视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视师德、师能的训练,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
学习型学校、事业型队伍。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堂创新,向“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训练、有效巩固”要质量。大力实践制度管理、文化管理、
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不断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品位。狠抓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人人办负责的事,人人讲文明,讲礼仪;人人讲道德,讲秩序;人人讲规范,讲纪律;人人讲整洁,讲卫生。着眼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培养,组建了学生田径、球类学校运动队,建立了班级文体活动、科技创作、社区服务等兴趣小组,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人成才。
学校多次荣获
姜堰区、
泰州市“文明单位”称号,是“
江苏省青少年媒介素质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校园文学总社会员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团委为“泰州市六有团委”,学校连续十年荣获姜堰市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秀(良)奖或进步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正凝心聚力,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乘风破浪,正朝着把学校打造成“姜堰市争一流、泰州市有名气、江苏省有影响”的农村强校的目标而高歌猛进。
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本管理,更新教育理念,以内涵发展为主攻方向,创建教育品牌,不断推进学校特色教育建设进程,牢固确定“办负责任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实施“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办学品位。
二、现状分析: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地处黄桥老区的千年古镇
张甸镇老镇区,创建于1952年;1958年8月更名为泰县张甸中学,学校设初中部和高中部;2004年布局调整,高、初中分离,高中部搬迁,另建新校区,原张甸二中合并到张甸中学初中部,学校更名为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2006年8月,梅垛初级中学合并至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几轮整合使得张甸初级中学优质资源更为集中,教师队伍更加壮大,发展后劲更加充足,也使张甸初级中学一举成为全
姜堰区乃至
泰州市最大的一所农村初中。
学校现有三十个教学班,在校生近1600人,其中寄宿生1400多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2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0多人。学校总占地面积约90亩。张甸初中现已成为全姜堰市农村初中教育的航母。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08.9—2009.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制度管理,校长第二;文化管理,思想引领;
自我管理,
和谐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新格局。极大改变学校校容校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现代化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确立“办负责任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理念和“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初具规模,生源充足且生源质量呈逐步提升趋势,形成科学性、主体性、民主性、发展性、自主性的“五性”结合的教学新潮,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学秩序规范、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
姜堰区文明单位” “姜堰市语言文字规范
化学校”,启动数字化校园和A级食堂的创建,把学校办成姜堰市上河地区最有朝气,最具潜力的姜堰市农村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
第二阶段(2009.9—2011.9):切实减负增效,向课堂、向五天要质量,;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学会自理、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健康成长;让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园林式学校”、
泰州市市级“文明学校”、 “绿色学校”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通过A级食堂、数学化校园的验收,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把学校办成
姜堰区农村最大最强的名校。
第三阶段(2011.9—2013.9):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水平高的省级示范名校、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示范学校,把学校办成姜堰市办学实力最强、质量最优的农村初级中学。
四、主要举措:
一学校管理:
⒈全面深入实施现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成长的有力手段。
⑴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班子成员必须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榜样意识以及超前、到位和科学创新意识,能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⑵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研究先于决策,服务大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的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形成以“落实目标责任”为核心,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民主、高效、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科学高效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促使全员明白“问责只是手段,负责才是目的”的道理。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步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真正体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⑷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基本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论,创建省级示范学校。
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⑴营造“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科学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⑵营造“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⑶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习气氛:
⑷营造“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师工作氛围;
(5营造“积极、主动、紧张”的学生课堂学习气氛;
(6)发扬胸怀祖国、热爱集体,“用心管理、用心教学、用心服务”,“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训练”,“朴实生存、诚实待人、踏实做事”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精神;倡导“求知、明理、和谐、报国”的校园精神;
(7)打造老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的特色品牌。
二队伍建设: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形成教师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健全奖惩机制,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教育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
⒈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每年推出1-2名师德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展示会、举行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形成“领导当楷模、党员做旗帜、教师创榜样、学生树形象”的良好德育氛围;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与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对于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在教师名师确认、评优评先、竞争上岗、职务评聘、晋升职称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⒉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到90%,到2013年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80%,硕士学历达5%以上。
⒊以“名师工程”为载体,以业务培训为关键,建立高层次的教师业务进修制度,特别是加大校本师资培训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水平;建立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制度,组织教师参观一流学校、拜访一流名师、学习一流经验,以达到“采百花之蕊,酿自家之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不断完善教师苦练内功的教学比武制度,开展优质课比赛、说课竞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强化教师基本功,使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确保80%的教师能胜任区级,40%的教师能胜任
姜堰区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涌现5-7名省、
泰州市、姜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促进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⒋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以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教改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争取每年在市级以上的学术研究会或CN刊物上交流或发表论文的教师总数的20%左右。
⒌加强
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鼓励和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要求每位教师在三年内基本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45岁以下的全体专任教师3—5年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达到中级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能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各种辅助教学课件;能掌握网络知识,自由地上网交流、获取信息;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校园网熟练地进行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丰富
教育内容、彰显
办学效益;学校要成为高品位的数字化校园,师生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学习和获取教学资源,一批名师、骨干教师能借助
姜堰区教育论坛、开设教育博客等形式走在全市新课改教育教学的前列。
⒍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象,在学校统筹规划下,承担相应的教科研任务,无论是草根式教研还是省市级教研,都力求参与者每年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三教育科研: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中心。这五年,学校将瞄准省级一流名校的目标,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强化课题建设,吸取教科研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做到“一个保证、两个确保”:保证80%的专任教师参加校本、市级、省级三级课题的研究;确保每次活动都有智慧火花的碰撞,确保每次活动都有质的提升,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使课堂有人文精神、生活气息和感性经历,并不断总结新课改课堂实践的理性经验。
⒈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提高对规范化教学管理的认识,积极探索
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围绕课堂抓考核、围绕质量抓教研、围绕科研抓提高、围绕特长抓竞赛”的学科特色建设,使实施新课程改革与提高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⒉加强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强化督查评估力度,基本实现整体教学最优化,确保各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⒊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形成规范的质量监控的分层负责、分层管理。
⒋加强教研组建设,逐步形成立体型教研工作机构,形成造
血型的教研工作模式,通过这种结构模式,把学校的各类有关教学信息传递给教师,为
课堂教学提供服务指导,教科室通过教研组全体组员的教学观念、知识、技术的更新,使教研工作规范、创新。
⒌坚持“常规管理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师资建设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宣传与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原则,以《
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标准及实施细则》为指导,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特点,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形成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立体化管理网络,规范有序地推进创建工作。
⒍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全面、公平、有效的原则,对教学管理中的各层面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自我差异评价。
⒎分阶段按层次落实教科研五年目标:
⑴常规管理年(2008-2009)。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管理、教学教研常规制度,加强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有效。
⑵课改深化年(2009-2010)。主要任务为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术氛围的营造;加强针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校本培训;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积极承担市级开放课题研究的
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⑶名师工程年(2010-2011)。主要开展课改成果展示,上市级开放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课,对课题进行阶段小结。突出数字校园的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
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辐射示范作用,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有知名度的教师,以此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⑷学术百花年(2011-2012)。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拟向市外或全省开放课题
研讨课;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本着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理念,展示自己的个性研究成果;校本研修突出教师学历的普遍提高与课题的研究水平提升,以此显现学校的办学品味。
四学生管理:
⒈与时俱进,改革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的高素质现代人、文明人为育人目标,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内容、方式、方法、途径、层次等问题进行探讨,不断完善一套重视流程管理、讲究实效的学生管理制度。
⒉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活动内容和空间。
⒊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展示学校精神风貌。
⒋以“五有五无”达标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科学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校园环境,增强美感体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等系列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把优美的
环境设施与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结合起来,促进教育资源建设与内涵发展的有机整合。
⒌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实现学生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效。
⒍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
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⒎积极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⒏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解答和帮助,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⒐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健康和谐的生生关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与交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生活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
⒑构建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方案。教师通过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特长表演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校内外,涉及德智体等各个方面,贯彻全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评价,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效,淡化分数评价意识,注重学生个体成绩发展过程的评价、能力形成的评价、学习方法与学习效率的评价,要求学生能比较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善于根据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
五特色建设: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以“追求高标准、高品位的教学效益”为中心,打造学校“传承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弘扬和超越,由此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板块,使学校成为承续文明的载体,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在内涵建设上求发展,以赢得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⒈实施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即“以营造氛围来推动特色建设,以教育科研来支撑特色建设,以师资建设来保障特色建设,以课堂教学来彰显特色建设,以课外活动来丰富特色建设”。
⒉把传承老区集镇庙会传统文化紧紧地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美育为主旋律、以民俗文化、书画、社区互动为龙头,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基地为依托,推展多元艺术教育,扩大美育效果,真正收到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用民间文化艺术点燃当代青少年的心灵,全面构建“优势-特色”的名牌学校。
⒊弘扬办学特色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有效渠道,也是展示学校亮点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立足学校实际,扬长避短,选准特色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艺体、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办学特色。近五年,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在两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提升办学特色层次。今后五年,要力争在全省有较强的声誉。“秋韵”文学社:巩固现有成果,扩大规模,同时争取在各级比赛中提高获奖等级、层次和“含金量”,从而扩大知名度,塑造特色品牌。信息教育:要把注意力指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上来,着力开发研究,逐步实现数字管理、数字教学、数字科研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是扩大办学特色领域。根据时代要求,使更多方面成为我校特色。尤其是英语,进一步从教师、教学、教科研入手,着重以活动化的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通过3-5年的努力,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六办学条件:
2008-2013年,我校将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应有作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家校联系一体化,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我校整体办学条件达到全姜堰乃至
泰州市一流水准。
⒈实验设备、微机室、电教室设备及艺体、图书阅览设施设备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创建“十配套”达标学校,确保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⒉以校园网配套为重点,实现校园联网(所有办公室、教室),建成学校信息资源中心。搞好
信息媒体设备的装备,每个班级和功能教室均装备彩电和微机,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微机,使每一个教室都能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
多媒体教学。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自由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实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开展家校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实验,使教育教学活动由校内向家庭、社会延伸,真正实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化。
⒊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坚持自主开发与统一购置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各门学科教学软件的装备,使各科教学软件系列化、网络化。
⒋逐步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高雅、浓厚的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学校” “园林式学校”。
学校荣誉
学校在近三年来的获奖情况
2、2008年 青少年科技先进学校
3、2008年 征兵工作先进集体
4、2008年 姜堰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十名
5、2008~2009年度 先进基层党支部
学生获奖情况
1.2007年“与
奥运会同行,为奥运喝彩”主题活动征文比赛 唐蓉、钱小敏获
二等奖2.2008年“天目杯”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 肖倩玉、王敏获姜堰市
一等奖,张彩获泰州市
三等奖3.2008年
江苏省首届“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 谭艳获省一等奖
4.2008年“金钥匙”科技竞赛
陈伟、钱小敏、朱倩男获省一等奖
5. 2009年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6、2009年“三八”劳动妇女节主题征文 李宇航荣获省一等奖
6.2009年江苏省化学活动周
曹萌获初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
7.2008年
姜堰区堰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江华在获初中女子组跳远第三名,韩云获初中男子组1500m第三名
领导、教师获奖情况
1.王存富校长2009年初评为
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王存富校长被评为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
3.杨青2006~2007年度被评为泰州市优秀班主任
4.魏玉凡、梅友成2006~2007年度被评为姜堰市优秀班主任
5.袁万萍、魏玉凡获2008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初中英语学科
二等奖6.李庆山、梅友成2008年被评为
江苏省省优秀辅导员
7.李秀芹、林乔女2009年被评为
姜堰区优秀工作者
8.
杨建明老师2009年获江苏省说课及课件展示比赛
一等奖。
(资料不断更新中)
办学理念
办负责任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校长:王存富
领导机构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领导人员分工:
校长、党支部书记:王存富
副校长:高留章、李伯双、李文贵、张永山、杨青
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庆山
总务处主任:单春网
总务处副主任:阙圣东、杨庆云
教务处主任:杨青(兼)
副主任:孔令忠、殷金旺、陈庆生、梅友成、魏玉凡
教科室主任:梅友成(兼)
电教室主任:单春网
政教处主任:单秀英
政教处主任:钱志军
妇联主任:周阿平
团委书记:王卫平
校园新闻
10月29日,张甸初中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共同审议、完善绩效考核师德细则。
会上,王存富校长传达了区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张甸初中的师德建设实际,提出了修改完善师德考核细则的建议。建议加大师德考核所占的比重,规范教师找学生面批、谈心的时间、地点、人数等要求。广大教师围绕校长的建议进行了热烈讨论,全票通过了新的师德考核细则。
新细则的通过提高了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促进了教育教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个人未来发展,张甸初级中学印制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记录册》,要求教师以五年为一周期规划自己未来的“教师梦”。
《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记录册》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五学年专业提升目标设定表”及各学年度目标达成情况记录表。前两项由教师个人填写,其它各项由考核部门负责考核,相关校长负责审核认定并签章。
《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记录册》不仅记录教师专业提升情况,促使教师自我加压,尽快成长,也是学校在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绩效考核、岗位设置及新一轮教师资格认定时的重要参考。
该记录册的实施让教师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必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风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