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
海门区,祖籍江苏水。中国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和评论家,中共党员。曾用笔名季陵、林子、老卞等。
卞之琳1929年入
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与翻译。抗战爆发后在成都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1938年曾去延安。1940年后任教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7年应邀访英,1949年回北京。其后任北大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1956年,卞之琳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十年诗草》、《雕虫纪历》等,翻译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卞之琳的译作《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代表了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
卞之琳为
中原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被公认为
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2000年12月2日,卞之琳因病在京逝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
海门区汤家镇(现合并为临江镇)。曾用笔名季陵、林子、老卞等。
卞之琳在家乡读小学和初中。1922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开始接触中西方文学和进步思想。1929年夏,考入
北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开始写诗。早期诗作受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等的新格律诗,以及
保罗·瓦勒里、
莱纳·里尔克、
托马斯·艾略特、奥顿等人的诗作影响。
工作经历
1933年大学毕业后,于
保定市、
济南市等地教书,并参与编辑文艺刊物《冰星》。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此后,陆续出版了《
鱼目集》《
汉园集》(与
李广田、
何其芳合著)、《十年诗草》等诗集。这些诗作代表了卞之琳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评论家认为是化古化欧、出“新月”而入“现代”,独成一家,自创高格。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先行者之一,其影响流布当时,下及20世纪40年代的“九叶”诗派,远至海外,甚至对后来诗歌的探索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抗日战争初期,卞之琳曾任
四川大学讲师。1938年至1939年,赴
延安市、抗战前线访问和体验。1940年,任教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任
南开大学教授。1947年,应
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前往
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1949年以后,专任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曾访问
波兰。1950年6月,美国策动
联合国军悍然侵入
朝鲜,还侵占中国台湾,卞之琳对此义愤填,著文《帝国主义的如意算盘》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义正词严进行谴责和正告。同年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卞之琳怀着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情,诗潮奔涌,于11月初写作《战争与和平》。1951年
春节后,卞之琳到江南吴江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回京写作《两种光景的交替》报告文学等,并经修改,先后发表于《新观察》《北大周刊》,以及《
文艺报》。
1953年初,卞之琳赴浙江青何乡参加整社工作,直至秋收结束。他在《文艺报》发表《下乡生活五个月》一文,并将访问江苏松江、吴县等地的见闻,写作了反映农村新风貌的《秋收二首》和《采菱(外二首)》共五首诗。1958年初,卞之琳与北京民众一起参加修筑
十三陵水库劳动。他被人民的坚强意志、奋斗伟力而感动,写作了《十三陵水库工地杂诗》六首,发表于当年的三月号《
诗刊》,将建设者们改变山河的气魄彪炳于世。1958年6月,为支持阿拉伯各国民族开展独立运动,卞之琳写作《支援三首》和《巴格达条约断在巴格达》诗四首。1956年6月,卞之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后,一直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访问美国。
诗歌之外,卞之琳也写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著作和译著有《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西窗集》《
维多利亚女王传》《
阿道尔夫》《阿佐林小集》《新的粮食》《紫罗兰姑娘》《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
2000年12月2日,卞之琳因病在京逝世。
个人成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卞之琳集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于一身。正如他的学生
江弱水所说:“卞之琳的定位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他所追求的语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做得比他更完美。”
作为翻译家,卞之琳的译作《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代表了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莎剧原著是以诗体为基本形式的诗剧,但绝大多数早期译本都用了散文体。在卞之琳之前,只有个别译者用诗体来译,但他们或用自由体,或未严格对应原文的行数。卞之琳主张外国诗歌翻译不但要忠于内容,而且要忠于形式,要“以诗译诗”。他按照汉语规律,提出每行10到15个字,用五“顿”,每“顿”有一个主要重音的翻译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作形式,又具备汉语的韵律之美。他提倡的译法,上升为翻译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
个人生活
1955年,45岁的卞之琳终于听从劝说,与青林女士结婚。卞之琳晚年住在社科院宿舍那栋4层楼的顶层,经常要把蜂窝煤搬上4楼。每逢雨天,他家就漏雨,长期得不到修。
1995年,卞之琳遭受的最大打击莫过于妻子的病逝。青林与诗人携手度过40个春秋,他俩的生活平凡平淡,又清醇温馨。她的离去让85岁的老先生无比痛苦与悲伤,闭门谢客一年多。
晚年的卞之琳生活非常规律,一般8点起床,晚上12点以后睡觉,每天只吃两顿饭,其余时间用来读书和看报。令人惊讶的是老先生居然爱看《
足球报》,爱看足球比赛,对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各队的情况也如数家珍。有时候年轻人不知道某某裁判是谁,他却能准确地报出名字来。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翻译作品
创作特点
多元的语言
卞之琳受
闻一多、
徐志摩的影响,善于以鲜活洗炼的口语写诗,同时又擅长熔铸
文言文语句和各种欧化句子。他可以配合诗情的需要,通过口语语调的丰富变化来反映不同的心境,同时也适当引入文言,使文与白、雅与俗、庄与谐构成对比。他善炼长句,以种种倒装、插入、跨行等相对西化的语法手段造成长与短、整与散等不同的节奏,以与特定的情思合拍。总之,卞之琳的诗歌语言非常多元,诗行间闪动着各种对话的口风,又时有文言句式的遒劲与文言词藻的凝重,欧化的表达也精确而饶有风致,这一切使他的诗成为多层次、多元素的奇妙混合,这也是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发展的良性方向。
精工的形式
卞之琳高度的形式感在20世纪中国诗人中是罕见的。他十分重视诗的内容与形式、意义与声音的有机结合,重视诗的音乐性。在实践中,也在理论上,他对现代格律诗体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深切把握现代汉语基本因素与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变化出种种繁复的体式。他的诗,节奏参差而又均衡,音韵呼应而又变化,体式严谨而又充满弹性。他的格律诗矫正了新月诗人硬性划一字数、片面追求整齐而显得单调刻板的流弊,在限制中获得自由;他的自由诗则戒除了一般长短不定、起落无端、任意而散漫的缺点,在自由中寓以限制。考虑到现代汉语诗歌有丧失一个悠久而辉煌的“韵文”传统的危险,卞之琳在形式上的长期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卓越的技巧
卞之琳由于其独特的抒情气质而采取了独特的抒情策略,这种策略的智性倾向很突出。他的小说化、戏剧化写法,冷静而客观地处理主题,用不断的“我”“你”“他”的伪装与换位,大大放低了自郭沫若以降那一个大写的“我”的姿态,在一声盖过众口和众口齐出一声的两个时代之间,留下了充满自我质疑却反而极富个性的声音。他的诗,无不即景、即事、即人、即物,其主体的情感总是落实到客观而具体的形象上,同时他又善于由实入虚,从现实的层面作种种飞跃而进入广阔的时空,此情此景总藏有万象,一时一地都伸向无穷。在他智性的掌握之下,感觉的渗透伴随了观念的跳动,其间省略了许多叙述的因素,但又并非毫无逻辑的呓语式写作。这些技巧,现代而又不走极端,并不以年代差距或时尚差异而失去它们持久的价值。
中西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卞之琳所受的古典与西方的影响非常广泛而复杂,但是这些影响往往能“化”入他的诗作中。相对说来,其作品中独特的艺术个性一贯是十分鲜明,新的美学元素的出现,总是生发于旧有的思想和艺术的土壤。他对西方作家的诗观与诗艺从不生搬硬套,对古典哲学和文学养分的吸收也常常是深隐而自然,做到了泯诸色相而空诸形迹。儒、道、佛也好,
李商隐、
姜夔也好,
托马斯·艾略特、
保罗·瓦勒里、
安德烈·纪德也好,总是在不同的阶段相互综合着,构成了他对人生与艺术的智慧的观照。因此,他“化欧”、“化古”的艺术实践,在经常落入“欧化”、“古化”甚至“食洋不化”、“食古不化”的泥淖中的现代诗人面前,无疑是一个典范。
社会任职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卞之琳先生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诗中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抗战期间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区访问,诗风有所转变,歌唱人民的战斗生活。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他的代表作《断章》蕴含着自然的和谐美和哲理的深美,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不朽名篇。他的译著《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是中国莎氏作品翻译的高原。——江苏作家网
在中国现代诗史上,卞之琳的定位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他所追求的语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一个人做得比他更完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