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元年(881),
黄巢占领
长安,
杜光庭随
李儇入蜀,遂留
成都市。杜光庭还著有《道门科范大使集》等10余种道教科仪著作,确立了道教科仪的体系和基本内容。此外,杜光庭还集有《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历代崇道记》、《
墉城集仙录》、《
神仙感遇传》等
道教地理、历史、神仙传记著作。
杜光庭,字宾至(一作圣宾),自号东瀛子,处州云(今属
福建省)人(一说长安人或括苍人),生卒年不详。
李漼咸通年间(860-873),应试不第,乃入
汉中天台山修道,颇有声名。
李儇曾召见,赐以紫袍,充
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出入禁中。中和元年(881),
黄巢占领
长安,
杜光庭随僖宗入蜀,遂留
成都市。后事前蜀王建,为
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
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嗣位后,授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
大学士。晚年居
青城山白云溪,卒年85岁。
杜光庭生平著述很多。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他阐述了“道即气”的
宇宙本源论。认为道的本质是气,是生成天地人和万物的本源,这是继承了传统元气论的朴素
唯物主义思想。而且,他还把这种人成于气的学说纳入
道教的修炼思想中,提出了一套清心寡欲、舍恶从善、存三守一以达到返本还源的内修方法。
杜光庭还精研《
道德经》,依据
李隆基注疏,发挥微言大义,著《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对老君的事迹及《道德经》出现的历史背景、《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意义、以往注解《道德经》的各家和他们的不同意向等,都作了总结和说明。
总之,杜光庭对道教的各个方面,诸如道教历史、经典、思想源流、神仙怪异、洞天福地、
科学教育斋仪等都有所论述,并做了一定的系统总结工作,是道教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