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多年从事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及人才培养。在杂环
化学、糖化学、
多肽化学及植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糖化学研究中,首创并发展了三种糖C-1位离去基,用于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合成C,O,S,N-类化合物及
低聚糖;在血吸虫病合成多肽疫苗研究中,设计、合成并筛选出的活性肽段,经多种动物活性实验,减虫、减卵率等现在均超过
基因工程疫苗,对中国多肽化学及肽类药物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人物经历
1946-1950年 在
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
学士。
1951-1956年 先后在北京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有机化学教研室任助教。
1956-1981年 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主任、副教授。
1981-1982年 去美国
密歇根大学大学药学院任访问副教授。
1982-1995年 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0-1998年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廿四届理事会理事。
1988-1997年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第七届常委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八届常委兼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
人物简介
出生书香门第
蔡孟深,1927年10月12日出生于
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36年移居上海英租界。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他于1943年初冒险乘
木帆船回到后方
福建省,途中遇海盗,几乎葬身大海。1945 年夏他中学毕业,正值抗战胜利,多数大学尚未在
北平市等地恢复招生,遂在
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1946年初,在上海投考四所大学均被录取,最后选择了
清华大学化学系。195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去
天津市工业局工作几个月后,调入
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从此便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的研究与教学结缘。历任药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副主任,1981年2月底去
密歇根大学药学院,被聘为访问副教授。当时密歇根大学全校约有70名访问学者,获得正式聘书的只有2人。1982年3月初回国。接任教研室主任,1985年升为教授。
重视教学工作
蔡孟深一贯重视教学工作。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近年来,尽管疾病缠身,夫人又因癌症动了手术需要照顾,但这都未能使他离开心爱的讲台,仍孜孜不倦地为中国的药学教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他备课认真,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多年来,他先后开设了研究生的“理论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合成”,本科生的“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文献”等课程。他还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主编及参加编写了《
有机化学》、《
药物合成反应》等四部教材,均已出版。专著《
糖化学》正在他的组织指导下,酝酿筹备,可望早日出版,以填补中国这一领域内的空白。
重视人才的培养
蔡孟深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多年来无论经费如何紧张,他都尽量地多招研究生,为国家多培养人才。他于1978年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生,1987年有机化学教研室成为全国第一批的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10多年来,他已培养了14名硕士,22名博士和10余名博士后。可以说,他是
首都医科大学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导师之一。蔡孟深指导研究生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不把课题规定的很死,只在选题和思路上把关,具体的路线设计则由学生查阅文献,共同讨论完成。他十分鼓励学生要多采用新方法,多用新的合成反应,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训练,才能达到让研究生在科研选题及动手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高的目的。凡是受过蔡孟深指导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他是一个十分开明和民主的导师。从有机化学教研室毕业的研究生,已遍布天南海北、世界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科研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工作,留校的也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由于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蔡孟深的许多学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如2人获
中国化学会颁发的“青年化学奖”,3人获
德国著名的“洪堡基金”的资助。这一切都包含了蔡孟深的心血和汗水。他还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大胆放手,充分信任,热情指导,在经费、人员和设备上予以充分支持,为青年教师骨干的成长创造了宽松、良好的条件。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40余载
蔡孟深从事科学研究40余载,先后涉及杂环化学、多肽合成、糖化学、植物化学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成果,在中国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申请了有关血吸虫病合成多肽疫苗的专利4项。早期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杂环化学,1958年起即对1,2,4-三类、氮杂
嘌呤、
黄酮、氮杂黄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
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发现了1,2,4-三嗪类化合物与类化合物极不相同的异常化学性质,其不正常对甲苯磺化在1,2,4-三嗪的5-或6-位生成异常产物,通过现代波谱手段确定了难以判断的产物的结构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1986年曾在
美国著名的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上作为大会主要报告人之一,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热情关注。90年代筛出两种二氢吡啶衍生物,在动物体内有较高抗
高血压活性,正按一类新药报批要求进行工作。
合成多肽疫苗研究
蔡孟深注意到生物活性多肽受到科学家的日益重视,1985年起开展多肽合成研究,在调节肽的合成与功能研究中,发现了有抗肿瘤、抗血栓活性的肽段:还进行了合成多肽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如乙型、丙型肝苗多肽疫苗,
日本血吸虫多肽疫苗及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试剂研究;其中戊肝诊断试剂已做成试剂盒应用于临床检验,血吸虫病合成多肽疫苗筛选出很强活性的肽段,经兔、
小鼠体内免疫保护实验,减虫率分别高达95%、75%,小鼠体内的减卵率亦高达75%,居领先水平,取得较大成果。在1994年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WHO/TDR)与中国卫生部联合举办的中外专家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生物学研讨会上代表中方专家作报告,受到TDR负责官员的重视,已申请专利4项。蔡孟深曾主持1989年
中国药学会全国第一届肽类药物学术讨论会。作为会议副主席,筹备并主持了中国生化学会、中国药学会1994年国际性中国
多肽学术会议(CPS’94),会议论文获大会H.H.Liu奖。
糖化学研究领域
蔡孟深敏锐地注意到探索
糖苷、
低聚糖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是糖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86年起又开辟了糖化学研究的新领域,经过10余年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并应用三
氟乙酰氧基、三氯乙酰氧基及3,5-
二硝基苯甲酰氧基等作为糖C-1位离去基合成C,O,S,N-苷类化合物及寡糖取得成功,三乙酸及其类似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好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为国际上有数的几种合成指定构型的有关糖衍生物及寡糖的通用方法。对糖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了中国外同行们的重视。迄今已发表糖化学研究的论文80余篇,每年都有许多外国学者来函索要论文单行本。他所领导的糖化学实验室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糖化学实验室之一。因此,国际糖化学学会主席P.Sinay聘请蔡孟深为国际性糖化学及生物化学杂志《Carbohydrate Letters》中国地区编委。
承担着多种社会职务
在承担大量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蔡孟深还承担着多种社会职务。1984年起连任北京化学会第十一、十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兼有机化学专业组组长。1990年起连任
中国化学会第廿三届、廿四届理事会理事。他还兼任
中国药学会药化学会肽类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医学化学学组副组长兼华北地区组长。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学通报》常务编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通过这些兼职,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1982年3月蔡孟深加入
九三学社,1984年被选为九三学社第六届北京市委候补委员,1988年被选为第七届北京市委常委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92年被选为第八届北京市委常委兼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上他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崇高荣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鉴于蔡孟深多年为中国的药学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成就,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1991年获国务院表彰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第九版世界知识名人录,1993年获
首都医科大学桃李奖。
国际学术会议
蔡孟深精通
英语,在大学阶段学习了
德语,毕业后50年代初学习了
俄语,年届38岁还上业余
法语班。掌握四门外语对他的业务成长及国际学术交流起了很大作用。他先后4次访问
美国,还去过
德国、
日本、
加拿大、
意大利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蔡孟深有多方面业余爱好。爱看小说、话剧、
芭蕾舞,爱听古典音乐。在大学阶段学过
钢琴,参加过
清华大学合唱团,1990年进入由
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者及高校教师组成的科技之星合唱团,现在是
首都医科大学教工合唱团的积极分子。
一生要留下点痕迹
蔡孟深之所以取得较多成果,是他看到中国科学事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促使他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上努力拼搏,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曾说过“知识分子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一生要留下点痕迹”这句话对他影响很深。1982年初蔡孟深回国后,奋斗了10 余年,从来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平时在校讲课,指导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工作,节假日看有关文献,审学术稿件,修改论文,暑期外出开会,便算是休息。他担任教研室主任,在工作中团结同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共同搞好教学、科研,使北医大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集体,这都渗透着他的辛勤汗水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