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风桥位于北京市
西城区白云观街白云观内,始建于明代,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是一座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长9.5米,宽3.2米,有四对望柱和三对镂空宝瓶护栏,方池周围有16根望柱及护栏。桥的下面是一个开挖出来的无水方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旱桥,名为“窝风桥”。
窝风桥在白云观山门内,横跨在
碘化钠的方池中间。白云白云观窝风桥观位于西便门西南一公里,是北京著名的
道教圣地。进入
白云观山门有一座南北向的单孔
石桥,名为窝风桥。
桥身、桥面为叶青石所砌。桥栏采用精美的
汉白玉雕刻而成。然而,桥下没有滚滚的流水,也没有深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旱桥,名为“窝风桥”。
1988年再次重修,并立重修石桥碑。桥下两侧各悬挂一枚古代铜钱模型,上有“铜响福兆”四字,钱眼内系一小
铜钟。人们向钱眼投掷铜钱(现今用铁片代替),若是击响铜钟,则为大吉大利之兆。
窝风桥为单孔
石拱桥,桥长9.5米,宽3.2米,有四对望柱和三对镂空宝瓶护栏,方池周围有16根望柱及护栏,望柱刻浮云龙腾凤舞纹。
这是一座特殊的桥。因为它不是架在河上或者水池之上。它的下面是一个开挖出来的
碘化钠方池。它完全是一座旱桥。
其一:相传为记念
道教全真派创立者
王重阳祖师而建。原来,
王重阳祖师于金正隆四年(1159年),弃家外游,在甘河桥遇异人,授以修炼真诀,于是出家修道。后离开
陕西省,前往
山东省传道度人,并创立了
全真道。后世全真派教徒,于山门后修建“甘河(干河)桥”以记念创教祖师,实属情理之中。如陕西西安八仙宫内亦修有一石桥,名“
天生桥”。
另有说法,王铭珍先生《为白云观窝风桥正名》一文中讲:1931年日本人
荒木经惟测绘学的“白云观平面图”,图上标明此桥名日“泮桥”,桥下日“泮池”。日本人小柳司气太编写、1934年发行的《白云观志》称:“殿前有石池,谓之泮池,石桥架焉,谓之泮桥。”把窝风桥叫成“泮桥”,不过,人们还是用通俗叫法称泮桥为“窝风桥”。
关于窝风桥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传说明代时,一名
王姓僧人认为佛
白云观窝风桥家
道教不和,故借宫中太监之势力,在白云观西侧建一座寺庙,取名“西风寺”,想用“西风”驱散“白云”。白云观的道士感到不妙,急想对策,就在山门后挖方池建石桥,池中无水,只为用桥洞抵御西风,制煞西风,化“西风”保“白云”,逢凶化吉。王和尚无奈只得改庙名,白云观从此香火更加旺盛。后来在窝风桥洞悬挂一枚大铜钱,方钱眼上挂一
铜钟,游人以铜钱投掷之,打中铜钟者,为大吉大利,民间称之为“打金钱眼”,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民俗娱乐活动。
窝风桥的名称就此传开了。后来,
白云观逐渐成了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座窝风桥也被巧妙地利用起来。在桥洞中悬挂一枚大大的铜钱,钱孔里又挂了个铜钟。游人可以用铜钱(现在用铁片仿制的铜钱代替)瞄准铜钟投掷。击中铜钟发出响声象征大吉大利,福星高照。民间称为“打金钱眼”。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民俗娱乐活动了。尤其是到了
春节庙会,这里人山人海,游人纷纷购买铁铜钱,男女老幼排着长队兴致勃勃地“打金钱眼”,为庙会的一大景观。
白云观“会神仙”这项节目,一直到清和民国还盛行,却已经变为了庙会中的一种游戏项目,邱道士让位于
赵公明,民俗色彩都被钱弄得有些光怪陆离。
清时有竹枝词:“才过
元宵节未数天,白云观里会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个个真人只要钱。”
民国有竹枝词:“白云观里会神仙,绿女红男席地眠,我不求仙占吉利,窝风桥下掷铜钱。”后一首竹枝词里所说的“窝风桥下掷铜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白云观庙会另一种带有民俗色彩的节目,叫做“打金钱眼”。窝风桥,是
白云观里的一座石桥,如今重修,桥洞下悬挂一枚直径三尺有余的硕大铜钱,桥洞后蒲团上端坐一位鹤发童颜闭目养神的老道士。所谓“打金钱眼”,就是用真钱在桥边换币处换来小铜钱,然后将小铜钱往那枚大铜钱中间方形的钱眼里扔,如果小铜钱能够从钱眼里穿过,这一年便会过得顺利安详;如果再能够击中后面端坐的老道士身上,便是交上了好运,大吉大利。看当年玩过这个游戏的
刘叶秋老先生在他的老书《京华琐话》里讲,由于人站在桥上是往下面的桥洞掷钱,角度的关系,很少有人会能够让钱从钱眼里穿过。只有小铜钱撞击在大铜钱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平添了几分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