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秋海棠
大新秋海棠
大新秋海棠(学名:Begonia daxinensis Ku)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根状茎伸长,长圆柱状,横走,表面凹凸不平整,节处有残存膜质的褐色鳞片,和细长的纤维根。
叶全部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近圆形或横的宽卵形,长10-10.8厘米,宽约11.5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不等心形,窄侧宽约2.9厘米,宽侧宽约5厘米,边缘有极小而细浅锯齿,齿尖有短芒,上面褐绿色,无毛,下面淡褐色,沿脉被短而贴生的柔毛,掌状7条脉,在下面明显,窄侧2条,宽侧4条,中部以上呈羽状脉;叶柄长10-14厘米,有纵棱,被褐色卷曲毛;托叶膜质,卵形,长约6-7毫米,先端有短刺头,早落。
花葶高13-20厘米,中部以上疏被卷曲毛,中部以下近无毛;花4-6朵,呈2回二歧聚伞状;雌雄花均未见。
蒴果下垂,果梗2.5-3厘米,分枝长2.5-3厘米,均被极疏卷曲毛;轮廓卵状长圆形,长约1.5厘米,直径6-8毫米,无毛;1室,具3侧膜胎座,每胎座具2裂片,具3翅,翅近等大,半圆形,长5-7毫米,贴生于子房的长度上。果期4月开始。
生长环境
大新秋海棠生长于石上阴湿处。
大新秋海棠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股份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这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适合生长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分布范围
大新县秋海棠分布于中国广西(大新)(即模式产地)。
近种区别
大新秋海棠外形近似龙州秋海棠,唯该物种成熟的叶片上面无毛,下面沿脉贴生短柔毛;花4-6朵;3翅近等大而不同。
病虫防治
叶斑病
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生。
灰霉病
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葡萄孢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根腐病
由腐霉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状:感染这种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弱、叶片发黄。诊断方法是茎部和根系出现黑色的糊状物,从插条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茎和叶片的部。根部和茎段的腐烂经常是成片发生,而通过栽植床,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插条。
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上控制,即从繁殖之初就使用无菌材料,对上盆基质和栽植床进行消毒处在栽种前后用杀真菌药剂进行处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尽量减少水的灌溉量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促进根的长势。
猝倒病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症状:发病后有褐色的霉状物附着在病上。霉状物可以从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是由于植物根茎部长出的霉状物。立枯丝颜色常为红褐色,外形似蜘蛛网。
控制方法: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喷洒不同的杀菌剂来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枯萎病
由白绢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状:白绢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叶片和茎部最容易观察到。最初,茎段与介质接触的地方有水渍状病斑,另一个症状叶片表面或基质上长出扇圆形的霉状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随着发育变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温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则很容易导致插条的腐烂。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应尽快移出种植区域并将植株销毁。
保护级别
大新秋海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近种区别
病虫防治
叶斑病
灰霉病
根腐病
猝倒病
枯萎病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