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熊
食肉目熊科短面熊属哺乳动物
眼镜熊是食肉目熊科短面熊哺乳动物,别名安第斯熊。该熊体长为1.2~1.8米,全身呈黑色或棕黑色,只在眼睛周围有一圈灰白至浅黄色的似眼镜状的斑纹,因而叫眼镜熊。这些白圈差异很大,因此每只熊的“眼镜”形状也大不相同。眼镜熊在熊科动物中体形中等,头体长112~222厘米,肩高70~90厘米,尾长约7厘米,体型大小有明显的性二型性,雄性体重100~175千克,雌性体重60~80千克,四肢较短而有力,足掌宽大,爪长而弯曲。毛厚密且粗糙。头圆,耳较小,相比于其他熊科,其吻部是最短的。该种熊毛色为通体黑色或栗色,有白色的环或者半环围绕在眼周围。
眼镜熊是唯—产自南美的熊,主要栖息在安第斯山脉的北部森林里。它们以植物为食,经常吃树叶、树根和果子。在其食谱当中,肉类很少达到5%以上,而且主要是昆虫和腐肉。眼镜熊不冬眠,因为它们不必因季节变化而担心食物无着落。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植物,它们所吃的食物也随之变化,所以不会出现食物短缺,因而它们终年充满活力。眼镜熊擅长攀爬,夜晚睡在树上它用树枝建造的简陋的巢穴中。眼镜熊生活在委内瑞拉阿根廷巴拿马共和国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以及玻利维亚等国家,地理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的低海拔森林。
眼镜熊4-6月配种妊娠期持续5-8个月。交配后,雌性似乎可以暂停胚胎发育。当妊娠条件成熟时,妊娠得以继续,胚胎继续发育。幼崽出生于1 1月至来年2月,大约在当地植物挂果旺季前的6周。新生的幼崽双眼紧闭,个头也很小。
形态特征
眼镜熊的毛发中等长度,全身的毛色通常均匀的为黑色,也有红棕或栗色的个体。皮毛十分厚密粗糙。它们的相貌独特,口鼻部分和多数熊科一样,颜色较浅,但最有特点的是它们的眼睛周围有一圈或粗或细的奶白色纹,将眼睛上的黑斑隔开,在眼睛周围形成环,远看好似戴着一副黑墨镜,眼镜熊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这圈奶白色的纹路往往会在喉部汇集,并顺着喉咙继续向下延伸,形成胸斑。较浅的胸斑变化很大,每个眼镜熊都独一无二,并且可能完全不存在。
该物种身材矮胖,耳朵圆小,脖子粗而短,口吻部粗壮。还有一点颇为独特的是,眼镜熊只有13对肋骨,而不是像其他熊科那样有14对。此外,它们也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大约70毫米长,通常被皮毛完全隐藏。像所有的熊一样,眼镜熊具有跖行的姿势,前肢比后肢更长。四肢的这一特征使大多数熊具有惊人的攀爬能力。相对于它们的体型,眼镜熊拥有任何熊种中最大的颧脚肌。这种肌肉组织特征,连同颊齿的钝齿蟳,可以适应主要的食草习性。 
栖息环境
眼镜熊的的活动范围是沿安第斯山脉热带地区,占用面积约260,000平方千米。下限在西秘鲁范围内;上限位于玻利维亚卡拉斯科国家公园内。 
眼镜熊在其分布范围内栖息于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中,包括雨林、高海拔和树木稀疏的草原、干燥森林和灌丛沙漠,最常见于茂密的森林中,那里有大量的食物和庇护所。它们还存在于高山寒冷植被、灌木林和草原中,抑或沿海那些长着低矮灌丛的沙漠都让它们愉快生活。这些熊根据季节性变化在各类型的栖息地的之间旅行,但是这些迁徙的时间和驱动它们的原因尚不清楚。 发现它们活动的高度为475-3658米,大部分位于190-2350米之间。 
生活习性
领地
眼镜熊运动性迁徙,范围在7-27平方千米。这些熊不太可能具有很高的地域性,因为已经观察到它们以食物丰富的小群聚集。眼镜熊的家庭范围内的因季节性和性别有差异。据报道,在雨季,雄性的平均活动范围为23平方千米,而在旱季则为27平方千米。据报道,在雨季,雌性的平均活动面积为10平方千米,在旱季为7平方千米。 
活动
眼镜熊通常在晨昏或夜间活动,白天则躲在树洞、岩洞或树干间睡大觉。眼镜熊攀爬技巧娴熟高超,所以它们也乐于多花点时间待在树上。它们有时候干脆在树上做窝,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窝里等着果子成熟。眼镜熊也无需冬眠,因为生存环境地的食物来源丰富,一年到头都不会断档。
眼镜熊的活动模式主要是昼夜的,但随季节和地理区域而变化。由于全年范围内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获取食物,因此眼镜熊不会冬眠。它们往往是孤独的动物(雌性带着小熊的除外),但据报道在食物丰富的地区会聚集。这些熊是出色的登山者,并且在树上花费大量时间。眼镜熊的更独特的特征之一是它们使用平台或“巢”,这些熊在它们觅食的树木的林下搭建的。这些平台也用于睡眠。 
食性
眼镜熊是十分喜爱果类食物的杂食性动物,或许正因为如此,凤梨在它们的食谱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接近50%。为了摘食果实,它们会爬到树上或高大的仙人掌科上,攀爬高度超过10米,还能灵活地从一棵树直接爬到另一棵树上。在果实即将成熟的季节,为了心爱的美味,它们甚至干脆在树上守候个三四天。果实当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在其他日子里它们会寻找其他食物,例如各种浆果、仙人掌、蜂蜜、植物根状茎、竹子,甘蔗。另外,为了丰富食谱,它们也会捕食那些小型啮齿动物、鸟类和昆虫,有时它们也会捕食山貘。如果实在没多少可吃,它们还会偷袭放养的家畜,这种肉类食物据粗略估计约占食谱的4%。这些动植物提供了平衡饮食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眼镜熊也会偷袭击农民的农作物,尤其是玉蜀黍属,这常常导致眼镜熊被枪杀。 
感官
嗅觉是眼镜熊交流的主要方式。已经描述了在母熊和幼崽之间使用的至少五种不同的交流声音。 
分布范围
眼镜熊是南美唯一存在的熊种,是热带安第斯山脉的特有物种。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该物种的分布很长(约4,600千米),狭窄(约200-650千米)。从北到南,在委内瑞拉的佩拉塞拉山和梅里达山脉哥伦比亚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安第斯山脉;厄瓜多尔安第斯山脉的东西方斜坡;跨越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三个山脉,包括北太平洋沿海沙漠的一部分;以及玻利维亚热带安第斯山脉的东部斜坡。2016年证实在阿根廷北部存在眼镜熊。2014年通过遗传学测试,鉴于这些存在点位于玻利维亚已知最南端的300公里(直线)以内,因此它们可能代表的是游荡个体而不是常住居民。 
分布于南美洲中西部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西南部以及巴拿马共和国南部。 
繁殖方式
眼镜熊是季节性的繁育物种,交配季节大约在每年的4-6月。情侣们会在一起待上几日,其间配种数次。熊仔通常在11月至翌年2月降临尘世,孕期长达6-8个月。这么长的孕期是因为存在受精卵延迟着床现象的缘故。受精卵的延迟着床十分有助于宝宝未来的成长,幼崽通常在果实季节开始前几个月出生,这使幼崽在果实成熟之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断奶以便食用。眼镜熊妈妈每次会生下1-4个孩子,双胞胎最常见。熊仔刚出生的时候小的可怜,只有300-360克重,幼仔的大小与雌性的体重以及食物来源的丰富和多样成正比。幼崽天生闭着眼睛,它们的眼睛在30-42天左右睁开,等长到3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跟着妈妈去外面溜达了。眼镜熊幼仔出生后与母亲在一起长达一年。在此期间它们完全依赖母亲。幼崽的父亲不参与喂养,雄性还可能会吃掉与它们接触的幼崽。雄性和雌性熊均在4-6岁之间达到性成熟。圈养状态下的眼镜熊寿命大约有20-25年。寿命最长的是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动物园,一只眼镜熊的寿命达到36岁8个月大。
该种是一雄多雌性配种,并且具有植入延迟性。在圈养中,雌性在一个繁殖季节内表现出3-4个发情周期,没有季节性卵巢活动。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在野外都有交配的记录,但在3-10月之间达到最高。产仔数从1-4只不等,可能与雌性体重和食物丰度有关。在玻利维亚的实地观察表明,分娩是在果实旺季之前的2-3个月,这可能是因为当果实丰富时,母亲可以带着幼崽离开巢穴。在人工饲养中,出生时间随纬度而变化,但出生通常发生在2-9月。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
根据历年的专家知识,数据外推,遗传分析,标记回收,无线电跟踪和符号调查以及生态模型已用于估计眼镜熊的种群数量和密度。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以及非法杀戮,野生种群正在减少。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国家评估,估计委内瑞拉2003年为1,100-1,600头熊,哥伦比亚2003年为3,000-6,000头,厄瓜多尔2007年为1,200-2,000头,玻利维亚2010年约有3,000头熊。这些全国范围的粗略估算得出的范围在其260,000平方千米范围内为13,000-18,000头熊(每100平方公里为5-7头熊),这与根据经验得出的三个标记重获(重新观察)密度估算合理地一致。每100平方公里是3-8头熊(2007年)。但应注意的是,该物种的所有丰度和密度估算值都有已知偏差,因此,估算值之间的一致性并不是对其准确性的验证。 
濒危原因
眼镜熊与许多物种一样,栖息地的丧失在种群减少中起着重要作用。 仅在厄瓜多尔,眼镜熊的自然范围内的合适栖息地估计损失了40%。 这造成了孤立的小岛屿熊种群。 由于眼镜熊在不同的季节要依靠不同的生境来获取食物,因此必须保护大片区域,以确保眼镜熊全年都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尽管眼镜熊是颇为温顺的动物,不会到处惹事生非,即便发怒也没有杀人记录,但还是被人类捕杀。因为它们的肉、皮毛、血液和骨骼都能卖钱,偷猎者不会放弃这种机会。随着栖息地逐渐减少,它们的聚居地也因此被逐步分割,形成多个“孤岛”,这令这些动物的未来更加堪忧。但各国政府对眼镜熊的保护措施仍然极为有限,有些国家公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当地政府又要保护农场主的利益,以至于有些农场主已被允许使用那些保护用地。
物种发现
2022年10月23日消息,秘鲁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帕斯科一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头野生成年眼镜熊。
参考资料
眼镜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领地
活动
食性
感官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濒危原因
物种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