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栒子
蔷薇科栒子属植物
红花栒子(学名:Cotoneaster rubens)是蔷薇科栒子属的植物,直立或匍匐落叶至半常绿灌木,高0.5-2米,常具不规则分枝。分布于不丹、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100米的山坡密林中和林缘草地。入秋,叶由绿变红色,为一优良观叶树种。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直立或匍匐落叶至半常绿灌木,高0.5-2米,常具不规则分枝;小枝粗壮,圆柱形,灰黑色,幼嫩时具糙伏毛,老时无毛。
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2.3厘米,宽0.8-1.8厘米,先端圆钝而常具小突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无毛,叶脉下陷,下面密被黄色绒毛,叶脉突起;叶柄粗壮而短,长1-2毫米,具柔毛;托叶早落。
花多数单生,直径8-9毫米,具短梗;萼筒钟状,外面具稀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钝,外面有柔毛,内面仅沿边缘处有柔毛;花瓣直立,圆形至宽倒卵形,直径4-5毫米,先端钝,栗色雄蕊约20,比花瓣短;花柱2,离生,稍短于雄蕊;子房顶端具柔毛。果实倒卵形,直径8-9毫米,红色,具小核2或3。花期6-7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红花栒子与单花栒子的区别在于本种的叶片多数近圆形,先端钝,下面密被黄色绒毛,花红色,萼筒外面有毛,而后者叶片多数卵形,先端急尖稀圆钝,老时下面近于无毛,花粉色,萼筒外面无毛。
主要变种
小叶红花栒子,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叶片较小,长8-10毫米,宽6-8毫米,先端钝或有微尖,果实多具3小核。分布于四川省西北部茂县理县等高山地区。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4100米的山坡密林中或林缘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缅甸不丹也有分布。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主要变种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