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晓春,男,
汉族,1960年2月出生,
庐江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1977年2月参加工作。
现为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省部共建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1985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4至1996年在英国Reading大学食品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5-9月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1985年起在安徽农业大学工作,历任
生物技术中心副主任、轻工业学院院长、副校长,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书记等职务。
2016年12月任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7年1月,任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8年3月,任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安徽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019年11月,任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安徽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常委。
任免信息
2018年3月23日,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一次常委会议通过,宛晓春任安徽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3月30日下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宛晓春任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2019年11月29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罗平为安徽省科技厅厅长。上述信息显示宛晓春不再担任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学术兼职
兼任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副组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副主任委员、《
茶业通报》主编等职务。现任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第十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秘书长。
荣誉成就
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被国家人事部记
一等功,获得过安徽省青年科技奖,
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振华科技扶贫奖等荣誉。
1996年以来,作为
茶学学科带头人,带领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队伍,以科研平台建设抓手,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在人才队伍、科研平台、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设了农业部、安徽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建立了茶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首批皖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推动茶学学科成为农业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争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948项目、农业成果转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30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录;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4项;获得农业部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项,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
一等奖一项,
二等奖三项,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
三等奖两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出版专著《茶树次生代谢》、《中国茶谱》,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承担的《茶叶生物化学》课程建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宛晓春在列。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是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次生代谢、茶叶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和食品化学。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揭示了茶儿茶素氧化形成
黄精茶色素的机理;主持农业部948项目,研建了我国首条炒青绿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探明了茶叶由糖苷类香气
前体水解形成花、果香气的机理;主持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实现了葛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科研项目
1.茶树
咖啡因合成酶cDNA及转基因配套技术的引进.农业部9482.
祁门红茶农残卫生指标控制及新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科技部国家攻关地方重大项目
3.茶树糖类香气前体物质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科技部攀登计划
4.
黄葛藤黄提取、综合利用及葛根种植.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5.葛根黄酮及其单体分离纯化技术中试.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国科发社
6.
茶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与转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农业部948首席专家
8.茶氨酸合成代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
9.茶氨酸代谢及其合成关键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安徽茶叶积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科技部星火计划
11.
黄山毛峰清洁化生产线研制.2006年度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农科办[2006]38号
12.茶叶中
吡虫啉的测定HPLC法.农业部2006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农财发[2006]64号
13.茶叶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国家支撑计划
14.茶树次生代谢物质研究(创新团队).教育厅科研经费
15.茶鲜叶质量近红外评价.农业部948项目(2008-2009)
16.安徽特色大宗名优茶的现代化加工设备和技术研发。安徽省2008年科技
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17.茶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2008~2013 )
18.茶叶多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改性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教育部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2008~2010)
19.特种茶ISO国际标准制定.国家标准委(2008~2011)
20.
普洱茶加工.云南孟海茶厂(2008~2011)
21.
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功能验证及其对茶氨酸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国家基金30972400
2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茶产业岗位专家,农业部科技项目(2012-2017)
23.茶叶对畜禽健康的功效及机理研究,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
24.大别山道路研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5
25.茶叶化学与健康,安徽省其他厅局委及地市级项目,2014
26.服务安徽省茶产业-茶树
基因组,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
27.茶树生物学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安徽省其他厅局委及地市级项目,2013
28.115创新团队十大优秀团队,安徽省其他厅局委及地市级项目,2013
29.夏
秋茶加工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
科研成果
成果
1.绿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安徽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 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090-1宛晓春、
李尚庆、
张正竹、夏涛、吴卫国等
2.绿茶清洁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
三等奖KJ2008-D3-013-01,2008
3.
黄山毛峰清洁化加工生产线的研建与应用,
黄山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黄山市人民政府2008-1-R1
4.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
二等奖 中国茶叶学会 2009-2-02
宛晓春、李尚庆、张正竹、夏涛、杨庆等
5.天然高香液体茶的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03 132239.5),2006 (排名第二)
6.应用
铁氰化钾 氧化制备
黄精茶色素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00 1 12566.4),2003(排名第一)
7.葛根种植及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2007年省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8.茶叶
糖苷类香气
前体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2006年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排名第一)
9.淀粉分子结构与功能性质的研究,2002年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排名第四)
10.茶叶糖苷香气前体的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研究,2002年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
二等奖(排名第二)
11.红茶色素形成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2001年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排名第一)
13.由表儿茶没食子酸氧化形成一种新的
黄精茶色素,2000年安徽省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一等奖14. 茶叶质量安全与加工利用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应用,2014-2016年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一等奖,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6-11-29(排名第一)
15. 茶树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其转化与调控机理,201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安徽省科技厅,2016-08-30(排名第一)
16. 绿茶提高肉鸡和蛋鸡产品品质的饲用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茶叶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茶叶学会,2015-10-18(排名第一)
论著
1)宛晓春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
2) 宛晓春主编, 《中国茶谱》.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1月
3) Tie-Jun Ling,Xiao-Chun Wan, Wei-wei Ling, Zheng-Zhu Zhang,Tao Xia, Da-Xiang Li AND Ru-Yan Hou,New Triterpen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aSpecial,Microbial-Fermented Tea;Fuzhuan Brick Tea,J. Agric. Food Chem.2010, 58, 4945–4950
4) Lin Chen, Qi Chen, Zhengzhu Zhang, Xiaochun Wan*.A novel colorimetricdetermin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content in tea infusions with 2,4-dinitrofluorobenzene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9, 22(2):137-141 (通讯作者)
5) Tiejun Ling, Zhengzhu Zhang, Tao Xia, Weiwei Ling, Xiaochun Wan*,Phytoecdyster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Klaseopsi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9 ,(37): 49–51(通讯作者)
6) Changjun Yang, Daxiang Li, Xiaochun Wan. Combination of HSCCC andSephadex LH-20 Methods. An Approach to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MainIndividual Theaflavins from
黑色 Tea.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08,861(1):140-144 (SCI 收录,通讯作者)
7) Daxiang Li, Changjun Yang, Ying Chen, Jiang Tian, Lijun Liu,Qiuping Dai,Xiaochun Wan, Zijian Xie. Identification of a PKCε-dependent Regulation ofMyocardial Contraction by Epicatechin-3-gallat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2008,294(1)H:345-353 (SCI 收录,合作通讯作者)
8) 房江育,宛晓春*. 茶树叶与根表面的XPS表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9):2196-2200 (SCI 收录,通讯作者)
9) C.B. Fang, X.C. Wan*, H.R. Tan and C.J. Jiang, Identification of Isoflavonoids inSeveral Kudzu Samples by High-Performance
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Chromatography and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质量 Spectrometry (HPLC/ESI-MS) ,Journal of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6,44(2):57-63 (SCI收录,通讯作者)
10) Congbing F,Xiaochun Wan*,Changjun Jang, Huarong Tan, Yinghui Hu,Haiquan Cao. Comparision of HPTLC, HPLC, and HPCE for Fingerprinting ofPueraria Radix. Journal of planer chromatography 2006,(19):348-354(SCI收录,通讯作者)
11) C.B. Fang, X.C. Wan*, H.R. Tan and
CJ集团 Jiang,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isoflavonoids in Several Kudzu Samples by 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HPCE) ,Annali Di Chimica,2006,96(1-2): 117-124 ( SCI收录,通讯作者)
12) Congbing Fang,Xiaochun Wan*,Changjun Jang, et al.,Comparision of HPTLCand HPLC for Determination of Isflavonoids in several Kudzu Samples, Journalof planer chromatography.2005,18(1):73-77 (SCI收录,通讯作者)
13) Ping Li,Xiao-Chun Wan,*,Zheng-Zhu Zhanga,Jian Lia,
左姓Jun Shenb.A novelassay method for theanine synthetase activity by capillary electrophesi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5, 819(1):81-84 (SCI收录,通讯作者)
14) 房江育,宛晓春,水稻中的纳米硅及其紫外吸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2):2315-2318 (SCI收录,通讯作者)
15) Tiejun Ling, Tao Xia, Xiaochun Wan,Daxiang Liand Xiaoyi Wei. Cerebrosidesfrom the Root of Serratula chinenisis, Molecules,2006,11,677-683 (SCI收录)
16) Xia T, Shi,SQ;Wan,XC.Impact of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n the chemicaland sensory quality of tea infusion.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6, 74(4):557-560 (SCI收录)
17) ZHENG-ZHU ZHANG,Ying-Bo LI, Li QI,xiao-chun WAN.Antifungal activities ofmajor tea leaf volatile consitituents toward Colletorichum camelliae
质量a,J.Agric,Food Chem,2006,54,3936-3940 (SCI收录)
18) Wang, XG. Hu,SX; Wan, XC; et al.Effect of Microbial
发酵 on CaffenineContent of Tea Leaves, J.Agric,Food Chem,2005,53,7238-7242 (SCI收录)
19) Xiaogang Wang, Xiaochun Wan, Shuxia Hu and Caiyuan
pan,Study on theincrease mechanism of the
咖啡因 content du
戒指 the
发酵 of teawith microorganisms,Food
化学,2008, 107(3): 1086-1091 (SCI收录)
20)
YEYun LI,
常姓Jun JIANG*,Xiao-Chun WAN,Zheng-Zhu ZhANG, Da-XiangLI ,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b-Glucosidase From FreshLeaves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Acta Biochim BiophysSin,2005,37(6):363-370 (SCI收录)
21) M.Jun,H.-Y.,J.Hong,X.C.Wan,
计算机科学Yang,AND C.-T.Ho,Comparison of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soflavones from Kudzu Root(Pueraria Lobata Ohwi)J.of Food Sci.,2003,68:2117-2122(SCI收录)
22) Xiaochun Wan, Present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of tea in China, The 200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HA Culture and Science, Japan,2004
23) Xiaochun Wan, Zhengzhu Zhang, Tao Xia, Variation of Glycosidic Tea AromaPrecursors, Volatile, β-glucosidase Activity and Respiration in Tensity During
Green Tea Withering,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HA Cultureand Science, Japan,2001
部分科研成果:
1.首次发现一条儿茶素氧化的新途径,在国内首次将双液相发酵系统引入儿茶素氧化,系统地利用茶鲜叶匀浆发酵体系研究了
黄精茶色素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红茶色素形成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获2002年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应用
铁氰化钾氧化制备茶色素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ZL001 12566.4)
2.主持农业部948项目“葛根黄酮及其单体分离纯化技术中试”,对野生中药葛根中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并确立了从鲜葛中同时分离葛粉及葛根黄酮新工艺,葛根黄酮纯度大于97%,葛根素产品纯度达98%。与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并证明了
黄葛藤异黄酮对更年期骨质琉松症的
药理学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薄层色谱(HPTLC)技术,建立了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以野葛
细胞悬浮系为研究体系,通过不同
物理化学因子处理及
前体化合物饲喂实验,系统研究了葛根离体培养条件下异黄酮化合物的代谢机理。“葛根种植及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获07年安徽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3.研究了中国特色水果、茶叶和
茉莉花中,由键合态
糖苷类物质
水解,
游离态苷元形成香气的生化机理。系统地研究了茶鲜叶中主要香气物质的糖苷类前体及内源ß—
烷基糖苷酶活性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调控。利用酸水解方法释放
速溶茶和茶渣中的键合态香气的“天然高香液体茶的加工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ZL 03 132239.5)
4.完成了黑曲霉ß-葡萄糖苷酶产酶菌种的选育、酶的分离纯化、丝素蛋白膜固定化及应用研究;将微胶囊技术与ß—
环糊精的包合性能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
茉莉花芳香油的微胶囊化及其在
茉莉花茶加工中的应用。包埋茉莉精油在茉莉花茶加工中得到初步应用
5.作为农业部948项目“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的首席专家,带领课题组自主研制了国内外第一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它改变了我国现有茶叶生产中加工机械单机作业的状况,实现了从鲜叶到干茶的全过程连续化生产,并为实现数字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通过清洁能源的选择利用、清洁化加工材料的选用、污染和噪音控制、加工环境卫生的改进等,实现了清洁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