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川路出身低微,但由于他的办事能力强而且人品高尚,深得上级的信任。天保六年(1838)发生“仙石骚动”,即
但马国出石藩仙石家的武士骚动,同时它又是出石藩家老仙石左京的阴谋事件,老中松平康任(滨田藩主)等还参与其间,办理起来十分棘手,后来事件由幕府处理。那时首席审判官是寺社奉行胁坂安童(龙野藩主,后升为老中),川路参加这个事件的检察和审讯。由于事件判断有功,同年晋升为勘定吟味役,处理幕府的财政会计事务,俸禄500石,办公费300表(盛米的草包),相当于中级官吏。
川路奉公廉洁,勉励属下要勤俭节约,连地方官带着吸咀上镶银的烟袋也要批评。而自己以身作则,朝晚一菜一汤,中午盒饭加两个干梅。嘉永六年(1853)6月
美国海军舰队司令官培理率领军舰四艘来到
浦贺海面,
日本民族危机开始激化。由于川路很早就关心外国情况,海外知识丰富,在谈判中发挥了作用。川路还通过
藤田东湖同水户藩的
德川齐昭交换意见,他认识到按照当时幕府的实力不可能攘夷,主张目前首要任务是改革国内体制,在此期间如果外国强硬要求,开国也可以。
经历
1853年7月
俄罗斯使节理廷查到
长崎市,也要求通商。10月,川路作为接待员和简井政宪、荒尾成允、古贺增一同到长崎,按照上述方针和理廷查谈判。川路的外交手腕极其高明,结果关于
千岛群岛、
库页岛的国境问题决定现场调查以后再协商,对开港及通商问题不给确切答复,仅仅准许最惠国的条款。
美国培理鉴于璞廷查到
日本取得好处,安政元年(1854)2月又到浦贺港。这次有七艘兵舰,配备
大炮一二百门,水兵1000多人,以武力逼迫幕府谈判。结果同年3月签订了《日美友好条约》。
1853年(嘉永5年)9月川路担任勘定奉行(相当财政部长)兼
海防市桂(海防负责人),地位相当高了。1853年以
美国为首的欧美列强以武力迫使日本开国,民族危机严重。此时川路挺身而出,进行各项改革,一面抓财政一面抓国防,成为幕府的核心人物。然而在
幕末政局的焦点——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问题和将军继承问
题上川路被卷入斗争的旋涡。关于前一个问题,川路想通过青莲院官尊融亲王的关系来压制朝廷内的条约缔结反对派而获得天皇批准。关于后一个问题,一桥派想通过川路取得决定继承条件(年长、英明和有名声)的沼书,即要拥立
德川庆喜,反对南纪派拥立
德川家茂。尽管川路对继承问题没有积极行动,始终抱着中立态度,但仍被大老井伊直强(支持南纪派)看作是一桥派而左迁,丧失了政治权力和地位。1859年(安政6年)8月因与
安政大狱牵连而受幽禁反省处分。
庆应三年(1867)12月9日(阳历1868年1月3日)“
王政复古”
政变成功,
明治维新政府成立。明治元年(1868)1月3日
鸟羽、伏见之战爆发,新政府军胜利,幕府军败退。接着东征大
总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率领五万大军分
东海、东山、北陆三路东进,包围了
江户城,预定于3月15日全面攻城。为使幕府早日投降和减少损失,3月13日
西乡隆盛和
胜海舟就“江户无血开城”协定进行会谈。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川路圣谟耳里。
前年二月川路
中风,
偏瘫,一直病卧在床,连大小便也要人帮助,离死已经不远。然而他的思想没有停止活动,回忆往事,不禁老泪横流。自己数十年来忠心耿耿为将军服务,特别外敌进退的时候,外交方面分成小组——
美国小组和
俄罗斯小组,自己负责俄国小组,以不明确的方法把俄国的要求全部一脚踢开,而美国小组几乎全部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其结果非但没有给与评价,反而取得“骗子川路”的名声。而且上司
井伊直弼对自己也极不公正——“我讨厌他(川路)的脸,那个家伙很狡猾”。员可悲的是自己和少壮幕臣一起参加了拥立
德川庆喜为将军继嗣的运动,当初自己是暧昧的,后来逐渐明朗化,终于成为井伊一手制造的“
安政大狱”的对象,丧失了职权,幽禁在家……
川路是个改良家,对幕府还存在着幻想,死抱着已经腐朽的幕藩体制不放。他念念不忘的是“幕府改良”,而不是“幕府解体”,以改良德川幕府的办法使它继续存在下去。
他也尊敬天皇,但痛恨萨摩藩专权,特别对“
鸟羽、伏见之战”很气愤,认为它是一场“欺骗战”。现在萨摩藩来到了
江户城,而且闯进城了,“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活着干什么?再想到受井伊的处罚,心中更加委屈……
“我是德川家的武士,要有作为武士的觉悟”。他作了自杀的一切准备,换了一套寿衣,拍了照片,留下了遗诗,还秘藏一支手枪。他“一定考虑到自己瘫痪行动不便,否则一定用切腹的方法去死了”。
明治天皇元年即1868年3月15日,川路故意让侍候他的人去买东西,趁屋内无人的时候用手枪自决了。时年68岁。那时离
江户开城还有将近两个月(新政府军进城是4月11日)。虽然川路将敌人进城的日子弄错了,但死是肯定的,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用手枪自杀在日本史上川路圣谟是第一名,在当时是少有的死法。这不是赶时髦,而是出于无可奈何。他虽然使用了手枪,还用短刀在肚子上浅浅地划了一刀,象征性地切腹,体现了武士应有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