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号驱逐舰(英文:Ning Bo
驱逐舰,
舷号:139,简称:宁波舰),是一艘隶属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的
导弹驱逐舰,2006年正式服役。
宁波号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7940吨,战舰长156.5米,宽17.19米,吃水5.96米。动力组系统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组,全舰包括4台KBG-4型增压锅炉和2台GTZA-674型蒸汽轮机。配备有一部MR-750“军舰鸟-MA”型近方空情态势感知雷达和一台独特的“矿石”主被动复合雷达。导弹系统主要为"日炙"
舰舰导弹,该导弹专为美军航母量身定做,能在240公里以内,以最快3马赫的速度打击航母战斗群。在海上32节时续航2400海里,20节续航6500海里,14节续航14000海里。全舰编制296人,其中军官25名。
宁波号驱逐舰的姐妹舰为“泰州”(DD138)舰,同为
956型驱逐舰的另两艘驱逐舰为“杭州”(DD136)和“福州”(DD137)舰。
发展历程
1997年8月,中国与
俄罗斯正式签订了价值8亿美元的军购合同,向俄方购买2艘
956型驱逐舰及全部配套设备。同年11月,已更名为北方
江南造船的原日丹诺夫船厂与俄罗斯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签订合同,由北方造船厂利用中方资金继续完成处于搁置状态的956型第19、20号舰的建造工作。两艘
驱逐舰被重新赋予了956E的项目代号。
1999-2001年,中国人民海军相继从俄罗斯接收两艘956E
956型驱逐舰。两艘驱逐舰分别被命名为了“杭州”(DD136)和“福州”(DD137)舰。2002年1月,在第一批购买的2艘956E型驱逐舰交付不久,中国便和和
俄罗斯签署了一份追加购买2艘在956E型基础上做了有限技术升级的956EM型驱逐舰的军购合同,合同总价值达到了14亿美元。2004年7月,该批次
驱逐舰开始建造下水。2005年12月28日,第1艘956EM型泰州驱逐舰(DD138)由俄罗斯正式交付给中国。
2006年9月28日,北方
江南造船承建的第23艘,也是最后1艘956EM型驱逐舰交付给中国。同年11月18日,中国海军在舟山基地举行命名仪式,将该舰命名为“宁波”号(DD139),并编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战斗序列。
型号区别
宁波号驱逐舰属于956EM型,与第一批次的956E型相比,该型号舰艇的船体设计基本不变。主要的变化出现在舰体后部956E型上位于舰Y炮位的后主炮被拆除,直升机甲板被加大,在直升机甲板前左右舷各安装了一套“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并将956E上的伸缩式机库改成了固定机库。上述改进有效提升了军舰的防空能力,同时显著改善了
舰载直升机的工作条件。以中国海军此时的标准,完备的直升机维护能力和随之而来的航空
反潜能力提高,要高于一门
AK-130舰炮的价值,而改进后的956EM的主要特征也进一步趋近于西方标准的通用
驱逐舰。
基本设计
舰体结构
宁波号驱逐舰属于956EM型,满载排水量为7940吨,战舰长156.5米,宽17.19米,吃水5.96米。从布局看,956EM型的
舰桥相比956E型更低矮,舰艄部干眩较高,以改善远洋航的性能,两舷从艉部到舰桥前方附近有明显的折角线,舰艉为方形。
动力系统
956EM型与956E型一样,动力组系统都是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组,全舰包括4台KBG-4型增压锅炉和2台GTZA-674型蒸汽轮机,通过两个大轴驱动双螺旋桨。
雷达系统
“顶板”搜索雷达
“顶板”雷达(Fregat-Mae)则是1部工作在D/E
波段(1~3GHz)、采用2个相同的背靠背平面缝隙天线的三坐标对空对海监视雷达。该雷达重7.5t(含
天线阵列2.2t),输出功率为30kW,最大
仰角可达45º或55º。Fregat-Mae型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和探测高度分别为150km和30km,距离精度为120m。该雷达可探测到在130km距离内、5km上空飞行的、雷达截面积为7
平方米的飞机以及在30km距离内空中飞行的、雷达截面积为0.05m²的
导弹。在与Poima-E型
计算机处理器协同工作时,该雷达可同时探测和跟踪20个目标。
“棕桐树”导航和近海搜索雷达
战舰的主桅横桁上都并排装有3部“
棕榈”
雷达天线。该雷达是1部较新型的I
波段导航兼近海搜索雷达。该雷达的作用距离达46.3km。
“音乐台”防空和导弹制导雷达
“音乐台”雷达工作在D/E/F波段(1~4GHz),主要用于制导由
无线电指令控制的SSN-22
反舰导弹,并具有对空对海搜索能力。巨大的长套筒形
天线罩高4.5m,直径3.2m,罩内可能装有1个圆
抛物面反射体。天线具有很高的数据率。该雷达的作用距离为46.3~64.9km。
“前罩”导弹制导雷达
“前罩”雷达是1部工作在H/I
波段(6~10GHz)的导弹制导雷达。它是1种多天线系统,可为SA-N-7/17舰对空导弹提供目标照射和跟踪。该雷达的覆盖范围在
仰角上为0º~70º,在方位上为360º。每部指向天线采用1个不同的频率并提供1个射击通道。舰上共装有6部“前罩”雷达,能同时跟踪6个不同的目标。
“鸢叫”炮瞄雷达
“鸢叫”雷达是1部工作在G 波段(4-6GHz)或 I 波段(8~10GHz)的新型炮火控制雷达。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AK—l30型130mm火炮。“鸢叫”雷达采用中心馈电的圆碟形天线,天线后面是
发射机、
无线电接收机和稳定的齿轮传动装置。这些都安装在约2m高的基座上。1部这样的雷达可控制1~2门火炮,其雷达室很可能起到射击控制中心的作用。“鸢叫”雷达的作用距离为18.5~22km。
“歪椴树”火控雷达
这是1部H
波段(6~8GHz)
舰载火控雷达,用于控制4个6管30mmAK-630型
速射炮。
天线罩呈鼓状,长1.7m,直径1.2m,以约45º倾角置于座架上,罩内装有
抛物面反射体。该雷达与弹道
计算机相联接。它的作用距离约为28km。
“高杆A/B”敌我识别器
“高杆”敌我识别器工作在
超高频至L波段。它有A型和
B型两种型号。2根
同轴电缆从下部引入天线底部。“高杆”敌我识别器通常安装在
桅杆的最高处,与其他敌我识别器配合使用。
电子战系统
“足球-B”
战舰装备有MP-405M“施塔特-2”电子战系统,又称“足球-B”系统。该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侦察和干扰
反舰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以及机载和
舰载雷达,其功能之二是控制箔条弹发射装置。该系统有4个覆盖天线的“足球-B”
天线罩。天线罩形状为小型半球状,罩内有3部相控阵天线,每部天线覆盖60º,总的方位覆盖为180º。其干扰机的工作方式有回答、掩蔽、瞄准和阻塞共4种。
PK-10和PK-2诱饵弹发射系统
战舰装有PK-10舰用
热诱饵弹发射系统。该系统包括10个KT-216发射装置、1个控制台和一些
热诱饵弹。每个发射装置有10个120mm口径、
仰角固定为约45º的发射管,发射装置是可旋转的,简易的控制台可控制4个发射装置。发射的诱饵弹有3种,能有效地对抗
激光威胁。战舰上还装有2个PK-2双管旋转式诱饵弹发射器。
声纳系统
战舰配备了2种声纳系统:1种是“公牛角”(
俄罗斯命名为MG335“铂”)舰壳主动搜索和攻击声纳,工作在中、低频率;另1种是“
鲸目舌”主动搜索和攻击声纳,工作在
中频。“公牛角”声纳系统的2个阵列,1个在舰,另1个在龙骨下面,其有效侦测范围为2~10km。
武器控制系统
战舰装备有1个“挤压箱”电子光学系统,它包括1台光电指挥仪和1台激光测距仪。该系统与“鸢叫”火控雷达联合组成了Lev-218
火控系统。此外,还有1台作为后备的“康登索-218”光学导向仪,在主雷达或光电探测器一旦失效后可供应急使用。在该级舰上还设置有1种被称为“爆破罩”的小型天线罩,看来具有通信或武器控制作用,罩内设置了舰对空光学指挥仪和数据链通信系统。
导弹系统
装备有俄方叫“白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叫"日炙"的
舰舰导弹。俄方号称是为
美国军队航母量身定做,能在240公里以内,以最快3马赫的速度打击航母战斗群。发射后可以不管,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让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拦截。
舰桥前两侧是两座呈30度角的四联装
反舰导弹发射系统。在直升机甲板前方左右舷各安装了一套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卡什坦统由跟踪雷达、光电
火控系统,2组四联装防空
导弹和双联装6管30毫米
机关炮等组成。
性能参数
服役动态
相关事件
美军第7舰队盯梢
2006年11月,中国海军向
俄罗斯采购的宁波号驱逐舰完成测试启程回国,
美国和台湾军方显得尤为关注。自从中国进行军事现代化以来,有关解放军装备水平提高的任何消息,都是美台关注的焦点。对宁波号驱逐舰通过
台湾海峡,台海军调集其各路侦测力量,全面启动海军侦察指挥系统。台海军在
台湾岛西部的30多座雷达站和
金门岛等处的7支战斗情报队和侦技小组,24小时监测。而
美国军队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也派出了
RC-135战略侦察机配合台军。
澳军舰被宁波舰轰走
2023年11月,
澳大利亚海军“安扎克”级护卫舰“图乌巴”号因为
螺旋桨被
渔网缠住,在
东海停泊,澳军派遣潜水员下水清理渔网时,中国海军宁波号驱逐舰靠近澳护卫舰,虽然澳方向中方通报了维修事宜,但中国驱逐舰依然启动主动
声呐,由于大功率
声波的冲击,导致潜水员被迫浮出水面,并因此受轻伤。所谓主动声呐是一种主动式的水下声纳系统,它通过发射一束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来探测水下目标。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器将
电能转换为
声能,并将声能以声波形式发射进水中。因此,主动声呐的功率一般都比较大,而且由于水不可压缩,即便大功率声波虽然只是一种波,同样可以在水下具备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