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Retz.) Schindl.)是豆科假木豆属灌木,高可达1-2米。幼枝三棱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叶具3小叶,被开展或贴伏丝状毛,小叶硬纸质,顶生小叶倒卵状长椭圆形,侧生小叶略小,基部略偏斜;
伞形花序腋生,裂片与萼筒近等长,其余较萼筒稍短;
荚果弯曲;种子椭圆形。
假木豆分布于中国广东、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等地,
印度、
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
越南等地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1400米的沟边荒草地或山坡灌丛中。
假木豆为灌木,高1-2米;嫩枝三棱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老时变无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托叶
披针形,长8-20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丝状毛;叶柄长1-2.5厘米,具沟槽,被开展或贴伏丝状毛;小叶硬纸质,顶生小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侧生小叶略小,基部略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被
长丝䰶状毛,脉上毛尤密,侧脉每边10-17条,直,直达叶缘;小托叶钻形至狭三角形,长3-8毫米;小叶柄长0.5-1.5厘米,被开展或贴伏丝状毛。花序腋生,
伞形花序有花20-30朵;苞片
披针形,
花梗不等长,密被贴伏丝状毛;
花萼长5-9毫米,被贴伏丝状毛,萼筒长1.8-3毫米,下部1裂片与萼筒近等长,其余比萼筒稍短;
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9毫米,旗瓣宽椭圆形,具短瓣柄,冀瓣和
龙骨瓣长圆形,基部具瓣柄;
雄蕊长8-12毫米;
雌蕊长7-14毫米,花柱长7-12毫米,子房被毛。
荚果长2-2.5厘米,稍弯曲,有荚节3-6,被贴伏丝状毛;种子椭圆形,长2.5-3.5毫米,宽2-2.5毫米。
假木豆分布于中国、
印度、
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马来西亚和非洲;在中国分布于广东、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云南省及台湾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1400米的沟边荒草地或山坡灌丛中。
假木豆的繁殖方法主要是通过种子播种。选择充分成熟,种表光滑、大粒、漫入水中不浮的种子。播种期宜早不宜迟,早种使假木豆植株生育期长,制造更多营养物质来满足开花结荚果的需要。相反的,播种太迟、生育期短,植株生长不好,产量会降低。最适宣播种期在
惊蛰至
春分间,在一月中播种,6-8月开花结荚,9月至11月陆续收获。
假木豆的栽培技术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整形修剪等。中耕除草追肥:假木豆地一有什草就要清除,尤其种植第一年地什草较多,什草多,故然会招致什草抢夺肥料,同时会遮光,挡风。除草结合中耕培土追肥。整形修剪:二年生假木豆植株枝叶生长较多,有枯枝、弱枝、病虫害枝,必须将它剪掉,才使壮枝、结果枝萌芽、以及树形齐、美观和透光、透风、树木更新健壮。剪枝时结合追肥一灾,外枝时间最好在冬季至初春前进行。
假木豆的病虫防治主要包括
根腐病和虫害的防治。发现根腐病株将它拔掉,用石灰粉撒在病穴处,以消毒病菌,防止散延侵其它株。假木豆也常有
芫菁科和吹棉介虫为害,花期(主要6-8月间)初芫菁咬食花朵和结荚以后被吹绵
介壳虫为害枝叶、
茎秆。并还分泌一种粘夜,使豆枝形成枯萎现象,影响结荚和子粒饱满。防治方法:用6%可湿性大
六氯环己烷0.5
千克配水100千克,或10%六六六乳剂1:300倍,用喷器喷撒在被害植株上,可杀死虫70%以上,效果良好。
假木豆味微辛、苦,性凉,入肺、脾、肾、大肠四经,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内伤吐血、跌打损伤、
骨折、风湿骨痛、瘫痪、
腹泻、
小儿疳积等症状。
假木豆枝叶可做绿肥,也可做马的饲料。其枝多叶茂,调落物丰富,持水率高,根系发达,具根瘤,有改良土壤和防护坡固土的功能,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也可用做公路生态防护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