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港位于
石狮市蚶江镇,地处泉州湾口南岸,北纬24°47′~24°49′、东经118°39′~118°41′。
正文
蚶江港
地理位置
蚶江港的位置,位于
泉州湾口南岸,在
泉州港北部港区泉州湾和南部港区围头湾的交结处,扼
晋江市咽喉,是泉州港的门户,属石狮市蚶江镇所辖。
从蚶江启航,出日湖,指南针坐“乙辛”字,“水程八庚,一昼夜可直达(
台湾省)鹿港。”
海交概况
宋代,蚶江港已有一定规模,是蕃舶常来常往的地方,现在仍有前垵和后垵两座宋代古码头遗址。北宋·
元符间建造有长达20里的
蚶江镇桥,南宋·
绍兴间又建
玉澜桥,
乾道间又建
海岸长桥,这些规模宏大的路桥建筑,是蚶江港的配套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港口货物的吞吐和转运,由此可见蚶江港在两宋时期已径相当兴旺。
建于元代的
六胜塔是船舶进出
泉州港的主要航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史迹·六胜塔》)
明、清时期的海禁和迁界,给蚶江港造成很大的破坏。
与台湾鹿港、 八里岔 对渡
清代安海港衰落后,泉州古港的历史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在
泉州湾的出口处,蚶江港又以另一种形式发展起来。
清·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晋江
蚶江镇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移
福宁府通判于蚶江,专管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
台湾省鹿港在
彰化县西,大陆往台湾均在这里登岸,也是台湾最早得到开发的港口集镇。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已发展为帆云集的港口和米谷土产的集散地,是台湾岛上最为繁荣的商业港口。由蚶江港东渡
鹿港镇,航线最短。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开放台湾八里岔(淡水河口),与晋江蚶江对口通航。
在确定蚶江港与鹿港对渡以后,为了加强管理,
清朝以蚶江港为
泉州市总口,设在蚶江的海防通判厅改属州府,下设海关、营盘、厘金(税务)、水汛、陆汛等口。从此,泉州所属 一府五县(泉州府、
晋江市、
南安县、
惠安县、
同安区、
安溪县)的对台贸易,都需经蚶江港出入,蚶江港从此又兴旺起来。
《蚶江志稿·第7章》载:“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利之所在,群趋若鹜。”当时的府城和蚶江港,专营
台湾省生意的商号不下数百家,《蚶江志稿·第7章》引林再复《闽南人》记曰,在
鹿港镇的郊商中,泉郊最多,达200余家,而且最大的郊商,是晋江林振篙所创办的日茂行,为鹿港首富。所谓郊商,是指参加行会的行商。
蚶江镇的郊商在
乾隆中达近百号,比较著名的有“三泰”、“
晋源区”、“万吉”、“九源”等,
商船千米至三千米的有三百余艘(每米为载重150~160斤)。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东南沿海猖狂走私鸦片,蚶江港和
泉州港的其他支港,都成为烟毒走私的据点。《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厦门市列为五口通商之地,泉州港的地位下降,沦为
厦门港的附属港。
光绪初,
台北市成为
台湾省首府,蚶江港与
鹿港镇相继中落,至《
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
日本,对渡也宣告结束,海防关署也随之关闭。
《蚶江海防官署碑记》
清·
爱新觉罗·颙琰十年(1805年) ,蚶江海防通判郑在
蚶江镇前安村建造“蚶江海防官署”,嘉庆十一年(1806年)竣工。郑自撰《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俗称《对渡碑》),树碑于官署内,碑高2.92米,宽0.86米,厚0.18米,长方形。碑额横排篆书10个字,碑文竖排楷书14行566个字,内载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史实。遗址和《对渡碑》均存留至今。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全文曰
“自古设官分职,职有治,各视其命,以为崇庳,凡以昭体制,重责成也。
蚶江为
泉州市总口,与
台湾省之
鹿港镇对渡。上襟崇武、窟,下带祥芝、永宁,以日湖为门户,以大小坠山为藩篱,内则
洛阳市、浦内、法石诸港,直通双江。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于是揽载商越,弊窦滋焉。
岁甲辰(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当事者条其利弊上诸朝,议设正口,乃移
福宁府通判于
蚶江镇,专管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而以
鹧鸪巡检改隶辖属。盖滨海分防通津,专寄职任,若斯之隆也。顾建治之举,原议虽有成规,而在事者每虞
度支之绌,经费之艰也。是故因循二十年大都就郡城民居以为治,而另赁口馆于蚶江,置丁胥焉。
予于癸亥(
爱新觉罗·颙琰八年,1803年)冬代篆斯职,念口岸紧要,责任匪轻,且当洋匪滋蔓,防守尤难刻离,乃职愈殷而治未立,乌乎可爰?陈于院司,遵成规领银三千六百余两,购前垵民地,累石定基,材营建,经始于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春三月,是冬以台警停工,至丙寅(嘉庆十一年,1806年)夏六月续建,秋九月告成。
背海面山,西南向缭以周垣,外为照墙树栅,东西吹亭各一,前后厅事共五进,左花厅一进,合神祠、科房、书室、旁舍、厨厩之属,统计七十有四楹,取材唯良,柱工务固。核实用银万三千二百两零,除领销外,余皆捐输。于是蚶防一官乃有治,以为奉职之所。
方今圣天子加意海疆,简舟师,严保甲,将以肃清巨浸,奠安商渔。则奉斯职也,规体制之崇,思责成之艰巨,宜何如兢兢者。予以三载代庖,承建兹治,不遗余力,故略述颠末,俾后之君子,于职守三致意焉,是为《记》。
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1806年)岁次丙寅秋九月吉旦署理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事
长垣市郑鍷谨撰 候选教谕同安
许温其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