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胜塔(又称
姑嫂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福建省
石狮市江镇石湖村,建成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重建,六胜塔与万寿塔、石湖码头并称石狮“海丝三宝”。
六胜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至1177年),开元寺西塔由砖塔改石塔始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竣工于嘉熙元年(1237年),东塔建造更是历时12年才全部完工。元朝初年,
泉州港海外贸易勃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重修六胜塔,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凌恢甫捐资重建,至元五年(1339年)三月完工。1961年5月被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1984年由
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修茸一新,同时收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
初中教科书”《
中国历史》第二册。
六胜塔在宋元时期可以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
航标。六胜塔是研究宋元建筑与艺术的珍贵实物。 2006年5月,六胜塔凭着独特的价值被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25日,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
中原地区第56处
世界遗产,六胜塔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历史沿革
六胜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至1177年),建成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开元寺西塔由砖塔改石塔始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竣工于嘉熙元年(1237年),东塔建造更是历时12年才全部完工。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宋端宗受元军所逼,流亡
闽南地区,一度避居石湖,后逃亡广东,石湖遂遭到元军洗劫,六胜塔亦未能幸免,被拆毁大半。元朝初年,
泉州港海外贸易勃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重修六胜塔,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凌恢甫捐资重建,至元五年(1339年)三月完工。12世纪初期,六胜塔旁建有“魁星堂”,宋代状元宰相、泉州名贤
梁克家青年时期曾在此攻读诗书。1628至1644年,泉州知府
樊维城重修魁星堂。1644至1661年,魁星堂毁于战火。此前在整理六胜塔周边环境时,从地下出土石构件,经过分析比对,应是明代重修魁星堂的遗物。
1961年5月被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1984年由
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修茸一新,同时收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
初中教科书”《
中国历史》第二册。1981年,石湖水域打捞出一件明代远洋船舶使用的四爪铁锚,证实了
郑和下西洋船队经停
石湖港的史实。而此前发现的明代《泉州府舆地图》、
清代《福建海岸全图》等古地图,无一例外绘制了六胜塔图标,反映了泉州完善的海港导航设施体系一直被很好地保护和利用。2006年5月,六胜塔凭着独特的价值被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六胜塔的养护提升工作正式启动。两处古迹历来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随着长期风化侵蚀,塔身出现几处裂缝,需要定时进行保养,同时古迹周围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提升。为了保障项目的高效衔接,根据上级安排,项目的前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都由
曾建平“一肩挑”。5月,六胜塔顺利完成养护工作,很快通过国家文物局的验收。2021年7月25日,
中原地区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英文名:Quanzhou:EmporiumoftheWorldinSong-YuanChina)由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六胜塔列入其中。
名称由来
北宋政和初年(1111至1113年),僧人祖慧、宗什与石湖乡绅薛公素,为弘扬佛法、庇护乡里,募资建造石塔,又以印度佛教“六胜缘”为之取名“六胜塔”。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六胜塔位于
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石狮市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33′46″—118°46′51″,北纬24°39′52″—24°48′48″之间。六胜塔所在地名为金钗山,位于石湖半岛突出部,是
泉州湾的出海口。由于地处石湖半岛突出部,百川归海碧波万顷的
石湖港,是古代中外
货船寄泊之处,也是泉州湾的出海口。这座有“世界最早建成的第一
航标高塔”之称的六胜塔,除了兼具佛塔的宗教意义之外,更承载了作为泉州湾主航道航标塔的独特功能,往来船只在海上可清晰地以它为导航标志。古时塔上层层缀满灯笼,远望犹如一枝擎天红烛,点亮
闽南地区万家渔火,照亮通向世界的
海上丝绸之路。
气候环境
石狮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而冬短,多干旱,盛行风向随季节更替,季风气候显著,无严寒天气,台风影响显著,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仅102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日照率50%,春夏多雨,秋冬少雨,降水量年际和季节变率大。
结构特色
六胜塔八角五层,高31米,底围约47米,塔形和泉州
东西塔相近,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石砌建筑。塔心中空八角形,塔的每层设四门、四宽,會内有石佛,外两旁
浮雕“金刚”“力士”等
造像。每层有莲花护斗,门和會位置逐层交互替换,浮雕
雀替,较有特色。从塔的每层横梁上,可知道建塔者的姓名和时间。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着一块“华带碑”,上刻“万寿宝塔”四字,右偏旁刻着“至元
丙子腊月立”(公元1336年)、“植械锦江凌恢甫建”等字,第二层刻的建筑时间是“岁次
丁丑十一月”(公元1337年),第三层为“岁次
戊寅十月”(公元1338年),第四层为“岁次
己卯三月”(公元1339年),第五层为“岁次己卯三月”。历时四年,建成此塔。六胜塔雄伟壮观,巍然屹立在金叙山上。从卷形门入,进回廊和塔心,登塔顶极自远跳,可见
清源山,紫帽山诸山,南面宝盖山头的
姑嫂塔,晴日里轻纱漫笼,凝思停立,近处大海碧波万倾,白帆点点。
六胜塔塔身做双层须弥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塔的每层间隔设有四个券形门和四个方形,门与龛上下层相错设置。门与龛的两旁雕有金刚、力神等佛教形象。第一层金刚神,第二层信奉佛教的名流和僧侣,第三层
护法神,第四层
阿罗汉,第五层菩萨。塔的正面,一方写着“万寿塔”的
匾额高悬其上,恰好与
宝盖镇山上的“万寿塔”重名。原来,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追击南宋端宗皇帝至泉州附近,双方在泉州沿海发生重大战事,造成六胜塔大半建筑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到了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蚶江海商凌恢甫捐资重修六胜塔,为祈求众生平安、健康、长寿,因而悬挂“
姑嫂塔”匾额,寄托美好愿望。六胜塔每层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明代陈懋仁在《
泉南杂志》中记载,六胜塔“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其平面形制、塔身结构、外观装饰等与开元寺双塔相似。
建筑遗存
六胜塔,《
泉南杂志》有载:北宋政和三年(1113),由枝薛公素、僧祖慧、宗什等募资兴建,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宋未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元至元二至五年(1336-1339)里人凌恢甫重建,并留下题名石刻于塔中花岗石构筑,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金刚宝式塔刹,通高63.6米,边长4.6米,占地425平方米。每层漫四fJ、四龛,位置逐层转换。每层龛外两旁雕有天神、菩萨16尊,须弥座的转角雕有负塔力士。塔身外面每层都有塔檐和平座。塔心八角形,中空如井,可以垂直上下。各层转角外的石柱上置圆形仰莲式栌斗,
雀替较为繁复,八角吻首翘脊各雕立一尊小坐佛,具有鲜明的元代建筑风格。石湖是古代
泉州湾的重要港口,海外交通繁荣发达,六胜塔如《
闽书·元释大圭修塔疏》所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视,地灵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与南面的
姑嫂塔遥相对望,也起到海岸
航标作用。
主要价值
石塔航标
六胜塔又名万寿塔、石湖塔,巍然屹立于
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
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以石塔为航标,堪称世界航海史上一大奇迹。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学历史教材。在宋元时期,各国的水手只要眺望到六胜塔的尖顶,便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停泊在世界上最繁荣的港口——刺桐港,六胜塔可以说是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
航标。这座巍然屹立了近千年的石塔,见证了泉州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六胜塔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六胜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
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研究价值
六胜塔是研究宋元建筑与艺术的珍贵实物。该塔系花岗石阁楼式结构,高36.6米,底围约47米,八角五层,雕刻精工,与泉州
东西塔相媲美。此塔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着一块“华带碑”,刻着“万寿塔”,上款“
檀越锦江凌恢甫立”(注:蚶江别称锦江),下款“至元
丙子腊月建”(公元1336年)。以上逐层所刻的建筑时间是:第二层“岁次子丑十一月”(公元1337年),第三层“岁次
戊寅十月”(公元1338年),第四层“岁次已卯正月”(公元1339年),第五层“岁次已卯三月”。据此而知,此塔前后历经4年才建成。六胜塔建成至今,遭受多次地震,尤其是1604年泉州域之八级震,却安然无恙。
保护措施
六胜塔在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追击南宋端宗皇帝至泉州附近,双方在泉州沿海发生重大战事,造成六胜塔大半建筑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到了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蚶江海商凌恢甫捐资重修六胜塔。
2006年5月,六胜塔凭着独特的价值被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六胜塔的养护提升工作正式启动。两处古迹历来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随着长期风化侵蚀,塔身出现几处裂缝,需要定时进行保养,同时古迹周围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提升。为了保障项目的高效衔接,根据上级安排,项目的前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都由
曾建平“一肩挑”。5月,六胜塔顺利完成养护工作,很快通过国家文物局的验收。7月,石狮率先启动遗产点界桩安装工作,在六胜塔、
姑嫂塔、石湖码头三个申遗点遗产区、
缓冲区界共安装了112块界桩,将古迹纳入
网格化管理。同时,建立两个遗产管理站,6名管理人员从乡镇及原单位剥离,理顺管理体系,实现专人专项负责。
获得荣誉
相关评价
六胜塔屹立于石湖金钗山之巅,与万寿塔、石湖码头并称石狮“海丝
三宝”。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塔,它无言地耸立在广阔的天幕之下,彰显着历史,承接着文脉,见证着宋元泉州海丝贸易盛况。(
东南早报评)
在宋元时期,各国的水手只要眺望到六胜塔的尖顶,便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停泊在世界上最繁荣的港口——刺桐港,六胜塔可以说是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
航标。这座巍然屹立了近千年的石塔,见证了泉州港千年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中国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