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塔
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
东西塔,是中原地区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西街东段的开元寺内,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文化重点保护单位。
镇国塔建于公元865年(唐咸通六年),西塔仁寿塔始建于公元916年(五代十国梁贞明二年),初均为木塔。东塔于1238-1250年(南宋)、西塔于1228-1236年(南宋)改建成五层八角石构楼阁式塔。20世纪50年代,东西塔使用水泥砂浆封堵仁寿塔砌缝。东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占地面积东塔约255平方米、西塔约270平方米,塔基都是须弥座,东塔座基束腰部分,浮雕39幅释迦牟尼故事;西塔座基束腰部分雕以各类花鸟虫鱼和装饰图案。塔身上每一门龛皆翼以浮雕佛像,共80尊。
东西塔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也是泉州市古城的标志,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石构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东西双塔依《营造法式》建造而成,是真正的仿木楼阁式结构,充分融合了石头和木结构体系的优势。而双塔石雕更是印度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传统技艺充分交流、融合的体现。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东塔
东塔名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初为五层木结构佛塔。宋天禧时(1017-1021年),改建成十三级。绍兴市乙亥(1155年),因火灾导致塔被烧毁。淳熙丙午(1186年),东塔再次重建。宝庆丁亥(1227年),改建为七级砖塔。嘉熙戊戌(1238年),改成石结构,开始只建了一层,其后有个僧法权增建到了四层,后来僧天锡完成了最后一层(第五层)和塔顶的工程,前前后后历时12年。洪武甲申(1394年),塔顶的塔刹倒塌损坏。丁丑(1397年),永安和尚募得资金重新修建。万历甲申(1604年),闽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塔多处损坏。万历丙午(1606年),东塔修缮。民国时期,用水泥砂浆封堵砌缝,修复塔刹。20世纪50年代,用水泥砂浆封堵福建镇国塔砌缝。
西塔
西塔名为仁寿塔,位于开元寺大殿西侧,始建于五代十国梁贞明二年(916年),为五层木塔,初号无量寿塔,形制与东塔相近。宋政和甲午年(1114年),朝廷下诏赐名仁寿塔。绍兴市乙亥(1155年),西塔遭遇大火被烧毁。淳熙间(1171-1189年),西塔重建;不久又损毁,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改成石结构,历时11年,于嘉熙元年(1237年)建成了五层石塔
洪武辛巳(1401年),塔心损坏,展开了重修工程。万历戊子(1588年),塔刹部分构件坠地摔坏,后经修复得以复原。丙午中(1606年),塔身与塔顶刹部再次显现损坏迹象。壬子(1612年),针对前述损坏,进行了修复工作。民国时期,塔体得到了进一步的维护,采用水泥砂浆对砌缝进行了加固处理,并再次修复了塔刹。20世纪50年代,使用水泥砂浆封堵仁寿塔砌缝。
20世纪至今
2006年,福建省地震局抗震中心的专家对位于福建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进行初步检测,以鉴定东西塔的抗震性能。同年11月,泉州市相关部门制定出开元寺东西塔保护方案,并于2007年开始分期启动。2015年,东西塔所在的泉州开元寺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为应对与日俱增的游客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开元寺所有门岗组建为12人保卫组,并为东西塔塔身分别安装16盏照明灯。次年,东西塔启动修缮,泉州大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承担了东西塔防渗漏保护工程的现状勘测和修缮设计方案的制定。
建筑布局
东塔
东塔塔身分为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等部分。塔内中心部位为石砌八角形塔心柱,外为回廊,塔心以横梁、斗拱与塔的外墙相连结;外壁正面设四个门,侧面设四个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门的两旁各刻有高2米、宽1米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天神、佛弟子等浮雕造像,龛的两旁刻雕像,五层共80尊。环塔身有檐廊,廊外有平座扶栏。塔基上有须弥座,直径18.5米,周长60米,高1.50米,束腰部分用辉绿岩浮雕佛传图像40幅。全塔通高48.24米(底层高7.37米,二层7.19米,三层6.73米,四层6.22米,五层8.05米,塔刹11.18米,基座直径1.50米),底层面积255平方米,共用大柱40,大小梁各40,大斗192,小斗440,大拱112,小拱80,全用巨大的花岗石石雕成。
东塔自下往上分别依照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佛教五乘佛法排列,分别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人物之间按对称关系成对排列,形成一组系统分明的佛教人物关系图。东塔须弥座雕刻有释迦牟尼生前因缘、出世后的行迹以及佛教中的譬喻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佛传图40方,现实有37方。除塔刹部分外,采用泉州市地区所产花岗岩建造,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形式。塔地下部分为地基基础,应有地宫。地面以上为宽大须弥座式台座,主体结构为塔心柱式,分为外壁、塔内回廊、塔心柱和平坐四部分。塔身上共有80个浮雕金刚武士、高僧、罗汉尊者、菩萨和佛等佛教人物。
西塔
西塔高44.06米(底层6.63米,二层6.79米,三层5.80米,四层5.65米,五层8.59米,塔刹8.29米,基座直径2.31米),底层面积270平方米。石雕工艺比东塔简朴,各层门、龛两旁也有雕像80尊,形态各异,线条粗犷,服饰单纯(大多为僧衣),须弥座束腰部分石刻都是花草禽兽之类。西塔每层门龛两侧交互雕刻着菩萨、圣僧、信士、帝王及神将等人物;三是须弥座雕刻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祥花瑞草等轻松欢快的浮雕48幅。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经书,体现出与外来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须弥座束腰部分浮雕各式花卉纹样,塔身则雕有80个竺法兰萧衍唐三藏孙悟空佛教护法人物。
建筑特征
东西双塔均用地产花岗石建成,为平面八角仿木楼阁式建筑。两塔结构均为塔心柱式,下设须弥座,塔内回廊中设梯可登临,各层出平坐勾栏。塔身各面交替设置券门和方龛,二层起逐层错位。为了保证塔的稳定性,塔心柱直通到塔体顶部,再将塔盖的尖顶固定在塔心柱顶端,起到攒顶收尖的作用。塔刹顶上系8条大铁链,稳固塔刹。塔身外壁各面浮雕佛教主题造像2方,每座塔共有80方。
开发与保护
2016年,东西塔防渗漏保护工程设计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双塔迎来一次修缮,东西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25日,东西塔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文化
19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埃克和法国学者戴密微来到泉州市,在捐地建寺的黄守恭的后人黄奕住资助下,埃克爬上16个脚手架拍摄双塔雕刻,1935年《刺桐双塔》出版,双塔雕刻名闻西方。东塔首次登上邮票是在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宣传中国古塔建筑艺术,于1994年12月15日发行《中国古塔》特种邮票。1975年泉州的运动徽章上,运动健儿在双塔下跑过。用菩提树叶制作的双塔书签,19世纪80年代畅销一时的文创产品。
2008年,杨峰峪的传统锡雕工艺作品《泉州东西塔》在首届中原地区“海丝”工艺博览会获银奖,经专家评定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银奖作品。不久后,该作品还获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珍藏。2013年,出生于泉州市的知名艺术家蔡国强,用发射药爆破创作了八折屏风火药画《故乡》,画中的主题就是东西塔。
价值意义
东西双石塔,是中国从释迦塔向砖石塔转向的开端和尝试,突破了将石头当木头用的建造过程,既保留了石头的坚固性,又承接了木头的美观、受力体系。双塔上共雕有人物浮雕其人物雕像传承了宋代以写实见长的风格,不仅表现了闽南地区石雕工艺的精湛,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相关事件
2024年8月20日10时,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全球发售。游戏画面中黑熊精背后的高塔是福建泉州的地标开元寺东西塔。东西塔每座塔有40个石柱、40个大梁和40个小梁,它构成了塔身5层的巨大的仿木建筑框架。在东塔第二层上雕刻了西天取经的唐三藏,西塔第四层上则雕刻了唐僧、“猴齐天”、白龙马观世音4尊浮雕
参考资料
抗震专家“会诊”泉州东西塔.中国政府网.2024-08-21
千年泉州入选世界遗产.南方农村报.2024-08-21
守护锡艺薪火相传.泉州日报社.2024-08-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东塔
西塔
20世纪至今
建筑布局
东塔
西塔
建筑特征
开发与保护
相关文化
价值意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