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长桥位于
石狮市市龟湖村至晋江
陈埭镇之间,“驾石以便行者,计七百七十余间”,是石狮通往
泉州市城南的海滨大道,集堤、路、桥、亭为一体,全程30余华里。路堤的横架多段石桥,全长1000余丈,共770孔,故称海岸长桥。建于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修建,明代重修,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复修。宋乾道间建桥人为
陈亢。
地理位置
海岸长桥在泉郡东南二十六都(即今晋江陈至石狮浦内),它西北接泉州至
福州市的古驿道,西南经东洋桥、
安平桥衔接通往
漳州市乃至南粤的
潮州市、
汕头地区古驿道,东经浦内的
玉澜桥、龙尾桥、
蚶江镇桥、
江东桥,直抵石湖古港即江“
林銮渡”。由此,构成了南宋时期泉郡的沿海大通道,使石湖古港成为一个交通快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港深浪平的古代天然良港,在古
泉州港的中心港区地位日显突出。而有“
泉州市十大名桥”之一,长达30华里,酷似蛟龙出海,由桥、堤、亭、庵、涵组成的海岸长桥,承西
启东市地成为宋时泉郡沿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工程。
南宋偏安和泉州市舶司的设立,石湖古港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满足“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泉州港日臻鼎盛之需,必须打通泉郡至石湖蚶江“
林銮渡”快速通道。于是,海岸长桥便应运而生、脱颖而出。
历史记载
据《
晋江县志》载:出泉郡城南里许,折而东,行二十里,日陈江;由陈江复东,历玉澜渡至龟湖,盖又十五六里,比海滨地也。此海滨之地,碱流浸润,不可田。昔人因筑大堤以止其流,而内蓄涧水以溉田,于余顷。傍堤之边,驾石以便行者,计770余孔,通名“海岸长桥”。中有亭、有庵,以为憩息析赛之所。主其事者陈君亢,今未详何许人也,始建于宋
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明成化年间,桥有者,弘治乙卯(1495年)莲江(今蚶江莲埭)林孔彰、
桐城市詹勤玉、承天寺僧智镜各捐两合修之。后又洪水决复圯,
正德丁卯(1507)林孔彰之子林时属捐资资助。明代
晋江市人蔡 清撰《海岸长桥碑记》云:有
乾道之创而无正德之续,则前功又将自今日而堕矣。今日之修者,岁久不能无圯,设当其时莫之修,则今日之功并堕矣。
爱新觉罗·旻宁辛卯(1831年)5月,
蚶江镇通之续,亦将以为者之观也。判华文瑛捐奉倡修。
海岸长桥虽有其后三次修复,但历经800多年的
风蚀雨袭和其后围垦造田乃至人为所致,其遗址遗物或荡然无存、或遭遇破坏。当代
泉州市《晋江市交通志》(1996版)寥寥数句不及百字,《中国桥谱》亦无记叙。鉴于海岸长桥在泉州古港中的特殊地位。沿着史实脉络深入民间采,翔实的史实证明海岸长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直至上世纪20年代泉安公路、
晋江市至石狮公路开通,海岸长桥的作用才被削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地位和作用
海岸长桥从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在泉州古港石湖港区中发挥了交通枢纽作用。只是在人类历史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随着公路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厦门港的崛起,古石湖港和海岸长桥的光环逐步黯然失色。认识和发掘海岸长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正在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和“
福建省第三大城市群”的
泉州市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海岸长桥是泉州古港石湖港区的疏港快速通道。
哲宗元三年(1087年)设立泉州市舶司和
南宋偏安
临安区后,泉州对外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然而闽南地处
武夷山南坡,山区峰峦叠嶂江河横纵,沿海丘陵密布,濒临
台湾海峡江海交错,交通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出现了从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的“泉州造桥热”,在山区各种桥梁相继涌现,大批木廊桥建成;在沿海大型的
石梁桥似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记载着宋元时期建成各种桥梁215座,名噪一时的“
泉州市十大名桥”之冠也随之出现。其规模堪称宋时的“先行工程建设”,于是有了“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说。这些古桥梁与古驿道组成了一个与港口
贸易经济相适应的宋代交通网络。而海岸长桥就是西接泉州、乃至
厦门市、
漳州市内陆,东承泉州古港中心港区石湖港的快速通道。马车骡驮抵泉郡后,上海岸长桥后经
玉澜桥、龙尾桥、抵
蚶江镇桥到达蚶江(古石湖港所地处)海防官署,办理“通关”、“检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后直抵林銮古渡。是一条进出口
石湖港的疏港快速通道。
海岸长桥是泉郡先人海外谋生开拓疆土的必经之路。
泉郡背山濒海,田少人稠,其先人背井离乡开拓疆土势在必行。宋代泉郡晋江先民则经常抵
澎湖列岛或捕鱼为生或商贸交易乃至在澎湖列岛繁衍生息。明末清初
郑成功驱逐荷番和郑氏小朝廷归顺
清代后,一批又一批泉郡先民,沿着海岸长桥由
蚶江镇赴台谋生。
乾隆四十九年(179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置
海防市官署,蚶江以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1792年蚶江又与台湾淡水河口的八里盆对口通航。如此便捷的交通设施和条件,催生了泉郡各县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热”和“经商热”。
与其说开放改革大潮造就了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血性”,不如说“爱拼才会赢”是泉郡先民的既有“本性”。史载城南陈江(陈埭)至龟湖系为“海滨之地,碱流浸润,不可田”。
涨潮涛涛大海,退潮茫茫滩涂。为开拓生产领域,
晋江市先民趋利避害,建桥(闸)内蓄涧水以溉田而造田千顷。最后组成集堤、桥、亭于一体的“海岸长桥”,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是泉郡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有益尝试。可以说海岸长桥既是宋时
泉州市连接石湖古港快速通道的交通枢纽工程,也是泉郡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
水利工程、围垦工程、为民造福工程。
海岸长桥的海外交通文化积淀丰富
海岸长桥作为泉郡与古港的快速通道,伴随着古港的兴衰与沧桑,积淀着丰富的海外交通内涵。
海岸长桥挥写闽台关系“五缘”华章。
作为泉州古港“门户”“
福建省总口”的
蚶江镇与
台湾省“一衣带水”,相距只有130
海里,比福州鹿港短23公里。
清朝统一台湾后,在蚶江设立海防官署派驻通判,管辖泉郡的“一府五县”(
晋江市、
南安市、
同安区、
惠安县、
安溪县),使蚶江成了大陆特别是
闽南地区与台湾之间的重要口岸。清
乾隆大批泉郡乃至闽南先民,就是经过海岸长桥在蚶江东渡后在
鹿港镇、
淡水区一带登台,在宝岛开荒
垦利区开创伟业,繁衍生息。历史称“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据统计,旅居
台湾省的大陆人士以闽南人居多,占80%,而泉人最多,达40%。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立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载着清时蚶江海防官署设施与台湾鹿港对渡之事,是一篇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华章。这种闽台关系独有的“五缘”演绎了一批批台胞来泉寻根访祖、祭拜
妈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经商贸易……
海岸长桥是一条海外交通史的文物链条。
海岸长桥在漫无边际的历史长河中湮没了,然而海岸长桥并没有被历史“吞没”,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址与传说,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延续着。经过跟踪寻迹,海岸长桥有“四亭一庵”即“寿昌亭”、西宾的“茶亭”、“永丰亭”、“海雁亭”,重修的有海雁亭和海雁庵。从海岸长桥延伸,沿着石湖古港的脉络,还有浦内玉澜桥碑,龙尾村的龙尾桥、蚶江古桥遗址、海防官署遗址、
江东桥和林銮渡遗址,形成了一条内涵丰富、历料翔实的海外交通史链条,其中不乏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通过
古遗址还原
古桥,用古桥展示历史,用历史激励后人,形成了一条研究和发掘海外交通史、闽台关系史的文物链条。
海岸长桥是一本积淀丰富的古桥文化史书。
800多年历史的
洗礼,海岸长桥及延伸部分积淀丰富的古桥文化。
碑文文化。海岸长桥现存有明、清时期重修海岸长桥石碑7方,还有对渡碑、
海防市官署碑等。碑文经作者的千锤百炼而流芳后世。
书法文化。碑文汇集了当时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墨宝:有明代
崇祯的卸笔、明代大书法家张瑞统的绝笔等等,是楷、草、行、隶等流派的“大观园”。
民间传说
海岸长桥民间传说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如“寿昌亭”出自古代
儒家“四孝”中的“寿昌寻母”的故事。寿昌经历了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一日终于在长桥一堤岸边,找到了正在盐草度日的寡母而百感交集。为感激当地民众救母之恩,他在埔内捐资建一庙宇,在堤上捐建一凉亭。
当地民众为弘扬寿昌“百善孝为先”的孝道分别命名为“寿昌庙”与“寿昌亭”。再如龟湖村郑角一卖豆腐为生的小伙,每年农历七月廿六杏坂村普度,他都经海岸长桥赶在天亮时到该村叫卖,一次却于途中被一土包绊倒。为方便行人便回家拿来锄头刨掉土包,却意外刨出两瓮金条。这位憨厚后生视之为身外之物,用这些金条济贫扶弱,兴办公益而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