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台(Guangxi Radio and Television),简称广西广电(GXRTV),总部位于广西
南宁市云景路景晖巷8号广西广电综合业务大楼,是集广播、电视、移动客户端、网站、手机电视、宽带电视(IPTV)、移动电视和期刊等多平台为一体的融合传播全媒体机构,于2018年11月由原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原广西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归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现任台长
范易。截至2020年11月,广西广播电视台现有内设机构34个,其中职能部门17个,频率频道14个,全台员工约2000人,有许菲、维克、陈墨等主持人。全台自办节目约200个,平均日播出总量354小时。建有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北部湾在线等新媒体。
1934年1月1日,
南宁广播电台试播;1949年,新华社广西分社在南宁广播电台的基础上筹建了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次年5月1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61年,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开播,
壮语、
粤语、柳州话节目安排在第二套节目播出,第一套节目以普通话节目为主。1970年10月1日,广西电视台开播。1992年,
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1997年1月1日起,广西电视台和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各1套节目通过
卫星向全国和
亚洲地区播出。2001年,广西电视台与
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合并,成立了新的广西电视台。
2018年11月13日,广西电台与广西电视台合并成立广西广播电视台。次日,高清频道上星传输,节目信号可接入全国各有线电视数字网。2021年2月8日起,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其旗下的五个电视频道进行了技术升级,这些频道开始支持高标准清晰度(高清)与标准清晰度(标清)同步播出。2022年,广西广播电视台进行了频道整合调整,以优化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并完成转播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制作多部受欢迎的系列节目。2024年1月,广西广播电视台发布2024年度重点项目《
新民歌大会》第二季、《万物秀》和“
骏马奖之夜”。
广西广播电视台致力于宣传推广广西的优秀文化和特色产品,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为广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推广贡献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持续推出多个优秀系列产品,如《
第一书记》《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等。2023年,广西广播电视台5件作品荣获第33届
中国新闻奖。
发展历程
机构前身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
解放前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最早历史可追溯于民国时期1934年开播的
南宁广播电台,1932年冬由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筹建,1933年底竣工;1933年12月3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行文南宁广播电台正式成立,1934年1月1日下午6时30分试播,1月8日举行开播典礼,南宁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呼号XGOE。发射功率1kW,频率1300千周。当时台长为周承镐(兼广西无线电管理局长),员工仅3到5人。1935年10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命令裁撤南宁广播电台,设备列册备查,电台停止播音。1936年6月3日广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要求宣传抗日救国,
南宁广播电台于7月1日恢复播音。1936年底,因日军占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广播电台第二次停止播音,其电台设备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搬迁桂林,并重建南宁广播电台,是为了宣传广西新桂系的主张,布达政令,传播新闻。
解放后到2000年之前
1949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宁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
中国国民党在南宁的2座电台设备及其人员,由新华社广西分社杨嚣基负责筹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5月1日19时,“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第一次通过电波传向八桂大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之初仅有1套节目,全天播音3个小时,中波发射机功率500W,频率1010kHz。同年5月4日-11月14日曾使用“南宁人民广播电台”呼号。1950年至1955年的创建初期,发射机功率从500W增大到5kW。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至1995年,使用普通话,
粤语、柳州话、桂林话等方言,还有
壮语广播,还用
俄语、英语、
日语播出教学节目。其中普通话节目在开播时每天普通话播音的节目时间为195分钟,占88.6%。
1961年6月1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开播,壮语、粤语、柳州话节目安排在第二套节目播出,第一套节目以普通话节目为主。“文革”期间,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1967年9月1日-1968年5月31日期间停止自办节目,全天转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1968年6月恢复播出自办节目。
1982年,广西广播电台(广西北部湾之声的前身)开始筹建;1983年8月16日,广西广播电台开始转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84年8月24日试播自办节目;1984年12月1日呼号“广西广播电台”用
越南语对越南正式广播;1989年2月1日增加
粤语(广州话)对
越南和东南亚华侨、华人广播,同年10月1日改称“广西对外广播电台”,播出呼号沿用“广西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省级对外广播电台。1994年10月28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改版为经济广播,并取消
壮语节目。
1997年1月1日起,广西人民广播电1套节目通过
卫星向全国和
亚洲地区播出。国内各省、地、市有88座
有线电视台转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
2000年之后
2000年1月31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教育生活台(
轿车930,2000年5月1日改呼号为“教育生活广播”),通过FM93.0和FM90.1调频以
立体声形式播出,每天提供长达19小时的广播服务。该电台的节目内容将教育元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旨在满足广大听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2003年8月14日,广西对外广播电台并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次年10月10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开播。
2009年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中国首个区域性国际广播频道一广西北部湾之声在
南宁市正式开播。由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西对外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北部湾之声,以“中国立场、广西特色、国际表达”为节目宗旨,共开设《BBR早新闻》《BBR晚新闻》《NEWS快报》《泰语新闻》、《北部湾信息港》、《CHINA广西》,《
今日中国》等16档新闻、专题类节目,每天用
英语、
越南语、汉语普通话等5种语言连续播出17小时。其调频和
短波信号可覆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重要城市、边境口岸及部分东盟国家,覆盖人口将超过1亿;同年12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教育生活广播改版为“私家车930”。次年5月,新媒体“
北部湾在线”正式对外发布。
2011年1月5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改版为“970女主播电台”,该频率以“资讯和音乐”为主,由12位以水果命名的“女主播”主持节目。2014年2月14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广播联盟与区内一些广播电台进行合作,开办呼号为“广西广播联盟•风尚调频”的新频率,覆盖
百色市和
贺州市等城市。同年7月18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增设两档壮语栏目《壮语新闻》和《壮语新闻联播》,这是自1994年以来首次恢复壮语节目,使得广西壮族群众多一个获取信息渠道。
广西电视台
筹备时期
在20世纪60年代初,广西电视事业团队曾准备筹建南宁电视实验台,未成。1969年9月,根据中央电视建设规划要求,在南宁
人民公园筹建广西电视台。1970年9月1日,广西电视台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当晚8时用“广西电视台”台标呼号试播;9月15日,广西电视台正式成立,10月1日正式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自此,开创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电视事业。
奠定基础
1970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的广西电视事业,缺少电视专业人才,招收一批插队知识青年和复员退伍军人,自力更生培训。
1970年10月1日,广西电视台正式开播,自办2套节目。一套节目通过
微波覆盖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可收视人口4000万人;一套节目从1997年1月起通过
卫星传送。自办节目每周播出20.42小时,日均制作节目2.92小时。转播2套节目。
1971年5月1日,开始不定期试转北京电视台黑白电视节目,每周播出4次。1972年以后,播出节目条件逐步改变。同年4月6日,新建167米高的电视铁塔落成使用,提高了电视信号传输能力,扩大了覆盖范围。同年9月1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电视调频转播台一一大明山台建成投入转播,可供20个县、市约600万人收看广西电视节目。1974年12月26日,广西电视台增设的600路微波中继机同中央邮电部的微波干线连通,试转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成功。自此,广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开始从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过渡。
1975年5月17日,广西电视台每周播出从4次增加到6次,1976年5月17日增至8次;同年7月1日开始转播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广西电视台开播时,覆盖半径约10一15公里。1977年前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建立电视差转台,电视覆盖面开始扩大。播出时间逐步增加,电视节目不断丰富,每周播出2次共105分钟。
这个阶段的电视新闻宣传是薄弱的,大量是文艺性节目。
发展初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西电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广西电视台职工从1971年的38人、1978年的86人发展到1987年的252人;电视台、发射台、转播台(含电视差转台)和电视人口
助理工程师35覆盖率迅速增加;电视人口覆盖率由1980年的20%提高到1987年的63.44%。1986年开始建成南宁一柳州一桂林等3条微波干线,长达557公里,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13座,使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采访、录制电视节目的设备不断增加和改善;播出时间和节目逐年增多,全区电视台播出电视节目时间1987年比1980年增加556倍,每周自办节目增加12倍多,其中自办新闻增加38倍。广西电视台从1981年开始逐步改进和提高电视宣传质量,丰富节目内容;改革电视新闻,扩大新闻报道面。据广西电视台1987年抽样调查,广西电视观众总数达1488.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7.5%,看电视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
1991年3月27日,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向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筹建“广西有线电视台”;同年4月26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要求“八五”期间,建设广西有线电视台;同年7月11日,自治区编制局同意建立广西有线电视台筹备处(8月16日正式成立)。1992年9月1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筹建
有线电视台,试插期间呼号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线电视台(筹)”,该台开始试播。广西有线电视台的主要任务是转播好
中国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更好地扩大无线电视人口覆盖率,同时自办新闻、文艺、教育、影视录像、综合性经济专题等节目,以及转播兄弟省电视台的卫视节目。
1995年11月30日,广西有线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同一时间(8点30分)正式试播中央电视台电影、体育、文艺和少儿、农业、科技、军事4套加密卫星节目。1996年1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线电视台按用自办的1套节目通过广西已建成的5条广播电视
微波干线传送节目信号与全自治区地、市有线电视台联网,每天播出18小时,地、市有线电视台用专门频道完整地转播广西有线电视台自办的1套节目。1996年7月,该台播出23套节目,其中转播中央电视台和兄弟省卫星电视节目21套,自办节目2套(一套为新闻、文艺、影视、图文,二套为影视、图文)。
1996年9月19日至21日,广西有线电视台正式通过验收。1997年3月5日,广西有线电视台正式建台、开播,呼号为“
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
合并壮大
1997年1月1日起,广西电视台1套节目通过
卫星向全国和
亚洲地区播出。国内各省、地、市有88座
有线电视台转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2001年,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广西电视台与
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合并,成立了新的广西电视台。同年年底,原先的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一套节目改组为
广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正式开播。
次年新春伊始,广西电视台形象宣传片《山篇·水篇·海篇》在国际顶级广告大赛之一的
美国莫比广告大赛上夺得大赛的最高奖一莫比金奖,开国内电视媒体形象宣传片获国际广告大赛金奖之先河。2006年7月1日,广西电视台各频道更名,原文体频道改称综艺频道,原生活频道改称
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原经济频道改称资讯频道。
2010年1月1日,
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英文名称为:“Guangxi TV International”。致力于为
中原地区—东盟
自由贸易区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提供资讯报务。通过
中国卫星电视长城平台,面向东南亚播出,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分别向
美国、
加拿大、
拉丁美洲地区、
欧洲和
亚洲等地区播出。同年5月9日,广西广播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正式开播。
2014年5月16日,
广东广播电视台、原广西电视台在
南宁市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将其合力打造成为
粤语特色频道。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原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更名为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同年7月18日,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这是广西首家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的省级专业电视新闻频道。
2016年5月10日上午,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成立上线。
挂牌成立
2018年11月13日,广西电台与广西电视台合并成立广西广播电视台。次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
广西卫视高清频道上星传输,节目信号可接入全国各有线电视数字网,成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实现上星传输落地覆盖的自治区级卫视高清频道。同年12月29日,广西广播电视台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对部分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的呼号进行更新。在广西广播电视台旗下7套广播频率中,除了保留“北部湾之声”这一呼号,以及在10套电视频道中除了“综合频道”和“移动电视频道”保持原有的“广西卫视”和“广西移动电视”呼号不变以外,其他频率和频道的呼号均进行了调整。
2019年1月1日起,随着新节目的播出,广西广播电视台开始统一使用新的呼号格式。广播频率采用“广西广播电视台××广播”的呼号,电视频道则使用“广西广播电视台××频道”的标识。同时,广西广播电视台的台标保留了原广西电视台的图形设计,但文字部分进行了更新,改为“广西广播电视台”。同年5月19日,广西广播电视台的综艺旅游频道正式开播。这一新频道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广西广播电视台战略合作的成果,它专注于旅游相关内容,致力于成为广西地区专业的旅游宣传电视平台。通过多样化的节目编排,该频道全面展示了广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吸引观众深入了解并探索该地区的旅游魅力。
自2021年2月8日起,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其旗下的五个电视频道进行了技术升级,包括新闻频道、综艺旅游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影视频道和公共频道。这些频道开始支持高标准清晰度(高清)与标准清晰度(标清)同步播出,以提供更优质的视听体验给观众,同时确保不同接收能力的电视机都能观看到节目内容。2021年,广西广播电视台携手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马来西亚点心网以及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
老挝国家电视台、
越南数字电视台在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
文莱等多个东盟国家开展新春文化走出去活动。活动依托融媒体传输方式,通过综艺晚会、纪录片、专题片和卡通电影等多样化的节目模式,展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浓郁的边关风情、特色
春节美食、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传递中国人民对团圆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让外国朋友们感受中国春节文化。
发展近况
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广西广播电视台在获得相关上级部门批准后,进行了频道整合调整,以优化广播电视节目服务。一是公共频道、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经过整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都市频道,以提供更丰富多元的节目内容。因此,原
广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和科教频道于2022年1月1日午夜12点正式停止播出。二是旅游广播和
中国交通广播也进行了整合,将旅游广播的主要节目并入交通广播中,从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交通广播频道。由此,原旅游广播同样在2022年1月1日午夜12点停止了节目播出。
2022年
春节和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台站安全播出,全区所辖台站均无停播事故(事件)发生,圆满完成广播电视安全传输保障工作。
2023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时值传统民俗春龙节,
崇左市组织开展2023年中国-
越南国际边关“春龙节”暨
胡志明足迹中越友谊之旅线路发布会。
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携手教育广播、
中国交通广播和北部湾之声联合在龙州水口口岸对活动进行了4小时的融媒体直播。本次活动是三年来首次在中越两国边境
龙州县举办的中越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现场,4个频率频道融媒主播对文艺演出、谷仓添粮、九龙齐舞、千人长桌宴、特产市集等独具民俗风情的内容进行了多点位、全景式地呈现,充分展现了“春龙节”和中越边关风情独特的魅力。广西广播电视台4个频率频道的融媒平台以及四川文旅、东盟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联合直播本次民俗活动,效果良好,
抖音话题播放量达129万次,网络观看量超500万。
2022年2月24日,中共
玉林市市委员会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在玉林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3月22日,为了更好地宣传即将于当年11月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营造学青会筹办的浓厚宣传氛围,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升级,通过新型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利用5G、VR、AI、元宇宙等全新技术手段改版“广西新闻·学青会频道”,并于当天正式开播。
2023年10月15日,广西都市频道和苍梧县委、县政府联合推出《茶是故乡浓·中国茶多“分”》全国融媒联动大直播,探寻中国各地名茶和非遗制茶技艺,展现茶文旅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次活动联动全网48家媒体平台进行融媒体直播,多家央媒重点推荐,多方权威媒体报道,
新浪微博话题“#沉浸式感受秋茶的浪漫#”荣登
梧州市同城榜第1位,融媒传播总量超1000万。
2024年年初,龙年春节期间,广西都市频道对2024融水苗族系列坡会4场活动进行了融媒直播,广西视听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
央视频、环球时报等全国99家媒体同步直播,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YouTube官方账号进行海外直播。全国近百家融媒平台组成的融媒矩阵对活动进行宣发,活动相关短视频内容登上快手全国飙升榜第39位,
抖音广西壮族自治区域热点(14个设区市)、
新浪微博区域热搜6次,全网浏览量突破5530.3万。
2024赛季
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于今年3月至11月进行。其中,联赛开幕式和揭幕战于3月9日在
广西宝韵足球俱乐部队主场
平果市体育场举行,这也是广西首次承办中甲联赛开幕式。
广西卫视视频号当天18:30全网独家直播,电视大屏于22:30独播赛事实况录像。次日,广西卫视《
广西新闻》以《2024赛季中甲联赛在平果拉开战幕广西平果哈嘹国晶队赢得开门红》为题作了报道。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1日,广西卫视共播发有关中甲开幕式暨揭幕战的新媒体产品41条(次),总浏览量近9000万,
抖音话题阅读总量过亿,
新浪微博话题最高冲至热搜榜第三。
形象标识
广西广播电视台的标志设计巧妙融合了地域特色和文化象征。标志的主体基于“广”字的英文首字母“G”进行艺术化的变形设计,而中央镶嵌的星星则是以“西”字的英文首字母“X”作为创意来源。这一设计不仅代表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也寓意着广西的广播与电视信号如同星辰般照耀四方。
标志的整体形象灵感来源于广西著名的自然景观——
象鼻山,它巧妙地与
壮族的传统吉祥物——
绣球科,相结合。象鼻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美丽的传说著称,是广西的自然标志之一;而绣球则体现了广西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寓意着吉祥和美好。通过这样的组合,广西广播电视台的标志不仅传达了地方特色,还表达了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娱乐和服务的愿景。
但台标其它元素常有变动,最早无字,后加上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字,再由“广西”变成了“
广西卫视”,字体和颜色历史上也有所变化。
组织运营
广西广播电视台于2018年11月由原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原广西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归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广西广播电视台设内设机构34个,其中职能部门17个,频率频道14个,全台员工约2000人。广西广播电视台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电视、宽带电视(IPTV)、
移动电视、移动客户端和期刊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
管理部门
业务部门
人员组成
领导层
主持人
办公地点
战略定位
广西广播电视台构建“有线+5G”业务新格局,努力补齐网络、渠道、激励短板,做大做强做优5G移动、宽带业务、有线电视、政企业务等业务板块,加快
中国广电提质升级和
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广电网络贡献。
社会责任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组织重大宣传报道和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生产。制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广西声音。
融合传播理念
广西广播电视台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主攻移动端,创新传统端,实施“一个提升”,重构“两个体系”,打造“四个平台”的总目标,即全面实施“1+1+1+N”融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工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视听内容生产体系,打造“广西视听”融合发布平台、广西全媒体视音频内容通联平台、广西广播电视多屏互动采编播一体化平台、中国—东盟国际化通用融合传播平台,已经逐步建成了以“
广西壮族自治区视听”移动客户端为中心,广播电视和社交平台联动发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广西视听”融合发布平台与全区14家市级广播电视台和9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立了稳定的通联工作机制。
服务责任理念
广西广播电视台各类新闻资讯节目准确播出政务信息、惠民信息,帮助群众了解方针政策、经济信息和社会情态。全台各频率、频道每天定时播发天气预报,及时播报各种气象、汛情、旱情、森林火险等级等生活服务信息。交通广播及时播报交通信息。
内容现状
截至2024年5月,广西广播电视台共有广播频率6套,包括综合广播、经济广播、教育广播、文艺广播、交通广播和广西北部湾之声广播。电视频道8个,包括
广西卫视、新闻频道、综艺旅游频道、都市频道、乐思购频道、影视频道、国际频道和移动
数字电视频道。新媒体平台4个,包括
广西壮族自治区网络广播电视台、
北部湾在线、广西视听移动客户端和融合媒体云平台中国—东盟云。
电视频道
广西卫视频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广西广播电视台目前唯一的上星电视频道和高清标清同步播出的电视频道。全国覆盖可接收人口达10.2亿人,并在
泰国、
澳大利亚全境以及老挝、
柬埔寨等“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信号落地。
广西广播电视台各电视频道都有数字电视服务。
停播频道
广播频率
停播频率
新媒体
以上数据来自:
特色节目
《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首档美丽乡村公益节目,从2014年2月起在
广西卫视首播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公益正能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回应和传递。
广西广播电视台的《第一书记》节目播出后,第一书记们不只在电视上火,在网络上更火,因为第一书记在网络上还是实实在在的“卖家”。两年前,广西电视台以电视台的身份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美丽天下购”。“我们的特点是把电商和节目做一个有机结合,节目带动产品销售,产品销售又带动节目影响力。”广西电视台副台长张敬告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美丽天下购”设有“购乡村”“购时尚”“购视听”“购东盟”“购美味”“购文化”“购民俗”“购游玩”等多个紧扣
节目宣传的商品分类,将专属于广西电视台各频道节目的衍生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二次营销。当然,也有“第一书记产品专区”,助力贫困村产品走出大山、走上市场。
为了让书记们更快成为“网红”,广西电视台去年开始为第一书记开展“
电子商务脱贫”专题培训活动,在随后
来宾市举行的第二届名特优农交周上,刚刚从培训班“毕业”的来宾市第一书记“闪亮登场”,共销售农产品20多万元。2016年上半年,广西电视台新媒体部电商平台已陆续举办了4期电商扶贫培训班,共培训第一书记300多人,成立第一书记农村扶贫电商点7个,依托平台优势帮助广西百色隆林、来宾忻城、南宁武鸣等地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元。
在节目+电商的道路上,广西电视台还在不断拓展。比如,微信版的第一书记乡村代言《我的村民我的村》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扩散后,受到粉丝们的热捧和点赞,并且马上就有了订单。比如,打造“云端第一书记产业园”,如今已经有10多家电视台加入到这个广电领域独一无二的“云端扶贫矩阵”。
《新民歌大会》
《
新民歌大会》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并制播,于2023年4月22日上线每周六晚间播出的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新民歌大会》以“民歌潮音山水秀场”为创意宗旨,创演10首潮音新民歌、挑战10组声音强者、赋能10个实景场地、颠覆10次视听感官体验,掀起民歌潮改、传唱热潮,让观众尽揽
广西壮族自治区秀美山水的同时,感受新民歌的魅力。
《新
民俗音乐大会》将这个理念贯穿于节目的每个环节。节目将舞台放在生活场景中,一改以往的豪华舞台,绚丽的录影棚,而是“山水即秀场,生活即舞台”。让
民歌回归人民生活,在最美的山水里、最欢乐的人群中唱出最“生活”范。通过“实景创演”,在广西秀美山水实景和独特多元、熟悉的人文生活场景中,进行创演,这些场景有村寨、市集、车站、湿地、海岛、校园等,让歌曲回归到本源,让舞台回归生活。用生活美学的视觉表达彰显新时代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时尚、活力、开放的新形象,展现广西人民团结和谐、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精神风貌。
《菲阅》
广西广播电视台《菲阅》节目由党的二十大代表、“金话筒”奖获得者
许菲主持。节目里,许菲改变了传统谈话节目采用的面对面提出“第一问”的方式,尝试弱化主持人“引导角色”的分量,通过交流花絮、场景对话、自述等多种形式,淡化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边界,两者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在轻松的语境中,共同推动对话的深入。
首期节目《菲阅:\u003c永乐大典\u003e广西行背后的故事》邀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讲述《永乐大典》诞生、流散、回归以及结缘广西的传奇故事。节目中,许菲用细腻的个人风格,通过“小客厅+大舞台”的节目形态,融合纪录片、电视节目、网络短视频等多种视频元素,借鉴多种拍摄剪辑技巧,使节目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风格,在影像本体和对话内容上,寻求崭新表达,真心真情,带领观众在沉浸式对话中,观察理解世界,探寻高端访谈节目的人文之美。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是广西广播电视台历时近十年制作,时长超过2200分钟、百集大型原创动画项目。动画系列片包含了壮、侗、瑶、苗、
仫佬族、
京族等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有远古的开天辟地传说、有淳朴的辛勤劳作收获幸福、有机智勇敢的除暴安良、有团结协作的和睦相处、有山青水秀的和和美美。人物形象生动,画面精美,传递出中华民族坚韧、善良、果敢、顽强的美好内核,曾获得过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17年和2019年
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省部级、国家级奖项。
传播影响
视融合力指数上升
截止2017年11月,广西广播电视台全国覆盖人口已经增加到9.6亿,新增2200万。酷云
大数据显示,广西广播电视台从2016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8位,上升5位。广西广播电视台全国省级卫视融合力指数最高排名第14位,频道社交指数达第9位。广西广播电视台用户主要锁定为35岁以上的女性用户,消费能力很强。
中国视听收视率高
截至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首次启用的中国视听大数据通报的上半年数据显示,广西广播电视台2020年上半年全天收视率在34个省级卫视排名第13位,位居中国西部地区省级卫视第一位,前12位主要是东部发达省份卫视。
特色节目持续热播
《
新民歌大会》自2023年4月下旬正式全网上线以来,陆续推出《找茶》《挖哩哩》《赶圩归来阿哩哩》《风的季节》等多个作品,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新民歌大会相关话题和词条引爆全网数据超4.7亿次,相关短视频作品前后二十余次登上微博、抖音、快手热搜榜。截至2024年2月27日,《
新民歌大会》走进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特辑相关话题全网总阅读量已超1.8亿次。其中
抖音平台“#新民歌大会”话题的关注浏览达1.6亿,共登上抖音热榜(含香港地区热榜及广西各地同城榜)30次;《
大地飞歌》创演秀单曲相关话题抖音播放破9000万,全网播放量近1.1亿,其中话题“#香港刮起了8级广西民族风”,抖音浏览量5454.6万,成功登上抖音全国文娱榜第35位,及广西14个地市抖音同城热榜;《
漫步人生路》单曲相关话题
抖音播放量破4800万,全网播放量约6000万。其中,话题“#
炎明熹新编
民俗音乐版漫步人生路”
抖音浏览量3212万,并成功登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市抖音同城热榜,均居前三位。
2024年初,龙年
春节期间,广西都市频道对2024融水苗族系列坡会4场活动进行了融媒直播,广西视听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
央视频、环球时报等全国99家媒体同步直播,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YouTube官方账号进行海外直播。全国近百家融媒平台组成的融媒矩阵对活动进行宣发,活动相关短视频内容登上快手全国飙升榜第39位,
抖音广西壮族自治区域热点(14个设区市)、
新浪微博区域热搜6次,全网浏览量突破5530.3万。
构建对外传播体系
北部湾之声秉承“中国立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国际表达”的传播理念,主动与东盟各国媒体进行全方位合作,逐步构建起外宣广播频率、影视译制、网络新媒体、边境外宣期刊、东南亚工作站、东南亚
多媒体译制传播中心等对外传播体系,实现对外传播立体化、系统化和多元化。同时,为提高在境外调频广播节目落地率、到达率,2011年起,北部湾之声先后在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和缅甸等东盟国家电台开设固定栏目,落地译制播出节目。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播主风采.广西广播电视台官网.2024-03-14
河北卫视.app.bjtitle.co.2024-05-01
广西广播电视台.www.gxbtv.com/article.2024-05-01
广西卫视.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5-15
网站维护中.weihu.nrta.gov.cn.2024-05-15
都市频道.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5-15
影视频道.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5-15
新闻频道.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