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镇是中国台湾
台中市的一个镇,位于台中县西北角,北邻
苗栗县苑里镇。大甲原为苗栗县行政区蓬山八社的大甲西社、日南社、双社。重要特产有石碑、草帽草席、大甲东陶器、芋头等。当地名产有
奶油酥饼、紫玉酥等等。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大甲地区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主要活动范围,与
大甲溪以南各乡镇不同,大甲之名则是道卡斯族(又称斗葛族)的闽南语音转,职是之故,有地方文史工作者认为大甲乃是道卡斯族的原乡。道卡斯族称母亲为“阿依”,现今大甲地区仍有相当人口称母亲为“阿依”,即是此理。
史前遗址
1.番仔园遗址
2.铁砧山平顶遗址:约三千年前,该遗址位于忠烈祠后约100米,留下石器与陶器,其遗址被称为平顶遗址,颇类大肚营埔文化。
3.水源地遗址:在大甲镇中山里(今水源地营房东侧)紧临水尾溪北侧断崖上,遗址在水源东北约150米,其地部分属外埔乡。
4.麻路头遗址:在大甲东南方,傍水尾溪南岸,距溪水不到100米。
明郑时期
汉族移垦大甲,据淡水厅志记载,明
永历19年(1665年),咨议
参军陈永华请设屯田制,于是郑经屯军大甲溪,北上开拓大甲之地,是年于大甲社置通事,负责与少数民族接触。永历24年(1670年)
郑经命右武卫
刘国轩出镇半线,刘国轩命副将驻
大甲铁砧山,经略蓬山八社。大甲地区之平埔族与汉人较大规模的正式接触始于此,不过此时闽粤移民尚未在此长期定居,到大甲的汉人只是通事或社商,一直到
清代入台,人口相当稀少。
清朝阶段
康熙帝40年(1701年)有大批
汉族一自
鹿港镇北进,一从
大安市港上岸移入本区求生,其中闽籍有林、张二姓,粤籍有
邱姓(
邱太三即其后人)率众开垦九张犁、日南、大安及铁砧山脚等荒埔,至此大甲地区因开垦而日渐发展,到康熙45年大甲已形成一小型市街。
雍正12年(1734年)林成祖自中国大陆来台定居大甲拓地,岁入谷万石,对本地区开发贡献颇大。
林爽文之乱
乾隆52年(1787年)6月8日淡水同知徐梦麟弃彰化而守大甲,参赞
蓝元枚命守备潘国材率兵600前来大甲增援。徐鼎士领兵1800来援,结营于大甲溪北,并铸炮二百余座,使大甲成为中部剿林大本营。
大甲城的兴建
道光七年(1827年),大甲人口骤增,车马辐,绅民发起捐建大甲城,周围510丈设四门。同年将竹堑营守备移驻大甲,大甲设有守备,千总,把总衙门各一座,竹堑以南,彰化以北全归大甲守备节制。
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年(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台湾省兵备道
姚莹、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
曹谨等人鉴于英船出没
台湾海峡,于是请求调拨经费以筹部署。其时,协防台湾有淡水同知曹谨、署
鹿港镇同知
魏瀛、澎湖通判
范学恒,彰化知县黄开基,台湾北路协副将
关桂,游击安定邦等人一致认为大甲地位重要,须增强力量。大甲街兵力配置有大甲中军守备何必捷,千总何建忠,把总翁标桂,并驻兵丁二百人,作为大安港的后盾。大安港兵力重在
大炮、
鸟铳、
长枪,藤牌短刀均缺乏,大甲巡检刘其钟带乡勇一百名协助。1842年初英船数度窥伺大安港,有强行登陆之势,竹堑名士
郑用锡知闻大甲沿海告急,自募兵百余人前往大甲,参加大安港防御工作。2月英军准备登陆大安港,被守军击沉兵船一只,英军遂退去,是为
大安之役。
戴潮春之乱
同治元年(1862年),
戴潮春命将攻陷大甲,
台湾省南北交通因此中断。清军急调数路援军,竹堑的
林占梅,翁仔社的罗冠英,噶玛兰的屯勇。是年五月大甲城被清军夺回,为戴潮春所占的彰化城益形孤立,于是戴潮春急调大军围攻大甲,于大甲激战数日。1863年正月,戴潮春主力在大甲惨败后,其根据地亦无法防守,最后失败。
日据时期
1895年6月24日,
日本吉野舰炮轰大安港及大甲郊外三里处,镇民震惊。7月4日,凌晨三时许,日大队再攻大甲,汤人贵领军相峙,
徐骧由侧突击,日军稍退。时李惟义军撤至大甲街,筑垒备战。台民伪装敌兵突入大甲,惟义再撤退。乡民具酒食迎日军。
黄海、吴朝宗、谢汉秋、朱丽等乡绅前往大安港迎日军进北门,大甲街遂沦于日军之手。1986年,镇澜宫充作日军卫戍医院。日商人成井元龄以日本草帽教苑里西势庄女子洪鸯用
灯芯草模仿编织,名“大甲草帽”,邻近因相仿效编织。1897年,黄海任大甲街长,朱丽任副街长。
中华民国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台湾省归属中华民国,台人闻之欣喜,在大甲民间知悉时,最大感觉即“空袭、扫射”结束,天空归于平静,但经常有台人殴打日人的事件。日本宣布投降后,日本人被管制集结,准备被遣送回日,许多百姓明目张胆侵入日籍教师寓所,窃取财物;大甲的日人到
台中市集合,坐火车到
基隆市。
1946年1月,公布乡镇组织规程草案,改“庄、街”为“乡、镇”,并定里名。3月大甲家政女学校改称为大甲女子家政学校,郭朝辉接收并任校长,4月18日又改为台中县立大甲初级中学,11月
陈炘筹组的台湾株式会社改名为台湾信托公司。
行政区划
行政辖区:大甲有靠海的区域是‘溪北’,意思是大安溪以北的区域,是台中县唯一在大安溪以北的行政区域。而政经中心以溪南为主,其主要出入人口除本镇之外,邻近的
大安市乡民及外埔乡民亦以大甲为生活中心。镇内的镇澜宫管辖53庄,包括4个乡镇,大甲镇、
大安乡、外埔乡再加上后里乡。福里、铜安里、西岐里、建兴里、日南里、龙泉里、幸福里、孟春里、太白里、江南里、徳化里、奉化里、顶店里、武曲里、岷山里、中山里、义和里、武陵里、文曲里、顺天里、朝阳里、大甲里、风里、新美里、庄美里、平安里、孔门里、文武里:~文武里是大甲人口数最多的里,也是选举的票仓,兵家必争之地,投票所设在大甲中学内。
地理环境
是台湾
台中市的一个镇,位于台中县西北角,北邻
苗栗县苑里镇,西邻大安乡、隔
大甲溪接清水镇、东邻外埔乡,西为
台湾海峡。气候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
摄氏度24度。
交通
大甲镇交通网
日南车站
大甲车站
国道三号(福高)南下来大甲者请由苑里交流道下,北上来大甲者请由大甲交流道下,往返亦同。如此可避开在两个交流道中间所设立的大甲收费站。
苑里交流道(156)
大甲交流道(164)
苗栗客运
苗栗线、大甲线、新竹线、苑里线、后龙线。站牌设在大甲火车站的圆环前,其车班非常少。
丰原客
路线是经大甲东→外埔→月眉→后里→丰原→潭子→中友百货→台中火车站。路线是经文武路→大安港路→松雅→海小学→北汕→田心。路线是经光明路→兴安路→福安→大安小学→中庄→南庄→南埔。
路线是通霄→苑里→日南→大甲→甲南→清水→沙鹿→
静宜大学→东海大学→台中荣总→
新光三越→SOGO百货→台中火车站。
大甲镇省道
大甲镇省道
台61线:西滨快速道路县道121号:通霄镇 - 苑里镇 - 大甲镇(溪北日南区域可通苑里交流道)
县道132号:大安乡 (大安港路)- 大甲镇(文武路) - 外埔乡(甲后路)
县道140号:原 县道130甲线,
苗栗县苑里南房 - 火炎山 - 三义(大安溪北边堤防旁的公路)
蒋公路:垂直火车站前的道路,为了纪念当时一位
郑成功的部将蒋毅庵而命此名,与台湾地区领导人218.162.180.15 (留言)蒋中正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贤人路:通往【社尾】~德化小学之路,因为清朝年间曾多次出过
进士而得名。
教育
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文昌小学日据时期之女子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顺天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文武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日南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德化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华龙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西歧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东明小学
台中县大甲镇东阳小学:早期是文昌小学的分校,如今独立成校,校区在致用商工下方50米处,是市区去往大甲交流道必经之处。
中学
台中县立大甲中学──目前海线最佳的中学,每天有两辆Bus从通霄经苑里及日南载跨区学生至大甲上下学,也有不少从外埔,大安及甲南的学子跨区来读,导致大甲中学的学生爆满。若户口没早个两三年迁入,被剔除的机会很大。
台中县立日南中学
台中县立顺天中学
高级中等学校
大甲高级中学
大甲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致用高级中学号称大甲最高学府,因为地势较高之故。
大专院校
中华大学大 甲教学中心~校区借用致用商工
大甲高中
大甲高工
经济
知名企业
大甲捷安特
捷安特:国际知名的自行车品牌,2008年9月在大甲外环道(经国路)
麦当劳与
肯德基的中间,开立一家直营旗舰门市店。永信药品:
明香珍:大甲最早发迹的饼店之ㄧ,其中最有名的是奶油酥饼、
凤梨酥、传统古早味的
海绵蛋糕,是本地人及观光客必买的伴手礼。
佳南艺品:早期是经营帽席批发买卖,由黄承业所经营。传承到第二代黄明德则转型为木雕艺品类,外销
日本及
美国。目前由第三代黄柏仁接管,其本身是一位资深的艺术家,作品以雕塑为主轴,是广大收藏家之最爱。
先麦食品:大甲芋头酥的创始名店。‘阿聪师是什么人!’
知名人物
陈炘:日据时期创办大东信托,为中国台湾金融界的先驱
陈川:前“国大议长”
刘忠:“立法委员”
彭明敏:中国“台湾独立”运动领袖之一
文化
特产
大甲芋头及制品
石碑、草帽、草席、大甲东陶器 名产
芋头:大甲芋名闻全台,芋头在大甲的栽种面积约有三百六十公顷,不但居全台之冠,其芋头“松软、香Q”品质也居全台之冠,因而造就大甲芋头的响亮名气,无论是吃火锅的芋头、冰店里常吃得到的
芋圆等等有许多都是大甲芋头所制成的。最佳品种~~(槟榔心),每年盛产期为9月到次年的3月。
紫玉酥:
木雕:最享盛名是大甲(佳南艺品)位于水尾溪桥旁。
姓氏
陈、林、张、王、刘、蔡、杨、吴、郑是
台中市的大姓,亦是大甲的大姓。另外有郭、叶、柯、纪、邱、庄、梁、卓、白、邵、康、薛、潘等姓在大甲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中县并不很多。另有谢、苏、赖、廖、萧、徐、罗、江、詹、赵、朱、吕、游、魏等姓在中县拥有相当人口数,而大甲并不多;不过岷山赖家,则是大甲著名家族。可知除中县普遍存在的大姓外,各乡镇活动范围区有其特有的姓氏。
再详细分析可知:邵、康、薛、潘为大甲在中县特多的姓氏。郭、叶、邱为大甲溪北特有的姓氏;卓、白、纪为溪南特有的姓氏。除叶、邱为
广东省籍,与
苗栗县为邻的日南区外,余皆属
福建省泉州籍。另有萧、徐、罗、赵、廖
诸姓,在大甲为数较少,其祖籍大部属广东省籍与福建省漳州籍。由此可知,大甲是一处泉州人活动带;但日南区则是闽粤的过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