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文物
马王堆帛书为1973年12月在马王堆汉墓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被装在一个长方形漆盒中。帛书的主人是西汉初期的长沙国丞相、侯利苍的儿子。
马王堆汉墓帛书是湖南省博物馆研究价值最高的藏品之一,数量、种类均居世界之冠。这些帛书的质地均是生丝织成的细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通高为48厘米的宽幅帛上,另一种帛书是写在通高为24厘米的帛上。
经专家学者整理,出土帛书有50余种,10多万字,大多是失传已久的珍贵文献,抄写年代大致在秦灭六国之战(公元前221年左右)至刘恒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之间。帛书内容涵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军事、体育、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按照《汉书•艺文志》分类法,可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五类。具体有《周易•六十四卦》《道德经》《刑德》《阴阳五行》《五星占》《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等。这批帛书的出土,为中国文献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实物资料,无疑为世界考古史上空前的一次重大发现,堪与殷墟甲骨、西陲简和敦煌市卷子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帛书简介
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后附佚书4种)、《九主图》、《黄帝四经》和《老子》乙本(前附佚书4种);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 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出行占》、《木人占》、《符》、《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 (附佚书4篇)、《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其中 《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
这批帛书,基本已被整理出来,并装订成各种版本印行。《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法经》均已有平装本问世,极便于使用。
帛书目录
1老子甲本
2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
3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
4老子乙本
5春秋事语
6战国纵横家书
7足臂十一脉灸经
8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9脉法
10阴阳脉死候
11五十二病方
12谷食气
13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14导引图题记
15养生方
16杂疗方
17胎产书
18十问
19合阴阳
20杂禁方
21出行占
重要意义
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如《老子》甲乙写本,是研究道家学说和汉初思想的宝贵资料;另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约六成不见于《战国策》,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为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的重要史料。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此外马王堆汉墓道家文献出土之丰富,也可证实老学及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马王堆出土的这批珍贵帛书,确实是“道家学派的资料汇编”①。《道德经》甲、乙本及《黄帝四经》之震撼学坛固不用说,新近帛书《系辞》之全文公布,可以看出它是现存最早的道家抄本②,而其他《易》说类的佚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及《缪和》、《昭力》等,则全都渗透着浓厚的黄老思想。
学习和借鉴
我们一般能看到的汉族书法多为书丹,能看到这么多墨迹,实为幸事。因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刻凿和传拓的因素,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古隶”的本来面目。其书风古朴、自然,笔墨饱满流畅。用笔已规范化,波笔、挑笔形成了特色,字体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而又气脉贯通。学习和借鉴它,或许能给我们今天的书法实践找到更多、更广阔的路子来。
文献书简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和竹简,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如《道德经》、《周易》等传世文献,也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这些帛书和竹简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现藏于湖南博物院
参考资料
兰台有礼 | 档案工作千问千答.微信公众平台.2023-12-30
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人民网-文史频道.2013-01-04
目录
概述
帛书简介
帛书目录
重要意义
学习和借鉴
文献书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