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峙(1916年6月-2014年9月12日),男,原名良骥,江苏东台人,音乐家。曾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
1934年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首次指挥演出了《黄河大合唱》。1950年创作《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64年,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1982年,领导和组织创作、演出大型音乐舞蹈《中国革命之歌》。曾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成果特别奖、突出贡献老一辈音乐家”奖。
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1916年(民国五年)出生于江苏东台一个贫民家庭,原名周良骥。
1921年入
私塾,在东台昆剧团敲锣打镲的祖父经常带他去茶馆听书。1925年,入小学三年级读书。
1926年,随在国民革命军当官、参加北伐战争的父亲赴
绍兴市、
上海市等地参与革命歌咏运动。1930年,在上海《
申报》图书馆当练习生。
1931年,在戈公振主持的《申报》图画周刊部当秘书。“
九一八事变”后,历任“国际联盟调查团”中国代表处宣传干事、邹韬奋主持的《生活日报》筹备处文书、李公朴先生秘书,参加筹建《申报》图书馆及补习学校工作,参与组织青年工作,并在《申报》发表文章,宣传抗日。
1934年,以
井勿幕的精神与旧社会巍然对峙意,改名周巍峙。
1934年至1937年,在上海从事
左派文艺活动及进步出版工作,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执行干事,组织领导群众音乐团体从事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工人、学生及店员中开展革命工作。创作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等多首抗日歌曲,编辑出版了第一本救亡歌曲集《中国呼声集》。
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后,与救国会领袖
李公朴等人奔赴
华北地区前线,从事抗战宣传工作。同年参加
八路军,曾任《全民通讯社》编辑、前线记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八路军临汾办事处秘书、学兵队音乐教员等职。
1938年赴延安,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参加了现代题材京剧的音乐改革工作。同年11月,率西北战地服务团赴晋察冀
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先后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指挥、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文委委员,北岳区党委文委委员,北岳区文救会主任,晋察冀边区文联宣传部部长,边区音协主席。
1939年冬,在敌后首次指挥了由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的《
黄河大合唱》。1942年,他被选为
晋察冀参议员,先后担任
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团长,中共张家口市委文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党委宣传部文委委员兼秘书,华北文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兼秘书,
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兼秘书,
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初,任
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副处长、处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办公室主任兼戏剧音乐处处长,艺术局副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
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艺术局局长,文化部党组成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文艺网委员、党组成员,中国音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舞协副主席,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民音乐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
1950年,创作《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后来文化部将这首歌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1年,率中国青年文工团出国访问演出。
1964年,精心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重冲击,被批斗、隔离审查、下放
咸宁市“五七”干校劳动长达十年。
1976年10月,粉碎“
四人帮”后,担任文化部电影局核心小组组长,参与清查工作,为众多文艺界人士平反昭雪。
1977年起,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代部长、第一副部长,文化部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顾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
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会长,
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顾问,
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曾任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领导和组织创作、演出大型
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
1996年当选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全委会主席。
2001年,主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届
名誉主席。
2011年11月,将毕生藏书全部捐献给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将在周巍峙和
钟敬文捐赠的数千册图书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分馆”。
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轶事典故
人物轶事
创作战歌
1950年11月26日,周巍峙翻阅《
人民日报》时发现《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位战士谈话》一文,他看到随军记者
麻扶摇写的《出征誓词》,一边开会,一边在腿上敲打着节拍,不到半小时把旋律敲打出来。歌名叫作《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后来接受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吕骥的建议,把“
抗美援朝战争鲜”改为“抗美援朝”,署名“志愿军战士词”交给《人民日报》文艺版主编诗人
袁水拍。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先后发表这首歌。歌曲发表后,周巍峙觉得歌名不够理想,后借鉴由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顺市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上刊登时所用题目,将其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2月30日在《
人民日报》发表。
当鸭司令
1969年9月,周巍峙带着“法国特务”帽子被下放到咸宁向阳湖,被编在干校4连,属“中央专案组”审查对象,他劳动最多的是放鸭子,并得到“鸭司令”称号。为了提高鸭的产蛋率,他经常赶着鸭子去吃活食,只要听说哪里耕田翻土或抽水捉鱼,他都会带着鸭群赶到现场,甚至不惜走出十几里。他科学喂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放鸭经验,使得鸭子产蛋率高达93%,名列干校前茅。因此,连里不断给他增加鸭子数量,最多时他放鸭达到300多只,还带出若干“徒弟”,许多连队还专门派人向他取经。1973年周巍峙病了,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才被批准回京治病。
提携后辈
2006年初,
吴为山首次申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雕塑个人展览。当时馆里有个不成文规定,60岁以上的著名老艺术家的作品方可进圆厅展览。时任
中国文艺网主席的周巍峙知道后,说:“艺术要有硬杠杠,年龄不该有。吴为山作品过硬,年龄不够,我借给他。”当年7月4日,《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圆满揭幕,周巍峙因肺纤维化正在301医院住院,他不顾医生反对和家人劝阻,坚持要去出席开幕式。他说:“这个同志的展览我一定要参加,因为以后我可能没有机会为他的展览剪彩了。”在多次请假未准的情况下,他亲笔写下请假条:“如发生身体安全问题,一切由本人负责。”就这样,周巍峙在展览当天提前到达美术馆,但是却没有进贵宾室休息,而是由护士陪同悄悄地在车里打点滴。临开幕前他拔掉针管,振作精神,参加了开幕式并剪彩。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周巍峙与
王昆相识于1939年,当时年长王昆9岁的周巍峙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河北唐县。在河北三分区,有人对他说:“唐县妇救会有个女干部歌唱得好。”当他听罢这位14岁少女的歌声,情不自禁地发出“真行”的感叹。这个女孩就是王昆。俩人经过4年的相处彼此生情相爱,于1943年结为夫妻。在1964年上演的大型
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中,周巍峙担任总指挥部的领导工作,王昆则是《
农友歌》的演唱者。周巍峙文艺爱好广泛,“夫弹妇唱”是这个家庭的保留节目。
家属成员
个人作品
音乐作品
为他人创作
歌剧
论文
书籍
创作特点
周巍峙认为歌曲的写作,除了在原则上是要有力地反映现实外,同时要写得非常通俗,使农工商学兵,老幼男女都能懂得;不仅歌词需要通俗,旋律也不能难唱。
周巍峙把自幼对音乐歌咏的兴趣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以歌曲的形式进行革命实践。他在早期创作的歌曲中表达出这样的态度:他要追随先驱者们做一块不屈服于黑暗社会现实的石头。用石头砸向污浊的酱缸,用石头砸向锁住光明的闸门,用铿锵的撞击显示“无声的中国”已经觉醒。黑暗给了人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失去了话语权就当以长歌抒发心声。他通过编辑抗日救亡歌选《中国呼声集》,希望全国的人们都能唱这些雄壮的歌曲,会唱的人都去教别人,把这些吼声传布到每一个极小的角落里去,使全国大众的精神奋发起来,使救亡意识在怒吼声中坚强起来、统一起来。他创作的旋律简短有力、气宇轩昂、激越铿锵、震撼人心。他创作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音调铿锵,节奏坚定、气势磅礴,符合当时志愿军战士在仓促应战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情形,他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必胜决心、
乐观主义,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曾是一个时代最高亢、最激动、最有力量的代表作之一。
周巍峙的曲作从河北民歌等吸收了营养,明快、朴实,优美、自然。不追求华丽的形式,但富于真诚、强烈的内心感情。民族化,通俗化,易于入耳、上口,因而易于流传,让群众在自唱、自娱中受到教育,得到娱乐与美的欣赏。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纪念铜像
周巍峙
王昆铜像位于
易县华龙皇家陵园,由家属出资请雕塑家纪峰先生创作。纪念像为双人坐像,表现了周巍峙、王昆相敬相爱的一生,也表现了他们对自己一生的自信和肯定。
故居
周巍峙故居,原位于东台县城大华家巷,大拆迁时被迁往西十字街西南侧“明清街”。现为周巍峙、王昆艺术馆。
纪念馆
东台市预备筹建周巍峙王昆纪念馆,将其打造成东台市文化名片。截止2015年9月底,已整理完成周巍峙王昆各类证书、日记、签名册、书籍等文物资料5839件,为后期的纪念馆展陈工作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