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
古代行政区划
伊州是中原地区古代的地名,杨坚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大业八年,移承休县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市襄城县,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郡、鲁、城八县。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
贞观六年改西伊州为伊州,天宝至德时改名伊吾郡
隋代置
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郏城县八县。
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县划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市
唐代置
唐在今新疆境内所置三州之一。领哈密市、柔远、纳职三县,治伊吾(今新疆哈密)。贞观四年(630)初置时名“西伊州”,六年去“西”字。天宝至德时改名伊吾郡
伊州地处瓜州县(今甘肃安西东南)、敦煌市(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与西州之间,是戈壁上一片较大的绿洲,农业开发较早。东汉明帝时击败匈奴,取其伊吾卢地,筑伊吾屯城,置“宜禾都尉”,于此屯田。此后,大多为屯田镇兵所居住。隋朝在伊吾屯城之东新筑伊吾城,为伊吾郡郡治。隋末又为杂胡所据,依附于西突厥。贞观四年,唐派西北道安抚大使李大亮运去粮食,对伊吾地区杂胡进行招慰,伊吾城主石万年以伊吾等七城归唐,唐因此置州。
伊州居民除汉族外,有西突厥、昭武九姓及杂胡,最多时达万余口。景龙四年(710)唐置伊吾军,驻兵三千,马三百匹。先天二年(713)隶属于驻北庭都护府的伊西北庭节度使。为了补充给养,伊吾军在这里进行了营田。李豫宝应元年(762)伊州陷于吐蕃李忱大中四年(850)沙州张议潮收复此地,重建伊州。
羽田亨著,万斯年译:《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川、伊州地志残卷考》,《唐代文献丛考》,商务印书馆,北京,1957。
伊州歌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杨坚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治汝州市(在今汝州市西),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县、鲁等县。隋炀帝大业元年改伊州为汝州。三年改襄城县。公元621年,唐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公元634年,又改伊州为汝州。
史料记载
伊州,伊吾。下。开元户一千七百二十九。乡七。
禹贡九州之外,古戎地。古称昆吾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后转为伊吾郡,周衰,戎、狄杂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及秦始皇攘戎、狄,筑长城以界中原地区刘彻时,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分置武威市张掖市敦煌市,列为四郡,据两关焉。两关,即阳关、玉门也。
王莽时,地属匈奴。后刘庄永平十六年,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为屯田兵镇之所,未为郡县。后复为匈奴所得,自建武至于孝和,三通三绝。
至顺帝时,以伊吾旧亮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资之以为钞暴,开设屯田,如故事,置伊吾司马一人。至魏立伊吾县,晋立伊吾都尉,并寄理敦煌北界,又为群胡居焉。贞观四年,胡等慕化内附,于其地置伊州。
州境:东西一千一十五里。南北四百九十里。
八到:东南至上都四千四百三十里。东南至东都五千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西州七百三十里。东南取莫贺路至瓜州县九百里。正南微东至沙州七百里。
贡、赋:开元贡:刀,阴牙角。
管县三:伊吾,柔远,纳职。
伊吾县,下。郭下。本后汉伊吾屯,贞观四年置县。
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
咸池海,在县南三百里。周回百余里。州东北四涧水并南流,至州南七八里合流为一水。侧近皆有良田。
柔远县,下。西北至州二百四十里。贞观四年置。县东有柔远故镇,因以为名,兼置守捉。
天山,在县北二十里。
柳谷水,有东西二源,出县东北天山,南流十五里合。
纳职县,下。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贞观四年置。其城人所立,胡谓楼兰为纳职,因中县焉。后刘庄曾于此置宜禾都尉
俱密山,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山北二十里正抵蒲类海。其蒲类海,后刘志时,匈奴呼衍王寇伊吾郡,司马毛恺遣吏兵五百人与战,悉为所没,即此海也。
绕海名良田,汉将赵充国所屯也,俗名婆悉厥海。
伊吾车,在州西北三百里折罗漫山北甘露川,置刺史为使,景龙四年置。
陆盐池,在州南六十里。周回十余里,无鱼。水自生如海盐。月满则盐多而甘,月亏则盐少而苦。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隋代置
唐代置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