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州村位于广西兴业县
卖酒镇,古称古党垌,建州于唐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其州治就在如今的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党州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27个村民小组,1156户5730多人,耕地面积2850亩,是卖酒镇最大的行政村,人口占了该镇的六分之一。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088.60亩(其中:水田1950亩,旱地7138.6亩),人均耕地3.8亩,主要种植
甘蔗、水稻、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6465.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46亩,其中养殖面积18亩;茶园面积603亩;甘蔗面积4997亩。
村情概况
简介
1996年后,在新一任村党政领导的努力下,大力发展蘑菇、法国豆种植和养鸡、养鱼业及
豆腐、腐竹加工、炮筒
加工业,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到200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2800多元。2009年7月初党州村作为卖酒镇“农事村办”的试点,让农村群众实现“证件村里办、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书报村里读、政务网上处、农资送上门、补贴到账户”目标,村民安康乐业。
党州村党总支部下设蘑菇种植协会支部、妇女禁赌禁毒协会、养鸡协会、腐竹生产加工协会、豆腐加工协会5个支部和一个在广东小揽镇设立的流动党支部,共6个支部,党员71人。2009年7月,该村成立了卖酒镇“农事村办”农村电子政务党州村服务站。党州村“农事村办”服务站按照“证照村里办、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书报村里读、政务网上处、农资送上门、补贴送上门、补贴到账户”的目标,扎实为群众提供党员、政务、生产、文化、法律、卫生等六大服务。
政治
成员
党州人富有开拓进取的经济头脑,他们将致富的目标“瞄准”了具有“菌肉肥嫩、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等美味的保健食品美誉的
双孢菇这个“香馍馍”。2001年,党州村成立蘑菇协会,现有会员31名,党员12名,主要由本村的蘑菇种植骨干户组成。作为党州村蘑菇协会会长的杨启刚在蘑菇产销上大“做”文章,他带领协会会员为全村蘑菇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常组织会员进行生产经验交流、产品推介和展示活动,积极提高蘑菇种植产量和加工经济效益。2004年9月蘑菇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创建了“党支部+协会+产业链”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模式。
党州村的优质
双孢菇成了市场上的“香馍馍”,党州人尝到了种植蘑菇的甜头,种植面积在不断健康发展,2006年蘑菇种植8万平方米、2007年增到了11万平方米,2008年增到了15万平方米,当年光蘑菇产业收入达600多万元。
新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2428.33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元,新农村建设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1元;人均有基本农田0.7亩;人均有经济林果0.03亩;每户有1院安居房、有688个科技明白人、有8个好的发展项目、有281个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有1个党群致富联合体,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有8条进村入社硬板路;村级建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8个,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8个,有产业发展规划14个。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复种指数不高,行不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半山区和坝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发展步伐缓慢。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
甘蔗产业,生态化发展茶叶产业,以养殖小区方式推进养殖业发展,培育运输业,最终实现村民收入增加,全村经济发展。到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684万元,每年递增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根据这一总体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8%以内,基本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经济
产业
党州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地“吃”地,在养猪、养鸡、塘角鱼养殖、腐竹加工、
豆腐加工、炮筒加工等产业链上“编织”出精彩的事业。
党州村的大路塘岭和凉井冲岭独特山貌地形是为
三黄鸡和黑肉鸡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乎,党州村的养鸡户们纷纷上山养鸡“挖金”,全村共有养鸡户83户,养殖收入达160多万元,在大路塘岭,养鸡户陈乃昆告诉笔者:“我们一年养殖三黄鸡1.6万只,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是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给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过了!”
党州的炮筒
加工业,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比较著名的。该村的炮筒加工业从业户已有58户,不仅可解决8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每位就业者带来每天30元至40元的收入,这是个红红火火的传统手工加工业,如今党州的炮筒每天都从党州村源源不断运往
合浦县、
广东省、湖南、陕西等全国各地。
2003年,党州村党总支部获得广西村民自治模范村和兴业县先进党(总)支部;2005年,获得兴业县先进党组织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党组织。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34.56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619.90万元,占总收入的74.3%;畜牧业收入104.50万元,占总收入的12.5%(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1043头,
肉牛32头,
肉羊90头);
渔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1.8%;林业收入4.35万元,占总收入的0.5%;第二、三产业收入90.8万元,占总收入的10.9%;工资性收入6.56万元,占总收入的0.8%。农民人均纯收入178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3人(占劳动力的8.7%),在省内务工68人,到省外务工3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甘蔗、水稻、茶叶,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67.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8%。该村特色产业为制作土陶,目前计划大力发展甘蔗、茶叶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210人。
社会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688户通自来水,有688户通电,有59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95户(分别占总数的65%和43%)。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多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8辆,拖拉机128辆,摩托车21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50亩,有效灌溉率为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81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6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81户。全村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4个
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4个
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88户,共有乡村人口2949人,其中男性1457人,女性1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854人,劳动力1180人。该村以
汉族、
傣族为主,其中汉族1786人,傣族787人,
布朗族226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人,占人口总数的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77人,参合率84%;享受低保26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5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757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在校学生334人,距离沙河中学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4人,其中小学生334人,中学生16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6个,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4年被县评为青年文明村寨等。
旅游
党州村附近有
鹿峰山、
李宗仁屯兵遗址、龙安寒山度假中心、庞村清代古建筑群、燕山湖等旅游景点,有生晒圆肉、玉林八角、大肉余甘果、石南酒椒、兴业黄金桔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