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是晋代
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
晋朝名家法书真迹,与《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
三希帖”,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的第四位。
王珣《伯远帖》自
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
养心殿,乾隆御书
匾额“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
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
《三希堂法帖》》。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
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几经辗转后为
收藏家郭葆昌所得。郭葆昌去世后,两件名帖归其儿子郭昭俊所有。由于经济困难,将此二帖抵押向
银行贷款,如贷款到期而郭昭俊无力归还,此帖将被银行拍卖。当时许多外国商人觊觎此二帖,国宝面临着流失海外的风险。1951年,周恩来总理得知此消息,明确指示务必将国宝追回。最终,经多方交涉,国家用50万
港元购回了两件法帖,交
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品内容
《伯远帖》释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
卷首上方为乾隆时所“内府图书”,下方为“游六艺圃”是乾隆所用闲章。“江左风华”左侧有乾隆“观书为乐”闲章。
前隔水
乾隆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12字。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三玺。字上有乾隆晚年常用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
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
又御识:“乾隆
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
中秋节二迹并藏
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
正文后隔水上有明
董其昌跋:“晋人真迹唯
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也!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
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戊戌冬至日,董其昌题。”
紧接其后有
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图,并识:“
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
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而后为明代
王肯堂跋文:“右晋
尚书令谥献穆王元琳书。纸墨发光,笔法遒逸,古色照人,望而知为晋人手泽,经唐历宋,人主崇尚翰墨,收括民间珍秘于天府不知其几矣!而尚有遗逸如此卷者,即赏鉴家如老米辈亦未之见,吾于此有深感焉!元琳书名当时为弟所掩,故为之语曰:法获非不佳,僧弥难为兄……己冬十二月至新安,
吴新宇中秘出示留赏信宿,书以归之。延陵王肯堂。”后钤“王肯堂”印一。
再后则为清
董邦达受乾隆之所命而绘《林下萧散之致》图,其形象地构思了一幅油然而生的画面情景,画中一老翁屹立在通向河面的石头上,四周风景秀美,有碧水清山环绕,老翁扭头,似在欣赏这山川
黄河,又似触景生情、凝神思索。隔着一片丛林,一位年轻人也在驻足观望,观望气势恢弘的山川、波澜壮阔的河流,或感叹人生。
图后附董邦达题记:“上既以王氏三帖贮三希堂,诏臣达绘为图又以此伯远札,卷尾余纸,命补其空,臣谨按札中有志在优游及远隔岭峤语辄仿佛情景乍林下萧散之致。窃念希世其珍屡得附名其后簪笔之荣实深蹈拼。臣
董邦达稽首敬记。”
最后则为清
沈德潜书“三希堂歌”,歌曰:“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常伦。勋名一家著史册,翰墨百代留精神。快雪时晴书圣,中秋姿媚中藏筋。伯远一帖推后劲,遒逸自足追前尘。东晋至今十六代,离合聚散同烟云。太清楼空几泯灭,宝晋斋废疑沉沦。至宝阅世永不坏,鬼神呵护留乾坤。从来法物聚所好,归之秘府纷罗陈。圣皇勤政得清暇,披玩卷轴时讨论。一字品题物愈重,图球并作天家珍。三希名堂世希有,何采凤兼白麟。吾皇寄意别有在,字同义异穷圣真。寓意于物匪留意,颐神养性常欣欣。游心理窟无心步,濂溪易通曾有云:唯士希贤贤希圣,圣人希天直欲探天根。万里虽远终可到,立志恢廓无涯垠。士人黾勉臻上达,而况上圣德性通高。法书珍重只简翰,游泳六艺缘依仁。小臣拜手敬瞻玩,摩挲那敢指掌。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扬龙文。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宝光腾起烂烂辉星辰。乾隆丙寅春三月,臣
沈德潜奉敕敬题。”
另外,图卷前后有古半印二,漫不可识。
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宝笈”“
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养心殿鉴藏宝”诸玺。除此之外还有乾隆的“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御赏”“内府书画之宝”“神怡性灵”“研露”。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斋秘之印”“范阳郭氏珍藏书画”等。
创作背景
中国书法到
东晋时代,因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历史原因给其发展带来便利。在各种艺术门类中,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可谓列于前茅。书体流变已完全成熟,书法发展进入自觉阶段,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时代书风、书家群体各呈风采,这是书法史的第一个辉煌期。在此百花争妍、五彩斑斓的书法盛世,以琅王氏家族为首的书法成就又可谓其顶峰的代表。然而因种种原因,王氏真迹未能流传下来,最为可信的只有
王珣的《伯远帖》了。
王珣作为东晋书法家
王导之孙,“
王羲之”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从小耳濡目染练习书法,并深受王氏众人书法风格的影响。
司马曜在位期间(372—396年),
谢玄、
谢安都是当时的权臣,王珣作为谢氏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由于一些矛盾,导致两家不和,王谢二族交恶。但王珣由于得到晋孝武帝的宠爱,所以依然历任要职。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
知府,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
首都南京。
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他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今浙江台州)太守的堂兄弟
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
作品鉴赏
用笔
《伯远帖》的起笔多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
笔画转折处大多方正刚劲,行笔遒劲,停顿自然,较多地保存了
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还略微带有
隶书的韵味,显得潇洒古淡,体现了
东晋时代行书艺术走向成熟形态的丰富面貌。通篇看来,此帖书写气势连贯,可以清楚地看出
王珣书写时运笔的先后顺序,笔画间的牵丝映带交代清晰,特别是露锋起笔、棱角分明,更显得真切而率真,这是从摹本和刻帖里无法得到的。
王珣书写《伯远帖》时,所用的工具当为硬毫小笔。凡有书写经验的皆知,小笔蓄墨少,书写多字数时需要多次蘸墨。《伯远帖》中凡两次着墨的地方,墨色都明显地更浓黑一些,如第一行的“珣顿首”、第二行的“从”、第三行的“优游”“始获”第四行的“别”“如”“昨”“永”第五行的“远隔岭峤”。孙过庭《书谱序》云:“一字乃终篇之准”。《伯远帖》第一个字“珣”及稍后书写的“顿首”,这3个字与其它字相较,用笔明显粗重,字形也偏大,显得很有分量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把《伯远帖》中的书法与存世唐摹
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从中可寻觅到王羲之书法的一些气息。此帖中的“从”“获”“别”等字用笔没有起笔收笔,也无牵丝引带,与存世唐摹王羲之早期书法《姨母帖》中的“”“摧”“剥”等字相比较,就有数笔较为接近。《伯远帖》中的“永”字,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相类比,也写得更为潇洒。
结体
《伯远帖》其结体变化丰富,结字近扁方,略带横势,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尤其疏密的对比,在独体字与上下结体中体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其可贵之处在于左右结体的匠心独运,运用疏密的变化产生开张之体势,左右拉开,有意识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结体,并增加左右间的呼应关系,顾盼照应,使他们之间的留白处与左右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甚至可以将左右结的体视为左中右的结构,左右为实,中间为虚,虚实一体,“计白当黑”,形散神聚,意态生动,如“伯”、“胜”、“情”、“以”、“优”、“如”、“昨”、“隔”、“相”等字,其
结体之所以具有如此开张之势,与其局部的紧密有关,其密处不透风,但笔迹清晰。
帖中,还有部分
字形,有意以倾斜取势,字的重心偏左,字体微向左倾,显得十分险峻却又非常平衡稳定如“远”字,中心左倾,但实右下而虚左上,“辶”平捺左移且向上挑出,加上撇的支柱作用,使字形斜而还正生动多姿。“岭”字,上合下开,呈三角形态势,“令”和“页”彼此向对方倾斜,相互依附,得静中寓动之妙。其它如“游”等字,也都采用了稳中求险的
结体处理方式。
章法
《伯远帖》章法布局灵动,一扫均匀板滞的习气。字形态势,顺其自然,而又通篇和谐,浑然一体,有如天成。每行字距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每个字都有动态表情,或顾盼、或俯仰,整体章法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姜白石云:“
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之真态。”此帖除首行“顿首”二字上下连笔之外,其余字字独立,字形有大有小,疏密有致,每个字的结构安排很有特点,通过点画与点画之间的疏密、向背、主从、敛纵、虚实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处理,使字的体态神情变化多方,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意气飞扬的感觉。
作品影响
《伯远帖》被普遍学者认为是现今传世唯一的
晋朝名家法书真迹,与《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宝帖”,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
《伯远帖》是一件简札,是
王珣怀着痛切心情与人倾诉,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是一些寻常话语,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言,但其书法艺术和文物历史价值却难以估量。它常被后世看作通向永远动人心脾的“神韵萧散”晋代书风的不可多得之至径。同时,它成了后人效仿的范本,对于王珣而言,当时只是一种把握表现形式的机会而已,而对后人来说,这种偶然把握住的机会,仅此一篇却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它奠定了王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
安歧:“有自然沉着之气,非唐模双钩者。”
当年书法家
张锡庚:“王珣的《伯远帖》
宗法‘
二王’而启示后人:既是一种纯真的晋韵,特别是它的线条松散而突出东晋士大夫的风度韵致和潇洒出尘的气息;又用笔随意而精到,情绪平和而淡远,
结体动荡且飘然,瑰丽多姿,文采风流。”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单国强:“《伯远帖》其书法,虽为行书,却有
隶书遗意,结体在扁长之间。个别字如‘胜’、‘实’、‘获’、‘群’等,与
王羲之《姨母帖》的唐摹
善本中的书字颇为类似,两帖风格亦极相近。书势微向左倾斜,为的是取得险峻端庄的艺术效果,这是
王珣书法独具的特色。如果将
晋朝陆机《
平复帖》与《伯远帖》比较,则《平复帖》以隶草而变古朴,而《伯远贴》只是当时行书中未脱隶法遗意者,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如‘
二王’父子的创新书法。”
历史传承
递藏
《伯远帖》
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明代时为
董其昌所收藏,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
吴国廷,
清代经
安歧等人收藏,后在
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清内府,经乾隆品题,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在
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
匾额“三希堂”。1911年至1924年,《伯远帖》即收藏在
敬懿皇贵妃所居的
寿康宫,1924年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
郭葆昌收藏。
著录
《伯远帖》著录于:宋内府《
宣和书谱》卷一四,明代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吴廷《馀清斋帖》,清代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卷四、顾复《
平生壮观》卷、
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
安歧《墨缘汇观·法书》卷、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卷十九、《
佩文斋书画谱》,刻《三希堂帖》第二册,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二)、《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上)、《
中国书法全集》(十九)等书。
重要展览
2015年9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建院90周年推出“《
石渠宝笈》特展”上,《伯远帖》为重要展品之一。
作者简介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
王珣,琅邪临沂(今
临沂市)人。
东晋大臣、书法家,
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
王洽之子。初任
桓温掾属,与
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
隆安元年(397年),迁
尚书令。于
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
卫将军、
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
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年),病卒,年五十二。获赠
车骑将军、开府,
谥号“献穆”,后改赠
司徒。有文集十一卷,工书法,其代表作《伯远帖》是
晋朝时难得的法书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