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新区是涪陵区未来发展百万人口大城市的主战场,是涪陵集聚高新产业、促进开放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是涪陵优化城市布局、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能级的战略支点。涪陵新区地处
长江北岸,与位于长江南岸的涪陵江南城区相隔8公里,由
黄草山、大梁山和长江夹角形成,包括马鞍街道、
李渡街道、义和镇“两街一镇”,覆盖涪陵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涪陵工业园区,幅员面积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涪陵高新区是国家级
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是
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以外第一个千亿级工业园区。重庆涪陵国家综合保税区于2019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马鞍街道是涪陵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涪陵工业园区所在地,辖20个社区。李渡街道相传因唐代诗人李白在此渡江而闻名,辖6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义和镇辖4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市
李渡工业园区”。
2006年,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2007年,
涪陵区委、区政府成立“
重庆市李渡
工业园区管委会”,又名“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管委会”。
2009年,重庆市政府批准“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更名为 “重庆涪陵工业园区”。
2012年,涪陵区委、区政府将李渡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更名为涪陵区新城区党工委、管委会,职能职责未变。
2018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市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管辖面积、四至范围均与涪陵工业园区一致。
2019年,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2020年,申请设立市级新区。
行政区划
涪陵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马鞍街道、
李渡街道、义和镇“两街一镇”,覆盖涪陵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涪陵工业园区,幅员面积276平方公里。其中:
城市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约38平方公里;涪陵高新区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涪陵综保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经济
发展现状
2019年,涪陵新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427亿元,占全区的36%。其中:
涪陵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GDP 3.2万美元;规上
工业增加值343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1037亿元,增长16.2%,规上工业产值1027亿元,增长16.3%;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完成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口径财政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长29.8%,全口径税收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30.9%,税收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76.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57.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全口径批发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5%。
产业发展
涪陵高新区已初步构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即涪陵综合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医药食品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中国500强企业12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9家,培育了年产值10亿级企业30家,其中百亿级企业4家,年税收超亿元的企业9家;10户龙头企业身
重庆市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占全市的10%;拥有数字化车间19个,占全市的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56%,居全市第一位。2019年,规上工业利润约占全市的8.5%。
榨菜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酱腌菜生产企业,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企业;
青岛华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高密度印制电路板(HDI)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一;页岩气
钻探研究开发利用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三爱海陵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产销量全球第一;柯锐世电气汽车
蓄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38%,全球蓄电池行业排名第一;攀华集团
镀锌板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华兰生物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产销量全国第一;三海兰陵药用丁基胶塞市场占有率30%以上,为全国第一;
葵花药业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3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道道
全家用
菜籽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仓兴达无人机、消费机电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全国第一。
涪陵高新区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平台。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7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12个、院士专家
工作站4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独立法人研发机构9家;已建成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
发展定位
——建设全国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开放创新、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探索一条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景城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形成具有示范带动力的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
——建设内陆
改革开放重要试验地。以推进投资与服务便利化为重点,深化投融资、行政审批、外商投资、“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努力营造国际一流
营商环境,增创竞争新优势,加快打造改革新高地和开放新门户。
——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深化与
川渝地区在现代产业、对外开放、
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衔接互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建设引领经济圈开发开放的高能级发展新载体。
——建设
重庆市“一区”带动“两群”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平台优势,推动“一区两群”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全面提升新区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打造“一区”辐射带动“两群”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GDP突破1000亿元,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人,规上工业
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0亿元,R\u0026D占GDP比重达到6%。产业
能级和规模显著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优化,绿色空间体系逐步健全,山水相融、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远景规划到2035年,GDP突破3000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新区的城市能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形成带动
成渝地区相向发展和“一区两群”辐射带动作用凸显的核心支点和重要引擎,引领区域
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作用充分彰显,
新经济新动能形成支撑引领能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体现。
交通
综述
国家骨干高速公路网中东西横向的G50
上海-重庆高速公路与南北纵向的G65银白高速在
涪陵区相交,现有3条高速在此连通,未来将有6条高速互连互通。涪陵现有
渝利铁路、
渝怀铁路、
南涪铁路三条铁路接入,到达
重庆北站动车仅需38分钟。在国家八纵八横骨干高铁网中,涪陵地处京昆纵向通道和沿江横向通道的交汇点,未来涪陵到
重庆市仅需18分钟高铁车程。涪陵是重庆三大枢纽港区之一,坐拥
长江黄金水道和乌江水道交汇,高新区配套的龙头港为
中国西南地区关键港口之一,是万吨级船队可常年到达的长江最西端港口。距离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68km,距离涪陵高新区仅14公里的蔺市
军民合用机场已动工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