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种康,男,1962年4月出生于合阳县,植物生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NSFC“细胞分化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植物分子发育生理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1984年,种康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并获得学士;1988年和1993年他又分别在兰州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1997年期间,种康先后在兰州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日本东北大学生化系做博士后;1997年-至今,种康院士在中科院植物所工作。201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又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种康院士在植物感知温度以及开花和器官发生的分子网络研究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他发现水稻低温感受配位化合物及其信号网络,揭示了耐寒性关键基因起源于中国野生稻;通过功能基因组等组学研究,发现了多个基因对水稻耐逆与生长发育的调控,为水稻耐寒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他还基于紫苜蓿的基因组自然变异,通过表型组学、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手段,挖掘苜耐逆基因和功能模块;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苜蓿耐逆功能基因的解析,构建苜蓿耐逆调控网络,为创制耐逆苜蓿新材料提供候选分子模块。
此外,种康还担任过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共同主编以及Journal of Biological 化学、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编委。同时,他又主持承担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如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科技部973和863项目等。同时,他曾在Cel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Developmental Cell、Cell Reports、embo Journal、PNAS、Genome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励。种康院士已培养硕士和博士70余名、博士后7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他还荣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奖、2020年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诸多奖项。
人物简介
1962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1988年和1993年分别在兰州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6–1997.8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曾在日本东北大学生化系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合作研究、普渡大学植物学与病理系和Dow Agrosciences LLC作高级访问学者合作访问。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社会兼职有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细胞学会染色体与组学分会会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 \u0026 生物技术, IAPTC\u0026B)中国联络人(National Correspondent)。担任《植物学报》主编, 《Plant Cell Report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Plant Biology》编委会成员。迄今发表SCI收录刊物论文IF3.0以上研究论文30余篇。已培养硕士和博士40名;正在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和硕士生16名。
植物分子发育生理研究组,研究组组长、NSFC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NSFC“细胞分化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社会兼职有中国细胞学会染色体基因组蛋白组分会会长、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和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担任《植物学报》主编、Plant Cell Reports、JIPB、J Plant Biol等国际期刊编委。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如973和863项目等。迄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励。已培养硕士和博士40余名和博士后5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毕业生中有24名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工作,其中在美国和国内教授职位5名。
人物经历
1984年,在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获得学士
1988年,在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在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发育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和中科院植物所作博士后研究。
在日本TOHOKU UNIVERSITY 生化系作博士后。
在美国PURDUE UNIVERSITY、DOW AGROSCIENCES LLC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7月,种康应邀在深圳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种康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2023年10月11日,种康同志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主任(兼职)。
研究领域
环境应答功能基因组研究
低温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之一。我们重点以水稻、小麦和拟南芥等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水稻低温胁迫的功能基因分析以及耐低温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研究植物应答环境低温的分子机理和低温信号转导途径。目前发现水稻中一个转录因子 OsMYB3R-2(Plant Physiol,2007, 143:1739-51)、锌指蛋白OsCOIN(Planta, 2007, 226:1007–1016)等基因参与低温耐性。课题组将在此基础上,探索作物分子遗传改良的可能途径。
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
课题组率先在冬小麦中克隆到春化相关基因在小麦中获得春化相关基因cDNA克隆(Physiol. Plant., 1994),从DNA、核糖核酸蛋白质水平对春化相关蛋白VER2 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其RNA主要分布在茎尖幼叶的叶肉细胞中(Planta, 2003, 217:261-270),该蛋白为一种凝集素,春化作用影响该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和胞内的分布模式。组蛋白受到多种形式的修饰, 包括乙化、甲基化、磷酸化与泛素化等,我们基于表观遗传学分析,发现SKB1能催化FLC基因启动子区域染色质组蛋白H4的3位精氨酸的对称性双甲基化,进而促进开花,表明SKB1是控制开花自主途径的新成员(embo J, 2007, 26:1934-1941)。
水稻拟南芥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
利用水稻和拟南芥为材料,通过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手段,克隆控制植物器官发生的功能基因,揭示在花器官的发生、根系的形成等过程中基因调控模式和控制途径,研究环境信号对植物发育进程的影响。目前课题组分析了参与根系发生和发育的小G蛋白OsRAA1( Plant Physiol, 2004, 135:1502-1513)、TaRAN1(Plant Physiol, 2006, 140:91-101)、G蛋白激活蛋白OsAGAP( Plant Cell \u0026 Environ, 2005, 28: 147–156;Plant J. 2006, 48:581-591)。
任职情况
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植物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细胞学会染色体基因组蛋白组分会会长、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细胞学会理事、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生物技术, IAPB)中国联络人(National Correspondent)。担任《植物学报》主编、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遗传学报》和《遗传》杂志副主编, 同时担任《JOURNAL OF PLANT BIOLOGY》、《CELL RESEARCH》、《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实验生物学报》和《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
获得荣誉
2007年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 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3年8月,iNature发布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20位在中国单位任职的学者,包括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植物科学与农学8个细分领域。其中,种康位列分子生物学领域榜单第20名。
承担项目
国家973项目 水稻光温胁迫的功能基因组学
国家863项目 特殊植物耐低温基因克隆与应用研究
国家973项目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和分子基础研究
国家863项目 水稻株高等性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CAS方向性项目 囊泡运输介导植物细胞分化和识别的分子机理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植物器官发生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
代表论文
Vernalization-induced flowering in wheat is mediated by a lectin-like gene VER2,Planta,2003,217:2610270
Effects of ipt gene express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蒿属 annua L.,Plant Science,2001,160(4):691-698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sDMC1,the rice homologoue of the 酵母浸膏 DMC1 gene essential for meiosis ,Sex Plant Repord.,2001,13(5):285-288
Idn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 responsive 1-aminocyclopropano-1oarboxylatosythase gene, NT-ACS2, from tobacco,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000, 23:1169-1182Gene control of flowering 时间 in higher pla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45(5):455-466(Chinese);2000,45(18):1633-42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nalization related gene (Ver203f)cdna 3’ end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44(6)623-627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ver gene using antisense transgenic wheat,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8,102:87-92
Changes in the transcript levels of chloroplast psbA and psbD genes during H₂O stress in wheat leaves ,Physiology Plantarum,998,102:49-54
Molecular cloning of a cDNA related tovernalization in winter wheat,Science in China(Ser B),1995,38(7):799-806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ernalization-related(ver) genes in winter wheat,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4,92:511-515
Preliminary evidences to action calmodulin on CuZn-iso-superoxide dismutases from cucumber cotyledons, Acta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3,15(1):19-23
科研项目
“水稻抗寒耐盐碱的分子细胞机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2011.1-2014.12);主持人种康
“水稻稳产性状的分子机制与设计”,科技部973课题(2013.1-2014.12);主持人种康
“水稻叶片发育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科技部863课题(2012.1-2015.12);主持人种康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2.01-2014.12);主持人种康
出版著作
邢立静、徐云远、种康,2013,植物激素在开花中作用,许智宏薛红卫主编,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徐云远、邢立静、张景昱、种康,2012,植物对低温的响应,陈晓亚、薛红卫主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高教社
种康(译),瞿礼嘉(译),2006,Dieffenbach, Carl W、Dveksler, Gabriela S. 主编:PCR技术实验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种康,王雷,2010,Brassinosteroids and G-protein signaling。Yalovsky S, Baluska F, Jones A主编:Integrated G Proteins Signaling in Plants。Springer. P.135-154。
获得专利
种康、徐云远、黎家、王孝民、约翰。沃克、许智宏、谭克辉。一种控制植物花芽着生位置的方法及应用. 中国,授权公告日:2005.12.14,专利号:ZL 02 1 30750.4
种康、葛磊、陈惠、赵原、徐云远、许明丽、许智宏、谭克辉。控制植物根系发育基因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中国,授权公告日2006.1.11,专利号:ZL 02 1 30752.0
种康、葛磊、徐云远、陈惠、赵原、许明丽、许智宏、谭克辉。一个控制植物根系发育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中国,授权公告日:2006.1.11,专利号:ZL 02 1 30751.2
种康、李驰峻、姜荣锡、许智宏、谭克辉。获得雄性不育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质粒与核苷酸片段。中国,授权公告日:2006.9.6,专利号:ZL 03 1 30630.6
种康、徐文忠、王昕、韩斌、徐云远、谭克辉、许智宏。小麦VER2基因启动子。中国,授权公告日:2007.1.17,专利号:ZL 2004 1 0000680.3
种康、戴晓燕、徐云远、陈大洲、肖叶青、许智宏。野生稻的一个抗旱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7.7.25, 专利号:ZL200510068049.1
种康、陈昌斌、韩、许智宏、谭克辉。禾谷类植物基因敲除操作平台质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7.6.20, 专利号:ZL03160092.1
种康、梁预、赵原、许智宏、谭克辉。控制水稻小孢子发育的cDNA片段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6.6.21,专利号:ZL03109789.8
种康、李飞、徐云远、陈大洲、肖叶青、许智宏。野生稻抗冻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5日,专利号:ZL 2005 1 0068048.7
种康、戴晓燕、徐云远、陈大洲、肖叶青、许智宏。野生稻的一个抗冻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8年7月9日,专利号:ZL 2005 1 0068050.4
种康、李飞、徐云远、陈大洲、肖叶青、许智宏。来自野生稻的抗冻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8年11月26日,专利号:ZL 2005 1 0068051.9
种康、王雷、庄晓蕾、薛勇彪、许智宏。一个控制水稻叶夹角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09年3月4日,专利号:ZL200410078137.5
种康、刘慧丽、徐云远、戴晓燕。一种提高植物抗拟性的方法。中国,授权公告日:2010年9月1日,专利号:ZL200710065132.2;
种康、刘开茂、徐云远、王雷、马启彬。一种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中国,授权公告日:2010年6月9日,专利号:ZL 200710119769.5
种康、李丹、黎家、许智宏。一种培育叶夹角改变的转基因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重组载体。中国,授权公告日:2011年11月16日,专利号:ZL 200910091548.0。
人物评价
种康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理和发育生物学,是中国国内春化方面做得最好的研究员之一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经历
研究领域
任职情况
获得荣誉
承担项目
代表论文
科研项目
出版著作
获得专利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