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辖镇
高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年古镇,状元之乡”的美称,南唐保大三年沙县区第一状元张确为高桥人。高桥镇坐落于沙县正北部,距县城25公里,省道304、北京-台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全镇辖14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8717人,其中党员844人,总面积215.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水果面积1.65万亩,林业用地26.8万亩,毛竹林面积2.7万亩,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83.3%,是沙县的农业大镇、林业强镇。
历史沿革
1958年建高潮公社,1961年改称高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1997年,面积179.6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高桥、安田、官庄、新坡、黄溪坑、上里、正地、杉口、官林、上坑、桂岩11个村委会。 2002年,原梨树乡的新桥、池窠、泉水峡3个村并入高桥镇。
行政区划
全镇辖14个村,67个村民小组,4670户。
人口民族
总人口1.65万,其中外出经营沙县小吃3200人。
经济
2006年高桥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7亿元,财政收入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属农业大镇、林业强镇、工业重镇。十五期间,高桥镇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农业有较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3747吨,其中稻谷12000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水果业迅速发展,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水果种植面积达16500亩,实现人均1亩,年生产水果万吨以上。1996年曾获得省芦柑品质评比第二名。水果主要品种有天草、特早熟温密、纽荷尔脐橙、西选水蜜桃、金水2号梨等,水果结构优化。畜牧养殖不断壮大,全镇2006年生猪养殖出栏达2万头,培育出一个养猪专业示范基地村——黄溪坑村。1993年1月创办的闽星种鸡场,年产节粮型青脚矮脚种鸡2.5万只、育成鸡1.5万只,是县精品肉鸡良种繁育基地,其辐射力推广到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水产特种养殖不断壮大,2006年养殖面积210亩,主要品种是鳗鲡目欧鳗,经济效益良好。
林业是高桥镇的一项经济支柱,商品材面积128008亩,每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以上,总蓄积量834134立方米,年可出商品材2万立方米,孟宗竹立竹量440万根,已建立丰产片19500亩,“二高一优”示范片3000亩,年可出毛竹10万根。
近年来,高桥镇现代规模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全镇共流转土地近6000亩,在官林窠、高桥、官庄等村建立了千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千亩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千亩烟叶生产基地,千亩超级稻生产基地,百亩蘑菇生产基地,百亩红梢苦竹培育基地,百亩台湾金丝竹培育基地,35万只福缘兔业养殖基地等。
高桥镇工业起步较早,企业为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2006年,高桥镇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3家,200万元——500万元的10家。全镇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包装业、水电业、木竹加工业等三大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造纸规模达到万吨以上,其中低定量牛皮箱板纸曾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纸制包装业有五条生产线,年规模总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在省内有很大的销售市场。小型水电形成一定规模,总装机容量6325千瓦,与县大电网联网,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木竹加工主要以深度加工为主,品种有竹胶板、细木工板、木胶板、具城材板等。年生产规模2万立方米左右。碳化硅冶炼及制品也初具雏形,品种有微粉系列、建筑用管桩端头板、还原灌等,恒升碳化硅有限公司被省企业局授予碳化硅金刚砂技术中心“省级乡镇技术中心”。碳化硅金刚砂被命名为“福建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
高桥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投资环境良好,于1998年经县计划局批准,高桥镇洋芜山工业区规划总体规模600亩,2003年通过省建筑工程学院设计完成。工业区紧靠304省道和北京-台北高速公路旁,位置优越,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高桥镇将欢迎各界能人参加开发投资,并给予开发让利。为了加快高桥镇经济发展,提高高桥镇经济总量,今后五年,继续以项目发展为主导,借助京福高速公路的交通便利优势,搭好招商引资平台,做大做强工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融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好“筑巢引凤”这篇文章,全面推进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园区
新坡绿农土鸡养殖基地:位于高桥镇新坡村,距集镇1公里,系高桥镇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的生态养殖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1月落户,以野外放养土鸡、鸡粪收集发酵养鱼为主,规划面积150亩,分为生活管理区、集中饲养区、野外放养区、牧草种植区和水产养殖区等5个单元。目前,已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生活管理区、鸡舍以及50亩野外放养区的建设,引进土鸡6000只,预计年出栏土鸡2万只,产值160万元。下阶段,新坡绿农土鸡养殖场将新建鸡舍2座,种植青饲料20亩,扩建鱼溏5亩,逐步形成“禽-渔-草”立体生态产业基地。
高桥镇千亩黄花菜基地:是高桥镇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来,首个引进的规模农业种植基地。该基地是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回归农民黄连发从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湖南映武黄花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种植技术及种苗创建的,现已成立“兴丰”黄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流转土地1005亩,流转期限20年,涉及农户110户。该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起了一个集种植、加工、观光为一体的千亩黄花菜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分两期完成:第一期通过两年时间(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投入资金400万元,建成规模1000亩的黄花菜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完成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期(2008年-2009年)继续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500平方米保鲜厂房和加工生产线建设。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花,属当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花蕾干制品供食用,对人体具有催眠安神之功效;其根、叶可入药,是一种菜药兼用的名贵珍稀蔬菜,采摘期在每年的5月至8月,经济效益可观。千亩基地建成后,盛产年份可产新鲜黄花菜35万公斤,实现产值400万元。
福缘兔业养殖基地:位于高桥镇官林窠村,距集镇3公里,是高桥镇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项目由外来投资者邓方赢会同当地5位农民投资兴建,流转期限15年,涉及农户15户。该项目于2007年3月落户,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300亩,分为生活管理区、集中饲养区、野外放养区和牧草种植区等4个单元,其中:生活管理区和集中饲养面积60亩,野外放养区面积40亩,牧草种植区面积200亩。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共投入资金40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野外放养区以及13000个种兔笼位的兔舍建设,引进种兔5000只。二期规划面积30亩,建设一个年可加工肉兔50万只的生产车间,主要加工糟兔、板兔、兔肉丸等系列产品,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该基地建成后,存栏种兔可达1万只以上,年可供种兔1.5万只,年产商品兔35万只,将成为省最大规模的现代养兔场。
福缘兔业开发公司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领周边5个行政村215户农户发展肉兔养殖,使之成为镇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目前,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邻近的官庄村已发展青饲料基地300亩。
高桥镇惠丰生态农庄:位于高桥村后坑,距高桥镇集镇所在地3公里,紧临沙将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空气新鲜,更有天然泉水长年流淌,既适宜旅游,也适合于水产、畜禽和作物的生长。惠丰生态农庄是高桥镇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利用抛荒山垄田引进的项目,引进泉州市籍业主姚双清和高桥本地业主王辉煌等合作,与73户农户签订了2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300亩,分为种养、休闲、等功能区,计划投资300万元,分二期进行建设。目前,第一期已开发抛荒山垄田20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完成山塘、鸭棚、孵化室等配套设施建设,投放银鲳、花鲢、鲤鱼、草鱼等鱼类7万尾,引进种鸭5000羽、蛋鸭3000羽,种植甜橙、山梨等果树100株,当年可实现产值290万元。第二期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餐饮区、垂钓活动区、休闲小别墅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引进蛋鸭3000羽、肉鸡3万羽、肉鸭50万羽,开发果蔬种植区面积20亩。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种养、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庄。
为推进农业朝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自2006年开始,高桥镇主动配合、支持官林窠村主任罗可炳从三明兴农生态有限公司引进大球盖菇菌种及栽培新技术,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利用冬闲田建立了大球盖菇百亩试种基地,自2007年2月份采摘以来,平均亩产大球盖菇2500公斤,实现产值5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生产基地朝规模化方向发展,高桥镇积极扶持基地带头人组建了“裕农”菌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从2007年冬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形式,投资200万元,从140户农户中流转冬闲田700亩,山地20亩,建立了690亩大球盖菇生产示范基地和占地15亩的深加工厂房。该加工厂除了消化基地生产的大球盖菇外,还从建殴、将乐县连城县等周边10个县、区大量收购一次盐水菇,进行二次盐水成品菇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德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今年3月,该合作社与厦门莱英达贸易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0万元,引进大球盖菇精加工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盐水菇300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210人。目前,该项目已动工兴建,同时,出口二次盐水菇1020吨,创产值600万元。
参考资料
沙县高桥镇简介.沙县人民政府.2020-09-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产业园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