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又称芦水,发源于
江西省武功山,是江西省
芦溪县流域面积最大的常年河流。在该县境内流径三乡四镇,全长11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776平方公里。
袁河在芦溪县境汇聚了的潭口河、新华河、沂源河等河流而形成。经江西省
萍乡市芦溪县向东奔流,流经
宜春市、
分宜县、
新余市,
樟树市市
昌傅镇,
新干县三湖镇,最后在樟树市区注入
赣江,为赣江
水系。
金顶源有二处:一处起于赤脚坳、
千丈岩的山溪,曰
东江,一处源于
白鹤峰、鸡冠岩的山溪,曰
西江,东西两江汇合于熊岭桥,称麻田河。流至花苑村头,又与源于双
树洞与九龙山的溪水来汇,称新泉河。流入坑口再汇
张佳坊乡的山溪,形成湍流峡谷,经九洲出山口岩至
芦溪县再与上埠、高坑等处溪水汇合再流往宣风。
发云界源也有二处:一处源于发云界木马坳和回龙山,溪水汇合于茅店桥上首,称茅店河。一处源于万龙山、羊狮幕、明月山诸水汇合称东坑河,东坑河与茅店河相汇于两江口,称沂源河。在沂源河上段被黄州电站的栏河大堤锁住,形成一座碧波荡漾的高山平湖。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电站发电量达2000千瓦,然后再经
沂源县出京口,当沂源河到达宣风街的西南角时,与袁河主流汇合,东入
宜春市境内。
袁河水源都出自深山峻岭,河床的宽窄深浅由
水势冲刷而自然形成。时而狭窄如喉,时而冲洗成洲。过去每逢
山洪暴发,淹田毁庄,人们束手无策。1971年芦溪区委决定根治袁河。新泉乡数千群众从形桥开始,在长达5公里的两岸砌成宽1.5米,高2米的水泥
片石防洪堤。同年春银河乡群众在长达1200米沙石洲上切弯取直,开辟一条60米宽的新河道。1974年
芦溪镇万人上阵,从大铁桥到林家坊,新开一条长7公里的新河道,两岸用水泥片石砌成3米高的阶梯形河堤,从此水患始息。
位于宜春中心区
袁州区,据史料记载:袁河,自
隋朝起,因设袁州州治、府治,河位于辖区,故名袁河(亦名袁水),从新田河(稠江)与袁河汇合处至
分宜县一段,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此段有秀江或秀水之美称。
秀江是
宜春市的
母亲河,温婉的河水穿城而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宜春人。其实秀江也就是袁河。经宜春城时,因那里
东都有著名隐士
袁京之故,所以宜春亦称袁州,流经宜春的河称袁河,在宜春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称为秀江;到原
分宜镇县城前(现为仙女湖所淹),澄澈环绕,“罗村如
玉带”,名清源江;入
新余市境,袁河已历“九十九湾,八十八滩”,到城区前,城势已趋平坦,流速缓慢,泥沙下淀,“莹澈如练”,故又名“
渝水区”。
袁京(69-142)字仲誉。祖籍河南
汝南县,
东汉司徒(宰相)
袁安次子。袁京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
蜀郡知府。后远徙于袁,隐居于县城北山之麓,死后葬于大袁山(今
宜春市的
袁山公园)。当时,宜春尚为县,后因其姓以为山,曰大小袁山,郡曰
袁州区。
袁京嫡五世重孙
袁绍,
袁术皆为三国名将。继东汉大隐士
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明初
朱允炆时代的
文学博士方孝孺在《高士袁京赞》中这样称赞道:“紧袁之山,富春并峻,紧袁之水,严滩比清。严袁两公,东汉齐名。”
很久很久以前袁河称为黑龙河,在黑龙河的源头有一条黑色的恶龙,此恶龙乃一畜牲,生性残暴,经常把黑龙河的水吸干。这个时候
新余市出了个英雄袁水清,经过一番较量和黑龙同归于尽了,从此黑龙河改名为袁河。
袁河流经
芦溪县、
宜春市、
分宜县、新余、
樟树市,
新干县,
沪昆高速铁路基本上是沿袁河铺设,袁河沿岸经济发达,有着四个中等规模
地级市,是
江西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袁河大型的水利建设项目有芦溪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新余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又称
仙女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