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古商城位于中国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由政府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区的开发重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称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等称号。周村古商城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总占地面积60.5公顷,有千佛寺庙群、三益堂印刷展馆、谦祥益、瑞蚨祥、历史文化展览馆、丝绸文化体验馆、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今日无税碑、状元府、票证博物馆、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大染坊、魁星阁庙群、
淄博市艺术博物馆等10多处景点。
周村古商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在明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周村区政府从2001年开始对周村古商城进行保护性开发,2004年景区对外开放。
中国中央电视台《
探索·发现》摄制的纪录片《周村寻古》,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再现了周村古商城发展历程。周村古商城是电视剧《
旱码头》《
大染坊》《
闯关东》及电影《活着》的主要拍摄基地。
2024年12月,周村古商城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设背景
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
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周村古商城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
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约1000m),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400米。至清朝后期,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
青岛市、
济南市,远至北京、
天津市、
上海市、
广州市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古遗址
古人类生活遗址
皇姑顶遗址在周村东南的20华里的范阳河北岸,
爱国遗址在周村西南郊淦河西岸,曾出土较多泥质黑陶片,鬲足,(此处一字见传真件)片,瓦片,铺地砖,豆把,石器,红陶(此处一字见传真件),罐口沿,鼎足,器盖,器把,碗,盆,盘,豆,石斧,纺纶,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等。该两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并且延续到秦汉时期。在周村东南20里的商家遗址,曾出土大量红烧土和陶片,瓦片,花纹砖,骨骼,高柄豆残片和,为
商周到汉代时期的遗址。
武强古城
位于今周村城区东北13公里处,属北郊镇。夯土,砖瓦等建筑遗迹尚存。为
南北朝刘宋时期到隋开皇十八年的武强县县治,历时178年。其村名固玄庄,即从"故县"二字演化而来。
土鼓古城
西汉设土鼓县,县治在今周村城区西南21公里,因当地盛产土鼓藤而得名。
北齐时并入卫国县。土鼓县废后,在故城周围相继建立了四个村庄,而以居者姓氏相区别,乡人过去统称为古城。
名士渊源
董永,西汉千乘人(今
淄博市高青县高苑古城),自幼丧母,与老父相依为命。其父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无力安葬,而当时盛行厚葬,老人去世后葬礼越隆重,棺材越贵重,才显得孝顺,否则就会被别人笑话。董永对父亲的孝顺是出了名的,而此时却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他偷偷跑到几十里外的於陵城里,在头发上插上草标,甘愿卖身为奴,换钱来安葬父亲。
於陵城外张家庄一位姓傅的富绅听说此事,感于他的孝举,主动送他一些银两,让他回家葬父,且不要他任何回报。但
董永坚持以给傅家做三年苦工作为报答,否则就不要人家的钱,富绅无奈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
董永体面地将父亲安葬入土后,便赶回张家庄给傅家当奴仆。白天外出种地,晚上给主人干粗活,从不偷懒使滑,感动得主人逢人便夸他的孝顺和厚道。他的事迹越传越远,被朝廷知道后,便作为封建家庭关系的典范推广,被列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
孝子传》。后来董永被封了个小官,死后葬在周村城东南方的大埠山上,其墓至今仍保持原样。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宣传,
董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他的事迹越传越神,人们又将
七仙女的故事附会到他身上,说是由于他的事迹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便偷偷下凡来跟他结为夫妻,还生了孩子。今天,周村城外的东董家庄、西董家庄据说就是董永的后代居住形成的,原先还有供奉董永的祠堂。董永的故事后来又被改编为民间故事、戏曲、电影等,更使他成为千古历史名人。
状元王应统
周村丝市街的北面有一条与它平行的街道,叫状元新街,原在街的中段路南有一座状元府,内有状元楼,它的主人就是周村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王应统。
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
长山镇,出身书香门弟。其
曾祖父王重明,曾任明山西沁州同知,祖父王斐,字非木,清
顺治任寿州
知州等职。父亲王廷扬,
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做官,一生隐居于市。王应统高中后,其曾祖、祖父、父亲都被赐予荣禄大夫,
河北省总兵衔。
由于受家庭的影响,王应统自幼熟读经书,崇尚儒学。受其父亲的影响,他从小便喜欢习练武艺,除从父学习外,还四处拜师学艺,早起晚睡,勤学苦练,又注意广泛涉猎军事书籍,与长辈研究兵法,军事知识十分渊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24岁考中武举,康熙二十七年进京赶考入闱,经殿试脱颖而出,被皇帝钦点为状元。初授山西中路利民参将,开始军旅生涯。
1696年,新疆贵族噶尔丹在
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全国震惊,
康熙帝亲率大军远征,点名让
王应统随同,负责粮草供应。千里远征,有的部将为了贪图方便,把粮草卖掉以减轻负担,打算到目的地再买回。可新疆地广人稀,根本无处筹粮。唯有王应统不顾别人笑话,一路上老老实实押运粮草前行,不辞辛苦,最后只有他的部队避免了粮草匮乏之苦。
成功平定叛乱后,王应统以军功升为山东总河中军副将。康熙皇帝在出巡时多次接见他。不久,改任神木副将。他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神木地理位置虽偏,但土地广阔,土质良好,于是建议让部分军士和老百姓垦荒屯田,获得了大丰收,保证了边防的巩固。后又历任江南总漕中军副将,文登副将等。
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念他清正廉洁,提升他为
河北省总兵,镇守怀庆。
王应统为官清正,不善于阿谀逢迎,招致一些贪官污吏的嫉恨,于是千方百计造谣中伤他。皇帝一时失察,竟将他免职下狱。幸亏有人为他辩护,才得以平安无事。
回乡后,他与家人住在周村的状元府里,平日除接待亲友外,就是练习书法,这条街也因此得名“状元街”。皇帝后来发现冤枉了王应统,几次找他进京谈话表示慰问,但他对官场已经厌倦,婉言谢绝了皇帝的挽留,仍回家乡,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他病逝后,家人遵照他的吩咐,将遗体掩埋在周村城西象山山麓。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出身农民家庭。
蒲松龄从小聪慧过人,过目成诵,少年时即以文才出名。但在科场上却连年失利,一直到了71岁才授例成为贡生。为谋生曾一度跑到
江苏省,应聘担任
宝应县知事孙惠的幕僚,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非常希望依靠个人才学博取功名,好有机会为国家做些大事情,然而命运却对他十分残酷,致使一生穷困愁苦,郁郁不得志。
他33岁时,被长白山南麓王村镇西铺村的退职官僚
毕际有聘为私塾先生。毕际有是明
天启年间
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曾官至江南
扬州府通州
知州,后因事受牵连,罢官回乡。毕际有回家后,修建了石隐园、绰然堂、佼樊堂等花园和楼阁,广交天下文人学士名流宿儒,以诗文自娱,一生著有《淄乘征》、《泉史》等书。
蒲松龄来到西铺,对这个新环境很满意。尽管也是寄人篱下,但毕际有敬重他的文才,待若上宾。谈论学问也十分自由随便,如同一家人一样。再者毕家花园很大,清幽雅静。村北是拔地而起的白云山峰,巍峨峥嵘如天然屏障。四季之中,山的颜色景致各不相同。南面亦是山峦重叠,有著名的青云寺等胜景,西有胡山、龙洞等,比之他的家乡蒲家庄要优美得多。
每逢闲暇日子,蒲松龄与毕际有、毕盛矩父子等人,到白云峰游玩,酒后出题为文赋诗,抒发情感无所不言。在这里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的诗坛领袖
王士祯,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时间推移,他对长白山下的山水草木,也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春暖花开之时,他常与好友
唐梦赉等携酒登长白山,寻
陈仲故迹,吊范仲淹祠,游顾炎武手植之桃林。青山如黛,飞瀑似云,松涛鹤影伴奇峰怪石,众人纵情在大自然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忧愁,抛开名利应酬,高声呤诵:“青峰不穷弥望尽,白云无数荡胸来。”丰富多彩的山川风物,激发了
蒲松龄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他“观草木之荣衰,昆虫之变化”,思“万窍之刁刁,百川之活活”,赋予文章和作品中以宏大的气魄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语言生动活泼,在创作中他的思想亦从中得到了陶冶与净化,故“下笔风起云涌”,后来终于创作出《
耳中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一代才女王碧莹
清朝康雍年间,在秀丽的孝水之滨,有一位文才超群的闺秀,她叫王碧莹。在那个“男人世界”的封建文坛上,王碧莹以清新之作冲破台阁体的荆棘独立卓行,故当时就有人把她和
李清照比肩而论。
王碧莹是张坊村人,生长在没落封建地主家庭中,其从祖父官至太常寺少卿,其母亲出身官宦之家,她的两个
舅父都是品诣超群的读书人。一个是李绪方,字千子,“好诗酒,浑若仙”,一个是李东华,“嗜诵读,精诗文”。碧莹从小常从东华舅父读书,每得诗句,便与其舅父推敲切磋,耳濡目染,加上秉赋聪慧,其诗作往往令舅父击节称奇,赞叹“非夙慧不能也!”
对于诗歌创作,王碧莹有其独到的见解。她常说,诗不过情景而已。景在天地中,情在我心中,交融而为诗。她有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婚后连遭饥荒,家里一天仅能吃一顿饭,她却能得诗数首甚至数十首,一切喜怒哀乐、花开叶落、物序变化,都可感而为诗,缺柴断米的日子并没有影响她的创作,倒成了呤诗的重要题材。
象她的芳名一样,王碧莹的诗清新自然,比喻贴切,以寻常语入诗,明白晓畅,写景诗犹如一幅村居风景画,如《寒食》:
芳草青青柳放芽,东风摇曳几枝花。
宵灯不乞邻家火,春风如波浸碧纱。
《秋月经过孝滨》写道:
山光波色尽涵秋,黄叶萧萧送客愁。
策马临溪方日暮,残霞明灭水西流。
在这里作者没有简单的直抒胸意,只是巧妙地写出了特定的画面,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光、水流、黄叶、
晚霞,把临溪策马的主人公送客之愁绪烘托得淋漓尽致。另一首《寄母舅李公千子》诗中写道:
遥怜舅氏隔天涯,独对长庚玩月华。
想得故乡初雪后,一枝竹外有梅花。
此诗是先情后景,后两句隐情于景,意境开朗,把怀乡思亲之情又写深了一层,不难看出作者的神思飞扬。
存留于《山左诗抄》中的几首诗作,都是写景怀人之作,似乎是在不经意中偶然而成,但是足见作者琢字炼句精工绝纱的功底,用典自然,状物生动形象。无论何类诗作,感情真朴,生活色彩浓厚。绝无无病呻呤之语。《望长白》中写长白山势:“飞泉瀑布光如接,叠嶂层霄势可呼”。使人读诗如见山,直叹其美,其险。《问雁》是写怀念外出未归的弟弟的,“雁声秋不断,阿弟却无音,千里阳关路,遥遥一片心。”两组流水对仗严整,虽是平常语入诗,雁来人未归的殷殷挂念之情,跃然纸上。
王碧莹在当时才名大振,其诗作使那些皓首究经的文人们折服不已,要不然,除孝妇节妇外女人不得入内的族谱怎么能容下她的传记呢?牟山人刘其旋在其传后大发感慨:天地间原有诗钝根,人不自解耳。清风明月时时送与巾帼中,能不相负者,惟王碧莹,
李清照是也!很可惜,这位诗才非凡的王碧莹,命运却极其悲惨。在贫困中又遇上丧母的打击,终于一病不起,死时年仅40岁。其自名《东篱集》的诗作,有人为之作序,终因贫困所累,未能付梓。王碧莹诗作流传下来的就很少了。
顾炎武,字宁人,又名、亭林,曾自称蒋山庸,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少年时,受到养母严格的文化教育和民族气节教育,培养了个人正直无私的性格和以身许国的理想,一度参加了反宦官权贵斗争的复社组织。
清兵攻入中原,养母王氏为抗议清兵入侵愤然自尽。顾炎武遵从母训,参加了江浙一带的人民抗清斗争。失败以后,他隐姓埋名遍游华北。他来到
山东省后,长白山雄伟的气势与壮美的风光吸引了他。以后又多次来山中游玩,每次都流连忘返。
顺治四年,他听到长白山农民起义军
谢迁的队伍攻入了淄川城。杀了降清后带头剃发的官僚
孙之獬后,高兴地写下了《淄川行》一诗。表现了他坚持抗清的决心,也反映了他对长白山地区人民的感情。
45岁后的
顾炎武,把长白山当成他定期旅居的地方,并经常到周村城,与山下周村的名士刘孔怀、济阳的张尔歧、邹平的
马肃、
桓台县的徐夜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诗词酬答情深谊长。
顾炎武在53岁时,干脆在长白山西麓郑公山下买田产住了下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用诗文赞美长白山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色,详细考证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他还对长白山地区时起时伏的农民起义抱有深切的同情。他的《禾长白山下》一诗,就体现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同情农民革命的情感。在长白山期间,
顾炎武身体力行号召人民垦荒种树,并种植经济作物来改善贫穷的面貌。在他的努力下,长白山过去不种果树的情况得到了改变。每至清明时节,山上桃红梨白,杏林飘香,人入园中误以为是世外仙境。他对长白山区发展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李化熙爱民免税
在周村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由于其曾为周村古镇的商业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至今人们对其仍铭记在心,对其事迹津津乐道,他就是
李化熙。
李化熙(1593—1669),字五弦,号长白小樵,祖籍山西孟县。其曾祖父是位仕进无门的岁贡生,在明代的人口东迁中,他带着全家人来到周村莫家庄落户,其儿孙辈皆为本本份份的农民,至李化熙才高中
进士,从此改变了李家的门风。
说起李化熙的赶考高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相传李化熙的祖父李春有一次在凤山下放羊,无意中看到一个道人在地中作法。他出于好奇,偷偷躲在树后观看,只见那道人将一根木子打入地里,然后走出百步之外,口中念念有词,那木橛便“嗖”的一下从土中跳了出来。李迓春感到十分好奇,便趁道士不注意,偷偷将木橛又按回原处,道人回来一看大惑不解,重新念咒做法,李迓春则趁道人走后又将木橛按回。连续几次,道人长叹一声,扬长而去。李迓春回去一说,大家都觉得奇怪。有一个风水先生知道此事后,悄悄找到李迓春告诉他,那道人是专门破风水的,没想到被他给挡住,并说此地是块风水宝地,将来肯定能出大官。李迓春听后大为高兴,想法花钱把这块地买了下来。过了几年,李迓春的孙子李化熙进京赶考,果然高中
进士。
李化熙在明末清初两朝为官,明朝时先后任河州府
推官、河间府推官、
天津市兵备道、四川
巡抚、
山西省巡抚等职。他为官期间,不惧权贵,敢于为民做主,伸张正义,处理了一些大案要案,受到了朝廷的重视。1644年,
李自成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崇祯皇帝命令时任山西巡抚的李化熙赶赴榆林三边,总督三边西征军务,率军围剿。可等李化熙到达军中,李自成已率大军进逼北京,不久明朝即灭亡了。李化熙只得率军回到老家周村,驻扎在城内。由于
李化熙治军有方,纪律严明,他来之后不仅赶跑了许多散兵游勇,也挡住了李自成和清兵的进扰,使周村成为战乱之年一方小小的“安土”,四方百姓纷纷涌向周村寻求庇护,商人则趁机大发横财,周村短时间内迅速膨胀,成为山东首屈一指的商业大城市。
清军占领全国大部分地区后,李化熙见大势已去,加上原来许多同僚的劝说,便投降了清朝。先任
工部侍郎,后因才能出众,不断得到提升重用,一直做到
刑部尚书,并加
太子太保。虽然仕途辉煌、生活安逸,但
李化熙仍时时感受到
满族统治者对汉人的歧视,于是以老母年事已高为由,毅然辞官回到周村。由于李化熙的特殊地位,许多地方官吏非常敬重他。李化熙回乡后亲自出马,利用自己的威望,整治周村市场秩序,打击地痞流氓和贪官污吏的欺行霸市,还多次去找
山东省督抚,免去了周村1500项的所谓荒地粮,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他还自己负担了周村市场的全部市税,宣布周村为免税城市,周村有名的“今日无税”碑即指此事。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前来,一时大街上商号达数百家,丝市街、绸市街、银子市、棉花市等主要街道商贸活动十分繁荣,周村商民对他威恩戴德。他去世后,周村商民为他重建了规模很大的祠堂,确定每年
重阳节为全市商民公祭李大司寇的日子,届时唱三天大戏,并挂出
李化熙的画像,供人瞻拜,成为周村一个隆重的节日。
毕自严(1569—1638),字景曾,号白阳。王村镇
西铺村人。万历二十年
进士,初授
松江府推官。历任刑部
主事,
工部郎中,淮徐道参议,洮岷兵备参政,
山西省参议,山西副使,右布政使,
陕西省参政,太仆寺卿等职。
天启元年以右都御使身份去天津修建海防,统率水陆军十余万人,并平定白莲教起义。天启六年,就任南京
户部尚书,因对
魏忠贤不满,托病辞官回乡。
崇祯改元后,任户部尚书。当时财政支大于入,军饷匮乏,毕自严两次上陈二十四事,增收节支,崇祯全部批准执行。但是当时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增收
税赋敷充军饷,使百姓日益穷苦,
毕自严又受到总理太监和权相的制肘,他连上十几次辞呈,均未获准。后皇帝听信谗言将其下狱,群臣上疏议救,毕自严被免职还乡。著有多部著述行世。
历史事件
乾隆年间,周村
元宵节挂灯极盛,
爱新觉罗·弘历驾临观赏,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1904年,
袁世凯在
直隶总督任上与
山东巡抚周馥一起上书清政府,奏请“在于
济南市城外自开通商口岸”。同时,说明“省城迤东之
潍县及
长山镇所属之周村,皆为商贾荟萃之区”,“拟将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1904年5月19日(清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五)周村正式被清政府批准开辟为商埠,地点是从周村东门至旧火车站,第一批工程占地一千亩。
山东护国军政府在周村成立
1915年春,
孙中山领导下的中华革命党在
胶东半岛组织民军,举行武装起义,讨伐
袁世凯。同年7月,任命
吴大洲为中华革命党
山东省司令长官,薄子明为岱南司令。1916年5月4日,吴大洲、薄子明率部二百余人顺利攻占
周村城区。次日,吴大洲,薄子明通电全国,宣布成立山东护国军政府,山东独立。吴大洲为军政府
都督,薄子明为护国军总司令,向全国发出《山东护国军讨袁之露布》.吴,薄在周村迅速扩军筹饷,很快扩充为6个团两个独立营。半月之内,攻占了
淄博市、
桓台县、邹平县
知事,警佐主动投诚.6月4日,袭击
济南市将军府,山东督军靳云鹏逃跑,
护国军占领济南,数日后又攻占
博山区,影响全国。
曲二疯子打税官
1923年,省府下令开征产销新税,商家铺号家家增税,连肩挑贸易地摊小贩也一律缴纳。周村城乡怨声载道。"曲二疯子"(曲汉东)率领众人冲进观海门里的税务局,砸了虎头牌,税官们越墙逃走,黄税官被百姓们拳打脚踢,当场毙命。
山东省政府下令严惩周村商会,乡绅们推举明笃臣出面斡旋,以重金贿赂当局,找一犯人代替伏法了事。
主要景观
千佛寺庙群
在大街北首濯河东岸,其主体建筑千佛阁始建于
唐朝,为二层砖楼,硫璃彩瓦,斗拱飞檐,四角悬有风铃,砖刻八个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内供释迦牟尼三身佛,横三世佛。另设有三义殿,供祀
刘备、
张飞等。
丝市街
形成于明朝初年,为蚕丝市场。全长300米左右,明清时期,方圆数百里为桑蚕生产基地,有桑树数十万余株,蚕茧生丝的交易中心就是周村,当年这里有十几家丝店。河南,
山西省,河北甚至日本,俄罗斯的客人荟集于此,因此取名丝市街。
银子市
银子市街北起丝市街,南至魁星阁,两侧皆为砖砌楼房。形成于
清代前期,为商业金融市场。全国著名的大德通,大德恒,大德川,三晋元等都在此设有分号,钱如流水,汇通天下。最兴盛时有钱庄票号128家之多。
炳灵公庙
炳灵公庙位于王村东门里,始建于明代以前,明清两代都曾重修。原有主殿五间,东西廊各四间,奉祀
泰山储君炳灵公,另有十八罗汉,七十二地煞为配祀。传说明朝
户部尚书毕自严四川平乱时,得到炳灵公暗中相助,平乱得胜。毕自严回乡后为谢神恩,捐资重修庙宇,为炳灵公重塑金身。今西祀殿和三官阁尚存。
董公祠
又名孝仙祠,位于周村东郊的董永山上。始建于明代以前。前院供祀
玉皇大帝及
金德太白星君诸神,
王母娘娘,观音菩萨。后院正殿供祀汉代孝子
董永,上悬"人间楷模"匾额,两侧为土地神殿和
送子娘娘殿,并有一头耕牛
塑像。西北角为
织女阁。织女手持金梭,膝前有一对儿女依偎。据《
长山县志》记载,
董公祠周围数里之内,冬不降霜,夏不落雹,为一异象。庙北十字路口有一古槐,树下立"槐荫碑".明中期,董公祠内设槐荫书院,当地的四位
进士刘一相,
曲迁乔,韩取善,韩萃善曾同时在此读书,后出仕为官后同时返乡拜孝仙,各赋诗一首明志抒情。乡人将诗作勒石立于祠内,人称"四进士碑"。
石隐园
在万卷楼西北侧,是毕府的花园,当年这里浓荫蔽地,流水淙淙,奇石林立。玄象,灵壁,魁星,月窟,菡蒿,
凤翔府,垂云,太仆,秋鹰,峨豸各具神态,号称"十友",因而取名石隐园,
蒲松龄设帐毕府时,每年夏天都设榻于此,吟诗论鬼,谈狐讲妖,构思了许多精彩篇章,今遗迹尚存。
尚书府
尚书府位于王村镇
西铺村,系明末
户部尚书毕自严故居的一部份。
康熙中期,薄松龄曾在此设帐教书30余载,71岁时才撤帐还乡。在这里写下了文学巨著—《
耳中人》。
尚书府始建于明末。现有府第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房屋百余间,为三进院落。前院正房为"绰然堂",匾额为
毕自严所题。三间正房为当年
蒲松龄教书,著书和住宿的地方。中院北面为"振衣阁",是当年毕府存放官服的地方,振衣阁前有一株"蝴蝶松",枝丫平伸,树冠如伞,宛若一只振须展翅的蝴蝶。后院正面为万卷楼,三层楼房,是当年毕家的藏书楼。
文化活动
宣传片
山东周村古商城借着\u003c\u003c江南style\u003e\u003e的爆红,也自己制作了一个穿越版的江南style,该视频舞蹈和
鸟叔步伐一样,主唱和鸟叔也颇有几分相似。从周村的大街开始,以周村的古建筑、街上特色货摊、美食等为主要背景。主唱坐着人力车开场,围着象征吉祥喜庆的中国红围巾,将
中原地区风发挥到极致。该视频将周村做了一个全面的宣传,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鸟叔搞笑式的骑马舞展现出来,好像是到周村能一下子穿越到古代,让人对周村更加充满期待。
编年志
2001年9月周村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成立
2001年12月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各项管线入地工程开工建设
2002年1月《大街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并报市审批
2002年3月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沿街房屋维修开始进行
2002年5月票号展馆、演艺广场开工建设编辑出版《大街——活着的千年古商城》
2002年8月编辑出版《周村百年老字号》
2002年12月编辑出版《周村历史名人》
2003年1月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办公楼正式使用
2003年2月民俗展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3年5月编辑出版《周村方言》
2003年8月千佛阁维修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11月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维修工程基本完工
2003年12月编辑出版《周村民俗》、《周村民间文学》下河古文化市场建成
2004年4月编辑出版《周村大街古商城导游词》
2004年6月大染坊开工建设
2004年9月举办第一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
2005年8月丝绸博物馆开工建设
2005年9月谦祥益老字号开工建设
2005年9月重立今日无税碑
2005年10月举办第二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
2005年10月在由齐鲁晚报主办的“畅游山东—自驾游首选目的地”评选中被评为历史人文类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之一
2006年3月成功举办了“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论坛”。
2006年3月《旱码头》剧组进驻周村古商城
2006年3月建设民俗旅馆拆迁动工
2006年5月成立周村区旅游发展协调促进委员会
2006年5月荣登省旅游局主办的“游客满意度排行榜”榜首。
2006年7月“寻访
祥子号,探源鲁商文化”正式启动
2006年8月获得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颁发的“快乐旅游365最佳影视拍摄基地”
2006年8月修建了杨家大院和陈杰先生纪念馆
2006年8月成功举办“旱码头”杯
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淄博市赛区比赛
2006年9月状元府完成主体工程
2006年9月成功举办周村祥子号与
鲁商集团文化研讨会
2006年9月新游客中心建成启用
2006年9月第三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开幕
2006年10月周村古商城成功通过国际级三A景点质量评定
2006年12月省委书记张高丽视察古商城
2006年12月古商城管委会办公室与北京巅峰智业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专业旅游营销管理公司。
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保护措施
周村古商城景区位于
淄博市周村区。周村自古就是商业文化重镇,积淀了浓厚的古商埠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素有“天下第一村”、“金周村”等美誉。周村古商城内古街纵横,商埠林立,文物众多,被中国古建委员会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
建筑博物馆群”,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三条古街组成景区的主体部分,大染房、丝绸博物馆、民俗展览馆、状元府、
淄博艺术博物馆、杨家大院、三益堂书局、千佛寺、
魁星楼、今日无税碑等景点更是给景区景上添花。
周村古商城是周村区政府从2001年开始进行保护性开发,2004年景区对外开放,由政府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由于体制、人才等多种原因,景区经营一直没有起色。两年前提起周村古商城,连许多
淄博市本地人都不知道。针对这一问题,周村区政府和旅游局决定聘请专门机构来提升景区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周村区政府最终选择了和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并于2006年12月份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面接管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
2007年元月4日,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外派团队进驻周村古商城,正式接管景区经营管理工作,同时派出专家队伍对景区经营管理及客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评估。找问题,找市场,找办法。
定好长远目标,从眼前着手;
提升服务质量,从细节着手。
通过对景区重新包装,打造古商城品牌;
通过增加景区参与性项目和举办活动,活化古商城氛围;
通过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扩大古商城影响;
通过组建营销网络和打通销售渠道,提升古商城人气;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和全员培训,提高古商城服务质量;
通过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引进老字号品牌,增强古商城盈利能力。
在当地政府和旅游局的全力配合和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力支持下,通过景区经营班子的科学经营管理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使周村古商城天天有变化,月月有活动,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正如中国旅游报2007年12月26日报道的:“筑巢引智”激活了“周村古商城”。
交通
景点距机场约75公里,车程约90分钟;距火车站约21公里,车程约90分钟;距汽车站约3公里,车程约5分钟。
公交车线路:
可在
淄博市中心城区
张店区乘坐96路公交车到
周村站,然后转乘238路公交车或239路公交车,到周村大街站下车即可到达周村古商城。
自驾指南:
济青高速公路—周村出口下南行—正阳路—周村区政务中心西行—
新建路—周村古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