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
缅甸独立运动领袖
昂山(缅文:ဗိုလ်ချုပ်အောင်ဆန်း,英文:Aung San,1915年2月13日—1947年7月19日),原名腾林(HteinLin),自称德钦昂山(Bogyoke Aung San),缅甸马圭县那卯镇人,昂山素季的父亲,缅甸独立运动领袖,被尊称为“缅甸国父”。
昂山出身富裕的律师家庭,早年在寺庙学校读书,后考入仁安羌国民学校。1932年,昂山考入仰光大学,当时正值缅甸独立运动兴起,他开始参与学生政治活动。1938年,昂山加入“我缅人协会”并积极寻求缅甸独立和统一理念。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昂山提出“殖民主义危机就是独立的良机”,并组建了“全缅自由联盟”(ABFB)。1940年底,昂山遭到英国政府通缉,随即离开缅甸前往国外寻求援助,后来在日本政府支持下,昂山组织“30志士”接受日本军事训练,在1941年成立了缅甸政府军(BIA)。在日本支持缅甸独立的许诺下,昂山率领缅甸独立军配合日军与缅甸境内的英军作战,仅6个月时间就帮助日军攻占整个缅甸。之后,昂山担任缅甸巴莫政府国防部长,并在1943年3月获升少将军衔,两次前往日本接受勋章
昂山和缅甸人民很快发现“联日反英”的失误,日本政府在战后并未兑现缅甸独立的承诺,反而对缅甸进行更为残酷的殖民统治。1945年3月,昂山率领缅甸国民军起义抗日,并与英军达成联盟,缅甸军队和盟军一道很快消灭国内日军。6月15日,缅甸军队和盟军一起参加在仰光举行的胜利阅兵仪式,缅甸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战后,昂山通过与英国政府谈判,成功建立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占主体的内阁议会,并在1946年10月当选为该内阁的首脑。次年,昂山赴英国与首相签订《昂山—艾德礼协定》,实现权力和平移交。昂山回国后,为建立缅甸联邦,他连续主持召开多个会议商讨制定国家重建计划。但由于缅甸国内各大党派政见不一,昂山的治国理念受到严峻挑战。1947年7月19日,昂山在仰光召开执行理事会时,突遭刺杀身亡,终年32岁。
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威廉·斯利姆评价昂山很有军人气概,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一个现实主义者。美国缅甸现代史学者弗兰克·崔格评价认为,纵观从德钦县党人获得政治权力开始到1948年1月迎来独立的曙光,这12年的记录,可以说是以昂山为中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昂山原名腾林(HteinLin),1915年2月13日出生在缅甸中部马圭县那卯镇(Natmauk)一个富庶家庭。昂山的父亲吴帕(UPha)是一名律师,母亲杜素(DawSu)的祖先中曾有人在朝中做过高官。昂山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他幼年在寺庙学校接受教育,成绩优异,13岁时进入仁安羌国民学校就读。15岁时,昂山在全缅包括寺庙学校和国民学校在内的高中预考中获得第一名,并获得一笔奖学金。在国民学校期间,昂山开始对政治人物的演讲感兴趣,并参加辩论,逐渐以雄辩而出名,此外他还在学校的学生刊物担任编辑。
投身革命
1932年,昂山以优等成绩考入仰光大学。前一年,缅甸民族主义者塞耶山领导的农民起义被英国殖民者镇压,塞耶山被处死,引发缅甸民族独立运动并迅速波及全国,缅甸青年学生也纷纷加入国家独立运动,昂山也随之参加一些学生政界的活动。1935年,昂山被选为学生会的领导人,同时担任校刊《孔雀之声》的编辑,他还与同学拉佩(即后来的波莱雅,HlaPe)、拉希德(Rashid)、登佩(TheinPe)、觉迎(KyawNyein)等人合作,将学生团体转变为政治力量,投入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之中。1936年,因《孔雀之声》登载强烈批评学校领导的文章,学校当局要求昂山交出作者的名字,昂山以违反新闻伦理为由予以拒绝,学校当局发公告开除昂山。昂山随即组织并领导了仰光大学的学生进行罢课斗争,迫使政府认真考虑学生的诉求,这也给昂山本人带来了声誉,他被选为仰光大学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以及全缅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学生复课后,昂山返回仰光大学继续学习,并在次年取得文学士,之后昂山继续修读法律学士学位。
1938年,昂山被选为仰光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和全缅学生联合会主席,同年8月他离开学校,并辞去两个联合会主席职务,加入“我缅人协会”(又称德钦党),并因此改名为德钦昂山(Bogyoke Aung San)。不久,“我缅人协会”又一分为二,昂山选择了缅甸著名爱国人士兼作家德钦哥都迈领导的“我缅人协会”。在1939年,昂山和少数几个领导又组成了一个小组,寻找能为缅甸带来独立和统一的理念和策略,昂山被社会主义理论吸引。同年8月15日,昂山和“我缅人协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分子、德钦丹东、索等人发起并成立了缅甸共产党,昂山被选为缅甸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缅甸被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昂山提出了“殖民主义危机就是独立的良机”的口号,在他的组织领导下,缅甸劳苦大众党、“我缅人协会”以及进步学生和一些独立政治人士,联合成立了“全缅自由联盟”(All Burma Freedom Bloc,又译为缅甸出路党),巴莫博士被选为主席,昂山担任秘书长。英国当局要求缅甸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缅自由联盟”要求英方承诺战后给予缅甸独立,否则缅方将坚决反对参战。英国当局出尔反尔,大规模地逮捕缅甸独立运动分子,包括巴莫博士在内的大部分德钦领导被捕入狱。
结盟日本
1940年8月,昂山因遭到女王陛下政府通缉追捕,化名为唐龙祥,离开缅甸前往国外寻求援助,随行的还有另一位德钦党人拉绵(即后来的岩昂)。昂山与拉绵两人到达中国厦门鼓浪屿,他们在此地尝试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却未获成功,之后他们被日本宪兵队少校神田请到了东京。在东京,昂山和日本陆军大佐铃木敬司见面,并与他商讨了缅甸独立事业的纲领。
1941年2月,昂山在日本当局的帮助下回到缅甸,他将与日本当局达成的缅甸独立事业纲领与国内同仁商议,并秘密招募一批缅甸青年,送出缅甸进行军事培训。昂山等5人首先返回日本,之后他们又从现有人员中选出25人,加上昂山在内一共30人,他们后来被称为“30志士”。同年4月,昂山等30人赴日军占领下的中国海南岛学习军事知识,他们除接受基础军事训练外,还分组学习基层军官指挥技能及培训新兵、游击战与侦察爆破、师以上高级指挥官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训练于同年10月结束。
1941年12月,昂山主导的缅甸政府军(BIA)在曼谷正式成立,除了30志士外,还包括在泰国的缅侨和南机关成员,共200人,其中70多人是日本人。陆军大佐铃木敬司以上将军衔任独立军的总司令,昂山以少将衔任参谋长,其他30志士成员各有任用。在泰国曼谷期间,昂山和一些同志试图和国内同志联系,打算抢在日本前面安排缅甸的民族独立日程,让日本人面对既成事实。事情并未取得成功,他们又动员国内同志发动民众开展地下工作,以防止日本巩固根基。但缅甸形势混乱,国内大部分独立运动的人员尚在监狱中,这些计划都未能实现。
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缅甸,东条英机在东京帝国会议发表演讲,声称“日军进攻缅甸的目的是扫除英国势力,解放缅甸民众,支援其独立的夙愿”。在日本支持缅甸独立的许诺下,昂山率领独立军分三路配合日军进攻,与驻防在缅甸境内的英军展开战斗。缅甸政府军在战斗中队伍迅速壮大,到同年3月7日占领仰光时,缅甸独立军已发展到12000人。昂山和同志们都逐步认识到独立军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缅甸人手中,于是他们与铃木敬司进行了面对面协商,结果昂山成为独立军的司令,波莱雅任参谋长。昂山掌握指挥权后,集中对独立军进行军事训练,使其成为纪律严明、坚强有力的军队。
谋求独立
1942年6月,日军占领缅甸铃木敬司随后离开缅甸。同年7月,缅甸独立军改组为缅甸国防军(BDA),全军从23000人裁减至3000人,编为3个营,昂山以上校军衔任国防军总司令。新军的每一级军官中都有日本军人担任顾问,因此缅甸军官的实际权力大打折扣。8月1日,日本宣布缅甸拥有独立的主权,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员,指派巴莫博士为国家元首兼总理,昂山为国防部长。表面上日本人将行政权移交到缅甸人手中,但实际上日本的军事统治仍牢牢控制着缅甸。缅甸民众很快发现,曾经被他们当作“缅甸解放者”而热烈欢迎的日本军人比英国人还要坏。日本在缅甸滥发钞票,大肆抢掠物资,对缅甸人民实行强制劳役,征调十万以上工农人民修筑由缅至泰国的“死亡铁路”。缅甸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日本宪兵的酷刑、奴役,甚至莫名失踪遇害。
1943年3月,昂山获升少将军衔,受邀前往日本接受勋章。缅甸代表团返程时拿到了一份文件,文件表明“日本将于1943年8月1日给予缅甸独立,双方将签约”。昂山从东京回来后就召集莱雅、泽亚、吴奈温等部属商议抗日起义的时机,大家都建议等条件成熟时再说。同年8月1日,日本给予缅甸形式上的独立,缅甸国防军改名为缅甸国民军,扩充到6个营。
这一时期,昂山及其他独立运动领导者丹通和莱雅等人,一直在努力调解克伦族和缅族之间的矛盾,在1943年下半年,他们的努力逐渐取得成果,克伦人将其一支部队并入缅甸军队。昂山还解决了缅甸革命党中的社会主义者和缅甸共产党之间的矛盾,促使双方握手言和。1944年8月,昂山与缅甸共产党领导人梭、丹通、巴亨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商讨昂山提出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提议,会议通过同盟章程草案和一致行动纲领。不久,昂山又召集缅甸共产党和缅甸人民革命党召开会议,宣读《赶走法西斯强盗》的宣言,同时成立反法西斯同盟(AFO)正式成立,昂山被选为军事领导。缅甸军队中的一些基层官员对昂山的做法不满,于是自行拟定了抗日计划,昂山得知后,将他们在同盟中单独安排了位置。
在统一了内部力量之后,昂山于1945年3月27日率领缅甸国民军在全国起义抗日。5月15日,昂山前往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威廉·斯利姆的指挥所,与其会面,他提出自己作为缅甸临时政府的代表,希望和盟军的相应级别的官员进行接洽。斯利姆于昂山进行了会谈,表示英国承认缅甸政府,同时提出英国将雇用缅甸国民军,并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负责提供补给,但要求昂山带领缅甸国民军向最近的英国指挥官报到,并听从命令。昂山对军事上的安排表示同意,缅甸军队和盟军一道,开始对缅甸境内的日军发起进攻,日军战败。6月15日,缅甸军队和盟军一起参加了在仰光举行的胜利阅兵仪式,缅甸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与英交涉
盟军胜利后,昂山为解决“爱国缅甸军”的粮饷和武器装备供应问题,向盟军提交了一份合作提案。1945年9月,昂山参加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第一代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蒙巴顿在锡兰康提举行的一系列会议,双方达成并签署《康提协定》(The Kandy Agreement)。根据协议,爱国缅甸军可与英军建制内已有的缅甸军队合并,接受英军指挥。昂山协助蒙巴顿完成爱国缅甸军和英属缅甸陆军的合并改编。之后,昂山决定“离开军队事业”,全力投入民族独立事业。日本虽然投降,但英国试图继续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1945年10月,英国当局提出重组缅甸政府,宣布缅甸民族独立运动结束,缅甸总督多曼·史密斯返回仰光。昂山和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提出要求,要在总督议事会11个席位中占据7个席位,同时还提出把议事会转为他们开始就要求成立的临时政府,遭到应该政府拒绝。
1946年1月,昂山被选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主席,主持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要求英军退出缅甸英国承认缅甸独立。昂山随即辗转缅甸各地进行演讲,号召缅甸人民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缅甸各地人民不断举行罢工、罢课、示威游行。同时,昂山将爱国缅甸军中没有编入英军中的老兵召集起来,组成“人民志愿组织”(PVO)并公开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在和平谈判无法赢得缅甸真正独立时,以武力争取缅甸独立。在缅甸人民的声讨下,女王陛下政府另派休伯特·兰斯为缅甸总督。休伯特·兰斯接受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提出的建立临时内阁议会的要求。1946年10月,临时内阁议会成立,昂山当选为议会首脑。不久,英国政府邀请自由同盟领导成员前往英国,讨论缅甸完全独立事宜。1947年1月,昂山率领缅甸代表团前往英国,与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但缅甸代表团两位成员“我缅人协会”少数派领袖巴盛和爱国党领袖吴素(前总理)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代表团从英国回国后,昂山就召开彬龙会议,他竭力说服那些非缅族的各大民族加入缅甸联邦,许诺会在未来国家独立后给予他们自治权,并将他们的要求写入新宪法。在昂山的坚持下,旨在联合各民族的《彬龙协议》最终签订,但克伦族未在协议上签字。随后在4月9日举行的建国议会选举中,由于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昂山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候选人的身份当选为议员。此后,昂山开始组建内阁,他邀请克伦族领导人曼·巴·凯因、掸邦首领萨云·赫姆东和缅族领袖乌拉扎克加入他的内阁,但没有邀请缅甸共产党参与。同年5月,昂山在仰光又与英国签订了《英缅财务协定》,随后昂山连续主持召开多个会议,商讨制定国家重建计划。
遇刺身亡
由于英国对缅政策在短短两年内的不断改变,导致缅甸本土政党明显分化为不同阵营。1947年伦敦会谈结束后,缅甸代表团在伦敦的分歧和制宪会议选举,进一步催化了缅甸政坛的分裂,缅甸政坛逐渐形成互相对立的三大派别:昂山领导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巴盛和吴素联合巴莫博士领导的大缅甸党(原贫民党),以及缅甸共产党分裂出的红旗共产党。由于三大派别在政见上无法达成一致,缅甸的法治秩序和社会治安都面临严重挑战,这也造成了后来昂山北刺杀的危机。
1947年7月19日上午,昂山正在仰光政府大楼秘书楼与执行理事会其他成员开会,一群身穿制服的持枪者驾驶一辆陆军吉普车驶入院内,守卫大楼的哨兵并未阻止这辆车。有4名持枪者冲入会议室,直接对昂山开枪射击,昂山胸部中弹,当场死亡,终年32岁,同时遇害的,还有其他6名理事会成员,以及昂山的大哥巴温、一名市政服务的高级成员和一名年轻的警卫。这次针对昂山的刺杀行动,史称“7·19”事件。刺杀昂山的凶手很快被抓获,供认出主谋是吴素,审判揭示吴素指示杀害全部理事会成员的原因是他相信清除掉昂山和同事们,他就可以当选为国家总理。之后,吴素和其他8名凶手以谋杀罪被处以绞刑。昂山等人的遗体被移入纪念厅,准备一个月后举行国葬。7月26日,缅甸全国进行哀悼。昂山死后,缅甸政局动荡,直到1948年1月4日,独立的缅甸诞生后,昂山的遗体在同年4月11日从仰光市柔美里大厦迁入烈士墓安葬。
人物影响
昂山的一生和缅甸民族独立运动紧密相连,他组织领导的缅甸政府军为日军充当向导,直接参加对英军的作战,使得日军在侵缅战争中很快击败驻守的英军。由缅甸独立军发展而来的缅甸国民军,是之后争取缅甸独立的重要武装力量,也成为现代缅甸军队的基础。昂山参与建立了缅甸共产党、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之后自由同盟发展为缅甸民族主义政党,至今仍活跃于缅甸政坛。
昂山组织并领导了缅甸国内的抗日起义,推动了缅甸反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之后与英国的谈判中,昂山一直努力寻求在宪政的体制内解决问题,和平实现从英属缅甸政府向缅甸人政府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权力移交,为缅甸统一与独立带来积极影响,并影响到缅甸独立之后的政治格局。昂山也因此被缅甸人民视为领导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抗击日本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英雄,并被尊称为“缅甸国父”。昂山的长女昂山素季以昂上的影响力作为政治遗产,参与缅甸政治,并于2013年3月在民盟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民盟主席。2015年,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在联邦议会中获得348个席位,获得单独组建新政府的权力。
今日缅甸的3个重要节日与昂山有关。昂山和山区少数民族签订《彬龙协议》的日期2月12日,被缅甸政府定为联邦节;昂山领导缅甸国民军在全国起义抗日的日期3月27日,被定为建军节;昂山遇刺身亡的日期7月19日,被定位烈士节。
人物评价
自由同盟前秘书长觉迎评价:昂山的能力赢得了领导的位置。
其女昂山素季评价:昂山是在缅甸民众重拾民族尊严时出现的人,他在位高权重时保持着清廉;他接受领导人的责任却又不追求特权;他有政治远见和领导能力却又表现得非常谦虚。
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第一代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蒙巴顿评价:如果友好地对待昂山,昂山就会成为“缅甸的史末资”。
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威廉·斯利姆评价:昂山是一个身材矮小症、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中年男子,仪表整洁,很有军人气概。他很坦诚,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一个现实主义者。
前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评价:如果早些和昂山合作的话,缅甸的结局就不会如此糟糕。
美国缅甸现代史学者弗兰克·崔格(FrankN.Trager)评价:昂山是从德钦县党人获得政治权力开始到1948年1月迎来独立的曙光,这12年记录的中心。
中国学者姜帆:昂山在缅甸独立前夕惨遭暗杀,间接造成缅甸独立后的内战乃至军政府上台,也从此奠定了他在缅甸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国父”地位。
中国学者王晓飞:昂山虽然承认宗教是个人的私事,并反对在政治上夹杂着佛教因素,但他为了获取缅族佛教徒的支持而对佛教的地位进行拔高。
相关争议
“7·19”事件主谋争议
关于“7·19”事件是否系系女王陛下政府主使,目前学界存在争论。西方学者长期主张“7·19事件”是吴素主谋,英国东南亚史研究专家霍尔在《东南亚史》中提出,“7.19事件”是缅甸各派领导人之间争权夺利的结果,老一辈政治家吴素企图通过谋杀昂山,来夺回失去的政治地位。简·佩拉维尔在所著《东南亚从殖民主义到独立》中,赞同这一观点。
中国国内学界则大多认为英国殖民者应为暗杀负责,如学者韩德英在《缅甸经济》明确指出昂山是被英国收买的暴徒杀害。直到2004年,云南师范大学何跃教授在《缅甸“7·19”事件与英国立场》提出暗杀并非英国主使,之后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暨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祝湘辉,在《山区少数民族与现代缅甸联邦的建立》对何跃的观点表示赞同。
在2015年,学者姜帆在《政党政治与昂山之死:再论缅甸“7·19”事件》提出不排除有英国资本家或政界成员支持、纵容吴素的阴谋,也不排除中下层驻缅英国军官或为牟取私利、或因玩忽职守而与吴素合作,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女王陛下政府是事件的幕后主使。她提出“7.19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殖民宗主国势力骤然撤离时,暴露出原殖民地在民族、宗教、领土、党派等各方面的矛盾,而英国内部的政见分歧和政策变化,催化缅甸政坛的派系斗争,加上执政地位的诱惑和脆弱的法治环境,最终导致了暗杀事件发生。
民族和解思想的争议
对于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及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存在争议。一方面其女昂山素季在《缅甸的昂山——女儿为父亲所作的传记素描》中提出,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架起桥梁,跨越在英国的统治机器下形成的缅族和山地民族,以及若开、掸等族之间的壕沟“。他从战时开始就努力调解克伦族和缅族之间的矛盾,平等对待各民族,一直和少数民族领袖们的协商相关问题。因而昂山取得山区少数民族和其他各族无条件的信任,实现全国统一。
另一方面学者王晓飞,在《论缅甸民族问题与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 ———以克伦族为例》中提出,昂山所倡导的民族和解思想,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克伦族与缅族的和解。然而由于昂山为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无视克伦族建立民族自治邦的客观要求;为强调缅甸所谓宗教的统一性,刻意抬高佛教。这又加剧了克伦族对缅族的不信任感和敌意情绪,最终造成了克伦族民族问题积重难返而根深蒂固。克伦族民族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愈发严重,成为缅甸民族问题的最大难点所在。
人物关系
获得荣誉
1943年3月22日,昂山在日本东京被授予日本天皇三级日升勋章和中等绶带。
1944年9月4日,昂山在仰光被授予日本天皇一级崇高瑰宝勋章
1959年3月27日,鉴于昂山为缅甸独立事业所作的贡献,缅甸特追授昂山一级独立纪念勋章。
后世纪念
纪念日
为了纪念昂山,独立后缅甸把昂山遇刺这一天,7月19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当天举行全国性的纪念活动,这一天也是公共假日。
纪念建筑
昂山最初的陵墓是位于仰光大金塔的脚下的烈士墓,有专门纪念昂山的“昂山庙堂”。昂山庙堂在1983年10月9日的爆炸中被摧毁,当时正参观昂山庙堂的韩国总统全斗焕差点被暗杀。之后,在原地又建了另一个纪念碑。
仰光还有一座昂山将军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内展有反映昂山生平的各种图片及与昂山同时遇难的缅甸内阁官员的生平介绍和遇难模拟现场。
缅甸许多城镇和城市的街道和公园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位于仰光的中央市场,为纪念他更名为昂山将军市场。仰光的蒙哥马利路更名为昂山将军路,这是缅甸仰光南部的一条主要道路,它以西至东的方向贯穿城市。在仰光茵雅湖北岸还有一座昂山雕塑。
纪念钱币
1958年,缅甸首次发行了印有昂山形象的纸币。之后,缅甸发行的多版纸币上,都呈现着昂山不同服饰和年龄的肖像,反映出他在缅甸历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中,1966年发行的一套铸有昂山头像的流通硬币;1985年版特殊面值75缅甸元纸币,正面印有昂山头像,背面印有佛教造像,这两种钱币被钱币收藏界认为有收藏价值。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投身革命
结盟日本
谋求独立
与英交涉
遇刺身亡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相关争议
“7·19”事件主谋争议
民族和解思想的争议
人物关系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纪念日
纪念建筑
纪念钱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