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Nanjing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简称“南菁高中”,位于江阴市经济开发区龙定路158号,是一所由江阴市教育局主管的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
普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考察基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名校长、名教师挂职研修基地,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基地学校,
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江苏省微科技课程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1882年江苏
学政黄体芳在
左宗棠的协助下创建的
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南菁书院改为“南菁高等学堂”。1912年学校更校名为“江苏公立南菁学校”。1930年随着大学区制度的废止,南菁更名为“江苏南菁中学”。1944年校名改称“江苏省立第九中学”。1992年南菁更名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09年新校区建成,学校搬迁至新校区。2019年8月,学校入选
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
截至2024年3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占地面积30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学校有45个班级,学生1893人,专任教师202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6人、学科带头45人。校训为忠、恕、勤、俭。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杰出校友包括陆定一、黄炎培、蒋新松、顾明远、金立群、汪曾祺等。
历史沿革
南菁书院
光绪八年(1882年),时值清政府为平复战乱之伤,决心恢复文教,稳定人心,全国各地因而掀起了兴办书院的热潮。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更是热衷办学的突出人物之一。他在西北地区任职时期,就已新建、修复了书院多达近四十所;转到两江就职,一到任即刻大力支持学政黄体芳筹办南菁书院。
江苏全省南菁高等学堂
光绪十二年(1886年),学政
王先谦在书院内增设了书局,推动书院的学术研究。又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书院产业,为学院发展带来了充足的经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顺应新时代的变革,
南菁书院改为“南菁高等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任学政
李殿林奏请为南菁高等学堂增设新课程,除了传统的
历史学外,还有政学(
农学、商学、工学、矿学附)、艺学(体操附)等课程,其中艺学还包括算学、
测绘学、
格致学、译学等课程,并将南菁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全省南菁高等学堂”。
江苏公立南菁学校
1912年,江苏
都督庄蕴宽照会江苏教育总会议决,更校名为“江苏公立南菁学校”。同年设立了南菁校董会,公举前清状元、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
张謇出任首任校董会主席。1917年,为推进科学与农业相结合,在江苏教育会的支持下,南菁学校改办甲种农林科学校,由当时的中华农学会成员、
孙中山的秘书
袁希洛出任校长。
江苏南菁中学
1921年,因经费问题,农林两科停止进行,仍改办普通中学,校名改为“私立南菁学校”。
1928年,因全国推行大学区制的新型教育行政制度,以大学来管辖全区教育,南菁学校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区南菁学院”。
1930年,随着大学区制度的废止,南菁再度更名为“江
苏南菁中学”,中学部主任改称为校长。1937年,
日本侵略战火燃到了江阴城,南菁中学被迫解散、辗转迁入上海
威海路绍耕里续办南菁沪校,对外使用“江苏南菁中学”。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
1943年,汪伪
江苏省教育厅在南菁原址恢复江苏省立南菁中学,1944年,校名改称“江苏省立第九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南菁复校,
国民政府接管学校,更名为“江苏公立南菁中学”。
1947年,学校改称“江苏省立南菁中学”。
1949年4月解放了江阴城。同年学校更名为“苏南南菁中学”。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1953年,随着
苏南行署区的撤销,南菁改名为“江苏省南菁中学”,开始试行“中等学校暂行规定”。
1958年,江苏省教育厅指示,南菁专办
高中更校名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1968年,学校恢复初中招生,校名更改为“
江苏省南菁中学”。1982年10月27日,南菁隆重举行了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由
邹石溪校长和校友符锡九作词、校友著名指挥家
曹鹏作曲的新校歌《爱我祖国、爱我南菁》。1985年起,南菁成为推荐优秀生免试
保送进入高校的省属重点中学之一。同年,南菁办起青年党校。
1990年,被省教委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中学。1992年,南菁更名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004年3月,学校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
普通高中。在2006年12月7日,南菁新校区正式奠基,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直至2009年4月,新校区完全建成,学校搬迁至新校区。2013年7月,策应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建设的有关规定,初高中分设。原初中部更名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年9月,学校成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牵头学校。2019年8月,学校入选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30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2300平方米,有班级45个、学生1893人。
硬件设施
南菁校园采用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相交织的轴线形式,箭炬式老校门、
南菁书院课生名录、书院碑廊等历史遗存精华的复制、移植、创制,与校友捐赠的
沈鹏艺术馆、邢秀华书法馆、顾明远书屋等共同构筑了厚重的校园文化景观。有各类教学楼、科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等。
教学设施
学校教学区建有教学楼(90个教室)三幢,行政大楼、教师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阅览楼、电教中心楼、科技大楼各一幢。
运动设施
学校有运动场面积38095平方米,
田径场面积20000平方米,篮球场面积4500平方米,其他运动场面积13595平方米。
生活设施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学校生活区包括教工宿舍楼一幢、餐厅二幢、学生宿舍楼六幢、生活服务中心一幢。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5056.23㎡,主要建设教师宿舍楼一幢(8层)和教职工活动室(游泳馆)。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222人,其中专任教师20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9人,占比34.16%,本科以上(含研究生)人数133人,占比65.84%,其中大专以上(含本科和研究生)人数202人,占比100%。2020年至2023年,学校共有17位教师晋升正高级教师职称,4人获评江苏省第16批特级教师,15位教师被评为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课程设置
南菁中学形成了以百年书院和大美南菁为轴线的人文社科、科技创新、生活健康、艺术创造、公民社会五大板块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科技创新板块充分体现了微科技元素,有实验与生活、研学与发现、创客与发明、整合与应用四类二十多门课程。此外,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有中学生领导力、发明家团队、环境监测、社会实践、“麦田行动”公益等。
办学成果
校长荣誉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升学成绩
参考资料:
比赛成绩
学科竞赛
参考资料
艺体成绩
参考资料
教师成绩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2006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与国际友好学校德国圣布拉辛中学举行两校合作的签约仪式,就两校深入合作办学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双方互相成为对方的语言学科基地和培训基地,双方各自为对方在语言培训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和学术交流提供全面的合作,此外是双方还协议互派留学生。2008年,
牛津大学、剑桥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或主要负责人来南菁进行合作交流,南菁与
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合作,参与了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意马可波罗计划、和美国高中课程实验班。2009年3月,南菁
美国课程班顺利通过美国大学委员会全面严格的审查,成为美国大学委员会在我省的首家国际考试中心。2009年3月,南菁与
加利福尼亚州著名私立
高中明泉中学正式缔结为友好学校,通过每年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拓了国际化视野。同年,南菁与扬州
新东方国际高中签约设立了南菁•新东方留学委培班项目。2009年,经
无锡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推荐,南菁成为教育部和
新加坡合作项目的项目学校。2011年,剑桥大学中国遴选中心在南菁成立,为南菁学生进入剑桥等世界一流名校搭建了新的平台。同年,南菁与美国知名中学塔斯卡卢萨学校正式签约,深入共建美国高中课程(+AP)项目,使南菁逐步成为美国常春藤大学生源基地2023年3月,
复旦大学授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优秀生源基地”和“中学学术实践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在南菁挂牌“优秀生源基地”、“中学学术实践基地”。学校还与法国圣皮埃尔高中、新疆库尔勒第四中学、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景泰第二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一中、扬州大学等学校进行交流。
文化传统
校名含义
“南菁”二字取名自朱子“南方之学,得其菁华”者,使来学者不忘其初。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由古文字学校校名“南菁”,四周围绕的学校英文名称和建校时间组成。
校名题字
学校校名题字是由
启功题写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精神文化
校训
1912年,
张謇写下了流传百年的校训题词“忠恕勤俭”。“忠”即忠厚,是为人朴实,不精明计较;“恕”即宽容,对待他人的宽容,尊重理解,待人如己;“俭“即简朴,是对待自己和对待生活的简朴,俭以养德,求学真朴。阐释为:“忠恕为处人应事之方,勤俭为立名成业之本。”
校风
爱国、勤奋、严谨、朴实。
教风
实、精、活、新。
学风
疑、思、悟、生。
校歌
1982年10月27日南菁隆重举行了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由
邹石溪校长和校友符锡九作词、校友著名指挥家
曹鹏作曲的新校歌《爱我祖国、爱我南菁》,从此次校庆开始一直传唱。
《爱我南菁》
歌词:
校园景色(4张)
东临君山我南菁!
忠恕勤俭,明训在心
修文明德天下行。
爱我祖国,爱我南菁!
爱我祖国,爱我南菁!
长江之滨,暨阳古城
东临君山我南菁!
南方之学,唯我菁英
桃李芬芳建功名。
爱我祖国,爱我南菁!
爱我祖国,爱我南菁!
参考资料
校园设计
南菁中学校园建设围绕“两轴三区”展开。两轴是指现代轴线和历史轴线,两轴线汇聚于安装有报时巨钟的塔楼。三区是指:教学行政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现代轴线起于学校东南大门,这是师生主要进出通道,轴线上布局的主要建筑有:学校大门——“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巨石屏风——电子显示屏——主办公楼中轴——突出“德文”的德育墙——钟楼。
历史轴线起于南大门(该大门是严格按照旧校区大门放大复制而成)——书院——校友芳名
碑刻——
西安碑林博物馆庭院——钟楼。
教学行政区以钟楼为圆心,轴线为半径,两轴线之间的扇面,运动区现是以代轴线往逆时钟方向旋转的扇区,“生活区”是再以逆时针旋转的扇面。
校园环境
“南方菁华”巨石
走进校园一块天然完整的
花岗石巨石显现眼前,它产自安徽广德深山中,重130多吨,长13.8米,高3.5米,名为“南方菁华”巨石,是追溯南菁古老历史的起点。“南方之学,得其菁华”取自于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先生的《子游祠堂记》,这就是“南菁”两字的由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书写。
文德楼
“文德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菁园大道是南菁的现代主轴线,以双子造型的9层建筑“文德楼”为中心,图片右边主要是教学区建筑群,依次为北大楼、中大楼、南大楼、菁华楼和菁英楼等教学楼,以及集音乐、美术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装备有数字化微格教室的科学楼。图片左边依次为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和运动场。
正学亭
走正学亭傲立于菁园广场上。“正学”二字取于第二任
江苏省学政
王先谦先生《劝学琐言》中的对联,“由正学生正识,以实心行实事”。王先谦曾任
国子监祭酒、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对联由学校著名四八届校友
顾明远书写。正学亭北侧即是对联“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之谓文”,上方的匾额为"修本末应",语出
苏轼名句,意为种树植好根本,细枝末节自然顺应,告诫我们要主要矛盾,做好最关键的事情,青春年少多读书。亭内铜饰《南菁兴学记》碑文,简要叙述了南菁创办至今的风雨沧桑。文字是电脑组合的启功体。
钟楼
钟楼坐落于菁园现代轴与历史轴的交汇处,楼高35.5米,共7层。钟楼钟声意味着南菁在时光的隧道里不断穿越,声名远播,生机无限。
柳池
为纪念先贤
左宗棠,取名“柳池”,缘因左宗棠一生最爱为柳树,其湘阴老家故居亦名“
柳庄”。池边石上“柳池”二字为集左字而成。池中游弋着数对名贵的
黑天鹅。
三拱校门
三拱校门是仿民国当年南菁学校箭炬校门而建,总宽15.8米,高10.3米,青砖罩面,饰以牡丹图案,尽显雅致。箭炬之形,含光明崇上之意。南菁自古以来就是“三吴才薮”之地,人才聚集,群贤毕至。复制移植古老校门,本身就代表着南菁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做强名品的美好心愿。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专家、学者、革命者和建设者。南菁的优秀校友中有陆定一、黄炎培2位国务院副总理,有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为代表的12名两院院士,有10多名共和国将军,有吴文藻、汪曾祺、顾明远、沈鹏、曹鹏、金立群、葛李虎等社会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金融家、科学家。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社会评价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称赞南菁是“扬子江畔人才的摇篮”,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先生赞誉南菁是“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顾明远、朱永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