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腿泛树蛙(
学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是
树蛙科、泛树蛙属的
两栖动物。体扁而窄长;吻长,吻棱明显;
鼓膜明显;犁骨齿强;舌后端缺刻深。前肢细长;指间无蹼。后肢细长;趾间约具半蹼;内突扁平,外蹠突甚小。皮肤平滑,背面有很小的痣粒。腹面乳白色;咽喉部常有深色斑点。
生活于海拔80–2200米的
丘陵和山区,常栖息在稻田、草丛或泥窝内,或在田埂石缝以及附近的灌木、草丛中。傍晚发出“啪(pa)、啪、啪”的鸣叫声。行动较缓,跳跃力不强。
捕食蜚蠊目、
蚱蜢、象等多种害虫,也捕食
螳螂、
蜘蛛、蚯蚓、虾和
腹足纲等无脊椎动物。分布于中国、
印度,
越南可能也有分布;在中国,广泛分布于
秦岭以南各省(区)。
简介
国内分布:秦岭以南各省。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是
经济用途:除去内脏的全体供药用。
Iucn2003:LC
生境:栖息于海拔80-1600m的
丘陵地带及山区灌丛、水塘
禾本科杂草或稻田等环境中。
体型:雌蛙体长60mm左右,雄蛙略小。
习性:日伏夜出。
繁殖:5-8月进入繁殖,
卵泡白色,卵径1.5-1.8mm。
特征
体色淡棕色,身体背部为浅棕色,有数条深色纵纹,或“X”形深色斑。股部后方和泄殖孔周围有黄、紫、棕等色形成的网状斑纹,故称斑腿泛树蛙。常在水塘边的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在稻田里也有。
繁殖季节雄蛙彻夜鸣叫。我国南部分布较广,
云南省分布于滇中、滇西和滇南地区。
分布
在中国,分布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江西省、
贵州省、
湖南省、云南、
福建省、湖北、
江苏省、安徽、
浙江省、
四川省、
甘肃省及
西藏自治区,而台湾分布的个体是否斑腿泛树蛙,抑或是台湾所称的布氏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仍存疑。
印度北部亦有斑腿泛树蛙的分布。越南是否分布本种亦仍存疑。斑腿泛树蛙被引入至日本,是日本的外来种。
生活习性
斑腿泛树9(Polyped.l- megacephalus)隶属
树蛙科,泛树蛙属。分布于我国
秦岭以南各省味,常柄干树林,稻田及池塘附近,主食农,林业害虫。它的繁殖习性比较特殊,不像一般蛙类
产卵于水中,而与大泛树蛙等树栖蛙类一样,在水外产卵,
受精卵在水外发育,
蝌蚪孵出后,掉落水中继续生长发育,
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背树栖生活对它这种特殊的繁殖习性前人的研究报道不多。斑腿泛树蛙的
繁殖季节在
四川省为4-8月,在
福建省也为4-8月,在
云南省为4-9月。繁殖季节为4月上旬至9月中旬,5月份为产卵高峰期。卵群形态斑腿泛树蛙产出的卵群,既不像蟾蛛的卵群叭长带状,也不像一般蛙类的卵群呈片状,堆块状或圆饼状,而是散布在一个略呈梨形或球形的泡沫团T.面(称为卵泡团)。
威胁
斑腿泛树蛙面临水污染和生境退化等问题,但根据IUCN对斑腿泛树蛙的描述,斑腿泛树蛙的数量稳定,绝种威胁暂时不大。
保育现状
2004年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斑腿泛树蛙的现况评估为无危。
动物学史
较长时期以来,斑腿泛树蛙在中国的标本被定名为树蛙属 leucomystax或Polypedates leucomystax。Matsui等(1986)将中国台湾等地居群与加里曼丹居群做了比较,结果证明以上两个居群在形态、鸣声和染色体组型上都不相同,故认为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居群不同于Polypedates leucomystax,中国居群的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建议中国居群的种名先用Pol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 模式标本产地:香港)。费梁等根据研究,恢复泛树蛙属(Polypedates)为有效属,并采用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这一
学名。
形态特征
体扁而窄长,雄蛙体长45毫米,雌蛙体长61毫米左右。头长、宽几乎相等或长大于宽;吻长,吻端钝尖或钝圆,突出于下唇,呈倾斜状;吻棱明显,颊面内陷;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2/3;鼓膜明显,为眼径的1/2-2/3;犁骨齿强,由内鼻孔前内角向内侧中线斜伸至内鼻孔后角,左、右间距约与内鼻孔宽度同;舌后端缺刻深。
前肢细长,
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长顺序为3、4、2、1;指端均有吸盘其腹面有马蹄形边缘沟,第一指吸盘小,第三指吸盘小于鼓膜;指间无蹼,指侧均有缘膜,第四指缘膜延至掌部;关节下瘤均很发达,有成行或单枚指基下瘤;掌突3个,不甚明显。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与鼻孔之间,左、右跟部重叠,胫长约为体长之半,足短于胫;趾吸盘略小于指吸盘,指、趾吸盘背面可见到“Y”形迹;第三趾略短于第五趾;趾间约具半蹼,外侧3趾间蹼达第二关节下瘤,内侧2趾蹠达第一关节下瘤以缘膜达趾端;外侧蹠间蹼不甚发达;关节下瘤很发达,一般外侧2趾的趾基下瘤明显;内蹠突扁平,外蹠突甚小。
皮肤平滑,背面有很小的痣粒;褶平直而长,达肩上方;一般头顶皮肤不紧贴
颅骨。腹面有扁平疣,咽胸部的较小,腹部的大而稠密。
生活时体色常随栖息环境而改变,一般背面为浅棕色,在光强而干燥的环境下呈浅粉棕色或浅黄棕色,在黑暗处即变为深棕色,上面有黑褐色或黑色斑纹,其形状变异大,有的个体有4条或6条深色纵纹、有的前背部有“X”形斑或仅有不规则的点状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或暗绿色横纹或呈斑点状;肛部至股后方有黄色、紫色、棕色及乳白色交织成的网状斑。腹面乳白色,个别标本有黑点;咽喉部常有深色斑点。
雄蛙体较小;第一、第二指基部内侧背面有乳白色婚垫,有时第三指上也有不甚明显之婚垫;雄蛙有一对咽下内声囊;
雄性线明显。
卵泡及卵粒白色,卵径1.9毫米左右。
体形笨重,
尾鳍高而薄,尾肌后半段明显薄弱,尾末端细尖。
蝌蚪体色因环境而异,生活在清水荡内的体形较小,背面为绿黄色,在食料丰富的水池内者体形较大,背面为橄榄绿色,体侧绿黄色;腹面均为乳白色;尾部黑棕色斑点颇多,尾后半段色较深,有很小而均匀的黑斑点,一般能与前半段能截然区别出来。第33-36期的蝌蚪,其后肢芽5毫米左右,头体长13毫米,尾长24毫米左右。头部及背面平扁,眼位于头两极侧,眼间距很宽,虹彩棕黑色;鼻孔近吻端;出水孔大,位于体左侧下方,无游离管,不易看清孔口;肛孔位于下
尾鳍基部右侧。唇齿式一般为Ⅰ∶3+3/+1∶Ⅱ;上唇缘无唇乳突,口角和下唇乳突一般为一排,交错排列,乳突在下唇中央不连续,乳突上一般有色素;
角质颌适中。
变态期
蝌蚪,当后肢长20毫米左右时,体长15.5毫米,尾长32毫米,透过皮肤可见到前肢,口部无变化;当前肢刚伸出时,体尾长度与上述相同,唇齿及角质颌消失,仅有残存的唇乳突,舌出现,背面斑纹显现。
繁殖方式
斑腿泛树蛙在中国的
产卵季节因地而异,
海南岛在4-9月,
杭州市在4-7月,
福建省在3-4月,
四川省在4月底至8月中旬均可见到
卵泡。
产卵时,雌蛙先以左、右踏足部将排出之胶质搅拌成泡沫,随后产出卵和雄蛙的排出精液也被搅拌在白泡沫中,这种动作是多次进行的;产卵活动全部完成后,卵群外形成白色的卵泡;随后表面部分逐渐变为米黄色。卵泡的黏性颇强,常粘贴在水坑、稻田的土壁上或旧粪坑的坑壁上;还有将卵泡产在稻秧上或水边草丛或灌木上的;有的卵泡漂浮于水面上;甚至较高的树枝叶片上或竹叶上都可发现卵泡。据陈壁辉主编(1991)记载,安徽的雌蛙,5月中旬卵巢内有卵2140粒,乳白色;在安徽南部该蛙在5一7月
产卵。黄美华等主编(1990)记载该蛙产卵250粒。李鹊鸣和王菊凤(1995)记载,该蛙为多次产卵类型,一次产卵273粒。杨大同主编(1991)记载该蛙卵泡内有卵301-460粒。胚胎发育后期,卵泡的胶质物逐渐液化,直到孵化期整个或部分卵泡坠入水内,泡沫状的残留部分即行消失;坠入水塘内的小蝌蚪可立即在水中游动。
1998年6月中旬,叶昌媛将四川
都江堰市青城山的斑腿泛树蛙刚产的卵泡1个,采回在成都孵化,在常温下7天左右孵化完毕,其孵化率100%;初孵出的小
蝌蚪以卵泡为食,直至其全长15毫米左右时已将泡沫吃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于8月中旬蝌蚪陆续变成幼蛙,从卵至
变态为幼蛙约经60天左右。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
两栖动物)——无危(LC)。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