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又称赵子龙师),成立于1933年11月,前身为1933年10月成立的剿匪军第1纵队。该师以宁夏马鸿逵部的4个团为基础,后通过黄埔军官的调入逐渐成为中央化国军部队。国民革命军独立九十五师作战风格强硬,不怕牺牲。该师曾驻豫鄂边区参与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下辖程子宜、徐中岳两个旅。
宁马部队
安宁军
马鸿逵的私家军队“安宁军”,本源于他的祖父
马千龄。马千龄在
同治年间先参加暴乱,后率部降清,当了朝廷的官,私家军队也变成了国家的正规军。由于
马家军都是
西北健儿,个个身体强壮,勇敢善战,枪术刀术骑术娴熟,加上家族势力和宗教信仰的影响,特别是战斗的锻炼,这支部队很快成为战斗力极其顽强的马家子弟兵。1900年,马鸿逵的父亲
马福祥曾率这支部队在北京参加抗击
八国联军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并担任护送
慈禧等西行的任务,受到清室的嘉奖。民国时期,
马鸿逵承继了这支军队,依靠这些子弟兵纵横捭阖于各派势力之间,牢牢控制着自己的“世袭领地”。
出兵关东
国内形势巨变。7月9日,广东革命政府挥师北伐;9月17日,
冯玉祥誓师
五原县,自
绥远省西部向宁夏陕西推进,准备解围
西安市后东出潼关。马鸿逵归顺冯玉祥,任第4路军总司令兼第4军军长,并率子弟兵离开
宁夏回族自治区,出潼关一路东进,攻入
山东省。
马鸿逵部先驻守
泰安市,后又移防
徐州市。1929年,马鸿逵在
韩复榘、
石友三的拉拢下一同叛冯投蒋,被
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5路军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
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爆发,
马鸿逵站在蒋介石一方率部与冯玉祥作战,其部队表现出的顽强战斗力受到了蒋介石的嘉许。战后,马鸿逵仍任第15路军总指挥,其部队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5师。该师系
甲种师,辖三旅九团,兵员2万人,驻守信阳。
部队拆分
为奖励对冯作战有功,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同时下令马鸿逵率35师的5个团返宁上任,师长
马腾蛟率其余4个团仍驻信阳。不久,马腾蛟也奉调
宁夏回族自治区,驻守信阳的宁马4个团交由
河南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
刘峙指挥,改番号为河南剿匪军第1纵队,由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毕业生、湖南石门人
唐俊德任纵队司令,担任平汉铁路安阳至武胜关之间的护路任务。
国民政府又将35师的番号全部划归宁夏,由
马鸿逵自行补编,恢复
甲种师的员额。这样,驻信阳的宁马4个团从此脱离了宁马建制。
国民革命军
正式建师
1934年秋,河南剿匪军第1纵队奉调驻
开封市,在开封与新编40旅合编为陆军第95师。自此,第95师的番号正式出现在国军序列中。原第一纵队司令唐俊德担任首任第95师师长,全师辖2旅4团(280团、283团、284团、289团),为
乙种师编制。乘此整编机会,
中国国民党向95师派出了政工人员和中央军校毕业生。在正式组建部队颁发军旗和整训后,95师奉调
京汉铁路和
陇海铁路交叉地区担任
商丘市至
潼关县、
安阳市至信阳间的护路任务。
之后
黄埔区一期生、广东人
李铁军调任95师第二任师长。其后95师开赴
黄河以北的安阳驻防,该师官兵在平时训练中表现出的勇猛作风让李铁军印象颇深。
罗千岁第95师
95师先后调戍陕西商县、
南阳市。其间,李铁军升职军长,由
罗奇接任第三任师长,任此职长达6年之久,对该师的建设和作风影响极大。(罗奇-1904~1975,
容县人,字振西,早年曾入广州政法大学法科学习,1924年投笔从戎,考入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后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第2师第6旅旅长。1937年5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任陆军第95师师长,1943年任第37军军长;1948年9月被授予
中将军衔,任北平警备副总司令、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后至台湾。罗奇作为黄埔毕业生,政治上忠于
蒋介石,加之有相当的文化功底,颇受蒋介石的信赖。
罗奇接掌第95师后,仿效当时黄埔军人的习惯,决心锻造一支自己的基本部队。他把该师当作生命一样看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亲自过问部队官佐的调整配备和训练计划的制定,对该师官兵严格管理,有错必罚,使其养成绝对服从长官的习惯;对有成绩的部队,则予以金钱物质奖励、主官升职……罗奇很快成为该师说一不二的“罗千岁”。)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95师奉调郑州,担任
黄河南岸的守备任务。这时正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第1军军长李铁军,因曾任第95师师长,了解该师官兵的战斗素质,遂呈请军事委员会下令从该师调出3个整营,开赴
上海市补入第1军投入对日作战。后来,这3营官兵大部牺牲在淞沪会战战场上。
徐州会战
1938年初,第95师奉令渡过黄河,进入豫北开展游击战,曾发动过对焦作等地的袭击。5月,该师参加了徐州外围作战。
武汉会战
自
徐州市撤退后,至江西景德镇,鄱阳湖田家镇,参加武汉会战,开始作为国民革命军正规部队投入抗日战场。初期,第95师隶属于
李仙洲任军长的
中央军嫡系第92军,与侯镜如任师长的第21师并肩作战;1938年秋,改隶黄埔一期生、广东人
陈沛为军长的第37军战斗序列,在瑞昌一线对日作战。
长沙会战
第95师在第37军编成内,又先后参加了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和
长衡会战。在与日军的残酷搏杀中,部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战斗力日益提高。
尤其是在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95师在
洞庭湖口至横田镇一线与进犯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歼灭大量日军,自己伤亡近千人。为此,湖南
湘阴县国民政府曾在横田镇建立了“抗日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纪念碑”,以纪念第95师殉国将士。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95师被调至二线,防守
汨罗江新市至金井防线。
在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
罗奇率部追击作战,将撤退的日军打得丢盔卸甲,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及物资。战斗中,第284团团长黄红
上校(
邵阳市人、黄埔五期)殉国,为该师在抗战时期阵亡官兵中官阶最高者。
因战功卓著,罗奇于1943年被提升为第37军军长,何旭初接任第95师第四任师长。此时,经过数年的战斗消耗和多次兵员补充、调补下级军官,该师已经大换模样,下层官兵已鲜有西北人,而多以湖南、湖北地区征集的青年替代,各级军官全部换成了黄埔军校、中央军校的毕业生,高级军官多是罗奇的亲信和同乡。第95师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中央化的嫡系部队,只是敢于硬打死拼的老传统依旧。
1944年夏,
长衡会战正酣。第95师在第9战区湖南境内参战不久,因广西方向战况危急,统帅部令第37军军长罗奇仅率军部和第95师急赴广西,接受第4战区指挥管辖,与日军作战。
柳州会战
该师本拟参加
柳州市会战,但部队即将赶到柳州时,柳州已经沦陷,全师只好在
那坡县驻防。
镇守南疆
1945年春,因第37军的其他两师(60师、140师)未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37军军部奉令撤消,军长
罗奇调任南宁军官教导总队队长,军部直属部队则编入第95师。而第95师改归黄涛为军长的粤系第62军指挥,
段沄任该师第五任师长。数月后,该师在第62军遍成内开赴中越边界镇南关,与日军对峙。
此时,为准备战略反攻,统帅部集中国军中战斗力较强的15个军编成4个
方面军。其中第2方面军总司令是
张发奎,下辖桂系的第46军,粤系的第62军、第64军,故第95师隶属于第2方面军战斗序列。
越南、中国台湾受降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第95师奉令开赴越南受降,担任
河内地区的守备任务;9月,又奉令自海防乘船赴台湾驻防,接受日军投降,后又乘船开赴华北。
抗战时期评价
纵观第95师的序列沿革及其在整个抗战中各种表现,该师应属于国军嫡系二流作战部队之一。第95师既不属于战斗力最强的“五大主力”,也没能挤进准备首批换装美械的13个军的部队行列。此外,同是黄埔一期生在30年代中后期建立自己基本部队的有:
杜聿明的200师扩编成第5军,进而扩充为第5集团军;宋希濂的第36师扩编成第71军,后又扩充为第11集团军;黄埔三期的
王耀武,也从第51师起家,扩编成
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以后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并担任战略反攻任务的第4方面军总司令。相比之下,
罗奇和第95师就逊色多了,八年拼打下来,第95师还是第95师,罗奇任第37军军长时,也没能将其指挥下的另2个师收入囊中,反而在1944年被解除军长实权,去
南宁市当了军官教导总队队长。
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也可以说罗奇的运气不佳,但最高军事当局认为罗奇不具备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第95师没有王牌主力那样的战役战术水平和战场表现,是重要的原因。但第95师有罗奇作后台,也不是一般人能随意“吞掉”的,特别是该师顽强苦战的传统作风,在抗战中转战各地的战绩,遍入担负战略反攻任务的第2方面军,赴越南受降,接收台湾,使该师官兵颇为骄傲。
国共内战
整编第95旅
1946年初,
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整编,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第95师遂奉令裁减一团,缩编为整编第95旅,
段沄任旅长,隶属
林伟俦任师长的整编62师。
整编第95师
1947年,国军恢复军、师编制,整编第95旅复为整编第95师,下辖第283团、284团、285团。
华北战场
第95师进入华北以后,曾在
徐水区、
固城镇、
胜芳镇以及
保定市以南的芳庄多次与解放军交手。由于华北解放军当时在数量上居劣势,既如3纵、4纵在质量上亦不敌第35军等部,所以在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很少强攻死守,这使第95师在作战中没有吃过大亏,于是该师才有了“在华北没有丢过一挺
机关枪”和“赵子龙师”的说法。
第95师从何时被称为(或自诩为)“赵子龙师”,这不是
国民政府正式表彰的称号,档案无记载。
独立第95师
1948年夏,第95师脱离第62军战斗序列,改由华北剿总直接指挥,并同时改称独立95师,由曾任该师参谋长的朱致一接任第六任师长,仍下辖283团(团长席宸炫)、284团(团长周绍福)、285团(团长詹仰强)。
1948年9月,辽沈会战打响,独立95师奉令加入国军东进兵团,自华北开赴
东北地区,进攻
塔山,企图支援锦州范汉杰部,会同西进兵团廖耀湘部夹击解放军。此时,
罗奇刚被
国民政府晋升为
中将,担任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负责华北战事,随东进兵团督战指导。罗奇到达塔山前线后,立即以老师长的身份召见独立95师全体中下级军官,要他们以传统的强悍作风攻下塔山,并拿出大量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1948年10月13日,在塔山前线,独立95师的全体官兵在战前动员后,全师连续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就发动了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
这种战法固然强悍勇猛,但相当愚蠢的。至内战后期,国共双方主力部队的装备相当,即使不用
重武器,仅靠
轻步兵火力的密集封锁即足以击退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何况独立95师不仅兵力不占绝对优势,而对手又是东野五虎之一的第4纵队(后改编为41军,
塔山防线指挥员程子华、吴克华、李天佑)。结果可想而知,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次突入解放军塔山阵地,但在解放军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缩编成3个营撤回华北,驻防
塘沽区。
退往台湾
平津战役开始后,独立95师残部由塘沽海路撤至
上海市,又恢复使用第95师番号,编入吴仲直任军长的第75军,担任上海机场的守备任务。不久又从上海撤退到
宁波市,最后退往台湾。
主官简历
唐俊德(1888—1960)湖南石门人,原名生明,以号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湘军第1师排长、连长、营长、第2师3旅团长、副旅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第1军参谋长、第22师副师长、第1师2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驻豫军官教导团副团长兼教育长、军事参议院参议、追剿军第1
纵队司令、第95师师长、第1战区战地警备司令、开封警备司令、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宝鸡警备司令、暂编第4军副军长、河西警备副总司令。1946年7月退役后任
湖南省政府顾问。1949年逃台。1960年10月3日病逝。
李铁军(1904—2002)广东
梅州市梅县区人。中央军校第一期、
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校教导团排长、党军第1旅连长、第1师营长、第1师1旅团长、旅长、副师长、第95师师长、第1师师长、第1军军长、第76军军长兼河西警备司令、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泸州警备司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第29集团军总司令兼新编第2军军长、河西警备总司令、第5兵团司令官、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北线兵团司令官。1950年5月逃台后任“国防部”部员。后移居美国。2002年6月9日病逝美国
圣何塞。著有《李铁军回忆录》。
罗奇(1902—1975)
容县,字振西。中央军校第一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团排长、区队长、第18师连长、营长、团长、第24师团长、第19师参谋长、第52师154旅旅长、预备第3师副师长兼团长、宝鸡警备司令、军政部第4新兵补训处副处长、叙南师管区司令、第95师参谋长、副师长、代理师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208师师长、第87军军长兼塘沽防守司令、台湾防御副总司令。1975年在台湾病死。
张伯权(1913—1994)湖北汉川人,又名张维和。中央军校第七期、
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七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5师团附、团长、代理副师长、整编第67旅旅长、整编第95旅旅长、第95师师长、第17兵团参谋长、第21师师长。1949年1月率领所部在
北平市接受和平改编。
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局研究员、
广东省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副主任、顾问、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广东省
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4年3月23日病逝北京。
朱致一(1906—1993)江西雩都(今
于都县)人,号子玉。中央军校第六期、
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税警总团员参谋处科长、第8军参谋处处长、第95师参谋长、兼第285旅旅长、副师长、第45补训处处长、第6军参谋长、预备第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陆军总司令部第1集训处第2总队总队长、赣南师管区副司令、中央训练团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保安局第2处处长、第95师师长、第75军副军长、第87军副军长、军长兼舟山防守司令、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陆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63年退役后任台湾省政府顾问、代理秘书长、台湾省经济建设动员计划审议委员会及土地资源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副主任。1993年1月2日病逝
台北市。
郭栋(?—?)湖北黄陂人。中央军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第95师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第16师师长、第41师师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