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荪
鸢尾科鸢尾属植物
Iris sanguinea(食虫类: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斜伸,须根绳索状,灰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条形,中脉不明显。花茎光滑,实心,具1-2枚茎生叶;苞片3枚,膜质,绿色,披针形,内包含有2朵花;花天蓝色,直径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网纹及黄色的斑纹,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直立,狭倒卵形。果实长卵状圆柱形,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3处。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产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也产于日本朝鲜苏联。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溪茎、叶可用作造纸原料。花大色浓、端庄秀雅、抗寒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同时又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根状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疗疮肿毒,是一种集观赏、药用为一体且具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花卉。
形态特征
溪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斜伸,残留老叶叶鞘纤维;具多数灰白色须根。叶宽线形,长20-70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鞘状,先端渐尖,无明显中脉。
花茎高40-50厘米,实心,具1-2枚茎生叶;苞片3,披针形,长约7厘米,绿色,膜质,先端渐尖;花2-3朵,蓝色,直径6-7厘米,花被管长约1厘米,花被片6,2轮排列,外花被片倒卵形,长约5厘米,宽约1厘米,基部有黑褐色的网纹及黄色斑纹,爪部楔形,无氧化镁,内花被裂片3,狭倒卵形,长约4厘米,宽约1.5厘米;雄蕊长约3厘米,花丝白色,具黄色花药,花柱分枝扁平,花瓣状,长约3.5厘米,先端裂片三角形,有细齿;子房黑三棱状柱形。
果三棱状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1.5厘米,具6条纵肋,熟时由顶部开裂,花期6-7月。
生长环境
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溪荪是鸢尾属植物中喜水湿的种类,根状茎可在零下30℃的冻土中越冬,有较强的抗病、抗寒及耐湿能力。
主要变种
生长习性
鸢尾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种植环境喜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生长繁殖
采集
秋季将溪荪卵圆形的蒴果同果柄一同采下,放浅盘上风干1~3周,剥开果皮取出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待种子完全干燥后装袋保存。种子处理采用低温、常温、催芽处理。低温处理将长白山取回的种子用布袋封好放人冷藏室,温度在3℃左右,即从当年11月上旬存放到翌年3月上旬,长达4个月的低温处理。在此期间,每周观察1次冷藏袋外面有无水珠或异味,袋内种子有无颜色变化。观察结果一切正常。于3月中旬取出放常温下一周;常温处理同样将种子用布袋封好,然后放在实验室的种子筐里,通风阴凉,在室内常温下经过一个冬天;催芽处理于3月下旬在温室将低温处理的种子和常温处理的种子同时进行催芽处理试验。分别将种子装入2个容器中,用40℃的温水浸种24h,种子的吸胀裂嘴率达70%左右,从容器中取出立刻播种。
播种
在温室里选用4个大小相同的木箱,长40cm、宽30cm、厚20cm。把木箱置于温室通风、平稳、阴凉处,距木箱口2cm以下,装入配制好的基质。基质为砂子、炉灰、腐殖土,比例为3:2:5,并用1%高锰酸钾消毒,保持12h,然后用清水冲冼,用筛子直接往木箱过细砂土,厚度约为1cm,用木板刮平,轻度镇压,待水将1cm厚的细砂土浸透后(称浸水),方可把种子均匀撒播在木箱内,每箱播种量为100粒左右(株距1cm)。再用平板轻轻压一压,盖上一层细砂,以覆盖上种子为宜,然后盖上塑料膜,放置阴凉处。避免直射光的照射,但必须具备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有足够的氧气。种子发芽期的室温白天22~24℃,晚间15~16℃;土温白天26~28℃,晚间20~22℃;木箱塑料膜内的温度白天25~26℃,晚间17~18℃;待种子萌发后,掀去覆盖物,逐步移向有光线处。
栽培技术
土壤
鸢尾既可以保护地种植,也可以露地种植。任何类型的土壤,只要排水良好、保湿性强并且不板结,都可种植鸢尾。良好的土壤结构对鸢尾的生长很重要,沙壤土栽培效果最好,因为沙壤土的通气透水性好,非常有利于鸢尾根系的扩展。为了改善粘质土壤的结构,可在种植前将草木灰、珍珠岩、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深耕混匀;如果土壤的沙性强,渗漏过快,可在种植后的土壤表层撒上稻壳、松针和草炭等覆盖物来缓解。
消毒
种植鸢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翻晾晒或化学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晒一般时间为20天左右,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五氯硝基苯喷洒进行消毒。种球在种植前也必须消毒,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钟即可。种球到货后应立即进行消毒和种植,如果不能立即种植,则必须储存在2℃以下且通风良好的冷库,储藏不可超过两个星期,储藏太久会对以后茎叶的生长不利,同时也增加根冠受青霉菌感染的机会。
种植
种植鸢尾时,要求土温低于20℃。如果预计栽培期间的平均温度会超过23℃,则不能种植鸢尾,必须将种植期提前或延后。如果要得到高品质的切花,最好使用大规格的种球,9/10或10/+。种植鸢尾种球必须十分小心,特别是根系已经开始生长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根系。种植深度以种球顶部距土表7-10厘米为宜。浅植的球茎容易因土壤干燥而受损并且在生长后期容易发生倒伏现象。种植密度以每平方米80-100个球茎为宜。
温度
种植后的土壤温度很重要,最低温度为5-8℃,最高温度20℃,最适温度为16-18℃。气温最低5℃,最高25℃,最适为15℃。
浇水
鸢尾喜水,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过干,不利于植株生长,一般在非雨季,可每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雨季可自然降雨,秋末要灌足防冻水。翌年早春要及时浇解冻水,解冻水必须浇足浇透。种植前必须浇一次水,以保证种植期间土壤湿润,利于快速生根。种植后再浇一次水,使土壤同种球充分接触。以后的土壤湿度以保持湿润为标准,即手握成团,松开不散。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为好。鸢尾对盐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施肥
种植前施基肥不可取(有机肥除外),因为鸢尾对土壤盐分很敏感,如果种前施肥,会增加土壤中的含盐量,妨碍鸢尾发根。可采用后期追肥的方法,但鸢尾对比较敏感,如过磷酸钙和三磷化物是禁用的,可用含氟低的焦磷酸盐。种植前可施入牛马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基肥施入后应与栽培土壤拌匀,春季栽植成活后,可于初夏追施一次尿素,初秋追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浅施一次牛马粪,也可直接撒于圃地。
除草
栽植鸢尾的圃地,要提前做好灭草工作。栽植过程中如有禾本科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尽量不采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
采收
秋天,当花顶以下3厘米均着色时便可采收。在春夏两季,花顶展开1厘米时就可切下,花顶指花蕾完全着色的部分。采收时连根拔起,采收后将花朵立即扎成捆,否则尽快放入冷藏室。采收后,首先切掉球根,除去过长的叶尖和影响美观的黄褐色叶子,然后分级和捆扎。以5厘米一个等级为宜,捆扎在一束中的鸢尾,最长枝与最短枝最好不超过3厘米,花顶部对齐。采收后立即送入预先调到2℃的冷藏室。秋冬季采收的花茎柔软易曲,捆扎后应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2℃的冷藏室至少两小时。
整地
栽植前必须将土地进行深翻,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保水保,打碎土块,将地整平,可施入充足的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
苗期管理
生长初期从5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持续时间约为1-2个月,初期幼苗生长缓慢,叶面积逐渐增大,开始高生长,后期幼苗生长由缓慢逐渐加快。幼苗定植要掌握好株行距,保证幼苗分布均匀。当苗高5-10厘米时,根据情况喷0.2-0.3%的氮磷钾叶面肥,每周进行1次浇水和除草,保证幼苗正常生长,进入7月每周浇水2次。
移栽管护
露地栽植时,一般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施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等含磷钾成分高的肥料作基肥,栽植后将根状茎压紧,栽植后需浇透水。溪荪的生长旺盛期为6-8月,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形成了较完整的营养器官。生长旺盛期可追肥2次,每亩可追施尿素10-15千克磷酸氢二铵5-10千克。栽植后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禾本科杂草时勿伤根系,根据地面情况一般每周浇水1次,保证正常生长。夏季地表的高温高热会灼伤苗木,可每周浇水2次,早晚进行适量喷水。生长后期从10月上旬至11月初,苗生长快速下降。期间适当少灌,每周浇水1次。做好植株安全越冬的工作,初冬浇1次封冻水。
防治方法
白绢病
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植株的茎或叶的基部,严重时整株死亡。高温多湿,土壤贫瘠板结时发病率高。防治方法:轮作期应在4年以上。适当通风,避免栽培过密。发病期前定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常见病,这种病传染性非常强,对鸢尾生长有较大影响。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多从叶尖部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叶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状干枯,以后逐渐向叶基部侵染,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呈焦枯状,并出现黑色粒状物。发病规律是病原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仲春伴随雨、风或浇水传播,整个生长季均能发病,6至9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不引进带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强日常养护,防止栽植地积水。发病初期及时将病叶剪除,减少侵染源。冬季将地表叶片剪除,集中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喷施,连喷4至5次,每次间隔8至10天。
立枯病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茎鳞片基部变软,之后呈现灰褐色,上覆白色霉状物,最后完全腐烂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温度愈高,病害发展蔓延愈快。防治方法:①用四氯丹及免赖得消毒种球。②用蒸气灭菌法或用溴化钾消毒土壤。③与剑兰及香雪兰轮作。
根腐病
主要表现在植株局部生长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渍状腐烂。其病因是线虫经土壤在染根部,较难控制。防治方法:①以四氯丹+免赖得消毒种球。②土壤消毒,或在种植后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③用溴化甲烷消毒处理。
尻腐病
患尻腐病的鸢尾表现生育不良,叶变黄,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败,后期生有白色霉菌,防治方法:①氧化苦土壤消毒。②洛比龙浸渍球根消毒。
花叶病
主要表现为叶部有灰白色轮点或黄、白色条斑,把植株叶片透光看,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不久变紫色斑点,由下部叶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该病毒由蚜虫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触传染。防治方法:①繁殖时选无病植株或球根。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③用马拉松、氧化乐果蚜灭多等农药防治蚜虫。
根腐线虫
植株受害后有局部性的生长阻碍,花苞枯萎,根系呈现许多短小窄黑的根,严重时球根将烂掉。防治方法以蒸气灭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蟋蟀
蟋蟀主要是在禾本科杂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叶片。防治方法:①喷洒七氯灭虫。③及早除掉杂草。
另外,鸢尾在生长过程中还易发生蚜虫、红真蜱目等虫害,主要是在高温干燥时发生,大发生时不易灭绝,因而要在早期喷洒有机剂(克杀螨、灭螨法等)和其他杀壁虱剂,同时使用敌敌畏杀虫脒熏烟剂,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温多湿和整个开花期易产生药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喷完药后用清水淋洗。有条件使用注射管加压喷水,除虫的效果也很好。
主要价值
园艺
溪荪花色艳丽而丰富口(蓝色系花卉)、株型俊美、抗寒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做为园林绿化和插花花卉,具有极高的市场潜力,在园林上用途比较广泛,主要应用在林下观赏植被、绿地片植、草地点缀、模纹花坛等方面;作为盆栽花卉,溪荪可应用于室内小环境家居装饰。此外溪荪也是插花的良好素材。溪荪是鸢尾属植物中喜水湿的种类,可种植在水池、沼泽、湖(河)畔,不仅可以美化水岸,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借助自然地形、地势,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株行距,错落有致地种植,也可以与灌木、地被植物观赏草合理配置,丰富园林景观。
医药
【蒙药】主治胃痛,伤食腹痛,大便不通,疔疮肿毒
根及根状茎:辛,平。消积行水。也用于胃痛。
根状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疗疮肿毒,可治疗胃痛、腹痛、便秘及食积等。
经济
茎、叶可用作造纸原料。
植物文化
花语
溪荪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愤怒
溪荪,是鸢尾属的一种,其实也就是小鸢尾的一个品种,颜色大都为天蓝色,十分漂亮,花大美丽,可做庭园绿化和切花。但是它的花语却是愤怒,如果朋友因为各种原因让你愤怒、生气了。而你又想表达你愤怒的思想而又不方便当面表露出来,那么送一束溪荪花给你那个朋友,让他知道你现在很愤怒很生气,这样,大家也不会伤了和气,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比当面表露出自己愤怒的效果好多了。当你愤怒的时候,冷静下来,送一束溪荪花给对方,我相信双方都会冷静下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主要变种
生长习性
生长繁殖
采集
播种
栽培技术
土壤
消毒
种植
温度
浇水
施肥
除草
采收
整地
苗期管理
移栽管护
防治方法
白绢病
叶枯病
立枯病
根腐病
尻腐病
花叶病
根腐线虫
蟋蟀
主要价值
园艺
医药
经济
植物文化
花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