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寺
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灵光寺(英文名:Lingguang Temple),原名为龙泉寺、觉山寺,位于石景山区图书馆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766至779年间,寺庙建立,初名龙泉寺。1071年,招仙塔以雕砖砌成。1162年,寺庙得以重修,并更名为觉山寺。1436至1449年间,寺庙更名为灵光寺。1900年,灵光古刹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遭到破坏,此后,经过长达23年的努力重建,灵光寺得以恢复。1955年,灵光寺的佛牙舍利被迎至弘慈广济寺供奉。1957年,中国佛教界依照佛教传统,提出修建新塔的倡议,以作为佛牙的永久供奉场所。从1958年夏至1964年春,佛牙舍利新塔经过6年的施工得以完工。
1964年6月25日,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的开光仪式在北京举行。1998年11月22日,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前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和纪念大会。2001年,心经壁在佛牙舍利塔北侧建成。2004年初,罗汉墙建成,灵光寺开始供奉五百罗汉。2011年11月,灵光寺佛牙舍利第4次赴缅甸供奉。2012年5月12日,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对外开放。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为庆祝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七十二岁寿辰及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国的曼谷供奉73天。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
名称来源
灵光寺,始建于唐朝大历年间(766至779年),原名为龙泉寺。至完颜雍大定二年(1162年),寺庙得以重修,并更名为觉山寺。耶律洪基咸雍七年(1071年),丞相耶律仁先的母亲显肃皇后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八角形的招仙塔,该塔以雕砖砌成,规模壮观。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寺后有十层八楼的塔,俗称画像千佛塔,塔基周围有十六座铁钉龛。塔西有一井泉,深广约五尺余。明代朱祁镇正统年间(1436至1449年),为扩建该寺,征调全国各地木材,此后寺庙更名为灵光寺,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灵光寺重建
1900年,灵光古刹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遭到破坏。此后,经过长达23年的努力重建,灵光寺得以恢复。重兴后的灵光寺采用坐北朝南的纵向布局,南部包括大悲禅院和金鱼池院,北部则设有方丈院、塔院、居士院和大雄宝殿
灵光寺,根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考证,所供奉的佛牙确为佛陀涅盘后存留世间的两颗佛牙之一,具有极高的珍贵性。1955年,在中国佛教界的倡议和中国政府的支持下,灵光寺的佛牙舍利被迎至广济寺供奉,并曾护送至中国的云南省以及缅甸、斯里兰卡两国,供信众瞻礼膜拜。1957年,中国佛教界依照佛教传统,提出修建新塔的倡议,以作为佛牙的永久供奉场所。这一提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大力支持。
舍利塔建成
从1958年夏至1964年春,灵光寺内新建的佛牙舍利新塔经过长达六年的精心施工,最终在寺内完工。自此,佛牙舍利得以在灵光寺长久供奉,供海内外的佛教人士礼拜瞻仰。
1964年6月25日,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的开光仪式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老挝、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越南以及当时越南南方共和国的佛教代表团,与中国的佛教界人士共同参与了这一盛事。
1983年,灵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
1998年11月22日,为纪念佛法东传二千年和中国佛教二千年,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前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和纪念大会,进一步巩固了灵光寺在中国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2001年,心经壁在佛牙舍利塔北侧建成,依山势而筑,需从石梯拾级而上,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被佛家视为「经中之经」。
2004年初,罗汉墙建成,灵光寺开始供奉五百罗汉。这面罗汉墙宽25米,高8.35米,通体是花岗石结构,五百罗汉的形象用浮雕手法雕刻。
2011年11月,灵光寺佛牙舍利第4次赴缅甸供奉。现存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只有两颗,一颗在斯里兰卡,另一颗在北京八大处公园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内。
舍利塔开放
2012年5月12日,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对外开放,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灵光寺定于2012年5月12日至5月31日、9月21日至10月10日对外开放佛牙舍利塔共40天。2012年6月4日,柬埔寨佛牙舍利朝拜团来到北京灵光寺拜谒常藏法师并参拜佛牙舍利。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为庆祝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六循(72岁)的寿辰和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国的曼谷供奉73天。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第六次赴国外供奉。
地理位置
灵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开放时间
平日:8:30至16:00,节假日:8:00至 16:00每日15:30停止检票,如遇特殊情况,临时调整开放安排,以当日寺内通知公告为准。
建筑布局
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纯铜贴金铜造像,为泰国僧王赠送。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禅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咸丰年间,原为寺内放生池。池中有子午莲,锦鳞游弋,鱼盈尺许者众多。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此塔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后寺内僧人在清理旧塔基时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北行过一回廊为原卧游轩、居士院及方丈院。现方丈院中有1958年所建佛牙舍利塔,塔中舍利阁内以纯金七宝塔供奉佛祖灵牙一颗。2000年中国佛协新建了玉佛殿和已故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影壁。
重要景点
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灵光寺新三门殿之后,是一座雄伟的佛塔。1964年由中国佛协主持建成,塔高51米,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塔格式。塔基、围栏和灯龛用汉白玉铺砌,中部镶嵌青白石雕花门窗,上部为八角红砖塔身和十三层碧瓦密檐,顶部装饰鎏金宝瓶。塔内共七层阁室,底层为碑室,二层为佛牙舍利堂,供奉释加牟尼佛灵牙舍利,上层五层用于珍藏经书和法器。
心经壁
心经壁,坐落于佛牙舍利塔的北侧,其依山势而建,于2001年落成。这座宽30米、高7米的宏伟石壁上,刻有赵朴初居士亲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行楷书法,其字体流畅,充满艺术韵味。壁体采用花岗石基座,青白石墙面,以及顶部的绿琉璃瓦装饰,呈现出一派庄严而朴素的风格。心经壁不仅成为了信徒们研读和修行的圣地,也成为游客领略中国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之美的绝佳场所。
罗汉墙
罗汉墙是一面宗教艺术作品,宽25米、高8.35米,由花岗岩雕砌,采用分层建筑风格,分为五层,底层为基座,顶层为廊檐,第二层和第四层装饰吉祥图案,第三层为核心,浮雕五百罗汉图,形象栩栩如生,展现自由潇洒姿态,整面墙细节生动,集人物、鸟兽、花木等元素,是佛教雕塑艺术的珍品,体现了雕刻技艺和佛教文化的深邃。
辽塔残基
佛塔残基坐落在金鱼池东岸,这是一座始建于辽咸雍七年的画像千佛塔遗迹,曾经是一座八棱十三层的洁白宝塔,雄伟壮观。然而,历经战火摧毁,如今仅余残基,供后人凭吊其往日的辉煌与历史的沧桑。
相关文化
佛牙舍利
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其火化遗留下的两颗佛牙舍利,分别传承至斯里兰卡(今斯里兰卡)和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其中一颗佛牙舍利在5世纪中叶,由南梁高僧法显西游金玉国(今新疆和阗县)时带回南齐首都建康(今南京)。隋朝时期,佛牙舍利被送往长安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中原战乱,佛牙舍利最终传至北辽都城燕京(今北京)。在咸雍七年(1071年)八月,招仙塔建成,这颗珍贵的佛牙舍利便供奉于塔内,成为佛教信仰的重要象征。
相关评价
二十年来灵光寺佛光普照,法雨广施,信徒猛增,弟子达十万之众。来此朝拜的有缅甸、英国法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信众,也有慕名而来的政府首脑。灵光寺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佛教道场。(大众报业评)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历史沿革
灵光寺重建
舍利塔建成
舍利塔开放
地理位置
开放时间
建筑布局
重要景点
舍利塔
心经壁
罗汉墙
辽塔残基
相关文化
佛牙舍利
相关评价
参考资料